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禮中學高一2001班的溫玟傑同學,在剛剛結束的第36屆數學冬令營(CMO)中以第29名的成績獲得金牌,並進入國家集訓隊,成功獲得保送資格。
12月1日(周二)晚,我們邀請到玟傑同學及玟傑媽媽做了一次直播分享,回顧孩子這些年的競賽學習,分享心得經驗及好的學習習慣。有不少家長問到,是否有回放可以學習,因此我們將訪談分享的內容整理了出來,供大家回顧:
以下內容為玟傑同學對話文浩淼老師
Q1:初中階段,每天大概花多長時間鑽研數學難題?
我是初一開始跟著高一的競賽組,每天白天會安排一些競賽課。後來初三面臨中考,時間比較緊,一般是白天綜合,晚上競賽,3月到6月的時候基本就停了。
Q2:玟傑在大家的印象裡都是比較穩定、紮實的,考試基本沒有出過差錯,你是怎麼保持好的心態,面對每次考試的?
不用太過在意分數,重要的是從考試中總結為什麼自己做不出來?我的薄弱之處在哪裡?更有方向有目標的去改進,對自己更有幫助。在重要考試之前,我一般會去多翻一下筆記,把以前學過的東西都翻一遍,感覺這樣心裡就會踏實一點。
Q3:高中聯賽的學習,有哪些比較關鍵的經驗?
我覺得高中聯賽難度確實沒那麼大,比較重要的是代數、幾何這兩個版塊一定要比較穩,我當時初一初二跟著高中競賽組的時候一年多的時間都在學代數、幾何,這兩個版塊確實就抓得比較穩,組合、數論會相對難一些,高聯爭取拿一個,然後再把一試墊高一點,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
今年高聯之前,一試基本上是天天練,一試相對容易,分數要爭取拿得越高越好。考場上確實一試時間比較短,然後心態又一急,哪裡卡住了就很麻煩,而且往往高聯中一試沒考好會影響到二試的心態,所以我覺得高聯的話,一試一定要拿穩,我聯賽之前也是刷了不少模擬題。
二試的代數、幾何先練穩,組合、數論先挑一個自己比較擅長的版塊,練得強一些,另一個版塊也不要特別弱。一般聯賽也不會有特別奇怪的題目,能拿的分都拿穩,然後難題爭取越高越好,這樣就差不多。
這兩年的代數題都有點卡人,在考場上你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你不要把它往很難的方向去想,也不用畏懼,用的都是最常規的方法。學數學競賽,心態確實很重要,心態好的話,題感會好,做題也會順。
Q4:一起學競賽的組員、同學之間,平時有沒有互相分享?
雅禮的學習(分享)氛圍特別好,我們每次考完之後就會讓同學到黑板上分享自己的解法。每個人有自己的思路,多學一些別人的解法,有時候別人用的很熟的一些方法,正好是自己的短板。大家互相學習,就可以補足缺點。
有問題的時候,儘量越早找同學,或老師解決,不要在心中留下困惑,他們會告訴你想問題的思路。我們分享一般是在考試後,或下午在自習教室的時候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分享解法。比如你代數沒那麼好,就可以找組裡代數比較好的同學請教,學習一些方法。找同水平或者水平比你高的同學交流,對你是很有幫助的。
有一種情況,你看答案的時候看到一些很奇怪的步驟,但這道題實際上你已經會做了,這個時候你會找同學討論嗎?
學習答案其實是很重要的一點。儘量每個方法都會用,不一定都用的很熟,但不要留短板,如果你只對幾種方法很熟,但這道題正好都用不上,你就很容易卡住。答案中有一些方法說不定正好是你不會用的,你也應該把這些方法儘量努力的挖掘、理解。看到特別巧的方法,我一般會把它整理下來。
Q5:喜歡什麼樣的體育活動
主要是打籃球打得比較多,後面跟著高中組也會去打桌球、排球、踢足球。教練也會鼓勵我們說,體育鍛鍊不論什麼時候都應該堅持,體育鍛鍊會強健體魄,同時對放鬆心情是很有幫助的。
有時間的時候,我們差不多五點鐘下課,教練會讓我們鍛鍊到六點到六點半,聯賽之前鍛鍊時間就會減短一些,可能每天差不多半個小時。搞競賽強度比較大,身體確實需要保證。
Q6:除了體育活動,玟傑喜歡什麼娛樂活動?
初二開始,玩手機遊戲比較少,感覺一玩就很難停下來,我比較喜歡看電影和玩桌遊。聯賽之前那段時間,一般是周日晚上6點鐘開始看電影,勞逸結合提高效率。
Q7:平時有閱讀的習慣嗎?
小學初中的時候可以儘量多讀一些書,文學名著是應該多讀的,學校會有推薦書目,每個學期會推薦六七本。從初三下半期以來,就沒有什麼時間讀課外書了。
Q8:跟父母有沒有過爭吵?
初三中考前壓力比較大,模考如果沒考好,心裡比較煩,父母如果批評一句,就容易跟父母頂嘴。其實跟父母吵的都是很小的事。我媽也經常跟我說,最重要的就是要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考場上如果一個題做了一個小時還沒做出來,心態平靜的話就不太容易受到很大影響。
以下內容為玟傑媽媽對話劉力老師
Q1:玟傑是不是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展現出過人的天賦,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他對數字很敏感,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玩跟數字有關的一切桌遊,百玩不膩。
當您發現他對數字敏感後,有沒有針對這個特質做一些培養,把他這個天賦挖掘出來呢?
作為一個男孩子,我希望讓他動靜結合,所以給他報了一個圍棋興趣班,圍棋是比較全面的培養,希望他能夠坐下來,碰到挫折不會受到打擊,贏了也不容易驕傲,這是圍棋全局的一個培養。他一直也還挺喜歡圍棋的,一直都是跟大班課,跟小朋友一起對弈,我們不會在意他贏了還是輸了,跟他說輸了也沒關係,為什麼這盤會輸了,可以學到自己哪些方面沒有做好,下次需要改進,需要注意。
有的家長顧慮,「萬一我給他報了這個班,但是他不喜歡」,您有沒有碰到過?
我們給他報的時候就跟他講清楚,如果你選擇了這個班,媽媽就希望你堅持,不要半途而廢。當時他還是很喜歡,願意堅持,我們就一直陪伴著他,沒有給他功利的要求,學了五年,考了一個業餘五段,課業繁忙起來就結束了。
在學奧數之前那個階段,您覺得哪些素質為他日後取得這樣的成績打下了基礎?
幾個方面吧,一個是他的學習習慣,從一年級開始告訴他,他的學習任務是自己應該負起的責任,他的作業我從來不幫他對答案,回來第一件事先做作業,這是優先的。
Q2:什麼節點什麼契機接觸到奧數呢?
跟身邊大多數情況一樣,三年級開始啟蒙奧數,這個奧數班正好是我們小區比較近的,小區裡的孩子比較多的。當時不一定是最冒尖,應該是中上,我們一直以來讓玟傑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你既然報了,你又喜歡數學,那你就認真去學,老師的要求你就認真去做到。我當時的想法也沒有很功利,去要求他拿獎,參加考試的目的是找到自己的差距,哪裡還沒學好,需要查漏補缺。有時候他參加考試回來,會說我又認識了一個朋友,這個哥哥好厲害,我們都是鼓勵的。
Q3:玟傑小時候有沒有貪玩啊,玩遊戲不做作業啊?
小學大概五六年級的時候,他在爸爸接送的路上,用爸爸的手機玩一點戰機類的遊戲。我是後面才知道的,他爸爸說他玩到某一天,就突然覺得,這個東西也沒什麼意思,還不如去多做一道題收穫的快樂更多。
偶爾他還會看一點小說,但他自己都會把握,不會太過。他從小是比較循規蹈矩,對老師的要求是優先把握的。
我在給玟傑上課的時候也有感覺,因為他完全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有的時候知道這一段我懂了,就去多做一些題目,他自己好像會區分,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是沒有必要的。
可能大家比較疑惑的是,為什麼孩子這麼小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呢?
我覺得適度的放手很重要,我讓他自己選擇,選擇了就得對這個選擇負責任,而且我們是充分信任他的選擇,我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會跟他說,媽媽相信你,媽媽知道你自己有一些想法,媽媽是尊重你的。
Q4:玟傑媽媽對細節要求是很高的,玟傑畢竟是一個孩子,有的時候沒做到的地方,會不會發生衝突?
玟傑自己會說,媽媽你關注大方向,不要在意細節。比如十點半叫他睡覺的時候,他可能正在看書或者做題,他說媽媽我想要再過十分鐘,我說那是不是就是十點四十,媽媽尊重你,那希望你說到做到。我給他一個選擇,他希望怎麼樣合適。
數學當然不用擔心,但語文和英語的學習上是不是也會有討價還價的一些衝突呢?
我自己是英語老師,我知道他的基礎相對弱,但達到應試的要求,需要堅持一定的閱讀。有的時候早上起晚了,沒有按時按量的完成,我就會跟他商量,今天沒有做完的話能不能帶到學校去做,或者你自己覺得有什麼好的變通方式,媽媽覺得都ok。後來他慢慢的養成習慣,自己可以管理好自己。
越是難的東西,老師提的一些要求,你腦袋裡有沒有思考這些事情只有你自己知道。在進入數競之前就已經具備了這樣的素質,基礎已經打得很紮實了。
Q5:在什麼時候,玟傑算是走上了職業數競的道路?
應該是從初中數學聯賽開始,華杯賽結束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時候。還是要感謝劉力老師,讓我們在六年級進入初中的學習,衝刺一下當時還存在的初中數學聯賽,我們畢竟是外行。學而思當時就給了這個機會,安排了老師組織幾個孩子一起學習,從那個時候開始就一步一步走上了數學競賽之路。
當時出於環境比較好,玟傑也有這樣的能力,這對玟傑來說是比較好的一個選擇。後來隨著政策的變化,會不會有一些後悔?
因為太早籤了約,我們心裡其實有準備,很多變數都可能存在。玟傑也不知道這個約意味著什麼,就像一個得獎的證書一樣,獲得了成就感,繼續激勵他前進。
學習有沒有向全科方面偏移的多一些?
初中階段,特別是我性格比較謹慎,擔心是不是玟傑應該多花一點時間在綜合上面,但是玟傑自己說,媽媽有些東西如果你什麼都想得,也許什麼都得不到。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全心全意去做,學綜合的時候就提高效率,短暫的時間裡面效益最大化。我的學習能力其實不如玟傑,很感激的是玟傑在高中競賽組遇到很好的哥哥姐姐們,他從中學到了很多。
Q6:很多家長在中學會選擇比較近的學校,或者是陪讀,但您一直是堅持走讀,當時是怎麼考慮的?
陪讀是家庭為了孩子做出讓步,但我們的工作性質不太適合陪讀,而且我們家養了一條小狗,我們家的環境是比較適合小狗的,陪讀的很多住房是不適合繼續養狗的。跟玟傑也溝通過這個方面,時間也好、效率也好,都是存在於自己的把握,即使陪讀了,要是沒把握時間,拖拖拉拉的,同樣的沒有達到效果。每天路上20多分鐘接送的時間,對玟傑來講就是一個放鬆、暫停的時間,換換腦子。
很多家長了解,玟傑媽媽為了孩子是很花心思的,但也並不是說孩子是全家的中心,而是說我們家是一個整體,即使是小寵物也是我們家的一份子。這個對孩子三觀的形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Q7:有沒有遇到一些青春期的症狀?
在數競組的學習中,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可能他自己比較難受,會板著臉回家,悶悶不樂。我會小心翼翼的不去觸他的雷點,等他情緒好一點再去問他有什麼需要,讓爸爸跟他逗逗樂。
Q8:現在也是階段性的取得了一些成績,接下來的兩年半有沒有什麼想法、規劃?
目前沒有特別多規劃,教練希望他繼續努力,明年衝刺一下集訓。
看完玟傑同學的分享,不知道各位家長和同學們是否也從中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呢?
我們堅信,天賦與努力從來都是相輔相成。各位同學,請一定要為你們的熱愛,繼續全力以赴!因為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看見。
如果你對文章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和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