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就是當一顆質量足夠大的恆星衰老時,內核在自身重力下迅速坍縮而形成的,通常定義為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由於黑洞的形成需要幾十萬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所以我們的太陽最後會演變成紅巨星。
目前證實每一個河外星系(包括銀河系)的中心都有一個超大型黑洞,也就意味著,黑洞無處不在,由於黑洞會不停地吞噬周圍物體,那麼它終有一天豈不是變成巨無霸了?其實不是這樣的,黑洞不僅會吞噬,也會輻射。
1974年,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以量子理論測出黑洞會不停地向外輻射,也就是說,因為黑洞輻射,黑洞會失去質量,黑洞並不會一直無限制地膨脹下去。但是,黑洞輻射失去的質量微乎其微,一個太陽大小的黑洞一萬年輻射的質量只有其百分之0.01,所以,白洞觀點應運而生。
白洞,是一個與黑洞完全相反的天體,它會不停地向外輻射物質,目前認為類星體的中央是一個白洞。由於白洞是和黑洞完全相反的特殊天體,所以普遍認為黑洞和白洞以一種特俗方式連通的,即黑洞不停地吞噬物質,白洞不停的輻射物質。它們之間可能是通過蟲洞連接,它們相距很遙遠,甚至可能不在同一個宇宙(平行宇宙理論)
也就是說,黑洞不會無限擴大,也不會憑空消失,它會把物質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引用能量守恆定律)總的來說,黑洞不會無限擴大,也不會憑空消失,它會把物質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引用能量守恆定律),或許是我們對宇宙還沒有深入了解,或許完全是在瞎扯淡,但我想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