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一遇降雨 24小時排出 杭州將著力提升河道排澇能力

2021-01-08 浙江在線

  杭州是一座因水而名的城市,說起市區河道綜合整治和保護開發工程,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讓「河景」更美麗,其實,這項工程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提高排澇能力。

  下一步,杭州市區河道綜保工程將加強河道的防洪功能作為「重頭戲」,通過「十二五」時期的建設,力爭把主城區防洪水平提高到20年一遇降雨24小時排出不受淹的標準。也就是說,即使遇到特大暴雨的襲擊,內澇現象都會有明顯的緩解。

  三堡排澇主體工程

  能把運河水「翻」到錢塘江

  杭州繞城公路內900多平方公裡範圍裡,城市河道水域面積為24平方公裡。有460餘條河道,長度1000多公裡。這些水系只有成網,才能相互貫通,實現排水暢通。

  三堡排澇主體工程就起到貫通水系的重要作用。颱風「羅莎」曾導致杭州積水嚴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運河下遊的杭嘉湖平原水位上漲,運河水灌不下去,四處漫溢。三堡排澇主體工程,在汛期時把運河水翻到錢塘江去,每秒翻出去的水可達200立方米,稱得上是國內最大的一個排澇泵站。

  這個工程建成後,如果發生1999年那樣百年一遇的洪水,可降低城區拱宸橋水位42釐米,高水位持續時間減少46小時;如果遇到強度類似「羅莎」的颱風,運河水位可快速降低26釐米,高水位持續時間減少24小時。

  西塘河二期工程

  將打通一條「斷頭河」

  西塘河,是古時開鑿的大運河支流。位於拱墅區和餘杭區,南起京杭大運河,北接東苕溪,連接著小河直街和良渚文化遺址,是一條充滿歷史韻味的古河道,全長達17公裡,河面寬20至30米,最寬達50米。

  今年年初開工的西塘河二期工程,把長約2公裡的西塘河(五裡塘河-餘杭界),列為整治段,整個工程設計範圍南起登雲路,北至餘杭界,全長約4.5公裡。

  作為市區河道綜保工程的實施重點,西塘河二期工程將通過開展清淤駁坎、截汙納管、採用地埋式生活汙水處理設備、拓寬西塘河部分地段等措施,突出水質改善這一整治重點,提升區塊內水域環境。

  古星橋,臨近餘杭,周邊坐落著一些農居房,還有包括新華造紙廠等數家大小企業。因為西塘河河水流動不暢,一到夏天,河水又臭又髒,蚊蠅漫天飛,周邊居民深受其苦。不過,這種狀況很快將得到改善。有關部門將把這段不通的河道,拓寬至30多米,並打通配水,讓死水變活。

  「這條河水貫通後,一旦有大暴雨,將大大緩解祥符、餘杭勾莊等地的積水現象。」市河道整治建設中心有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九沙河一期工程今年開工

  城東等地將成河道整治重點區域

  市建委的匯報材料中指出,由於我市斷頭河較多,嚴重影響了河道的暢流,特別是城東、三墩等城郊結合部的整治任務最重。除了治理斷頭河,為了改善德勝路「逢雨必澇」的情況,我市還將開挖一條新河「九沙河」。這條河西起彭埠備塘河,東至規劃運河二通道,全長約5.9公裡,河道寬度25-30米。

  如果工程一切順利,至少到今年底,德勝東路從滬杭高速收費站到九環路口這一段,積水問題就不用愁了。下雨時雨水將通過路面下新埋的雨水管,全部排往九沙河。

  九沙河建成後,對德勝東路甚至對整個城東的防洪排澇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相關焦點

  • 上個月杭州市區累計降水量是歷史平均的1.7倍,但大範圍積水現象較...
    從防洪角度看,杭州城區主要依賴錢塘江大堤、東苕溪堤防,比如西險大塘,是杭州最後一道防洪屏障;而從市區排澇角度看,主要依賴管網、河道、水閘、泵站。杭州的排澇通道,分為北排和南排。北排又稱自排,主要通過區域內河道,自然向北經過湖州等地排入太湖。
  • 今年易出現極端異常天氣 杭州市民如遇道路積水可撥打這個電話
    今年易出現極端異常天氣 杭州市民如遇道路積水可撥打這個電話發布時間:2020-06-20 08:53:31 Sat  來源:杭州網大功率水泵車、衝鋒舟、水陸兩棲車、無人機……6月19日,2020年杭州市城管局系統暨錢塘新區防汛防臺應急演練在錢塘新區金沙湖邊舉行,來自市政、環衛、河道、數字城管等行業的各類應急搶險救援隊展開了一場考驗速度與能力的應急演練。
  • 菲特24小時降雨246.4毫米 創杭城單日降水紀錄
    截至昨晚11點的全國24小時降水量排行榜。昨天,中國天氣網的24小時降水量排行榜上,前十名的城市一直被浙江城市牢牢把持。10月5日8時至7日21時,全省面雨量176.9毫米,全省11個地市均有降雨,9個地級市面雨量大於100毫米。單站最大的安吉天荒坪已達851.6毫米。省氣象臺統計,從6日20時至7日20時,全省單日面雨量已達150毫米,破我省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單日面雨量。之前的紀錄是109毫米,出現在1962年。據省氣象臺預測,今天我省降水逐漸減弱。
  • 滕州6小時降雨量達到全國第一,各部門積極防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
    8月6日7時至2020年7日14時,滕州下起了暴雨,平均降水量約172.5毫米,最大在級索鎮250.5毫米,最小在柴胡店鎮98毫米。7日2時至7時,降雨量104.2毫米,6小時降雨量達到全國第一。目前,今年累計降水約774.5毫米,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55.6%,較歷年同期增加約63.7%。
  • 琴亭湖遇暴雨天可遠程開關水閘 一期擴容20萬m³
    ­  琴亭湖已擴容20萬立方米。­  城區內澇綜合治理重點項目——琴亭湖湖體擴容工程3月啟動,記者昨日獲悉,一期20萬立方米的擴容任務已完成,並實現自動化調控,二期計劃國慶節後動工。­  琴亭湖湖體擴容工程分兩期實施,每期都將增加20萬立方米庫容。­  業主單位——市城鄉建總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期主要對琴亭高架橋東側湖體進行擴容,並新建泵站、改造舊水閘及駁岸,目前已完工,琴亭湖庫容增至91萬立方米,正在恢復湖體蓄水。
  • 70%以上城市排水系統最多只能抵禦1年一遇暴雨
    該負責人說,這直接反映出目前城市排水管網覆蓋率、設施排澇能力偏低,已不符合城市快速發展和老百姓的要求。  主要用「雨汙合流」排水體系,70%以上城市排水系統最多只能抵禦1年一遇暴雨  「逢雨必澇」,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我國城市排水系統的建設標準進行了調查。
  • 石獅中心市區防洪排澇 將不再受制「海水頂託」
    還記得2016年、2018年浦內水閘連破歷史最高水位嗎?這是近年來石獅防洪排澇遭遇的兩次重大挑戰。未來,如何避免這樣的景象重演?石獅市水頭排澇樞紐工程被寄予厚望。好消息來了!記者昨日從市水務處獲悉,計劃投資5億多元的石獅市水頭排澇樞紐工程已於6月開工,預計於2022年底完成。
  • 暴雨預警 未來48小時降雨仍將持續
    預計未來的48小時,也將有雨水相伴…雨、陣雨、雷雨……梨花帶雨、巫山雲雨、翻雲覆雨旋風連綿雨全部都給你!氣象部門預測:明後兩天,降雨仍將持續,市民應加強防範。暴雨預警!昨天下午16時,成都市氣象臺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今天上午10時50分,再次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受本輪降雨影響,截止今天上午,我市範圍內河流水位均有所上漲。
  • 北京25個雨量站降雨達暴雨級別 至少7處積水斷路
    根據排水集團防汛信息服務系統數據統計,10:05城區開始出現降雨,14時左右朝陽區出現明顯降雨,截至17時,集團134座雨量站監測數據,城區平均降雨量25.61mm,最大降雨量115.5mm (來廣營) 。運營範圍內,來廣營(115.5mm)降雨達到大暴雨級別,環鐵北橋(96.2mm)等25個雨量站降雨量達到暴雨級別。
  • 強降雨侵襲南方,湖北宜昌大暴雨20年一遇(附現場視頻)
    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強降雨侵襲南方,湖北宜昌大暴雨20年一遇(附現場視頻)第一財經2020-06-28 13:44:25作者:周芳    責編:計亞
  • 「龍吸水」排水車排澇顯神威
    降雨明顯偏多,江河湖庫多個站點超警戒、超汛限水位,部分堤防、水庫發生重大險情……4月29日上午,南昌市2020年防汛應急演練在新建區幸福水庫舉行,近百名搶險隊員演練了抗洪搶險中易發多發的管湧、漫溢、水上搜救、淹沒區排澇等險情處置。演練模擬南昌新建區幸福水庫集雨範圍內4月27、28兩日遭遇特大暴雨,水庫水位上漲迅速。
  • 成都防內澇:20萬個進水井如何織牢3700公裡的「網」?
    趁著降雨停止,車流量減少,在道路一側,一群身著黃色施工服的工人開始忙碌。3至5人一組的施工人員,進行的工作是對道路兩側的進水井進行清理,其中一人設置好安全提示牌後,一人撬開井蓋,一人清理淤泥,一人還原井蓋。流水線的工作方式,效率頗高,平均每個井蓋清理只需1到2分鐘。這些深約1.5米的進水井,在設計上頗為講究。「每個進水井的底部,設置了大約15釐米深的沉澱池。」
  • 桂林單位小時降雨量50年一遇 灕江水位平穩
    桂林單位小時降雨量50年一遇 灕江水位平穩   中廣網南寧5月19日消息(記者張壘 蔣小芳 閉麗玲)今天(19日)凌晨,桂林市局部地區普降大到暴雨,每小時降雨量更是創造了50年來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