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唐金海:新一輪「雙一流」建設要向公衛和預防傾斜

2020-12-06 健康界

一場疫情總會過去,但給人留下的思考還在繼續。

抗擊新冠疫情期間,在武漢「主戰場」上,江蘇省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被稱為「定心丸」;在江蘇大後方,醫院則彰顯了區域龍頭的擔當,通過「兜底」重症等助力江蘇省取得疫情防控的優異成績。

在此過程期間,身為統領全院事務的「掌舵者」,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唐金海的日程精確到以分來計算,他卻仍經常出現在江蘇省遠程會診中心,參加全省重症病例的「雲會診」,有時還親力親為地提出救治意見。

2020年的兩會即將召開之際,醫院疫情防控工作已經轉向了常態化。作為即將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唐金海將自己的關注點聚焦到了公眾健康教育、公衛學科建設、醫養融合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建言。

  全國人大代表、 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唐金海

建言一:做好公立醫院開展生命教育的頂層設計

新冠疫情給了全社會一場關乎生命健康的洗禮。唐金海提議,應當在此背景下對公民開展生命教育,增進全社會對醫務人員的理解與尊重。

「生命教育是響應健康中國戰略的應有之義」唐金海說,健康服務不僅需要關注身體,還需要從全人關懷的角度關注心理狀態和社會需求,生命教育倡導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和珍惜生命、超越生命,從而提升人的生命質量。

唐金海認為,醫療機構有責任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質量的公共衛生服務,也有責任深入開展生命教育,促進全民健康素養的提升。然而目前,公立醫院開展生命教育的現狀與全民健康素養提升需求之間存在差距。

「當前,公立醫院的健康教育活動多數以疾病預防、康復保健等內容為主,鮮少涉及醫學倫理、生命教育等相關內容,健康教育活動形式單一,受眾局限。」他如此舉例。

為此,他提出了兩條具體的建議:

一、建議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相關職能部門,儘快制定和頒布關於推進公立醫院生命教育的相關規章制度,做好生命教育的頂層設計,完善醫療機構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生命教育工作的合作共建體系,引導各級醫療機構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二、建議公立醫院採用傳統、信息化、體驗式等多種方法,發動全員力量開展生命教育,加強醫務社工、志願者的力量建設,發揮其專業作用。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建言二:「雙一流」建設向公衛和預防學科傾斜

唐金海的另一份議案同樣和教育相關,是建議「雙一流」建設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重點傾斜。

「疫情防控暴露出現有公共衛生體系存在的短板,也凸顯出高校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和傳染病研究的不足。」唐金海表示,我國應大力加強高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建設,為國家急需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提供高質量的人才和技術支撐。

他認為,目前,已經被納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目標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數量相對偏少,難以適應未來我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和隊伍建設的戰略需求。

因此, 唐金海建議,對於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建議相關部門在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動態調整中,進一步加大對具有發展潛力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學科的支持力度。」

建言三:激勵醫務人員進入醫養融合機構

近年來,江蘇省老齡化的問題格外突出的現象,也一直是唐金海心頭的牽掛,因此他非常關注醫養融合工作的進展。

「由於醫養結合工作剛剛起步,體制機制尚未建立健全,發展嚴重不平衡不充分,面臨著政策協同配合有待強化、服務人員數量不足等突出問題。」唐金海指出。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針對目前醫養結合存在的問題,他建議「堅持問題導向,從政策保障和隊伍建設兩方面著手」,加大工作支持和推進力度。

一方面加強部門協同配合,細化支持政策,調動公立醫療機構和社會辦醫養結合機構提供上門醫療服務的積極性,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規範、普惠可及的上門醫療服務。在部分地區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基礎上,儘快研究制定全國統一、覆蓋城鄉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另一方面,加強對從事老年健康服務的專業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唐金海建議,應當對進入醫養結合機構從業的醫護人員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和補助補貼。此外,做好醫療護理員與養老護理員政策銜接,加快培養具備專業護理服務能力的護理員隊伍。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唐金海建議:發動全員力量開展生命教育
    唐金海建議,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相關職能部委儘快制定和頒布關於推進公立醫院生命教育的相關規章制度,做好生命教育的頂層設計,完善醫療機構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生命教育工作的合作共建體系,引導各級醫療機構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建議公立醫院採用傳統、信息化、體驗式等多種方法,發動全員力量開展生命教育,加強醫務社工、志願者的力量建設,發揮其專業作用。
  • 全國人大代表唐金海: 發揮公立醫院擔當,為奪雙勝利作貢獻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唐金海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衛生健康系統充分發揮了主力軍作用,突出"早、快、細、嚴、實",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為江蘇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作出貢獻。
  • 河南支持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向研究型大學轉型
    河南「十四五」規劃建議:「十四五」時期,河南省將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支持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向研究型大學轉型。鄭州大學和河南大學做為河南省高校排頭兵,希望藉此機會大力發展,為河南的高等教育增添光彩。
  • 唐金海代表:深入開展生命教育 提升群眾健康素養
    唐金海代表(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深入開展生命教育 提升群眾健康素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堅決防止疫情反彈,堅決守護人民健康」。
  • 985、211、雙一流大學代表什麼,有什麼不同,考生和家長要了解
    以前只知道追求985、211學校,現在又多了一個雙一流學校,估計很多小夥伴都只是簡單的知道,這三個都是一流的大學,但是詳細它們各自代表了什麼?有什麼區別?估計很多人都沒清晰的認知。985、211、雙一流大學分別代表什麼?
  • 唐金海代表:人工智慧為乳腺癌影像診斷「添翼」
    人民網北京5月23日電 2020年5月23日晚,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唐金海做客由人民網·人民健康主辦的 「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唐金海介紹,我國大部分地區已具備乳腺癌篩查的設備和人才隊伍,但民眾乳腺癌篩查意識較欠缺,導致乳腺癌篩查率較低。他建議,我國應著重加強乳腺癌篩查及早診早治宣傳教育,提高民眾對乳腺癌篩查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唐金海認為,我國前期兩癌篩查工作,已大幅提高我國女性腫瘤診治水平。但在部分偏遠地區,由於民眾意識薄弱、專業人才短缺等原因,兩癌篩查有待進一步提高。
  • 北大副校長田剛:建議雙一流建設給學校更多自主權
    ­  (兩會訪談)北大副校長田剛:建議「雙一流」建設給學校更多自主權­  中新網北京3月10日電 (畢彤彤)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以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加快「雙一流」建設,支持中西部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學校已經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
    南京理工大學校長付夢印聽取完相關匯報和發言後,校長付夢印總結指出,5個學院和4個職能部處的匯報,圍繞著學校「十三五」規劃、「雙一流」建設、人才隊伍發展以及學院綜合改革等核心內容,經過了充分的思考、分析和凝練,既反映了當前工作的現狀,也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
  • 我校「雙一流」建設中期自評專家論證會舉行
    會議由學科建設處處長牛景楊主持。20日上午,會議內容是專家論證。校黨委副書記雷霆代表學校致歡迎詞。雷霆對各位評審專家參與我校「雙一流」建設中期(專項)自評工作表示感謝。隨後,他介紹了學校根據教育部的工作部署,開展的中期自評的情況。
  • 理性分析浙江工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進入雙一流的概率!
    據香蕉整理數據發現,光南京市境內就有諸如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1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包括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大學建設高校),而浙江杭州卻只有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兩所「雙一流」建設高校。雖然浙江「雙一流」高校只有三所,但是,其省屬大學的綜合實力是非常優秀的。今天,香蕉要跟大家說的是浙江工業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誰更有可能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
  • 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來我校調研「雙一流」建設
    本網訊 5月21日下午,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帶隊來我校調研「雙一流」建設工作,聽取學校「雙一流」建設匯報,對學校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他圍繞學校正在統籌推進的「5+1」工程,介紹了學校在提升學科建設新內涵、培養一流領軍人才、產出一流科研成果、構築一流師資隊伍、加強社會服務和示範引領、構建國際化辦學新格局等方面的建設內容。他還從「雙一流」成效評價、「雙一流」建設中的人才流動、農業博士專業學位設立、探索建立農科生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機制等方面對「雙一流」建設提出了建議和思考。
  • 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將重點支持這類大學
    適度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調整研究生招生結構,新增招生計劃重點向緊缺人才傾斜。  深化本科醫學教育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推進「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到2021年建設600個左右醫學本科一流專業建設點。  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中,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強調臨床實踐等業務工作能力,破除唯論文傾向。
  • 「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高校發表最多的Cell論文?
    今年正值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收官之年,那麼「雙一流」建設以來,哪些國內高校發表Cell論文(只包含類型為Aritcle的論文)最多呢?軟科整理了2012-2019年中國內地各大高校作為作者單位(包含第一完成單位和其他完成單位)在Cell上發表的研究論文信息,對各大高校在雙一流建設前後的表現進行了對比分析。
  • 西南政法大學擁有重慶唯一的A類學科,為何卻落選了雙一流建設?
    獲評A類的五所院校中,除西政外,還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 不過遺憾的是,儘管表現如此優異,西南政法大學卻最終沒有能夠入選雙一流高校的名單,成為了重慶人民心中的大遺憾,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清華大學高質量完成「雙一流」建設任務,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專家組成員專家組高度評價清華大學「雙一流」建設在專家組評議環節中,與會專家對清華「雙一流」建設工作和成果進行了諮詢和評議。經過認真討論形成了專家組一致意見:清華大學「雙一流」建設堅持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按照《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部署,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目標,始終自覺把自身發展融入到國家與民族發展的宏偉事業之中,積極探索實踐紮根中國大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道路。「雙一流」建設的實施過程與《清華大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建設方案》高度符合。
  • 遼寧省將建設一批新的醫學相關專業,加強「雙一流」建設
    方案提出要加強「雙一流」建設,建設一批新的醫學相關專業。 加強區域教育醫療中心建設,形成以中國醫科大學、大連醫科大學、錦州醫科大學為依託的遼寧中部、南部、西部地區教育醫療中心,以遼寧中醫藥大學為依託的中醫藥教育醫療中心。 中國醫科大學
  • 兩所簡稱「撞車」的醫學名校,非985、211,盼入下一輪「雙一流」
    大學的簡稱,就像人的小名,已經形成了高校圈的一種文化,尤其是名校間,對此更加重視和在乎。比如說「南大」,從字面上看至少可以理解為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和南昌大學三所高校。接下來重點介紹的南京醫科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它們既非985、211,但都是高校圈醫學領域實力不俗的「南醫大」,期待能在下一輪「雙一流」評選中收穫驚喜。
  • 安徽大學全面完成「雙一流」建設周期目標和任務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安徽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終期總結專家評審會。專家組對安徽大學「雙一流」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考察和評估,對學校「雙一流」整體建設、黨的建設、學校教育事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成效給予高度肯定,認為安徽大學「雙一流」建設周期目標和任務全面完成,符合度、達成度高。
  • 標誌性成果突出 西北大學召開「雙一流」建設總結評估專家論證會
    9月12日,西北大學在太白校區召開「雙一流」建設總結評估專家論證會。專家組對西北大學「雙一流」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考察和評估,對該校「雙一流」整體建設、地質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和考古學一流學科培育進展及成效給予了高度肯定,認為2016—2020年「雙一流」建設首輪周期的各項主要任務均已完成,成效顯著,標誌性成果突出,並對該校「十三五」時期改革發展舉措經驗給予了高度評價。
  • 985、211、雙一流大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高考生要知道的
    相信家長們最近聽的最多的某某985,某某211,某某雙一流,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985,211,雙一流。那又是為什麼選了哪一批?更為什麼在近幾年的時間裡有的211高校還不如普通二本高校的就業率高,985,211這些高校可以撤銷頭銜嗎?對不對家人們,咱都知道戴頭銜的好,但是咱們不知道這個頭銜代表什麼,今天袁老師就給大家科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