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歡迎來到暮色年華情感屋,今天我們聊一聊銀龍魚的繁殖配對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銀龍繁殖並不容易,當然比繁殖孔雀魚和神仙魚要困難得多。龍魚基本上雌雄同行,不容易從外型上判別。至少要養2年半至3年的雌魚才有產卵能力。體長約40至50釐米,當卵發育接近成熟時,雌魚的腹部即使空腹也比雄魚的飽滿,臉型也比較圓潤。
雄魚比雌魚晚一年,至少需要3年半至4年才有生殖能力,身長比雌魚大一點,約50-60釐米,所以胸鰭稍大,有雄性強壯的感覺,大部分雄魚體高特別高。
1.自然配對
這種方法首先把5-6條混養在一起,讓它們自己培養感情,這是一種理想的自然配對形式。如果從幼魚開始混養在一起的話,成功的機率就會比較高。儘管如此,中途為了繁殖才開始混養的也有效。中途加魚千萬不要只加1尾,只加1尾進入魚缸會被原來的魚欺負受傷,如果不及時治療,它甚至會死亡,最好一次混養2-3尾,就不會欺侮魚了。
為了繁殖,魚缸越大越好,最小也要200釐米×60釐米×60釐米,優選200釐米×90釐米×60釐米,寬一些更好。我們是用250釐米X100釐米X60釐米的池子,一面是玻璃,三面砌白瓷磚,方便觀看。總之,水體大一些,混養的魚略多幾條,成功的機率會大一些。
2.人工配對
在大水槽中,將一雄和一雌各放在水槽的兩邊,隔板上一定要打洞,這是因為隔離時要讓水可以循環,如果疏忽了這一點,當拿開隔板時,水的pH值會發生劇烈變化,魚的鰓或表皮黏膜令抵抗力減弱,容易生病。
插入隔板後,讓魚適應環境,同時觀察它們的反應。剛插上隔板的時候,紅龍會因受精而跳出水面,暫時不吃餌料等情況,習慣後就好多了。
任何一條龍魚,一旦性成熟,自然會開始表現出繁殖的行為來,這是去除隔板,就會看到特殊的追尾動作,然後可能會相互咬魚鰭的部位,特別是從臀鰭到尾鰭這一段,龍魚會受到驚嚇而跳躍,或者碰撞,甚至導致龍鬚斷落或出血的情形,在短時間內不會造成傷害,因為龍魚的體形很大,不會對生命構成威脅,幾天之後,開始緩慢的在水族箱裡遊動,開始有親密的靠在一起的舉動出現,配對就成功了。如果仍然打鬥厲害,就必須重新分開。
龍魚到繁殖時體形非常大,不要輕易移動缸,以免造成傷害或長期不進食,萬一需要移動缸時,至少要將原魚缸一半以上的水移入新缸,雌魚和雄魚之間的激烈爭鬥仍在繼續,沒有停止的跡象時,可能的原因是:配對的龍魚可能不是一雌一雄;可能有一方未達到性成熟還不想配對;有時配好了對,彼此想要親密的靠在一起,但其中一尾又受到嚴重的外傷,是否先隔開養傷等等,養殖者往往被龍魚的配對所幹擾,導致龍魚繁殖時困難的誤解。
3.注意水質管理
龍魚都會有受傷現象,水質尤為重要,要避免龍魚由於水質惡化而導致過度酸中毒。
注意事項:
(1)餵養龍魚的餌料應注意不要超量,要及時檢查殘餌並取出;
(2)當發現有患病的狀況時,必須採取藥浴治療,並防止未生病的魚被感染,治療時要特別注意,龍魚對市售的藥劑抵抗力很弱,並且對許多藥物都較敏感。
例如甲基藍的使用要比規定量少很多;通常,使用規定量的1/10或更少。我們的經驗是,採用四環素或土黴素浸泡龍魚,治療疾病的效果特別好,也很安全。在藥浴期間,要注意比平時多換些水。
(3)保持pH值在6.2-7.2之間,以防止息酸性過多症。
不過,龍魚在這個時候受傷與平常不一樣,龍魚忙於生產,發炎和出血大都可以自行痊癒,因此很多人不使用藥浴。
4.產卵
配對成功後,雄魚追逐雌魚,追至雌魚的臀部和尾鰭傷痕累累。很快,兩條魚的感情逐漸變得越來越好,雌雄魚密切地靠在一起迴旋遊動。逐漸地雄魚吻啄雌魚的頻率會逐漸增加,有時還會看到龍魚一面抖動著胸鰭,一面發出聲響,有時這種求愛現象會一直發展到產卵為止。
雌魚也吻啄雄魚,看起來溫和的多,就像撫摸雄魚一樣。親密回遊一段時間後,它們就會靜止在水族箱的底部,此時兩尾龍魚將緊密地靠近在一起,緊緊地平行貼靠在一起。這個地方就是他們選擇的產卵地,此時要將水族箱用紙或其他東西遮蓋約2/3左右,遮光可以使龍魚更安心,便於產卵。
學會了以上給龍魚配對的方法,我們再給龍魚配對時就能更好的處理了,以上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得銀龍魚的繁殖配對方法,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請評論在下方一起交流,謝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