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序生物完成1億元A輪融資,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驅動新藥開發

2020-12-04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9月4日報導

北京丹序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丹序生物)近日宣布已完成近1億元A輪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華蓋資本聯合領投,北京昌發展、首發展、天津匯智、薄荷基金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進一步升級其世界領先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全速推進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臨床開發、以及擴展其產品管線組合。

丹序生物成立於2020年,致力於利用其全球領先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平臺進行抗體藥物的研究和開發,不斷推動針對包括傳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內的適應症創新型藥物研究。其首款產品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DXP593和DXP604)已於8月與百濟神州就大中華地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益達成獨家授權協議。丹序生物也將與北京市昌平區政府共同建設抗體藥物生產基地,為增強北京市生物醫藥創新產業鏈做出新貢獻。

丹序生物由中美四院院士謝曉亮教授及其兩位學生張旭博士和曹雲龍博士共同創始。

丹序生物聯合創始人與首席科學顧問謝曉亮院士是國際著名的生物物理化學家,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醫學院院士、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及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曾任哈佛大學Mallinckrodt化學和化學生物學講席教授,於2018年毅然全職回到中國貢獻科研教育事業,現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 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謝院士在過去十年引領了單細胞基因組測序技術的迅速發展和醫學應用,可謂該領域的開山鼻祖之一。新冠疫情爆發後,他立即組織多單位多學科聯合攻關,他領導的團隊首次把單細胞基因組學成功應用於人源中和抗體的篩選,從而快速獲得高活性中和抗體,有望為新冠肺炎提供強有效的治療方法。

丹序生物聯合創始人與CEO張旭博士本科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隨後在哈佛大學應用物理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獲得博士學位,並曾擔任哈佛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主席。她在哈佛求學期間師從謝曉亮院士,研究領域專注於單細胞DNA/RNA測序及功能基因組學。新冠疫情發生後,她深度參與本次新冠藥物研發過程並做出了重要貢獻,為核心專利發明人之一。張旭博士多年來在產業化及創新創業方向積極探索,曾就職於世界頂尖戰略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 在中國、美國、日本、歐洲等世界主要生物醫藥市場擁有豐富管理諮詢經驗,曾為多家著名跨國醫藥企業制定商業化戰略、優化產品管線配置、改善運營效率。

丹序生物聯合創始人與科學顧問曹雲龍博士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物理系,在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師從謝曉亮院士並獲得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副研究員。他一直專注於單細胞測序的技術開發,在本次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研發工作中從實驗設計到實施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為多個相關專利的主要發明人之一,為發表於頂級生物期刊《細胞》雜誌上的高活性新冠抗體文章的第一作者,此篇論文受到了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丹序生物自主研發的首款藥物(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即將進入臨床階段

新冠疫情爆發後,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謝曉亮北京大學團隊利用其積累多年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聯合北京佑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北京義翹神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從60多例新冠肺炎康復者記憶B細胞中篩選出多個高活性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北京大學將相關專利授予丹序生物全球範圍的獨家授權。丹序生物落地北京市昌平區,在北京市和昌平區政府的支持下主力推進其中兩個抗體DXP593和DXP604的產業化,包括臨床前研究、生產(與上海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及臨床開發工作。先導候選物DXP593在假病毒和活病毒中分別表現出很強的中和活性,處於世界新冠中和抗體領域的領先地位。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嚙齒類模型中,DXP593也具有很強的療效和預防效果。DXP604的結合表位不同於DXP593,也具有高中和活性。DXP593和DXP604有望成為治療新冠肺炎雞尾酒療法中非常有競爭力的選項,其在預防、治療以及避免病毒突變引起的耐藥性方面都有望成為世界領先療法。丹序生物正與北京佑安醫院合作推進國內I期臨床實驗相關工作。

丹序生物與百濟神州已於8月27日就大中華地區以外的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益達成獨家授權協議,快速推進新冠中和抗體的海外臨床開發。I 期臨床試驗預計將於本月在澳大利亞啟動,入組至多30例健康受試者。 I /II期臨床試驗將於十月初之前在多個國家啟動,入組輕度至中度的新冠肺炎患者。這兩項臨床試驗的相關信息將在clinicaltrials.gov上公布。

高瓴資本聯席首席投資官、高瓴創投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負責人易諾青表示:「我們持續關注世界頂級科學家們的商業轉化動態並提供長期支持。謝曉亮團隊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利用最先進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從康復期病人的血液中成功篩選了針對新冠肺炎病毒的中和性抗體,臨床前的動物實驗顯示該抗體分子能夠非常有效地抑制和短期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在該領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與百濟神州的合作也將極大助力其後續的臨床開發。相信丹序生物的單細胞基因組技術平臺將在未來為新藥研發領域拓展出更廣闊的空間。」

華蓋資本醫療基金高級投資經理朱競陽表示:「近年來醫藥行業亟需新的技術平臺打破既有的研發方式以加速創新。丹序生物作為創新藥研發領域的一顆新星,具有全球領先的單細胞測序技術的堅實基礎,高質量的創始團隊及高速的執行效率。期待丹序生物在未來為中國乃至全球的醫藥界帶來更多的first-in-class藥物,並創造更有深度的行業價值。」

昌發展總經理王穎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夠支持丹序生物在昌平區的快速成長,相信丹序生物會給北京市昌平區的生物醫藥生態體系帶來新的活力並吸引更多醫藥戰略型人才。我們將全力協助丹序生物的發展需求,並共同構建新的大分子藥物產能,進一步增強昌平區的生物醫藥創新產業鏈。」

薄荷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劉毓文表示:「丹序生物擁有國際一流的技術背景和團隊,相信有能力建立起更創新的方法體系為治療各類疑難疾病找到新的突破口。我們期待丹序生物充分利用其技術優勢為新藥研發產業帶來新的變革。」

關於高瓴創投

高瓴創投是高瓴資本旗下專注於早期創新型公司的風險投資基金,主要專於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軟體服務和原發科技創新、消費網際網路及科技、新興消費品牌及服務四大領域的風險投資。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領域一直是高瓴的重點投資方向,十多年來,高瓴投資了160多家優秀醫藥、醫療器械企業,包括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君實生物、天境生物、方達醫藥、納微科技、麥科田醫療、品馳醫療、普蕊斯醫藥、沛嘉醫療、微創心通、啟明醫療、逸思醫療、申淇醫療、博邁醫療、德琪醫藥、大醫集團、華脈泰科、微創CRM、德美醫療,貝康醫療等。我們希望與企業一起,做時間的朋友,共同推動大健康領域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惠及更多患者。

關於華蓋資本

華蓋資本以「成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最信賴的投資夥伴」為願景,聚焦醫療健康、TMT、文化教育三大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累計管理基金規模超150億人民幣,已有10家被投企業成功上市。旗下醫療基金聚焦於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及醫療服務等領域,重點關注醫療健康領域的行業併購整合以及早中期高速成長的高新技術型企業投資機會。

關於昌發展

北京昌平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是昌平區政府設立的一站式產業生態投資運營平臺,多年來,深度布局醫藥健康產業,打造了儀器設備和檢測服務共享平臺、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的小試/中試平臺、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醫療器械CMO等多個專業服務平臺。此外,昌發展充分運用母基金、合作基金布局醫藥健康產業,母基金體系已投資醫療健康企業200餘家次,總投資額近70億元。同時,昌發展還利用自有資金開展直投業務,發起設立醫療健康直投基金,投資布局了醫療大健康領域的各個前沿技術領域,其中愛博醫療、諾誠健華、泛生子等公司已成功上市。

關於首發展

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是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組建的科技投資服務集團,是北京市科委支持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市場化抓手。集團專注於科技成果轉化「0」到「1」階段,聚焦醫藥健康、新材料、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以「推動國內外具有重大價值、技術尚處於應用探索研究或預先研究階段的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在京落地」為核心任務,直接投資了包括華輝安健、藝妙神州、中科晶上、石墨烯研究院、國聯萬眾等項目,同時通過自管子基金、參與其他子基金及建立新型研發機構等方式,積極服務於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

關於薄荷天使基金

薄荷天使基金(BOHE Angel Fund)創立於2015年,是中國第一支專注於全球早期創新研發企業的醫藥健康天使投資基金,致力於打造中國最好的初創期生物科技項目發掘者、培養者和技術轉化項目孵化平臺。基金資深投資人團隊攜手國際一流的科學家、企業家及創業家「智囊團」,重點關注中國市場急需的前沿生命科學技術,及新靶點新機制的腫瘤、自身免疫、抗感染新藥研發,同時布局疾病早期篩查和分子影像等精準醫療創新技術解決方案,並通過深刻理解技術轉化的路徑和周期,來助力提升企業成功率和發展速度。

相關焦點

  • 致力於單細胞測序技術,丹序生物獲1億元A輪融資
    投資界(ID:pedaily2012)9月4日消息,北京丹序生物製藥有限公司(Singlomics Biopharmaceuticals,簡稱:丹序生物)近日宣布已完成近1億元A輪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華蓋資本、高瓴創投聯合領投,北京昌發展、首發展、天津匯智、薄荷基金跟投。
  • 專注抗體藥物研究和開發的丹序生物獲近1億元A輪人民幣融資
    北京丹序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簡稱:丹序生物)近日宣布已完成近1億元A輪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華蓋資本聯合領投,北京昌發展、首發展、天津匯智、薄荷基金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進一步升級其世界領先的單細胞測序技術,全速推進抗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臨床開發、以及擴展其產品管線組合。
  • 尋因生物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旗下自主研發的單細胞測序產品開始...
    來源:藍鯨財經1月8日,藍鯨財經獲悉,專注於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的北京尋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尋因生物」)宣布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博遠資本領投,辰德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助力尋因生物加速單細胞測序平臺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完善自主開發產品在國內科研領域的商業化布局,並推進單細胞測序技術及相關數據在臨床及藥物開發中的應用。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近年來,單細胞測序技術飛速發展,高通量低成本的單細胞數據獲取使其廣泛應用於基礎科研和臨床研究。目前,單細胞測序的全球潛在科研市場體量已經達到130億美元。
  • 致力打造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尋因生物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
    商道創投網1月8日官方獲悉:尋因生物近日宣布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是由博遠資本領投,辰德資本跟投組成的。據了解,尋因生物曾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獲得過:真格基金的天使輪融資、德聯資本的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產品性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尋因生物是一家提供基因數據分析解決方案的生物科技公司,它致力於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平臺產品的自主開發及臨床轉化。
  • 專注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產品,尋因生物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
    大健康 2021-01-08 09:36 · 億歐 億歐大健康1月8日訊,今日,專注於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的尋因生物宣布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博遠資本領投,辰德資本跟投,浩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亞虹醫藥完成超過7億元D輪融資;瑞科生物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丨醫療...
    近日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Data Collective,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Builders VC,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新格元完成超千萬美元A+輪融資新格元致力於將突破性的單細胞分析技術應用於臨床檢測、健康管理和藥物開發領域。
  • 專注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技術,「新格元生物」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
    據悉,「新格元生物」已於近日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本次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千驥資本、杏澤資本、道彤投資和華興資本跟投,是該公司繼2018年與2019年分別獲得由元禾原點及夏爾巴投資領投的種子輪及Pre-A輪融資後的第三輪融資。目前總融資額已超過3億元。
  • 瞄準130億美元科研市場,單細胞測序平臺「尋因生物」獲得超億元A輪...
    據悉,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尋因生物」近日宣布獲得過億元A輪融資,博遠資本領投,辰德資本跟投。 單細胞測序是樣品製備環節的技術。過去幾十年以來,人們譯解的DNA都是從細胞群體中分析平均反應,而不是對單細胞進行檢測。這就只能產生一個平均結果,而不能看出單個細胞的特點。
  • 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細分趨勢:62起融資、吸金超200億元,競爭向醫院院...
    12月,鵾遠基因完成10億元B輪融資,其開發的腸癌早期篩查和診斷產品ColonES 常樂思 和ColonAiQTM常艾克TM已經完成了FDA產品註冊申報的第二輪預審,其多癌早篩技術 PanSeer 也取得了大型自然人群隊列研究的階段性數據結果。B輪融資完成後,鵾遠基因計劃進一步擴充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並開展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
  • 桐樹生物完成億元及以上人民幣B輪融資
    【億邦動力訊】9月22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基因檢測服務提供商桐樹生物完成B輪億元及以上人民幣融資,投資方為元生創投(領投)、朗瑪峰創投、翕然資本、江蘇拓邦。
  • 「單細胞測序」技術發展迅速,實現產業化還要多久?
    2019年9月,美國單細胞測序公司10x Genomics在納斯達克上市,IPO3.9億美元,成為該領域的領頭羊。國內單細胞測序行業發展較為滯後,但也頗受資本青睞。2019年3月,萬乘基因完成五百萬元天使輪融資;6月,百奧智匯完成A輪融資,新格元生物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10月,尋因生物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 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細分趨勢:62起融資、吸金超200億元 競爭向醫院院...
    12月,鵾遠基因完成10億元B輪融資,其開發的腸癌早期篩查和診斷產品ColonES常樂思和ColonAiQTM常艾克TM已經完成了FDA產品註冊申報的第二輪預審,其多癌早篩技術 PanSeer也取得了大型自然人群隊列研究的階段性數據結果。B輪融資完成後,鵾遠基因計劃進一步擴充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並開展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
  • 醫療健康行業周報|百奧賽圖完成D+輪融資;藥監局發布《高通量測序...
    瞄準膠囊式內窺鏡研發,「資福醫療」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清普生物完成近5000萬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9月14日獲悉,南京清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5000萬元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天使股東贏迪資本繼續參與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推進現有項目的IND申報及早期臨床研究,進一步擴大團隊規模,豐富研發管線,加速產品開發。
  • AI新藥公司費米子科技完成累計上億元A輪融資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12日報導 獵雲網近日獲悉,AI新藥公司費米子科技宣布完成累計上億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熊貓資本、廣州金控、同晟資本等。
  • 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成果落地,萬乘基因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krypton了解到,基因檢測初創公司萬城基因在投資人的共同投資下,已經獲得了5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這輪融資主要用於上海中心實驗室和代理網絡的建設,高通量核單細胞測序技術的開發,以及單細胞測序設備的設計和製造。
  • 將單細胞大數據用於藥物研發,「百奧智匯」完成A+輪融資
    據悉,「百奧智匯」已於近日完成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中國資本領投,IDG資本、杏澤資本跟投,這是該公司繼2019年獲得IDG資本A輪投資後的又一輪融資。所募集資金將用於「百奧智匯」進一步擴大和加速單細胞大數據及單細胞數據分析平臺在創新藥物研發領域的轉化應用,推進其單細胞大數據和分析系統在藥物新靶標挖掘、生物免疫學驗證、抗體開發、生物標誌物發現、基礎科研及臨床研究等方面建立起市場優勢;同時進一步擴大國內外商業化布局。
  • 單細胞分選檢測技術開發商SeekGene獲1億人民幣A輪融資
    1月8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單細胞分選檢測技術開發商SeekGene完成1億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博遠資本、辰德資本。  據了解,SeekGene是一家單細胞分選檢測技術開發商,專注於單細胞分選檢測技術的開發及臨床轉化應用,從單細胞視角探查人體免疫系統。
  • 單細胞精準診斷臨床解決方案提供商宸安生物獲BV百度風投A+輪投資
    【獵雲網北京】9月5日報導獵雲網近日獲悉,單細胞精準診斷臨床解決方案提供商宸安生物宣布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BV百度風投,融資金額暫未披露。2019年1月,宸安生物宣布完成825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ETP、晨興資本、火山石資本;2018年3月,宸安生物獲得由火山石資本、普華資本和樹蘭醫療共同投資的Pre-A輪融資。據企查查信息顯示,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月,法定代表人為王宇翀。
  • 單細胞技術走向臨床,宸安生物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
    【獵雲網北京】6月24日報導6月24日,上海宸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宸安生物」)對外宣布已完成7000萬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德聯資本領投,火山石投資、百度風投、ETP、無錫金控、盛鼎投資、晨興資本跟投。
  • 33筆融資、總額超90億元,最高紀錄超30億元丨醫療健康投融資周報
    星藥科技完成數千萬美金A輪融資 星藥科技是一個AI醫藥研發平臺,在將人工智慧技術與藥學、化學、生物學等技術相結合,搭建人工智慧藥物發現平臺,降低科學家在藥物研發過程中的開發周期和成本,從而推動新藥研發各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