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1日電(徐紅梅)為搭建自然類博物館與科普創作、科普出版、科普傳播等領域團隊和單位交流合作的橋梁,10月20日,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會期4天。
研討會上,來自全國的地質古生物專家、學者將分別作「生物演化探秘與思考」「從科學發現到多元科普產品轉化」「從億萬年的演化史看人類的命運」、「自然類博物館策展實踐」等地質古生物報告;參會代表將分別作「關於博物館應急科普機制與能力建設的思考」「以科研創新點亮古生物科普核心特色」「化石助力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思考」「古生物學科普與科學精神」等推動科普宣傳的報告。
研討會上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其中「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地質古生物類科普課程的開發」入選。同時,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被中國古生物學會、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分別授予「中國古生物學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化石文化傳播基地」稱號,被列為自然資源部東北亞古生物演化重點實驗室「實驗基地」。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館長王軍有表示,自然博物館作為承載和傳播過去、現在和將來自然物證及環境信息的宣傳教育服務機構,開展自然科研科普是新形勢下的社會需求和責任擔當。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在科普方面,將充分發揮科普教育示範基地和教學實踐基地作用,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益性科普課程。今後將通過「中國古生物學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化石文化傳播基地」、自然資源部東北亞古生物演化重點實驗室「實驗基地」等平臺,積極與國內外科研、科普機構交流合作,打造「自然科普教育、生態文明思想成果展示、黨團建設主題教育」三大主題平臺。
據了解,目前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已完成14個系列200餘節科普教育課程研發;出版3套科普圖書;已累計實施面向全區在校學生的免費科普教育課程3萬餘人次。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科技與信息處主辦,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
分享:
責任編輯:楊騰格爾 李國棟
來源:新華網內蒙古頻道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