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和紅外線感測暴露監測功能方法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紫外線和紅外線感測暴露監測功能方法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11-04 10:56:19

每年夏天我們都會收到有關曬傷危險和過量紫外線輻射會造成皮膚癌風險的警告。 大多數天氣預報每天都會預報紫外線指數。 無論是作為單機設備、智慧型電話應用,還是智能手錶、健身手環或心率監測儀的新增功能,能夠準確測量個人紫外線照射的暴露劑量已快速成為「必備」功能。

製造商們也在不斷尋求其數字消費產品的差異點和增值空間。 幸運的是,通過集成產生的元件小型化加上低功耗工作能力促進了這一趨勢發展。 除了簡單的環境光和紫外線傳感器外,可穿戴數字設備可以輕鬆測量紫外線指數、監測我們積累的陽光暴露劑量,並在超過預設級別時發出警告。

本文將羅列多種構建紫外線暴露監測功能的方法,重點探討用於紫外線和紅外線感測的光電二極體。 其中我們會詳細討論 Silicon Labs 提供的集成方法。 Si1132 和 Si114x 單晶片解決方案非常適合小型、可穿戴設備,同時提供評估板和軟體。

陽光適宜性

數字紫外線指數是測量太陽紫外線強度的國際標準尺度。 這一指數由加拿大開發,然後在 1994 年被世衛組織 (WHO) 和世界氣象組織採納並標準化,現在全球都在使用。 紫外線指數與陽光的密度線性相關,並按照由 CIE(國際照明委員會)開發的紅疹效應頻譜進行加權處理(對人體皮膚最敏感的紫外線波長進行調整)。

結果很有效,該指數越高,曬傷的風險就越大。 指數值 10 對應於北半球盛夏晴空正午的光線水平。 但是在熱帶地區或在高海拔位置,或者臭氧層耗減的地區,指數值可能會更高。 計算機模型預測考慮了太陽高度角、平流層臭氧、雲、大氣汙染以及地面海拔的影響。 按照這一線性指標,我們一般可以承受指數值為 4 的紫外線照射一小時,約相當於指數 8 的照射半小時。

過度紫外線輻射不僅會造成曬傷,最終會發展成皮膚癌,而且也可能引發眼睛損傷,如白內障。 重要的是,皮膚損傷在我們一生中是累積的。 據報導,皮膚癌在美國是最常見的癌症,其發病率在其它地方也急劇攀升。

而長波紫外線輻射(315 到 400 nm)是皮膚老化和黑素瘤影的主要原因,中波紫外線(280 到 315 nm)則引起曬傷。 但是小劑量的紫外線輻射對我們的健康是有益的。 例如維生素 D 只有在紫外線輻射下才能由人體合成。 長波紫外線在激發外層皮膚的黑色素方面很有效,除了給我們一個健康的褐色膚色外還提供某些保護作用。 因為黑色素較少的白皮膚人被曬傷和患黑素瘤的風險也較大。

紫外線指數全天都是在變化的,儘管有指導性地使用防曬霜可有效保護皮膚,但 SPF 值(防曬係數)並不能視為一種完善的保護級別度量尺度。 出於這些原因,可穿戴紫外線指數監測器需要更精確地確定當前紫外線指數和一個人累積的紫外線暴露劑量。

圖 1:可穿戴紫外線暴露監測採用多種形式。 Bling 珠寶、Netatmo 的「June」防曬手環和 Sunfriend 玩具手鐲都可以使用您的智慧型手機進行通信。 其中對於象蘋果智能手錶這樣的科技新品來說,最可能包括這種功能。

可穿戴紫外線監測器的在各個方面正不斷取得發展,成本不斷降低、樣式不斷翻新、功能不斷增多。 電子設計也不斷變化。 傳統型號使用紫外線敏感型光電二極體、微控制器、模數轉換器和信號處理固件。 有些型號可能使用倒金字塔形 LED,首選藍色 (415 nm) LED,而不是光電二極體。 不足之處是它只能監測長波紫外線。

預編程算法自動計算紫外線暴露劑量,並會考慮來自紫外線傳感器的數據。 有些裝置可能無法連續監測紫外線,只是在設備激活時監測一次。 一般來說,用戶可以按照膚色和敏感性設置設備。 有些則可以按照所用防曬霜的 SPF 係數來編程。 警告可以通過顯示屏、LED 閃光或振動來發出。

電源是重要問題,但不是本文的主題。 簡言之,有些消費電子設備封裝了紐扣電池且通常防水,但電池不能更換,使得產品壽命很有限。 其它有使用可更換電池的,但不能防水。 顯然使用小型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這在有些設計中已經實現。

集成是關鍵

Silicon Labs 憑藉其 Si1132 器件在紫外線指數和暴露劑量檢測方面的優勢而佔得先機。 這款器件設計成一種單晶片紫外線指數傳感器形式,不僅能跟蹤紫外線暴露,而且能為健身應用提供心率監測和血氧測量,以及為遠程對接提供接近或姿勢控制。 該設備包括紫外線指數和環境光傳感器,採用行業標準 I²C 接口讀取數字紫外線指數值。

配套器件包括 Si1145/46/47 紫外線和紅外線接近或環境光傳感器,提供一、二或三個集成 LED 驅動器選擇,為姿勢檢測提供了十五個可選驅動級別。 環境光傳感器對最小化使用 LCD 背光很有用,既減少了眼睛疲勞,也減少了功耗。

實際上,Silicon Labs 已經使用這些紫外線傳感器實現了超低功耗架構,用較小的電池實現了較薄的可穿戴式設計,每秒鐘一次的紫外線測量只需小至 1.2 µA 的平均電流,大大延長了電池使用壽命。 待機功耗低至小於 500 nA。

對於包括紫外線暴露監測在內的多功能可穿戴設備的設計人員來說,Si1146 和 Si1147 分別包括兩個和三個 IR LED 驅動器,設計用於先進的運動和姿勢感測。 Si1146 能夠在 Z 和 X 軸實現運動感測和無接觸控制,而 Si1147 則能實現 3D 運動感測。

Silicon Labs 解決方案對於可穿戴設備的主要優勢在於高度集成的小 2 x 2 mm 封裝,減小了基底面和所需的元件數。

希望試用這種器件的設計人員會有多種選擇。 UVlrSlider2EK 評估套件同時支持 Si1132 和 Si114x 系列。 軟體包括 11 點紫外線指數演示和五個顯示用戶累積太陽暴露的 LED 顯示。 該套件還展示該器件的姿勢識別能力和接近感應特性。

免費提供一個編程器工具套件,其中包括一個能夠在 PC 環境中快速使用 C 編譯器進行快速軟體開發的 API,可與評估板配套使用。 另外還包括一個波形查看器應用程式,以顯示和調試取自評估板的測量值。

結論

在包括智能手錶、眼鏡和保健監示儀之類的各式可穿戴設備上,監測紫外線暴露即將成為標配功能。 低成本、輕型、單功能紫外線監測器,無論是手鐲、手環還是翻領紐扣必將普及,因為人們對太陽光過暴露的癌症風險的關注度不斷增加。

因此,為了設計出下一代可穿戴設備,設計人員必將不斷尋求、低成本、低功耗的小型(甚至的是柔性的)紫外線傳感器和光電二極體,以及輔助電路。 高度集成的 IC,如本文提到的元件,將成為必須,且需求會激增。

附加信息

有機選擇

矽光電二極體的一個潛在替代品是有機光電二極體。 有機光電二極體重量輕、功能強大、價格便宜且可以具有柔性,目前已經用於改進相機的光敏感度,以及用於檢查顯示器的顏色均勻性、穩定性和亮度分布。 它們可以集成到可穿戴應用所需的如聚合箔之類的柔性元件中。

圖 2:有機光電二極體重量輕、價格便宜,可以集成到柔性基板中。 

有機光電二極體易於對特定波長範圍敏感,使之特別適合特定應用。 位於德國德勒斯登的 Fraunhofer 研究機構有機物、材料和電子器件 (COMEDD)¹ 小組的科學家們已經試驗出一系列覆蓋廣泛波長頻譜的材料。 為了在紫外線或近紅外範圍使用,該團隊進一步開發出了小微型傳感器,將有機光電二極體與矽技術集合在一起。 在載體晶片上使用 200 mm 矽晶基板或箔片的能力將會這種技術轉移到廣泛的工業、甚至是消費應用上。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2019紫外線與紅外線的應用市場趨勢
    今天LEDinside為各位分享的是2019紫外線與紅外線的應用市場趨勢。 何謂紫外線和紅外線?可見光波長在400nm以上,主要用在背光、照明、車用和顯示屏、投影的市場,紅用線的波長在760nm以上,主要是它的能量比較弱,波長比較長,用在造影和感測市場。紫外線是在400nm以下,它的能量強、波長短,它用在曝光殺菌方面。
  • 2019紫外線與紅外線市場趨勢分析——LEDinside
    可見光波長在400nm以上,主要用在背光、照明、車用和顯示屏、投影的市場,紅外線的波長在760nm以上,主要是它的能量比較弱,波長比較長,用在造影和感測市場。紫外線是在400nm以下,它的能量強、波長短,它用在曝光殺菌方面。
  • 智慧型手機環境光感測及接近感測的硬體設計
    人類的眼睛對於紅外線(波長大於780nm)及紫外線(波長小於380nm)並沒有反應。另一方面,標準的矽光電二極體一般會感測到波長介於300nm和1100nm的光線。iZZednc這就意味著設計師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移除傳感器輸出中的紅外線(IR)和紫外線(UV)成分。ALS的功能是獲取射至智慧型手機顯示屏上的光線亮度(測量單位是照度lux)。
  • 「Photonics West 2019」直擊 – 紅外線感測市場趨勢
    長波長市場趨勢 根據LEDinside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報告表示1,000nm 以上長波長應用多為手術治療、光通訊 (Optical Communication)、利基健康監測(血糖感測)、設備檢測、氣體感測、車用光達、光譜分析市場為主。
  • 集邦諮詢:紅外線感測需求強勁,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37.9億美金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最新報告《2021紅外線感測市場趨勢—3D 感測、雷射雷達、SWIR LED》,隨著主要應用市場發展,如移動裝置3D感測 (智慧型手機、平板計算機、擴增實境)、車內感測 (駕駛監控系統、乘員監控系統)、雷射雷達市場 (ADAS與自動駕駛、產業與運輸、智慧城市)、眼球追蹤
  • 反射式光學感測追求更高精準度,紅外線光學元件需求明顯成長 - LED...
    根據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2018年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報告
  • LEDinside 2020紅外線感測「IR LED、VCSEL」 應用市場分析報告
    「IR LED、VCSEL」 應用市場分析報告 出刊時間: 2020年01月01日 語言: 中文 / 英文 頁數: 140 第一章 紅外線市場規模與應用趨勢- IR LED, VCSEL, 雷射雷達雷射 報告涵蓋領域- 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
  • 紅外線測溫儀使用方法 紅外線測溫儀原理
    紅外線測溫儀使用方法 紅外線測溫儀原理紅外線測溫儀應用廣泛,大到各種工業,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需要應用。大家對紅外測溫儀的了解有多少?紅外測溫儀怎麼用?紅外測溫儀的原理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紅外線測溫儀簡介紅外測溫儀紅外測溫技術在生產過程中,在產品質量控制和監測,設備在線故障診斷和安全保護以及節約能源等方面發揮了著重要作用。近20年來,非接觸紅外人體測溫儀在技術上得到迅速發展,性能不斷完善,功能不斷增強,品種不斷增多,適用範圍也不斷擴大。
  • 除了藍光和紫外線,紅外線傷眼不容小視!
    而說到傷害眼睛的元兇, 有害藍光和紫外線必須擁有姓名。 有害藍光和紫外線危害 有害藍光 》一文中,發布了紫外線對眼睛的危害。
  • IR紅外感測市場或將爆發!
    IR紅外感測市場或將爆發!    慧聰LED屏網報導       最新報告《2018年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報告》表示,眾多紅外線(IR)產品應用持續發展,為紅外線產業帶來無限商機。LEDinside聚焦以下十種主要應用市場,包含安全監控、行動裝置生物辨識(虹膜、臉部、指紋辨識)、數位醫療 (心跳血氧感測)、電競筆記型計算機、紅外線觸控面板、近紅外線光譜儀、擴增與虛擬實境/眼動追蹤、車用感測與車用光達與無人機、近接開關等,探討與分析市場規模、機會與挑戰、產品規格與供應鏈,提供讀者對於紅外線應用市場更全面的了解。
  • 給娃講講紫外線和紅外線在生活中的應用
    比紫光波長還短的光叫做紫外線,比紅光波長還長的光叫做紅外線。人們把紫外線根據波長的不同分為紫外線A,紫外線B和紫外線C。一般寫作UVA,UVB和UVC。波長最長的是UVA(波長315-400nm),穿透性最強,能夠誘發皮膚黑色素的沉積,使皮膚變黑。
  • 勇於探索的人——紫外線與紅外線的發現
    他讓陽光通過三稜鏡折射到白色紙屏上,像以往的實驗一樣,折射出的七色光映在了紙屏上,不同的是,赫歇爾在紅光以外的區域和紫光以外的區域各放了一支溫度計。溫度計顯示紅光以外的區域溫度升高了,紫光以外的區域沒有變化。
  • 美國公司推出UV/IR紫外線/紅外線吸收劑
    美國公司推出UV/IR紫外線/紅外線吸收劑 2009-06-24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美國闊碼科技公司最近推出UV/IR紫外線/紅外線吸收劑,是由印地科素和醌類衍生物合成
  • LED產業今年發展趨勢為Micro LED、車用以及紅外線感測領域
    打開APP LED產業今年發展趨勢為Micro LED、車用以及紅外線感測領域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4-24 16:38:00
  • TSLC全系列紫外線和紅外線產品 於臺北光電展亮相
    [導讀]臺灣半導體照明(TSLC)今年配合臺北光電展展覽主題,展出全系列紫外線和紅外線產品
  • 怎樣預防紅外線跟紫外線對眼睛損傷?
    怎樣預防紅外線跟紫外線對眼睛損傷? 時間:2020-11-26 10:04 北京華爾醫院 紅外線、紫外線均屬電磁波,由於不同的波長而被劃分開。紫外線對眼的損傷常見為電光性眼炎、雪盲、紫外線性白內障。
  • IR產品應用持續發展,紅外線產業迎無限商機 - LEDinside
    行動裝置辨識與支付功能 臉部與虹膜辨識也是紅外線LED一大成長應用市場。虹膜辨識陸續導入三星手機系列之中,加上2018年起,高通將針對Android生態系統打造新相機技術,將計算機視覺與虹膜辨識帶進更多手機。此外臉部辨識應用於車用感測市場,更可提升注意力輔助系統,市場發展潛力持續提升。
  • 紅外線體溫槍方案/APP/晶片/PCBA
    於是,父母或者護士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用水銀體溫計或是電子體溫計在孩子身上測一測,這往往會讓焦急的家長更加手忙腳亂。6108方案的紅外線體溫槍還通常具備高低溫報警功能,在孩子體溫出現異常的時候及時報警,讓患兒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的治療。同時,還設有吃藥提醒功能,為孩子提供更加全面的保護和幫助。
  • 揭開光纖感測技術的神秘面紗
    如今,有許多正開發中的幾種FOS技術可被用於多種應用,從監測複合材料如何加工製造到實時確定飛機機翼的偏角等。具體來說,使用光纖(布拉格)光柵(FBG)的FOS系統在過去幾年取得了巨大進步。兩個顯著的創新是:從點感測方案進化到空間連續方案;以及增加了實時多參數感測功能。在此,我們將著眼於光頻域反射(OFDR)背後的工作原理——OFDR是基於FBG的技術之一,它使分布式多感測成為可能。
  • 關於紫外線消毒燈的那些事兒!
    作者: 吳懷英(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由於紫外線燈經濟、實用、方便、簡單易行,紫外線作為一種傳統的空氣消毒方法,在基層醫院診室、治療室、處置室等普遍使用,但在使用過程中基層醫院沒有對紫外線輻射強度進行監測等,再由於近些年學校也在使用紫外線燈進行教室空氣消毒,造成眼睛和面部、頸部灼傷的不良事例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