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觀賞魚要注意些什麼?選配親魚很關鍵,到底該怎麼選?

2021-01-09 草缸養魚蝦

【前言】

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在其《物種起源》中提出「適者生存」理論時,他陳述了本質上明顯的東西。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一個物種中所有的雄性都試圖讓雌性受孕,而雌性更喜歡健康強壯的雄性,因為雌性知道強壯雄性的DNA能增加後代存活的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動物,比如獅子,只會有一頭佔主導地位的雄性獅子--獅王。當它成功地擊敗了這個獅群中其它所有雄性獅子那一刻起,這頭雄獅就能獨享雌獅群,使它的優秀基因能夠傳承。一直到另外一頭更健康、更強壯的雄獅打敗它之前,它一直是領導者。這種優選的結果就是獅群的基因會越來越強大。

《物種起源》理論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事實上,物競天擇,競的是「基因」,魚的繁殖也不例外!

同樣,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時候,也要「競」,而且由你去「競」。只有「競」,才能讓你的魚更好更強更優!

因為我們養魚的空間、品種都是狹小而單調的,所以如果你準備繁殖你的魚時,你不能隨便地選擇一對。要想讓你繁殖出的魚更優秀,你就需要認真的選擇雄魚和雌魚(親魚),除非是「自由戀愛」正在繁殖的魚,否則你還是挑選、優選為好。

你該選擇什麼樣的親魚來繁殖?

-有良好體魄、有活力愛運動的魚是健康的。

-顏色鮮豔、斑紋好的魚無疑也是最健康的魚。

-魚的食慾通常是其總體健康和活力的指標。只有食慾好的魚才應該選擇繁殖。

-不要使用以任何方式出現的發育不良或變形的魚做親魚,哪怕它很獨特。

-魚的年齡也很重要,最好是選擇處於鼎盛時期的「年輕」魚,而不是選擇已經接近繁殖壽命的「老年」魚。當然,如果你有一條具有特殊顏色、品質,或其它你想要繁殖保留純正品種的「老年」魚可以例外。

-「自由戀愛」配對的親魚一定是繁殖的首選,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不要逆天。

-不健康的魚和不成熟的魚不會產生健康的魚寶寶。因此,你只應該選擇健康和成熟的魚做親魚。

-兩種不同魚之間通常是不育的。如果你想試驗兩種不同的魚繁殖,請記住,這樣的魚之間可能沒有吸引力,就算成功繁殖也沒有傳承意義。血鸚鵡就是例子,只能是一代而終。

親魚的選擇是你成功繁殖的第一步,永遠要選擇一對能夠和睦相處的親魚。

很多養魚老手都是在幼魚中就培養感情,直至成年的好幾個月後才「自由戀愛」形成配對親魚的。以上只是選擇親魚的基本條件,符合條件再繼續,如果你看了第一條就盲目選擇強壯的親魚,那麼它們有可能是互不相容的,其中一條甚至可能會被另一條欺負到死。

為什麼你的親魚繁殖失敗了?

選擇了你認為優選的親魚,但是繁殖失敗肯定是令人沮喪的。尤其是初學者,對積極性的打擊和自我的否定會讓讓人消極。而繁殖失敗可能發生在整個繁殖周期的任何階段。對於初學者來說,第一個主要的絆腳石無疑是魚的不受孕、不產卵。

魚的不孕是繁殖失敗中很常見的。在一些魚中,「老少配」導致的不孕很常見,要麼是卵胚胎發育不良,要麼是會產卵不受精。還有,疾病和維生素缺乏也是導致不孕的因素之一。缺乏營養的魚在繁殖能力肯定不高,而病魚也同樣無法正常繁殖,就像過度得肥胖的雄魚,能力肯定不行。【真實案例】:我一個朋友的一對泰獅就是肥胖導致2年不孕,直到後來瘦下來才產卵繁殖。

怎麼樣才是完美「設置」親魚的繁殖?

要想繁殖成功,配對的親魚也需要完美的「設置」。你需要深入了解魚的習性,均衡的食物,合理的溫度,你選擇的魚,可能必須要特定的場景才能受孕或是產卵,你就必須完美的「設置」這種場景。比如我們中國很多地方常見的原生魚--鰟鮍魚。鰟鮍魚只有依靠淡水河蚌才會產卵,沒有河蚌?你養在魚缸裡幾年的鰟鮍親魚不產卵都是正常的。

對於想要觀賞魚繁殖的朋友來說,選擇合適的魚來繁殖也是很重要的,像小型卵胎生魚就很合適,比如孔雀魚、月光魚、瑪麗魚等等。因為這些魚比其他魚更容易繁殖,對你提振信心、積極性和總結經驗都很關鍵。

選定合適的親魚,根據你魚的繁殖需要,提供一個獨立的繁殖水體,就是一個完美的「設置」,就朝著正確方向在前進了。接下來就是怎麼樣繁殖出魚寶寶的問題了。

繁殖小魚的「最後一公裡」你該怎麼做?

魚的繁殖需要非常穩定的水質。你不能只是把你選定的一對親魚放在單獨的魚缸裡就坐等收穫魚寶寶了,那麼你會很失望。因為你還必須把水質、水溫、魚的產卵巢等等措施做好把親魚的「一日三餐」伺候到位。因為水質因素直接影響到親魚的繁殖率能力,而繁殖出的後代體質也會受到水的影響。吃不好、吃不飽的親魚也沒法給你健康的魚寶寶,就算生出來也會有很多「小弱病殘」。因此,伺候好繁殖期的親魚不可掉以輕心。

前段時間,疫情宅家的朋友不少,正值金魚產卵的季節,我看到很多朋友發圖片或視頻分享金魚追逐產卵,要不然就是在家沒事就盯著魚缸看。這種喜歡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這種做法對魚的繁殖不利。

你宅家就算沒事做,也不要每隔幾分鐘就去看看你的魚產卵沒有。這將使親魚感到壓力,緊張的魚不會產卵。特別是「頭胎」魚或是「老年」魚,你一定不要驚擾到這種親魚,不然不是雌魚不產卵就是雄魚無法給卵受精。

接下來,魚產卵,受精完成,孵化時也會出現問題。孵化的最大障礙還是水質。前面說過水質不好不利於產卵,現在要說的是水質不好即使受精卵也可能會發育不正常。比如:水中真菌可能導致受精卵死亡。

像金魚的繁殖,很多朋友會將附著在水草上的受精魚卵轉移到單獨的器皿中,這是經很多魚友驗證的合理方案。但是,這時候要注意離水時間不能長,注意專門孵化小魚的水必須儘可能與原魚缸裡的水相似。記住:溫度的突然變化受精卵的發育會停止;突然變硬的水質會使受精卵卵殼變硬,使孵化變得困難或不可能;如果水太軟,受精卵可能就會提前夭折。

我的個人建議:有些魚非常適合新手繁殖。就像我前面介紹的那樣,比如孔雀魚、月光魚、瑪麗魚等等卵胎生魚是最容易繁殖的,受精卵在親魚肚子裡孵化,直接生出小魚苗,短短幾分鐘後就遊動,1~2天就「起飛」。所以我推薦新手魚友想體驗繁殖小魚的樂趣就選擇卵胎生的小型魚,不要一來就選擇神仙魚,我怕打擊到你的積極性。

總結:

很顯然,親手繁殖出一群可愛的小魚,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繁殖小魚從親魚的選擇到小魚的「起飛」都是具有挑戰性的,如果你認真閱讀全文,不難實現。

總之,你要記住的是,魚的繁殖過程也是一個生命誕生的過程,儘可能的優選,儘可能的創造一個良好的繁育條件,這樣你才能體驗到繁殖的樂趣。

感謝閱讀,我是草缸養魚蝦,了解更多養草養魚蝦的經驗,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繁殖能力最強的觀賞魚,新手都能在魚缸裡繁殖的觀賞魚
    對於每個剛接觸觀賞魚的人來說,繁殖基本上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話說連能不能養活都需要絞盡腦汁考慮的問題,誰還管它能不能繁殖啊。但是在自然界任何魚都是要繁殖的,也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一件事,只是我們一般的水族箱很難達到自然界的條件,一般人也不知道怎麼去創造跟自然界相近的環境。
  • 被一個一米五的魚缸愁壞了,到底養什麼觀賞魚好呢?
    它們也是屬於南美的中型慈鯛科觀賞魚,據說可以長到25釐米長,在個體上,算是慈鯛科中比較大的了,將來肯定要淘汰幾條的。80釐米的魚缸裡根本養不了這麼多,至於習性,估計和什麼金菠蘿、火口之類的,沒有什麼兩樣,無外乎中性水質,二十來度水溫,可能將來繁殖會困難些,需要一定的弱酸性軟水吧。
  • 為什麼購買的觀賞魚頻繁死亡,不妨把要買的魚,提高一個檔次試試
    其實在很多年前,孔雀魚、斑馬魚、月光魚和草金魚之類的,它們怎麼可能輕易死亡呢,幾乎是天方夜譚。如果我們能把上述的這些觀賞魚給養死了,那是不好意思說出口的,能被魚友們笑掉大牙,而現在呢?把它們養死的魚友,大有人在,或者說已經很普遍了。
  • 新魚友養魚,最好是選好了想要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再去購買魚缸
    而很多新魚友的做法,我也看到了,在50釐米的魚缸裡,只有一個小上濾,也能飼養三、五條血鸚鵡,再加上幾條招財貓,這個水質不可能好的,就算是我們不喂,它也玩不轉的。你說,我的魚缸到底養什麼觀賞魚比較好呢?很多的新魚友之所以購買魚缸,完全是由於自己一時的心血來潮,只是想要隨便養點什麼魚,先以魚缸的外觀漂不漂亮為主,看好了直接就往家裡搬,對於什麼水體大小、過濾系統等問題一概不知,反正商家說了,都是免換水的,過濾都是一級棒,哪怕只有一層濾棉……我也經常會遇到一些魚友前來詢問,你說我這個魚缸,飼養些什麼魚比較好呢?
  • 盤點一下本人繁殖過的觀賞魚,大約十幾種吧!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玩了這麼多年觀賞魚,養魚老道繁殖過的品種也有很多了,因為寫了一篇三十年前繁殖燕魚的文章,勾起了本人的一些回憶,現將本人繁殖過的觀賞魚盤點一下下:一、金魚要說本人最早繁殖的還是金魚,因為在小時候我們這裡的金魚還是特別多的,幾乎是家家戶戶養金魚
  • 第一次飼養觀賞魚,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它怎麼還不死呢?
    很多魚友不是在玩魚,而是被自己的觀賞魚給玩了,確切的說是被逼瘋了經常遇到某些魚友來訴苦:老道,這個魚我是玩不轉了,被它們給煩死了,無論我怎麼精心照顧,它們到頭來還是一個死,反而我室外水缸裡飼養幾條破魚,半個月不管它們,它也沒事,一直活得很好,我都不知道該怎麼養魚了。
  • 談談龍魚的繁殖,這些條件你能滿足它嗎
    龍魚是一種大型的熱帶淡水湖,也是一種珍貴的大型觀賞魚,它的霸氣、漂亮、兇猛都深受養魚愛好者喜歡,隨著養觀賞魚越來越平民化、普遍化,養龍魚的人也越來越多,雖然人工繁殖龍魚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但是我們普通「玩家」基本上都沒人能人工繁殖的,到底要想龍魚在人工魚缸裡繁殖,條件還是很苛刻的
  • 讓魚友頭疼的蛋白蟲到底要如何處理?它們對觀賞魚的身體有害嗎?
    在水族箱中魚友們常常可以看著小小的白點,光是這樣看著就讓人覺得頭皮發麻,若是有密集恐懼症的話那還了得,估計都要考慮自己適不適合飼養觀賞魚了。這樣讓人頭疼的小白點其實就是蛋白蟲,一般較肥的水體中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對觀賞魚的觀賞價值有很大的影響。
  • 哪些觀賞魚比較皮實,如何界定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有什麼標準?
    所以說,如果我們單從觀賞魚的品種上來界定它們的飼養難易程度,這個問題就不是那麼絕對了,這個與我們飼養觀賞魚的條件準備、選魚和觀察力都會有一定的關係。再比如鬥魚和斑馬魚,斑馬魚身形嬌巧,適應力很強,鬥魚不怕缺氧等特徵,也是深得新魚友們的喜愛,關鍵問題是價格也便宜。
  • 最貴的觀賞魚,最漂亮的觀賞魚
    導語:最貴的觀賞魚,最漂亮的觀賞魚彩虹䰾魚類簡介在愛好者的水族箱內,彩虹紀是為數不多的非洲䰾魚之一。通常都是野生的,所以很難獲得。由於它們體形較小,需要在軟水中生存,通常是在專門水族箱中養一群或者同短綢一起餵養。魚體尺寸雌雄均為4釐米。
  • 迷你鸚鵡這種小型觀賞魚,我們在飼養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問題?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很多魚友想讓養魚老道介紹一下自己飼養迷你鸚鵡的經驗,今天就暫藉此文和大家簡單的探討一些關於迷你鸚鵡的飼養要點。一、迷你鸚鵡也會得病1、這是養魚老道要提醒大家的第一點,很多魚友都認為迷你鸚鵡這種小型短鯛觀賞魚是非常皮實的,但是如果在選魚上我們沒有注意,它們照樣也會得病。
  • 如何讓觀賞魚延長壽命還不得病,怎麼知道觀賞魚攝食七八分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很多魚友一直在問關於觀賞魚的投餵原則,為什麼觀賞魚要投餵七八分飽,不是說吃的越多長得越快嗎?不是又說餵多了,觀賞魚就會患上腸炎嗎,再說了,我又怎麼知道自己的觀賞魚是攝食了七八分飽呢?
  • 孔雀魚種魚該怎麼去挑選,如果選錯了那就尷尬了!
    蘭草孔雀魚現在養孔雀魚的人越來越多了,但是呢,有一部分人還是不會繁殖,不會挑選種魚,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怎麼去挑選好的孔雀魚種魚但是一般的緞帶孔雀魚都是母魚,公魚很少有緞帶,在我們挑選種魚的過程中,不要認為公緞帶孔雀魚和母的斷代孔雀魚繁殖出來的後代,就所有後代都是短帶孔雀魚,有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你是一公一母繁殖的話,緞帶的公魚它的受精率很低很低,所以我們就在一公一母之繁殖孔雀魚時就不要去選擇緞帶孔雀魚,如果是一條普通的公魚和一條緞帶的母魚,那麼它們只帶出緞帶的小魚應該有三分之一。
  • 什麼是觀賞魚?欣賞觀賞魚要從哪些方面去看呢?一起看看吧
    什麼是觀賞魚?它們的定義有哪些?之所以叫觀賞魚,那就是說純粹拿來看,而不是拿來吃的魚類。它見證了人類文明的。隨著世界各地水族養殖的發展,觀賞魚這一名稱不斷被賦予新的含意。在20世紀40年代初,人們狹隘地認為觀賞魚就是熱帶魚,包括海水熱帶魚和淡水熱帶魚。淡水熱帶魚主要為產自東南亞地區的鯉科、鏘科及產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及非洲地區的脂鯉科和麗魚科等魚類,一般為色彩豔麗的小型魚類。
  • 連觀賞魚的名字都不知道,是養不好的魚的,但有些魚就沒名字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有些魚友確實很有意思,拿著一條雜交的小金魚,來問養魚老道,你說這個金魚應該算個什麼品種,叫個什麼名字?
  • 家中養魚必備-觀賞魚大全
    由於氣候變化較大,遇到颳風下雨時要特別注意保溫。春季細菌病毒繁殖也迅速,魚病最易流行。拉網撈魚易碰傷魚體,必須注意防病、治病。夏季 此期是觀賞魚生長旺季,水溫通常30℃以上,魚很少生病。若餌料充足且勤換水,其長勢均優於其他季節。對氧氣需求量增大,防止水體缺氧已成為飼養的關鍵。降低放養密度,勤換水排汙,注意充氧,尤其是悶熱、暴雨將臨的天氣。
  • 到底是魚好水就好,還是水好魚就好,飼養觀賞魚的重點在哪裡?
    在此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飼養觀賞魚還要什麼硝化細菌理論,我們也照樣飼養了一千年的金魚,還是世界觀賞魚的鼻祖,我們也不知道飼養觀賞魚還要用到什麼酵素、牛心漢堡,我們的魚蟲、紅蟲,甚至於生小米投餵金魚,也照樣培養了諸多的舉世聞名的金魚品種。
  • 我怎麼感覺越是嘴賤的觀賞魚,越容易繁殖爆缸呢?
    這樣子正好給它們的繁殖提供了更為便利的環境和條件,所以說它們繁殖成功就很容易,再一個嘴賤的魚大多生性皮實、不太挑食,什麼東西都能將就吃,因此營養補充的也及時,身體倍棒,吃嘛嘛香。這些有利條件都促成了它們很好的繁殖條件,所以說它們就在一個個陶罐中順利的繁殖了,它們還有個唯一的好處,就是不挑食,什麼魚食都會將就,大魚還可以把魚飼料咬碎了來餵小魚,所以說飼養它們爆缸的機率就很大了。
  • 為什麼孔雀魚苗容易針尾,而其他卵胎生觀賞魚的魚苗卻很少見?
    二、其他卵胎生魚的魚苗照樣也會針尾1、並不是說其他卵胎生觀賞魚的幼魚不會針尾,事實上它們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只是因為現在除了孔雀魚大量購買和繁殖之外,其他小眾的觀賞魚我們繁殖的比較少而已。再一個就是它們的繁殖期有的相對較長,並且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有些魚友繁殖個兩三次沒有順利生產,就不會再去折騰大魚了,這樣子其他很多的卵胎生觀賞魚反而得到了很好的休養,所以體質相對就要強健的多,小魚苗的質量也好。2、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有的品種它們的小魚苗個體較大,因此我們給大魚提供的繁殖空間也會比孔雀魚大上很多。
  • 只要能養活金波子魚的,都是大神,為什麼很多魚友可以大量繁殖?
    既然它們既不耐折騰也不耐藥,那麼遠途運輸也好,長期在魚店裡不去投餵也罷,都會給我們的購買帶來一定的損失,這也是很多新魚友怎麼也養不活它們的原因,換而言之,如果通過這些渠道購買的話,我們也只能大浪淘沙、適者生存了,只有這一條路可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