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吞噬太陽」圖片刷屏:黑洞中心真有蟲洞嗎?

2020-11-23 電影芒斯特

2019年,發布了一個像甜甜圈的黑洞照片,引起了公眾的關注。幾天前,另一幅模擬「黑洞吞噬太陽」的圖片在網上放映:一顆恆星被黑洞撕裂,質量是太陽的幾萬倍,場面十分壯觀。

這引發了許多天文學愛好者和科幻愛好者的想像:黑洞中是否真的存在「蟲洞」?人類有可能通過太空飛行器到達黑洞進行探索嗎?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恆星恆星黑洞研究組首席科學家苟立軍在接受《中國新聞》記者採訪時說,黑洞吞噬了星。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用飛船探索黑洞只是一個美麗的理想,並不可靠。

數據圖: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圖片顯示了一顆被黑洞撕裂的恆星的野外模型,其中有成千上萬的太陽質量

黑洞會吞噬星星嗎?很常見

在宇宙中,黑洞吞噬恆星的現象實際上非常普遍。

「例如,在銀河系中,近一半的恆星處於雙星系統中,也就是說,該系統中有兩個恆星。」苟立軍解釋說,兩顆恆星可能具有不同的質量,質量越大,演化越快。

隨著時間的流逝,質量較大的恆星很可能首先演化形成黑洞。這時,它將把氣體撕裂到另一顆恆星上,並最終「吞噬」它,這可以看作是宇宙中的自然現象。

「太陽系只是一個恆星系,銀河系被認為是一個星系。」苟立軍介紹說,銀河系包含近2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而太陽只是其中之一。太陽系附近沒有這樣可怕的黑洞,否則整個太陽系將處於混亂狀態,地球將不復存在。 」

細微差異和分類

儘管它們都被稱為黑洞,但還是有細微差別和類別。

「一般來講,就質量而言,一種是星形黑洞,通常是太陽質量的三到一百倍;另一種是中等質量的黑洞,其質量在一百到一百倍之間。在太陽質量的一百萬倍之間。還有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質量特別大,可以達到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的太陽質量。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黑洞,稱為「原始黑洞」。它不是由恆星的演化形成的,而是由大爆炸之後宇宙物質的直接壓縮產生的。質量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數據圖:以前,科學家在距地球7億光年的Holm 15A星系團中發現了一個超大的黑色物質,其質量為太陽的400億倍

「在冥王星淪落為矮行星之後,人們仍在不斷尋找太陽系的第九顆行星。這時,有人建議說太陽系中的第九顆行星實際上是原始的黑洞,其質量為大約是地球質量的三到四倍。」苟立軍說,如果它是一個地球質量的黑洞,其直徑將小於兩釐米。

如何理解「黑洞」這個名字?

既然黑洞不是「洞」,為什麼他們選擇這個名字?

「黑洞有一個特徵:掉進任何東西後,它再也不會逃脫,就像我們生活中經常提到的「無底洞」一樣。苟立軍說,可以想像掉進一個大瀑布的邊緣,再也不會從這個邊緣出來了。當然,當涉及到黑洞時,向各個方向下落都是相同的結果。

另外,黑洞本身不發光。中心似乎永遠是黑色的漆。結合起來,人們終於給它起了「黑洞」的名字,這只是一個形象隱喻。

2019年4月,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問世,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但是,它看起來有點像「甜甜圈」。

數據圖:2019年,全球200多名科學家完成了一項重大天文學成就-北京時間第一張人類黑洞照片

「用外行的話來說,這張照片中看到的亮圈實際上是黑洞周圍的'吸積盤。沒有它,我們根本看不到黑洞。」苟立軍說,有人可能會說照片跟在後面。一些科幻電影中出現的黑洞並不相同,這實際上與觀察到的視線方向有關。

「例如,沿赤道方向觀看「星際穿越」中所示的黑洞;沿兩個極軸方向觀看形狀像甜甜圈的黑洞照片。苟立軍說。

用太空船探索是否可靠?

神秘的黑洞一直吸引著人們去探索。曾經有人打開大腦,想到一個主意:他們可以乘坐飛船探索其奧秘嗎?

但是,理想是充實的,現實是很骨感的。一般而言,黑洞的質量越大,潮汐力就越小。質量較小的黑洞的潮汐力非常高。當一個人靠近時,它可能像麵條一樣被拉得又長又薄。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具有超大質量且潮汐力極低。人們不會被武力拉動,確實有可能活著。

「有一種說法是,黑洞的中心可能有一個蟲洞,有些通道通往遙遠的地方。」但是,苟立軍認為,這仍然是理論上的猜測。就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人們不可能通過飛船到達黑洞。

第一個問題是距離。黑洞離人類太遠了。他提到,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級黑洞距離我們有3400光年。利用現有技術,不可能建造一艘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運行三千多年的宇宙飛船。

「對於黑洞,我們目前使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並使用重力波探測器。有很多方法。」苟立軍開玩笑說,儘管目前沒有希望通過太空飛行器進入黑洞,但也許您可以使用亞軌道太空飛行器來體驗一生的失重。感覺很好。

(來源:中國新聞社)

相關焦點

  • 如果太陽被黑洞吞噬,需要多長時間?
    黑洞任何物質都可以吞噬,恆星也不例外,於是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太陽被黑洞吞噬,需要花費多長時間?這要看黑洞的質量,黑洞的質量大小影響著它引力的強弱,它的吞噬能力也不同。如果是一個恆星級的黑洞遇到太陽這麼大的恆星,正常情況下,要吞噬太陽花費的時間會非常漫長,兩者會在彼此引力作用下相互環繞運行。
  • 蟲洞和黑洞的區別
    什麼是黑洞?黑洞就是中心的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的奇點和周圍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區,這個天區範圍之內不可見。依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一顆垂死恆星崩潰,它將聚集成一點,這裡將成為黑洞,吞噬鄰近宇宙區域的所有光線和任何物質。
  • 黑洞能穿過蟲洞嗎?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各位無比熟悉的名詞「黑洞」,是史瓦西從廣義相對論中推導出來的一個特殊解,曾經大家都覺得這種天體不可思議,一度還被認為不可能存在,但隨著觀測技術的提高,比如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射電天文和X射線探空火箭的對天空的觀測,發現了天鵝座有一個超強的X射線輻射源。HDE 226868恆星被一個看不見的天體吞噬後輻射的大量X射線。
  • 地球會被黑洞吞噬嗎?科學家是這樣解釋的
    宇宙中的神秘天體很多,但要說最神秘的要屬黑洞了,黑洞最大的特發就是吞噬靠近它的一切物質,黑洞是無法直接被觀察到的,想要確定一個地方有沒有黑洞,就要觀察這個地方是不是一片虛元,尤其是光經過這裡的時候是不是發生彎曲消失,如果有這種現象,那這個地方就有可能具有黑洞的存在。
  • 黑洞白洞之間的蟲洞
    黑洞是宇宙中最為恐怖的黑暗力量,可以吞噬掉宇宙中的任何物質。大到星系天體,小到顆粒塵埃。黑洞就是一個中心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線無線高、體積無限小,熱量無限大跟周圍一部分什麼也沒有的區域,這個範圍之內什麼也看不見。也許有人會感到疑惑,被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呢?會不會有這種可能?生命並沒有死亡,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呢?
  • 太陽會坍縮成黑洞嗎?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地球會被吞噬嗎?
    黑洞的類型只要恆星坍縮成了一個黑洞,那麼從此之後,它就會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由於核心的引力很強,核心下沉穿過時空結構,形成一個洞。原來恆星的核心現在變成了黑洞的中心部分——它被稱為奇點,這個洞的開口叫做事件視界。你可以把黑洞的事件視界想像成黑洞的入口。
  • 是否有一些黑洞變相的蟲洞?伽馬射線爆炸可能會提供線索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伽馬射線的不尋常閃光可能表明看似巨大的黑洞實際上是巨大的蟲洞。蟲洞是時空的隧道,理論上可以在時空的任何地方傳播,甚至進入另一個宇宙。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蟲洞是可能的,儘管蟲洞是否確實存在是另一回事。在許多方面,蟲洞類似於黑洞。
  • 黑洞吞噬光、恆星、中子星,黑洞中心是什麼?
    黑洞是一種特殊的天體,"黑"意味著它不會向外界發射或反射任何光,"洞"意味著它可以吞噬任何物質,包括光,一旦墜落進去,就會成為它的一部分。黑洞吞噬天體,被認為是目前宇宙中最神秘和最令人震驚的場景。最近,科學家第一次觀察到黑洞吞噬中子星的引力波。黑洞還吞下了些什麼?
  • 黑洞與傳說中的白洞和蟲洞,其實只有黑洞才是永恆的!
    黑洞的來源有兩種,一種原初黑洞,另一種是恆星型黑洞!原初黑洞則是在宇宙大爆炸時代即產生,但迄今為止並未獲得證實!而恆星型黑洞的形成理論則比較成熟,但對於超大型的黑洞的祖宗是誰,科學家依然傻傻的分不清!恆星型黑洞是大質量恆星,一般認為是超過30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在超新星爆發階段內核坍縮而成(內核質量需超過奧本海默極限即3.2個太陽質量),一般初期生成的黑洞為太陽的3.8倍!黑洞分為史瓦希黑洞(不旋轉不帶電荷)、克爾黑洞(有角動量但不帶電荷)、克爾-紐曼黑洞(有角動量帶電荷),目前最了解的是克爾黑洞!
  • 假如地球被黑洞吞噬,人類的命運會如何?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科學家給出了猜想現在我們知道,宇宙是浩瀚無窮的,而且我們的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而已,宇宙中有很多地球這樣的行星,而且數不清,地球在宇宙中就像是一粒沙子一般,所以說地球和宇宙比起來是非常渺小的,那麼宇宙中除了行星和恆星還有其它物質嗎?
  • 星系的中心是黑洞,黑洞不斷吞噬,最終會吃掉整個星系嗎?
    黑洞是宇宙中客觀存在的一種天體,神秘而強大。從理論上來講,黑洞有大有小,最常見的黑洞是由恆星在燃料耗盡之後坍縮而成的,這樣的黑洞通常都具有較大的質量。黑洞擁有無限的密度和巨大的質量,質量越大,則引力場越強,所以黑洞能夠帶動大量的宇宙天體進行運轉,而這些宇宙天體的運轉又會帶動外圍的天體運行,於是一個以黑洞為中心的龐大天體系統就運轉了起來,而這樣的天體系統就是我們所說的星系。幾乎每一個星系的中心都有一個黑洞,我們所在的銀河系自然也不例外。
  • 黑洞大決戰!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專家警告稱,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隨著黑洞的年齡超過數十億年,它們的質量隨著它們吞噬周圍的行星和恆星而增長。對於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射手座來說,情況也沒有什麼不同。黑洞如此之大,其質量是我們太陽的410萬倍。
  • 黑洞為何會吞噬光?被黑洞吞噬的物質都去哪裡了?
    按照牛頓經典力學的詮釋,有質量的物體才有引力,而光是沒有質量(靜質量)的,所以黑洞應該不會吞噬光。但事實並非如此,黑洞會吞噬一切靠近的物質,哪怕光也不例外。很明顯牛頓經典力學無法解釋這種現象。這裡就需要用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有兩種詮釋方式。第一,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表明,能量和質量其實是等價的,是一種事物的兩面性,質量就是能量,能量就是質量。而光就是能量,所以也可以理解為光就是質量,有質量的物質就會被黑洞吸引。光具有的是動質量,與一般物體的質量是有區別的。
  •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會不會把地球吞噬掉?
    在銀河系中心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其質量約為430萬個太陽質量。這個黑洞的質量還不算太大,絕大多數星系的中心都有一顆超大質量黑洞,人類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達到了太陽質量的65億倍。
  • 黑洞、白洞、蟲洞,到底有何不同?科學家:它們不同,但關係複雜
    真正有高科技覺醒也就是這幾百年的事情,短短幾百年,我們人類就已經發展到現在這種文明程度,其實已經算是非常厲害的了。因為科技的發展,我們也發現了很多我們以前從未了解過的天空秘密。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是有黑洞、白洞、蟲洞的。那麼,黑洞、白洞、蟲洞,到底有何不同?科學家為我們解答了疑惑,他們表示:它們不同,但關係複雜!
  • 黑洞: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面世直播全程回顧
    類星體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及吸積盤、噴流示意圖 | 圖片來源: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天文學家把類星體和星系中心質量在百萬到百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叫超大質量黑洞黑洞強大的吞噬力一定是它周圍的虛擬元素,而且不會有任何物質,尤其是光線會被黑洞吞噬,根據黑洞的這一特徵,科學家們基本上可以確定在這個位置上有黑洞,黑洞有大有小,較大的黑洞可以吞噬恆星,銀河系中心有一個巨大的黑洞
  • 增長最快的黑洞每天大約吞噬一個太陽
    為了進一步定位它,被稱為J2157的打呵欠空隙 是我們太陽質量的340億倍,每天消耗相當於一個太陽的能量。 Onken補充說:「如果銀河系的黑洞想要增加脂肪,那麼它將不得不吞噬我們銀河系中所有恆星的三分之二。」
  • 探尋黑洞、白洞、蟲洞、時間隧道與時空旅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若太陽坍縮成黑洞,它的史瓦西半徑約為3公裡;地球坍縮成黑洞,它的史瓦西半徑只有3毫米。黑洞的質量為每立方釐米100億噸,也就相當於指甲大小,如此高的質量和密度,可見,那是不可思議的事。辨明黑洞身份的方法有以下三種:一是通過引力透鏡現象;二是通過觀察宇宙中的物質噴流;三是觀察是否有X射線。下列圖片是關於緻密星的數據,可見,黑洞的質量有多大。
  • 銀河系中心的大質量黑洞正在甦醒,會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嗎?
    銀河系,仙女座星系等這些大星系,它們都是因為中心有一個大質量黑洞才得以誕生。而中心的這個黑洞也成為了維持整個星系運行穩定的關鍵,在它強大的引力作用下,整個星系中的恆星系才能夠保持穩定運行。其實大質量黑洞的作用跟恆星的作用有一些類似,太陽系有恆星太陽的存在,八大行星圍繞它運行,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太陽系。只要太陽不發生大的狀況改變,那麼整個太陽系就不會崩潰,能夠一直穩定運行下去。
  • 黑洞會不停地吞噬周圍天體,它會這樣一直擴大下去嗎?
    黑洞,就是當一顆質量足夠大的恆星衰老時,內核在自身重力下迅速坍縮而形成的,通常定義為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由於黑洞的形成需要幾十萬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所以我們的太陽最後會演變成紅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