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人為什麼讓整個宇宙為汪淼閃爍,看懂太空電梯的作用就明白了

2021-01-15 騰訊網

納米材料

星艦之父章北海說過:基礎理論決定一切。因此,對於基礎科技遠高於人類的三體文明來說,地球上有資格進入他們暗殺、幹擾名單的科學家,無一例外從事的都是基礎科學領域。但卻有一個人比較特殊,他就是第一部的男主角「汪淼」。客觀而言,汪淼只是一個實驗物理學家,從事的是納米材料的研發,無論跟航天還是太空戰爭都沒有直接的聯繫。況且人家汪淼本身還是一個安分守己的老實人,跟從事前沿物理研究的「科學邊界」那幫人沒有絲毫聯繫。但三體人卻依然盯著汪淼不放,甚至通過智子讓「整個宇宙」為他而閃爍。這一閃不要緊,不僅把這個老實人嚇得不輕,而且連帶也把自己閃到了溝裡。

阿波羅登月

三體人為什麼如此重視汪淼這個搞實驗物理的小角色?這其實主要跟「太空電梯」有關。太空電梯的概念最早出自著名科幻小說家阿瑟·克拉克(劉慈欣先生的偶像),在上世紀70年代,阿瑟·克拉克曾設想只要有一根永久性連接太空站和地球表面的纜繩,就能將人和貨物從地面快速地運送到太空站。這就是太空電梯,和我們常見的電梯在功能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在現代航天中,太空電梯已經成為各國爭相研究的對象,俄羅斯、美國,甚至包括我們的近鄰日本都已公布了自己的研發計劃。而在《三體》中,汪淼研究的納米材料就是製作太空電梯纜繩的關鍵材料。

為什麼太空電梯對航天如此重要?因為它能以最經濟的手段快速將人和設備送入太空,從而實現航天的工業化和規模化。在現代航天中,人類面臨的最大難題其實不是如何讓太空飛行器在太空中飛行,而是如何逃脫地球的引力。這會消耗太空飛行器絕大部分的燃料,使得將人和設備送入太空變得極其昂貴。以執行過阿波羅登月計劃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火箭土星5號為例,大約3000噸的總質量有2700多噸都是燃料。更要命的是在這2700噸燃料中有2200噸處於第一級火箭,在點火之後2分半的時間內就會全部燃燒乾淨,只為克服地球引力將第二、三級火箭送入太空。

太空電梯

假設有一部太空電梯的話,人類就能將阿波羅計劃的動力艙和登月艙拆成零部件送入太空,再在太空進行組裝。這不僅是節省2200噸燃料那麼簡單,而是能將阿波羅登月飛船做的更大,攜帶更多的燃料,飛得更遠,進行更長時間的探索。可以說在現有條件下,在人類基礎科學沒有發生質的飛躍之前,太空電梯不僅是人類大規模離開地球,進行深空探索的必要條件,也是人類航天實現工業化和規模化的基礎。

在《三體》中,三體人之所以對汪淼如此的重視,甚至不惜動用智子「讓整個宇宙為他閃爍」就是這個原因。基礎科學大幅領先的三體人,其實並不害怕人類通過太空電梯製造出與之對抗的星際戰艦,但害怕人類通過太空電梯大規模逃跑。

我們都是陰溝的蟲子,但總要有人想仰望星空!深度解讀科幻,歡迎喜歡科幻的朋友關注:深度科幻!

相關焦點

  • 三體人可以利用智子讓汪淼精神崩潰,為何不用這種方式對付羅輯?
    ,他們利用智子在汪淼的眼睛裡為他展示了一個「幽靈倒計時」,以此來擊潰這名物理學家的心態。最終汪淼不堪這種精神打擊,在看到整個宇宙的背景輻射閃爍之後坐在大街邊哭了起來。當時的汪淼認為這種「神跡」來自一股未知的力量,地球上的科學再也不復存在。在這名科學家的心中,科學都不存在了,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打擊,在他看來,人類的末日來臨了。
  • 《三體》被智子「追殺」的物理學家——汪淼
    汪淼在《三體》的第一部裡,是貫穿著整個故事的重要線索人物!《三體》裡,通過汪淼的視角,用三體遊戲向《三體》的讀者介紹了什麼是三體、三體界的形成和概況、三體人的生活方式是怎麼樣的、科學邊界又是什麼以及地球三體組織的概況。所以他算是第一部的主角了。
  • 劉慈欣《三體》1,汪淼的眼前以及他的相機膠捲為何會出現倒計時
    汪淼感到疲憊不堪。他勉強拍完一卷膠捲,回到家便倒頭睡了。一覺睡醒,想起膠捲還在相機裡。他取出膠捲,到暗室裡很快衝洗出來。當他一張張查看時,發現了一個詭異的現象,在所有的底片上竟然都有一串數字。汪淼仔細辨認分析那些數字,發現那竟然是倒計時,而汪淼的相機並沒有這個功能。
  • 太空電梯到底可不可行?
    該書講述了外星人——也就是「三體人」與地球人類之間長達百年的故事。它所蘊含的龐大設定,對宇宙的恢宏描寫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情,無一不深深抓住了讀者的心。既然是關於地球和宇宙的故事,書中自然不乏劉慈欣對未來航天科技的設想。這裡,我們將探討書中提到的航天技術,比如太空電梯、核聚變火箭和曲率驅動,並對這些航天科技進行或現實、或科幻的考據。
  • 《三體》航天考:太空電梯無工質推進終極曲率驅動
    該書講述了外星人「三體人」與地球人類之間數百年乃至整個宇宙的故事。它所蘊含的龐大設定、對宇宙的恢宏描寫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情,無一不深深抓住了讀者的心。既然是關於地球和宇宙的故事,書中自然不乏劉慈欣對未來航天科技的設想。這裡,我們將探討書中提到的航天技術,比如太空電梯、核聚變火箭和曲率驅動,並對這些航天科技進行或現實、或科幻的考據。
  • 三體:智子為何不直接破壞汪淼負責的超強納米項目,而要恐嚇他?
    小縣官讀《三體》003期(第三章:射手和農場主)導讀:再上一章裡,通過與丁儀的交流,汪淼隱約知道人類在基礎物理研究領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礙。但沒等將問題徹底搞明白,他就遇到了麻煩,在自己拍攝的照片裡發現了死亡倒計時的數字。
  • 《三體》:為什麼羅輯戰勝了三體人,卻被人類拋棄了?(上)
    第一部中承擔觀察和敘述者角色的汪淼,在第二部幾乎完全消失了。只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作者通過大史之口讓細心的讀者了解到汪淼平安生活快一百歲。[1]此外,「太空天梯」等技術發展也說明汪淼的納米研究為地球發展科技、對抗三體做出了一個優秀的應用科學家的應有貢獻。如何理解汪淼視角在《黑暗森林》的終結和消失?從初始設定出發,可以有內容和形式的兩個角度的回答。
  • 《三體》航天考(一):太空電梯、階梯計劃
    該書講述了外星人「三體人」與地球人類之間數百年乃至整個宇宙的故事。它所蘊含的龐大設定、對宇宙的恢宏描寫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情,無一不深深抓住了讀者的心。既然是關於地球和宇宙的故事,書中自然不乏劉慈欣對未來航天科技的設想。這裡,我們將探討書中提到的航天技術,比如太空電梯、核聚變火箭和曲率驅動,並對這些航天科技進行或現實、或科幻的考據。
  • 《三體》裡提到是宇宙微波輻射是個什麼鬼?主人公為何驚掉下巴?
    小說主人公--納米學院士汪淼受到三體組織的建議,讓他去北京密雲的天文觀測站看「宇宙閃爍」。其實就是三體向人類的科學家顯示神跡,以達到阻礙人類科學進步的目的。汪淼來到北京密雲天文觀測站。歐洲航天局的普朗克探測器繪製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探測衛星(cobe)拍攝的微波輻射圖當汪淼告訴沙瑞山,要在今天晚上看到1%到5%的宇宙整體輻射的變化時,汪淼在沙瑞山眼中仿佛成了一個白痴。
  • 整個宇宙都在為你閃爍!歐南臺拍下一張驚人圖像
    哈勃超深空(HUDF)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最著名的宇宙圖之一,淋漓盡致地向我們展現了宇宙的深邃。2003年9月24日至2004年1月16日期間,哈勃太空望遠鏡睜大眼睛對著天爐座方向上一小片不起眼的天區進行竭力觀測。
  • 陳頎| 為什麼羅輯戰勝了三體人,卻被人類拋棄了?
    而且,羅輯為代表的人類英雄不僅不能向三體人暴露自己的戰略構思,更有意思的是,一旦他們的計劃被大眾所知曉,就必然會遭遇失敗——大眾無法接受以人類犧牲或滅亡為可能代價換取的勝利。羅輯與他的同志們是在以自我保存為最高價值的人性觀支配的現代社會開展他們的英雄事業。
  • 太空電梯改變人類生活方式
    埃隆·馬斯克就是這家公司SpaceX的創始人,他一直有著一顆衝出地球冒險的心,火箭助推器回收計劃就是降低成本,激發人類積極探索宇宙的第一步。不過相比助推器回收,曾經有人提出過「太空電梯」的概念,這或許成本來的更為低廉。
  • 揭開宇宙輻射波動閃爍的秘密|每周一本書
    在總裁讀書會精品課上,李光鬥為我們推薦了《三體》。您如果希望收聽完整音頻,請下載總裁讀書會APP,或者關注跟大咖一起讀服務號,加入我們的會員,更多精彩內容等著您。本周《跟大咖一起讀》小書僮陪伴您一起通讀《三體之地球往事》這本書。
  • 三體人一個水滴就把太陽系艦隊滅了!不同文明等級間差距有多大?
    而水滴攻擊艦隊的方式簡單又暴力,直接撞擊飛船關鍵部位摧毀,最終整個艦隊只有兩艘已經準備好的飛船以核聚變引擎最高功率模式脫離戰場逃脫成功,這是因為量子號和青銅時代號的艦長都來自於危機紀元前的時代,對三體人的到達有一種天然的戒備,提前讓全艙室進入深海狀態,避免數十G的加速造成乘員直接超出生理極限死亡。
  • 三體人一個水滴就把太陽系艦隊滅了!不同文明等級間差距有多大?
    三體人的水滴是危機紀元205年到達太陽系的,也就是2212年,此時人類經過了黑暗的智子封鎖的時代,儘管沒有建造出量子計算機,也沒有在材料上突破性的進展,但人類實現了核聚變,製造了龐大的太陽系恆星際艦隊,因此水滴到達太陽系時,地球人的艦隊悉數出發,並且排成閱兵隊列「迎接」水滴,與其說是迎接,不如說是人類打算給三體人一個下馬威!
  • 《三體》當丁儀與汪淼失落地覺得自己是蟲子,大史卻做出了這事
    渾身煙味,也經常喝酒,但卻是這樣一個人,救了丁儀、汪淼、羅輯等主要人物非常多次。也許在他的行為裡,他是在完成自己的任務,不過卻有這麼一次,不像是做任務,他更像是一種精神支柱。在那個兵慌馬亂的年代,雖然「古箏計劃」摧毀了三體的地球組織(ETO)總部,也逮捕了葉文潔,擊毀了「審判日」號,還得到了ETO與三體人之間的通訊內容。
  • 劇版《三體》官宣主演陣容 張魯一飾汪淼
    其中,張魯一飾汪淼;于和偉飾史強;陳瑾飾葉文潔(老年);王子文飾葉文潔(青年);林永健飾常偉思;李小冉飾申玉菲。劇版《三體》改編自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將重下「三日凌空」「紅岸基地」「古箏行動」原著名場面。《三體》是中國最著名的科幻小說,小說的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 讀科幻吧,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 ——《三體》入選教育部中小學生...
    三體人向地球發射的宇宙探測器「水滴」,面對傲慢的地球艦隊無堅不摧,這與當下我們面對細小到肉眼看不見的病毒何其相似,總有人心懷輕慢,無視先驅者付出的巨大代價,一直到危機擴散開來,才陷入恐慌。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你的無畏來源於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