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上映兩天,口碑、票房雙豐收。
連續兩天單日票房過億,破2億用時19小時24分,破3億用時1天22分,剛剛就在我寫下這句話的時候,已經破了4億,用時1天15時51分。
豆瓣目前8.2分。預計國內票房會逼近15億。
沒得說,這是漫威又一次的勝利,證明了漫威宇宙系列在中國牢不可破的情懷,證明了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在中國的廣闊市場。
也難怪現在不管什麼樣的爆米花電影,裡邊都要加上點中國元素,否則都不好意思叫商業大片。
言歸正傳,我們還是來看看這隻「小蜘蛛」的歐洲追愛和冒險之旅吧。
超越前作
01
《蜘蛛俠:英雄遠徵》秉承了近些年漫威系列開始加入的輕鬆幽默及喜劇元素的一貫風格,讓小蜘蛛非常的討喜,這也是這一角色有著相當少女受眾的原因之一。
不僅是彼得,他的一眾同學老師,也都是喜劇人設強化。
連總是拉長個臉的弗瑞局長也是冷幽默連連不斷,當然也許是因為他和助手都不是本人(這裡就不劇透了)。
在片尾的第一個彩蛋中,還能看到老版三部片中的日報老闆出現,瘋狂吐槽蜘蛛俠,也是引得大家莞爾一笑!
影片除了幾處大戰的場景之外,幾乎每處都有無所不在的小幽默,或調侃,或自嘲,或搞怪,總之,整個觀影過程總會有幾處讓你為之會心一笑。
02
除了輕鬆幽默給小蜘蛛帶來的討喜以外,不得不說,漫威電影中對人設的得心應手,讓人佩服。
把旗下這麼多的超級英雄們塑造的各個不同,每個都個性獨特,《雷神3》中的雷神,《復聯4》結尾時鋼鐵俠與美隊的終極之作,都是經典時刻。
而漫威《蜘蛛俠》通過這兩部的演繹,小蜘蛛的青澀少年,「鄰家小蜘蛛」的個性設置,惹人喜愛,鮮活親民。
《英雄遠徵》中,更是繼續利用小蜘蛛「青澀少年」這一人設繼續討好觀眾,並且把他放置於「歐洲旅遊追愛」和「復聯英雄拯救世界」這一矛盾衝突中,推動劇情發展。
03
這一部的打鬥動作戲上,完全超越了上一部。
《蜘蛛俠:英雄歸來》中的反派角色過於「小意思」,導致矛盾衝突中動作戲並不突出,更缺少科幻的酷炫色彩。
曾幾何時,我們從一部蜘蛛俠電影裡得到最爽的視聽饕餮,就是看他蕩著鞦韆吐著強力膠,化強敵灰飛煙滅,除此之外似乎也拿不出更好的東西。
但《英雄遠徵》這裡不但不缺招牌的蜘蛛俠燃情戰鬥,全片讓人瞠目結舌的場場CG展示裡,除了龐大的破壞和瀟灑的身姿,更有宛如夢境又超越最狂野夢境的時空迷離,那是科技讓人為之目眩神迷的魔法。
一方面結合了《鋼鐵俠2》結尾高潮動作戲那種機甲追逐、密集火力的嗨翻爽爆之感,對戰虛擬形態的水人、火人的動作戲,似乎也是在向老版《蜘蛛俠》三部曲第三集裡蜘蛛俠大戰沙人的動作戲致敬。
可以說,從動作和特效場面來說,絕對對得起觀眾們掏的腰包。
04
在劇情反轉和思想內涵上的深挖,是《英雄遠徵》給我的驚喜。
電影裡有一句註定會被各大公眾號瘋狂引用和解讀的臺詞:在這個時代,人們會相信任何事。
網際網路+時代,資訊爆炸,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各類新聞,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甚至不但言之鑿鑿,還聲影俱呈。
呈現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都是表面,而真相卻不得而知。而每個人在第一時間都會去相信,不予探求。
就像影片結尾,本是春風得意,懷抱美人的小蜘蛛,卻被神秘客又擺了一道,以假亂真的影像,混淆視聽。他又該如何應對呢?
這真是對當今現實社會這一現象的一種諷刺,同時又為小蜘蛛下一部中將面對的困境埋了一個楔子。
而片中各處大大小小的各種反轉,也讓人感受到編劇的巧妙心思。如果你還沒有觀看影片,相信當觀影時的劇情反轉,會顛覆此前你通過各種新聞和預告片對影片的基本認知。
總之,《蜘蛛俠:英雄遠徵》整部電影節奏明快,笑點頻頻,劇情緊湊,而且多處反轉使觀眾意外,同時特效及動作戲份也非常優秀,娛樂觀眾不成問題。
番外的花瓶
影片還沒有上映,就被冠以「無限傳奇」階段的「真正終章」一說。
而且還引起了漫威迷們「這是從鋼鐵俠到蜘蛛俠某種精神信念的傳承和延續,還是過度消費鋼鐵俠,榨取這個大IP的最後一絲剩餘價值?」的爭議。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細究的話都可以為人接受。
但是,如果將本片作為「收官之作」來定義的話,可以說這部電影毫無分量,完全配不上所謂史詩級作品的收官。
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繞梁三日」的餘音而已,說的嚴重點,甚至只是個「番外」作品罷了。
影片上映前,漫威影業總裁凱文·費奇曾官方蓋章《蜘蛛俠:英雄遠徵》是「無限傳奇階段」真正的終章!
但在此之前,也同樣是凱文·費奇正式宣布:從2008年的《鋼鐵俠》到《復仇者聯盟4》,這22部電影成為一個大系列,總體命名為「無限傳奇」。
這裡面可沒有《蜘蛛俠:英雄遠徵》。
那麼,在上映前又說《英雄遠徵》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終章,難免讓人有為了宣傳而消費《復聯》系列強行拉拽之嫌。
從中,也可以看出小蜘蛛這個IP在漫威宇宙中的尷尬身份和對其的態度。
01
前面我提到過,漫威宇宙系列的人設安排,是非常嫻熟獨到的。
但小蜘蛛在這部電影中的人設,卻讓人感到困惑了。
他一心只想跟著心愛的女孩去歐洲,旅行、表白,追求,至於世界要處於黑暗和災難之中,那是超英大人們該去管的事!
我只是「隔壁的小蜘蛛」,我還不成熟,我還擔當不了大任,等等。
這樣的人設合理嗎?
小蜘蛛在經歷了決戰滅霸、拯救地球以及全宇宙的大戰之後,本片中再度遇到威脅地球的外敵來襲,怎麼還可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樣?
尤其是小蜘蛛親眼看到鋼鐵俠為了打贏滅霸、拯救世界,不惜性命,用無限寶石打了個響指,然後犧牲在他的面前。
親眼目睹這種為了世界無私無我的舉動,小蜘蛛又怎麼可能在本片中大敵當前時,選擇置身事外?
你相信嗎?
影片片面的注重了劇情和角色的娛樂性,在彼得·帕克這一人設上極不合理的設定是本片最大的失敗!
02
另一個難以自圓其說,讓人不解的地方是,好像拯救全世界就剩下小蜘蛛這一個希望了,這難免太生拉硬拽了吧,非常的牽強。
即便是弗瑞局長說雷神、驚奇隊長不在地球,奇異博士也忙於其他,但也還是牽強附會,復聯超英們難道就他們幾個嗎。
戰爭機器和獵鷹呢?把他們找來很難嗎?
弗瑞局長自己也知道,在復聯超英中小蜘蛛也真就算是個青澀的菜鳥,為啥非他不可的偏要讓他參與拯救世界呢?
片中並沒有給出合理的劇情解釋。這些劇情的設置,非常的牽強,而且是硬來的。
在這一點上,明顯的照第一部比要遜色不少。
03
回到前面所說的關於「是鋼鐵俠精神的傳承與延續,還是消費鋼鐵俠這個大IP」的爭論。
我說過,這兩點影迷們細究起來,不管怎麼說,都有道理,並不牽強。
但本片中,鋼鐵俠把掌控史塔克集團地球防禦系統的人工智慧眼鏡交給小蜘蛛,從而完成「蜘蛛俠是鋼鐵俠的繼承人」的這一人設制定,太扯點了,也極不合理。
鋼鐵俠確實和小蜘蛛關係不錯,情同父子。
但是別忘了,鋼鐵俠一直是以小kids來稱呼小蜘蛛的,在他心裡,彼得還只是個孩子,所以他才一直很照顧他。
無論是在《蜘蛛俠:英雄歸來》還是《復聯3》中,大敵當前鋼鐵俠對於小蜘蛛的態度都是「小孩子靠邊閃,讓大人來處理」。
這種態度既是對小蜘蛛的呵護同時也包含了對他目前能力的不信任,基於這種態度,所以鋼鐵俠又怎麼會將人工智慧眼鏡這種「大殺器」放心地交到一個「小孩子」手上呢?
難道是因為小蜘蛛可愛善良,純真無邪,正義感十足的滿滿都是正能量?
這樣的設計無疑是編劇在硬湊鋼鐵俠和小蜘蛛之間的關係了。
04
跟漫威宇宙其他個體的獨立電影相比,《蜘蛛俠》這兩部影片完全是游離於復仇者聯盟主線故事之外的。
《蜘蛛俠》系列同復仇者聯盟故事線中「無限寶石」這一核心紐帶毫無關聯,要知道其他每一部漫威宇宙的獨立電影都會關聯一種寶石,甚至連《蟻人》《黑豹》等這種不關聯寶石的影片都有自己在漫威宇宙故事線中的作用。
而《蜘蛛俠》呢?《英雄歸來》相當於《復聯1》結束後因遺留的外星武器而發生的一系列小故事;《英雄遠徵》更像是《復聯4》後的番外尾聲和餘韻。
此前曾傳說索尼的《毒液》大火之後,索尼有意讓蜘蛛俠進入毒液系列中,但漫威可不這麼想。
不管小蜘蛛是不是漫威的親兒子,先說這一角色青澀、呆萌、可愛的角色設定,是漫威中其他超英角色不具備的,是有著很大挖掘潛力和市場份額的。
所以漫威強行給小蜘蛛安插一個鋼鐵俠繼承人的身份,將版權目前還在索尼手中的小蜘蛛拉回漫威,但又不讓他在漫威宇宙中佔據絕對重要的地位,既可以讓他吸引足夠的注意力和觀眾的好感,又起到了門面擔當和花瓶的作用。
僅就影片本身來說,硬傷不大,完全不錯的娛樂片。但要說是「階段收官」之作,恐怕這部影片難以承受之重。
「欲戴王冠,必承受其重」,這個不是這種番外之作,僅是為了門面和用來吸睛的花瓶噱頭之作可以承受的。
所以,凱文·費奇的一句「真正終章」的鬼話,從票房看,成功的忽悠了一大批忠粉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