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威力超乎想像,地球是否存在危險?我們很快會被黑洞吞噬嗎?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眾所周知,黑洞之所以被稱為是因為黑洞中心的引力如此之強,它會將附近的所有光線吸收進來,誰都無法逃脫。由此可見,黑洞的引力有多強。

眾所周知,黑洞在宇宙中有最強的引力,所以沒有人願意接近它。

如果你距離太近,黑洞的引力會很大,以至於以光速行駛也無法逃脫。

這個不能返回的臨界點被稱為「視界」。

圖解:模擬大麥哲倫雲前方有黑洞的影像圖。請注意重力透鏡效應產生兩個高度扭曲的星雲圖像。在頂端出現被扭曲成弧形的銀河盤面

另一個不想離黑洞太近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稱之為「麵條化」的假設(「麵條化」:如果你離黑洞過近,就會被黑洞的引力撕裂成像麵條一樣長長的一條)。

圖解:在巨大橢圓星系M87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大約是太陽70億倍,如事件視界望遠鏡發布的第一張圖片(2019年4月10日)所示。可見眉月形的光環和中心的陰影,這是在黑洞的事件視界光環和光子捕獲區引力的放大視覺影像。眉月形肇因於黑洞的自轉和相對論放射現象;陰影直徑大約是事件視界直徑的2.6倍。

把星星變成義大利麵條

想像一下太空中的某個物體,比如恆星,當恆星靠近黑洞時,因為恆星的一側比另一側更靠近黑洞,所以恆星的一側比另一側受力更大。

來自重力的拉力在最靠近黑洞的一側會更強,而在更遠離黑洞的一側會更弱。

引力的這種差異(稱為「潮汐力」)將導致恆星被撕裂,這就像將一團義大利麵麵團拉成義大利麵條。

有時天文學家可以在其他星系中觀察到這種情況,它的技術名稱是「潮汐撕裂事件」,這僅意味著恆星離黑洞太近而被撕裂。

這是藝術家對麵條化的印象:最近的黑洞距離我們太遠了,以至於根本不能傷害到我們。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不必擔心,因為地球附近沒有近到足以影響我們的黑洞。我們所知道的最接近地球的黑洞稱為V616 Monocerotis,也被稱為A0620-00。

這個黑洞比我們的太陽大6.6倍。(這意味著它具有很大的質量,這意味著它具有非常強大的引力,甚至比太陽的引力還要強。)

如果地球距離該黑洞約800,000公裡(3.7光秒)以內,它將被撕裂。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起碼在我們這代人的一生中。

V616 Monocerotis距離我們約3,300光年,那是非常非常遠的地方。

圖解:被銀河中心黑洞扯碎的氣體雲(2006年、2010年和2013年的觀測結果分別以藍色、綠色和紅色表示)。

相關知識

黑洞是一個時空區域,表現出很強的重力加速度,以至於沒有任何東西(沒有粒子或什至是電磁輻射,例如光)可以從中逃脫廣義相對論預測,足夠緊湊的質量可以使時空變形以形成黑洞。無法逃脫的區域邊界稱為視界。儘管視界對越過它的物體的命運和環境都有巨大影響,但似乎沒有觀察到局部可檢測到的特徵。在許多方面,黑洞都像一個理想的黑體,因為它不反射任何光線。此外,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理論預測,視界會發出與黑體具有相同的光譜,溫度與質量成反比的霍金輻射。對於恆星質量的黑洞來說,該溫度僅約為十億分之一開爾文溫度,因此幾乎無法被觀察到。

最早在18世紀,約翰·米歇爾和皮耶-西蒙·拉普拉斯就考慮過引力場強大到光線都無法逃逸的物體。1916年,卡爾·史瓦西發現了廣義相對論現代黑洞模型特徵的第一個解,然而大衛·芬克爾斯坦在1958年才首次發表它做為一個無法逃脫空間區域的解釋。長期以來,黑洞一直被認為是數學上的一種好奇心。在20世紀60年代,理倫工作顯示這是廣義相對論的一般預測。約瑟琳·貝爾·伯奈爾在1967年發現中子星,激發了人們對引力坍縮造成緻密天體的興趣,認為可能能在天體物理中實現。

作者: 錢英俊

FY: Janie Hoorman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黑洞可以吞噬宇宙嗎?我們宇宙會不會就在黑洞裡面?
    這個問題無疑是非常的超乎想像。有句話叫做: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包含了整個世界,刺激著進步。但是這個想像是可能存在的嗎?我們的宇宙會不在就在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內呢?可能嗎?首先,我們知道引力影響光,引力透鏡科學已經掌握並解釋了這一現象。而宇宙的意義,是指各部分的總和,也包括了宇宙。而黑洞是宇宙中最吸引人的天體之一。它們實際上非常有趣,它們有巨大的質量,巨大的尺寸,巨大的引力,甚至光都無法逃脫它的引力。
  • 地球會被黑洞吞噬嗎?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
    宇宙中的神秘天體很多,但要說最神秘的要屬黑洞了,黑洞最大的特發就是吞噬靠近它的一切物質,黑洞是無法直接被觀察到的,想要確定一個地方有沒有黑洞,就要觀察這個地方是不是一片虛元,尤其是光經過這裡的時候是不是發生彎曲消失,如果有這種現象,那這個地方就有可能具有黑洞的存在。
  • 假如地球被黑洞吞噬,人類的命運會如何?能夠生存下來嗎?
    我們目前對於黑洞的認知,只知道它是一個有著強大引力的天體,它不像其它的實體天體可以直接被觀測到,而黑洞是一個沒有實體的存在,因為它也無法被我們直接觀測到。科學家之以所以能夠發現黑洞的存在,主要還是因為黑洞在吞噬恆星的時候,恆星在被引力拉扯的過程中,會發生耀眼的光芒,這種光芒異常強大,即使隔著幾億光年,都有可能看到。
  • 黑洞會吞噬地球嗎?
    新華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 袁晗 陳杰 關心)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最後倒計時黑洞會吞噬地球嗎?新華網專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就相關話題回答網友提問。  新華網:黑洞到底有什麼作用,會吞噬地球嗎?
  • 太陽會坍縮成黑洞嗎?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地球會被吞噬嗎?
    黑洞不會吞噬周圍的一切。如果一個物體進入黑洞動圈,它仍然可以從黑洞的旋轉中獲得能量,最終從黑洞中逃逸出來。然而,如果一個物體越過事件視界,那麼它就將被吸進黑洞,永遠無法逃脫。到目前為止,我們對黑洞內會發生什麼一無所知,因為,現有的物理規律在黑洞內都失效了。太陽變成黑洞那麼,如果太陽變成黑洞呢?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它雖也存在於宇宙中,但卻不如恆星、行星那麼普遍。相比之下,黑洞更像是從地獄來的使者一樣,凡是它所到的地方,都將會寸草不生。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宇宙早期黑洞為王,超級黑洞曾經一度控制宇宙,它們吸入宇宙塵埃、星體和發射出大量穿越太空至今已運行若干億年的 X 射線。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它雖也存在於宇宙中,但卻不如恆星、行星那麼普遍。相比之下,黑洞更像是從地獄來的使者一樣,凡是它所到的地方,都將會寸草不生。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 怎麼算恆星型黑洞的史瓦西半徑,我們的地球會被黑洞吞噬嗎?
    但事實上,黑洞也因為不同的屬性特徵而被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比如,當恆星進化到終點時所形成的恆星型黑洞。當一顆高達太陽質量數十倍的恆星,在耗盡內部的所有能源之後,便會在之後的坍塌過程中形成一個恆星型黑洞。那麼,這些無法直接觀測到的恆星型黑洞,科學家們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找到的?其史瓦西半徑又是如何通過逃逸速度計算得出,我們的地球有可能被黑洞吞噬嗎?
  • 銀河系存在「黑洞行星」?可能有成千上萬顆,是否會存在生命?
    那麼你聽說過黑洞行星嗎?黑洞行星的形成可能是因為圍繞黑洞旋轉的塵埃雲,它們和普通的圍繞恆星旋轉的行星沒太大差別。有的可能像地球似的巖石行星,但是可能要比地球大十倍還多,有的可能像海王星似的氣態巨行星。由於黑洞的巨大,加上它們可能藏身於物質盤中,我們幾乎發現不了它們,但是有科學家認為黑洞行星是必然存在的。其實換位來想一想,黑洞周圍產生黑洞行星也沒什麼值得奇怪,就像太陽周圍存在八大行星一樣。
  • 銀河系中可能存在成千上萬顆「黑洞行星」?是否會存在生命?
    那麼你聽說過黑洞行星嗎?宇宙中分布著超大質量黑洞有很多,在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會吞噬掉靠近它周圍的星體,也可以將若干星系堆積在一起,形成一個不停運轉的巨大的塵埃漩渦。 有的可能像地球似的巖石行星,但是可能要比地球大十倍還多,有的可能像海王星似的氣態巨行星。由於黑洞的巨大,加上它們可能藏身於物質盤中,我們幾乎發現不了它們,但是有科學家認為黑洞行星是必然存在的。其實換位來想一想,黑洞周圍產生黑洞行星也沒什麼值得奇怪,就像太陽周圍存在八大行星一樣。它們遲早會出現,
  • 假如地球被黑洞吞噬,人類的命運會如何?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科學家給出了猜想現在我們知道,宇宙是浩瀚無窮的,而且我們的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已,宇宙中有很多地球這樣的行星,而且數不清,地球在宇宙中就像是一粒沙子一般,所以說地球和宇宙比起來是非常渺小的,那麼宇宙中除了行星和恆星還有其它物質嗎?
  • 如果地球附近出黑洞或超大質量黑洞會是什麼樣?
    這樣看來,對於遠離黑洞的地球來說,我們真是太幸運了。面對討厭又神秘的怪物,大家有沒有想過。假如某一天,有這樣類似的怪物出現在我們地球附近,事情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讓我們來看一下。觀點一:受黑洞超強的引力影響,我們的地球會被吸引,與此同時,時間會慢慢變緩。有可能,此時我們的地球進入黑洞只需幾分鐘,也許是幾小時,幾個月或幾年。。。
  • 「黑洞吞噬太陽」圖片刷屏:黑洞中心真有蟲洞嗎?
    2019年,發布了一個像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幾天前,另一幅模擬「黑洞吞噬太陽」的圖片在網上放映:一顆恆星被黑洞撕裂,質量是太陽的幾萬倍,場面十分壯觀。這引發了許多天文學愛好者和科幻愛好者的想像:黑洞中是否真的存在「蟲洞」?人類有可能通過太空飛行器到達黑洞進行探索嗎?
  • 星系的中心是黑洞,黑洞不斷吞噬,最終會吃掉整個星系嗎?
    而宇宙間還有一些原生黑洞,這些黑洞的前身並不是恆星,所以並沒有質量的限制,這些黑洞可以小到直徑只有一毫米。不過這些小型黑洞的生命周期是很短暫的,根據霍金輻射理論,其很快就會蒸發殆盡。所以這些小型黑洞只是存在於理論之中,我們並沒有它們存在的現實證據。不過大質量的黑洞的確是存在的,距離地球5300萬光年的M87黑洞照片讓我們領略了黑洞之美。
  • 什麼是黑洞?黑洞能吞噬太陽系嗎?科學家給出不一樣的解釋
    一個恆星質量的黑洞,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十倍,可能在大質量恆星坍塌後的幾秒鐘內形成。這些相對較小的黑洞也可以通過被稱為中子星的兩顆緻密恆星殘骸的合併而形成,中子星也可以與黑洞合併形成更大的黑洞,或者兩個黑洞可以碰撞,像這樣的合併也會很快形成黑洞,並在時空中產生漣漪,稱為引力波。
  • 地球會被黑洞吞噬嗎?最近的黑洞在1000光年外
    ,它們隱藏在黑暗中,不斷吞噬周圍一切物質和能量。黑洞的質量有大有小,即使是最小的黑洞,也有1.7~2.7倍太陽質量,可以輕鬆地吞下太陽這種等級的恆星。如果地球附近真的有顆黑洞,那最終必然無法逃脫被吞噬的命運。科學家很關心,地球附近到底有沒有黑洞呢?想找出一顆黑洞並不容易,放眼整個星空,吸引我們的都是那些閃閃發亮的恆星。其實這些恆星離我們都很遠,其中很多離我們有1000光年以上。
  • 仰望夜空時,你是曾否懼怕過黑洞的吞噬?
    關於黑洞的研究讓人們擔心它會吞噬地球,但研究人員告訴我們真的不必擔心! 一想到銀河系附近有一個飢餓的黑洞,人們就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狂熱,還有一種錯位的恐懼,擔心地球會被這個新的貪婪的黑洞吞噬。人們對這項研究越來越感興趣,促使研究團隊製作了一個視頻來回答他們在推特上收到的問題。問題包括這對地球會有什麼的影響?地球是否會被黑洞吞噬?以及這種亮度是否可能是由外星人造成的?
  • 黑洞吞噬地球的危險-科學實驗中所產生的微型黑洞能否吞噬地球?
    我們知道科學實驗對撞機有可能會產生微型黑洞,類似原子般大小的黑洞。微型黑洞不引入矚目,能悄悄地將很多物質都吃掉了,是個危險源?其實這個問題也困擾過科學家,但被霍金解決了。霍金髮現了黑洞輻射,就是黑洞在悄悄蒸發它的質量。
  • 黑洞離地球有多遠,會不會吞噬地球?
    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所以人類並不能直接觀察到黑洞,只能通過觀測被它的引力吞噬的物體從而達到間接地觀測它,所以黑洞它經常只出現在我們人類科幻電影中,從來沒有真實的照片來證明黑洞的形狀,然而就在最近才出現首張黑洞的照片。當然,作為首個被人類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其必然備受關注。
  • 宇宙黑洞吞噬力那麼強大?那麼吞噬一個太陽,需要多長時間?
    其中,最讓我們人類關注的便是脈衝星,中子星以及黑洞這些特殊星球。而在這幾個特殊天體中,最特殊的天體便是黑洞了。同時,黑洞也是宇宙中,最讓人難以了解,最神秘最危險的天體之一了。黑洞由於其本質的特殊性,人類不能直接觀測到。但是,據科學家所探測到的情況,黑洞是目前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