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在其《物種起源》中提出「適者生存」理論時,他陳述了本質上明顯的東西。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一個物種中所有的雄性都試圖讓雌性受孕,而雌性更喜歡健康強壯的雄性,因為雌性知道強壯雄性的DNA能增加後代存活的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動物,比如獅子,只會有一頭佔主導地位的雄性獅子--獅王。當它成功地擊敗了這個獅群中其它所有雄性獅子那一刻起,這頭雄獅就能獨享雌獅群,使它的優秀基因能夠傳承。一直到另外一頭更健康、更強壯的雄獅打敗它之前,它一直是領導者。這種優選的結果就是獅群的基因會越來越強大。
《物種起源》理論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事實上,物競天擇,競的是「基因」,魚的繁殖也不例外!同樣,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時候,也要「競」,而且由你去「競」。只有「競」,才能讓你的魚更好更強更優!
因為我們養魚的空間、品種都是狹小而單調的,所以如果你準備繁殖你的魚時,你不能隨便地選擇一對。要想讓你繁殖出的魚更優秀,你就需要認真的選擇雄魚和雌魚(親魚),除非是「自由戀愛」正在繁殖的魚,否則你還是挑選、優選為好。
你該選擇什麼樣的親魚來繁殖?-有良好體魄、有活力愛運動的魚是健康的。
-顏色鮮豔、斑紋好的魚無疑也是最健康的魚。
-魚的食慾通常是其總體健康和活力的指標。只有食慾好的魚才應該選擇繁殖。
-不要使用以任何方式出現的發育不良或變形的魚做親魚,哪怕它很獨特。
-魚的年齡也很重要,最好是選擇處於鼎盛時期的「年輕」魚,而不是選擇已經接近繁殖壽命的「老年」魚。當然,如果你有一條具有特殊顏色、品質,或其它你想要繁殖保留純正品種的「老年」魚可以例外。
-「自由戀愛」配對的親魚一定是繁殖的首選,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要逆天。
-不健康的魚和不成熟的魚不會產生健康的魚寶寶。因此,你只應該選擇健康和成熟的魚做親魚。
-兩種不同魚之間通常是不育的。如果你想試驗兩種不同的魚繁殖,請記住,這樣的魚之間可能沒有吸引力,就算成功繁殖也沒有傳承意義。血鸚鵡就是例子,只能是一代而終。
親魚的選擇是你成功繁殖的第一步,永遠要選擇一對能夠和睦相處的親魚。
很多養魚老手都是在幼魚中就培養感情,直至成年的好幾個月後才「自由戀愛」形成配對親魚的。以上只是選擇親魚的基本條件,符合條件再繼續,如果你看了第一條就盲目選擇強壯的親魚,那麼它們有可能是互不相容的,其中一條甚至可能會被另一條欺負到死。
為什麼你的親魚繁殖失敗了?選擇了你認為優選的親魚,但是繁殖失敗肯定是令人沮喪的。尤其是初學者,對積極性的打擊和自我的否定會讓讓人消極。而繁殖失敗可能發生在整個繁殖周期的任何階段。對於初學者來說,第一個主要的絆腳石無疑是魚的不受孕、不產卵。
魚的不孕是繁殖失敗中很常見的。在一些魚中,「老少配」導致的不孕很常見,要麼是卵胚胎發育不良,要麼是會產卵不受精。還有,疾病和維生素缺乏也是導致不孕的因素之一。缺乏營養的魚在繁殖能力肯定不高,而病魚也同樣無法正常繁殖,就像過度得肥胖的雄魚,能力肯定不行。【真實案例】:我一個朋友的一對泰獅就是肥胖導致2年不孕,直到後來瘦下來才產卵繁殖。
怎麼樣才是完美「設置」親魚的繁殖?要想繁殖成功,配對的親魚也需要完美的「設置」。你需要深入了解魚的習性,均衡的食物,合理的溫度,你選擇的魚,可能必須要特定的場景才能受孕或是產卵,你就必須完美的「設置」這種場景。比如我們中國很多地方常見的原生魚--鰟鮍魚。鰟鮍魚只有依靠淡水河蚌才會產卵,沒有河蚌?你養在魚缸裡幾年的鰟鮍親魚不產卵都是正常的。
對於想要觀賞魚繁殖的朋友來說,選擇合適的魚來繁殖也是很重要的,像小型卵胎生魚就很合適,比如孔雀魚、月光魚、瑪麗魚等等。因為這些魚比其他魚更容易繁殖,對你提振信心、積極性和總結經驗都很關鍵。
選定合適的親魚,根據你魚的繁殖需要,提供一個獨立的繁殖水體,就是一個完美的「設置」,就朝著正確方向在前進了。接下來就是怎麼樣繁殖出魚寶寶的問題了。
繁殖小魚的「最後一公裡」你該怎麼做?魚的繁殖需要非常穩定的水質。你不能只是把你選定的一對親魚放在單獨的魚缸裡就坐等收穫魚寶寶了,那麼你會很失望。因為你還必須把水質、水溫、魚的產卵巢等等措施做好,把親魚的「一日三餐」伺候到位。因為水質因素直接影響到親魚的繁殖率能力,而繁殖出的後代體質也會受到水的影響。吃不好、吃不飽的親魚也沒法給你健康的魚寶寶,就算生出來也會有很多「小弱病殘」。因此,伺候好繁殖期的親魚不可掉以輕心。
前段時間,疫情宅家的朋友不少,正值金魚產卵的季節,我看到很多朋友發圖片或視頻分享金魚追逐產卵,要不然就是在家沒事就盯著魚缸看。這種喜歡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這種做法對魚的繁殖不利。
你宅家就算沒事做,也不要每隔幾分鐘就去看看你的魚產卵沒有。這將使親魚感到壓力,緊張的魚不會產卵。特別是「頭胎」魚或是「老年」魚,你一定不要驚擾到這種親魚,不然不是雌魚不產卵就是雄魚無法給卵受精。
接下來,魚產卵,受精完成,孵化時也會出現問題。孵化的最大障礙還是水質。前面說過水質不好不利於產卵,現在要說的是水質不好即使受精卵也可能會發育不正常。比如:水中真菌可能導致受精卵死亡。
像金魚的繁殖,很多朋友會將附著在水草上的受精魚卵轉移到單獨的器皿中,這是經很多魚友驗證的合理方案。但是,這時候要注意離水時間不能長,注意專門孵化小魚的水必須儘可能與原魚缸裡的水相似。記住:溫度的突然變化受精卵的發育會停止;突然變硬的水質會使受精卵卵殼變硬,使孵化變得困難或不可能;如果水太軟,受精卵可能就會提前夭折。
我的個人建議:有些魚非常適合新手繁殖。就像我前面介紹的那樣,比如孔雀魚、月光魚、瑪麗魚等等卵胎生魚是最容易繁殖的,受精卵在親魚肚子裡孵化,直接生出小魚苗,短短幾分鐘後就遊動,1~2天就「起飛」。所以我推薦新手魚友想體驗繁殖小魚的樂趣就選擇卵胎生的小型魚,不要一來就選擇神仙魚,我怕打擊到你的積極性。
總結:很顯然,親手繁殖出一群可愛的小魚,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繁殖小魚從親魚的選擇到小魚的「起飛」都是具有挑戰性的,如果你認真閱讀全文,不難實現。
總之,你要記住的是,魚的繁殖過程也是一個生命誕生的過程,儘可能的優選,儘可能的創造一個良好的繁育條件,這樣你才能體驗到繁殖的樂趣。
感謝閱讀,我是草缸養魚蝦,了解更多養草養魚蝦的經驗,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