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魚友的地方丨就有亞峰水族
一般來說,雌性鬥魚只要發育到一定時候,健康沒問題,能正常地同雄性來往,卵巢中有一定數量的魚卵,都會正常地進行繁殖。鬥魚的生命周期相對較短,雌魚大部早熟。有的到了第七周就開始產卵,一般的則需要兩至三個月的時間。不過有一些也許要晚些,到了八、九個月才發育成熟。我懷疑這些晚熟的能不能正常繁殖。但要是三幾個月就成熟的,一般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了。
它們的健康以及對雄魚的反應都有較明顯的表現。健康的品種體色明亮,魚鰭展開,進食也正常,活動也比較活躍。當然不應有傷口、腫塊、褪色等。深色的雌魚在進行交配、繁殖時,顏色變得更深更亮,甚至會顯現一些豎紋。第一次接觸雄性時還有些「猶抱琵琶半遮面」,甚至會逃跑,不過當時機成熟時,它們會主動接近雄魚。但要是顏色變得蒼白,而且似乎總是在逃避雄魚,甚至恨不能跳出魚缸,這種現象就不太正常了,除非它們已經完成了產卵。一旦交配過程結束,雄性就變得翻臉不認人,堅強地守衛自己的巢穴,甚至連其他雄性也可能成為攻擊的對象。這個時候,要是雌性沒處藏身,沒處躲避,就可能慘遭不幸,有甚至連性命也不保。
健康的雌魚,卵巢一般部很飽滿,能產出足夠的魚卵,但為了確信,我仍要檢查一下魚的兩側。鬥魚的器官比較靠前,大都在魚鰓和上腹鰭之間。卵巢是三角形的,其中較扁平的一面向前一直延伸到其他器官的附近,但其大部分仍位於氣門的後部,生「端」則直指魚尾。其形狀也可以這樣描述,就比如一個橫臥在那的圓錐,錐頂指向魚頭。豐滿的卵巢在外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側面有黃白色的一片。有時則顯得更為清晰,好似稍顆顆魚卵都依稀可辨。要是找不到卵巢的痕跡,也看不到側面出現黃白色的一片,那麼這魚就很可能不大健康,不會產卵。
金魚的繁殖方法
1、自然繁殖
每天兌入新水後,雄魚會拼命追逐雌魚,持久不舍,並用頭、吻衝撞雌魚腹部或尾鰭肛門處,甚至幾尾雄魚急追一尾雌魚。有時把雌魚直推池(缸)壁,此時放下人工魚巢。
2、人工繁殖
近年來,各地金魚養殖場和金魚愛好者,開始改變了千百年來金魚只能自然交配繁殖的狀況,採取了人工授精的方法,提高了金魚的繁殖能力和受精率。
金魚產卵前護理
1、消毒
金魚移到室外飼養前,魚池(缸)要用鹽開水或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浸洗,注滿新水,適當摻加一些綠水,使池(缸)水迅速轉呈嫩綠色,一定要注意不讓水溫猛升或突降。
2、出盆
出盆前一二天內,金魚親魚宜停食或少食,因為越冬剛甦醒的金魚的消化機能尚未康復,加上從室內到室外環境的改變,金魚一時還不能完全適應,所以投食宜少,逐漸增加。
3、防病
春天的氣溫正好適宜水中某些危害金魚的寄生蟲和細菌的繁殖可在水中放入微量食鹽(按每50公斤水放食鹽3-5克)或少量的青毒素、卡那黴素等,以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來源:阿蓮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魚與水的世界 分享水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