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紫外線與紅外線的應用市場趨勢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今天LEDinside為各位分享的是2019紫外線與紅外線的應用市場趨勢。

何謂紫外線和紅外線?可見光波長在400nm以上,主要用在背光、照明、車用和顯示屏、投影的市場,紅用線的波長在760nm以上,主要是它的能量比較弱,波長比較長,用在造影和感測市場。紫外線是在400nm以下,它的能量強、波長短,它用在曝光殺菌方面。

紫外線分為UV-A、UV-B和UV-C。UVA主要應用方面,有在驗鈔機方面,還有商業照明方面,它可以使衣物看起來更潔白,還有空氣清新機,主要是光觸媒的原理,推出這樣產品的廠商也相當多,舉例為首爾半導體。再往更高功率的產品發展,包括光固化、金屬塗布、木材塗布、平版印刷、曝光機等等,都是需要1瓦以上不同波段的UV-A,以上是UV-A的市場。UV-B用在光療法方面,還有幫助植物生長,以及食物保鮮方面。UV-C的應用非常廣泛,簡單來說就是殺菌和淨化,廣泛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表面殺菌、空氣、食物、水當中。

以下這部分是LEDinside的分析,在2017年和2022年UV LED的市場規模,2017年的時候UV LED僅有2.33億美金,到2022年我們認為它可以達到12.24億美金。UV LED市場年複合成長率為33%。其中,UV-A LED的成長有10%左右,UV-B LED有11%的成長,UV-C LED有比較高的成長,會達到74%左右。若以市場佔比來看,2017年UV-C LED的市場佔比只有14%,到2022年的時候市場佔比會高達73%。

為什麼UV-C有這麼大的市場潛力? UV-C主要是用在表面殺菌的市場,一般可以將UV-C用在高度照護的一些殺菌用途,比如說嬰兒用品,還有日常接觸的手機、牙刷、衛浴設備,以及廚衛燈,或者是用在除霾的吸塵器當中,以上這些都是已有廠商案例的,我們可以看到UV  LED也開始結合了一般的照明,例如用在櫥櫃等等方面,所以漸漸也有照明廠商注意到這個部分。

大家長期會看UV-C LED如果走到更高的光效,它會不會進到一些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這裡觀察接下來的市場將會是靜態水殺菌、動態水殺菌,以及一些醫療的照明,或者是光固化的市場、水處理。

再來我們提到目前UV-C LED的功率,分為5mW以下,5—10mW,和10—30mW三大類。目前市面上主要是3—5mW的產品,在2017年到2018年仍然是佔市場銷售相當大的比例,但是隨著廠商在技術和產能的提升,在2019年我們也認為接下來的主力銷售點會往5—10mW以及10到30mW的產品。

我們列出的營收調查或者是產值調查方面各個廠商的表現,在2016年主力還是UV-A的市場發展,前三名為Nichia、Nitride Semiconductors、Seoul Viosys。2017年韓國的廠商在UV-A 與UV-C表現較好,前三名為Seoul Viosys、LG Innotek、Nitride Semiconductors。

同時,LEDinside 重點整理主要UV-C的廠商發展,目前LG Innotek宣稱他們的產品已經可以達到100mW,也即將有150mW的產品推出,我們也期待有越來越多的廠商發展高功率的產品,為市場創造更多的機會。第二個是Seoul Viosys也非常積極,他們不斷推出封裝,還推出成品。其它的有一些近期LED廠商積極發展的產品,包括晶電、隆達、三安在2018年都推出了275到285nm的UV-C LED產品。研晶也推出了265nm的UV-C的產品,Nichia也即將推出280nm UV-C LED的產品。在歐美也有一些廠商在發展,他們也在持續關注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廠商進入這個市場,這個市場將會走向兩極化的發展,有些廠商進入的是消費市場,有些廠商會進入到高端的商業和工業市場。

UV-C進入消費市場就會面臨價格跌價的風險,同時它也會受到市場接受度的考驗,如果說UV-C的產品需要持續的發展,它的市場潛力將會掌控在三大關鍵因素,第一是消費者是不是能夠認同這個產品結合紫外線殺菌的特點,第二是是不是必須用紫外線殺菌來帶來快速方便的功效,第三是目前產品性價比會不會讓市場接受。

再來,第二個主題為紅外線市場趨勢,紅外線主要是波長長、能量弱,所以它用在造影和感測市場。

紅外線感測光源分為紅外線LED與紅外線雷射。LEDinside分析2017年紅外線LED與紅外線雷射市場規模為5.9億美金的規模,2020年紅外線LED跟紅外線雷射市場規模為21.43億美金。但如果iPhone後鏡頭飛時測距 (World Facing ToF) 有機會於2019 年導入的話,市場規模將可望達到23.41億美金。

2019年紅外感測應用的市場趨勢,包括安全監控、手機生物辨識、距離感測器、車用感測,還有心跳、血氧、血糖的市場。還有光通訊、光達的市場。

以下我們會聚焦手機3D感測,除了手機3D感測之外,在日常生活當中,3D感測應用非常廣闊,包括車用光達、臉部辨識、遊戲AR或者是家庭的自動居家照護等等。

在3D感測當中,主要就是分為結構光和TOF,或者是主動式雙目視覺。結構光是以圖案成像,所以它的深度的準確性也會相當高,然而結構光成本相對高,運算也是相對複雜。飛時測距的部分因為精度和深度不及結構光,但是它的反應速度快,它的辨識範圍也更有優勢。飛時測距分為前鏡頭飛時測距和後鏡頭的飛時測距,在這兩個產品當中前鏡頭飛時測距的成本相對較高,後鏡頭的運算複雜性比較低,但是它需要VCSEL的功率相對比較高。

目前手機廠商對於臉部辨識和3D感測發展的的時程。小米有推出小米8探索版擁有結構光感測的,主要以解鎖為主。Oppo Find X與 Mate20 Pro是以結構光為主,主要是作為解鎖用途。蘋果在今年三款全系列手機上推出了3D感測的產品,採用的是結構光,主要是解鎖的功能。2019年我們會看到4個品牌預期會推出3D感測的產品,包含蘋果、三星、華為和索尼。

總結3D感測的發展關鍵因素,3D感測一旦導入到其中,它的模組價格勢必會拉高整個手機的售價,因此我們也可以看到蘋果拉高了手機的單價之後,它也面臨著市場接受度的危機,所以後續也要看蘋果在推出3D感測產品的銷售狀況。

再一個是算法相對複雜,是不是可以拉動其它的供應鏈的完善程度。同時除了3D感測為消費者帶來解鎖和行動支付的功能之外,能不能提供除了這兩個功能之外有更強大的購買商機,像好玩、有趣或者是更多的使用機會,讓消費者更願意使用3D感測的產品,這也是未來3D感測要發展面臨相當大的問題。

同時也可以看到屏下指紋 (光學式和超聲波) 與2D 臉部辨識。2D臉部辨識於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優點為辨識度高,可以達到行動支付的功能,最接近3D感測功能,產品成本相對也比較低。所以我們預期2D臉部辨識與屏下指紋將會搶佔一部分手機中間的市場份額。

全球主要紅外線雷射 (VCSEL/EEL) 廠商列表如上,由於 VCSEL/EEL過去以光通訊市場需求為主,主要供貨商為歐美廠商,隨著3D 感測議題興起,紅外線LED廠商與VCSEL/EEL廠商也積極朝向高功率VCSEL/EEL 發展,長期而言將會帶動VCSEL/EEL市場崛起。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2019紫外線與紅外線市場趨勢分析——LEDinside
    何謂紫外線和紅外線?可見光波長在400nm以上,主要用在背光、照明、車用和顯示屏、投影的市場,紅外線的波長在760nm以上,主要是它的能量比較弱,波長比較長,用在造影和感測市場。紫外線是在400nm以下,它的能量強、波長短,它用在曝光殺菌方面。
  • 「Photonics West 2019」直擊 – 紅外線感測市場趨勢
    長波長市場趨勢 根據LEDinside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報告表示1,000nm 以上長波長應用多為手術治療、光通訊 (Optical Communication)、利基健康監測 DOWA為知名的紅外線LED廠商,於展場推出1,000-1,600nm 紅外線LED產品,於20mA 可達到2mW,產品應用於氣體感測、酒精感測等。同時與客戶共同開發之下,3,000-5,000nm 紅外線LED產品也即將於市面上推出,勢必將為紅外線市場帶來新的應用需求與市場動能。此外680nm 紅光VCSEL也是主要發展產品之一。
  • 給娃講講紫外線和紅外線在生活中的應用
    比紫光波長還短的光叫做紫外線,比紅光波長還長的光叫做紅外線。人們把紫外線根據波長的不同分為紫外線A,紫外線B和紫外線C。一般寫作UVA,UVB和UVC。波長最長的是UVA(波長315-400nm),穿透性最強,能夠誘發皮膚黑色素的沉積,使皮膚變黑。
  • LEDinside 2020紅外線感測「IR LED、VCSEL」 應用市場分析報告
    報告涵蓋領域- 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 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 產品功率與感測距離分析 報告涵蓋領域- 3D 感測應用市場 2019-2020 3D 感測模塊市場規模 -行動裝置 3D 感測、車用雷射雷達與產業用雷射雷達 1.1 紅外線 LED 市場規模與應用趨勢 2019-2020 紅外線 LED 市場規模
  • 除了藍光和紫外線,紅外線傷眼不容小視!
    近幾年,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 人們生活習慣以及環境也隨之改變。 近視、乾眼、眼疲勞的問題逐年上升, 嚴重影響人體眼部健康!
  • 紫外線和紅外線感測暴露監測功能方法
    紫外線和紅外線感測暴露監測功能方法 工程師曾玲 發表於 2018-11-04 10:56:19 每年夏天我們都會收到有關曬傷危險和過量紫外線輻射會造成皮膚癌風險的警告
  • 怎樣預防紅外線跟紫外線對眼睛損傷?
    怎樣預防紅外線跟紫外線對眼睛損傷? 時間:2020-11-26 10:04 北京華爾醫院 紅外線、紫外線均屬電磁波,由於不同的波長而被劃分開。紫外線對眼的損傷常見為電光性眼炎、雪盲、紫外線性白內障。
  • 勇於探索的人——紫外線與紅外線的發現
    實驗結果讓赫歇爾大吃一驚,因為並沒有光線照射到紅光以外的區域啊,赫歇爾又做了很多實驗,最終確認,紅光以外的區域,存在紅外線,只不過紅外線不屬於可見光。赫歇爾發現紅外線以後,科學家們開始深入地探索紫光以外的區域,德國物理學家特爾用化學方法探索紫光以外的區域。
  • 美國公司推出UV/IR紫外線/紅外線吸收劑
    美國公司推出UV/IR紫外線/紅外線吸收劑 2009-06-24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美國闊碼科技公司最近推出UV/IR紫外線/紅外線吸收劑,是由印地科素和醌類衍生物合成
  • TSLC全系列紫外線和紅外線產品 於臺北光電展亮相
    [導讀]臺灣半導體照明(TSLC)今年配合臺北光電展展覽主題,展出全系列紫外線和紅外線產品
  • UVC|紫外線LED應用市場的寵兒
    根據LEDinside《2018紫外線LED應用市場報告-固化、醫療、殺菌》數據預估UV LED市場產值2022年將高達12.24億美金。UV又分UVA、UVB、UVC、UVD。看到這裡,大家是否有許多問號?
  • 2019年中國核技術應用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而中國核技術應用如果也按照3%至4%比值來測算,年產值應達到1.194至1.592萬億人民幣,按**年中國GDP為39.8萬億人民幣相比,其核技術應用的產值相差約為一個數量級。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年中國核技術應用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認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人類在掌握輻射規律的前提下,已經讓這項技術融入到了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 紅外線產品應用持續發展,產業快速成長——LEDinside
    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報告《2018年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報告》表示,眾多紅外線產品應用持續發展
  • IR產品應用持續發展,紅外線產業迎無限商機 - LEDinside
    紅外線LED市場發展趨勢   LEDinside預估2017年紅外線LED市場規模預估(不含光學感測元件市場)約4.39億美元,2018將可達到5.05億美金,預估至2021年將會成長至6.97億美元,主要成長動力來自安全監控、虹膜/臉部辨識、紅外線觸控面板等
  • LED產業今年發展趨勢為Micro LED、車用以及紅外線感測領域
    打開APP LED產業今年發展趨勢為Micro LED、車用以及紅外線感測領域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4-24 16:38:00
  • VCSEL元件成長幅度最顯著 將帶動整體紅外線元件市場持續成長
    紅外線元件市場規模 現行紅外線元件如LED、雷射等,可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的照明系統和導航裝置等,使用領域十分廣泛,同時亦能使用在終端手機3D感測模塊中,藉此促成虛擬實境、人臉辨識及行動支付等相關應用可能。
  • 紫外線LED究竟有多大的市場潛力?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3-08 10:35:35 何謂紫外線?紫外線是可見光波長在400nm以下,它的能量強、波長短,它用在曝光殺菌方面。
  • 應用在焊接電弧光紫外線檢測中的紫外線探測器
    原標題:應用在焊接電弧光紫外線檢測中的紫外線探測器   焊接,也稱作熔接、鎔接,是一種以加熱、高溫或者高壓的方式接合
  • 2020年中國紅外傳感器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前景預測
    中商情報網訊:紅外線傳感器是一種能夠感應目標輻射的紅外線,利用紅外線的物理性質來進行測量的傳感器。目前,紅外傳感技術已經眾所周知,在現代科技、國防科技和工農業科技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隨著物聯網、「網際網路+」等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為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帶來需求增長,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在消防防火、人流監控、家居安防等領域均有應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近7.5億元。隨著智慧城市、智慧安防、智慧工廠等智能化應用加深,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到2021年有望突破10億元。
  • 2020年版中國觸控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觸控屏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是觸控屏業內企業、相關投資公司及政府部門準確把握觸控屏行業發展趨勢,洞悉觸控屏行業競爭格局,規避經營和投資風險,制定正確競爭和投資戰略決策的重要決策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