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藍鯨財經
1月8日,藍鯨財經獲悉,專注於高通量單細胞組學平臺的北京尋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尋因生物」)宣布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博遠資本領投,辰德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助力尋因生物加速單細胞測序平臺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完善自主開發產品在國內科研領域的商業化布局,並推進單細胞測序技術及相關數據在臨床及藥物開發中的應用。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近年來,單細胞測序技術飛速發展,高通量低成本的單細胞數據獲取使其廣泛應用於基礎科研和臨床研究。目前,單細胞測序的全球潛在科研市場體量已經達到130億美元。單細胞分析技術在臨床和藥物開發方面的應用前景更為廣闊,可以替代或互補分子、細胞學和組織病理檢測,也可以用於新興的免疫治療,細胞及基因治療等系統性療法的開發。
官方資料顯示,尋因生物專注於高通量單細胞多組學平臺產品的自主開發及臨床轉化,以SeekOne高通量單細胞建庫平臺以及SeekPair免疫單細胞受體-抗原匹配平臺為主要研發方向。日前,SeekOne MM(Microwell & Magnetic Beads)單細胞轉錄組建庫試劑盒已完成批量對比測試,系列產品在主要指標上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正式開始商業化應用,並於2020年底啟動了「SeekOne人類單細胞注釋基線計劃」 。
據介紹,SeekOne MM單細胞轉錄組建庫試劑盒無需配套硬體及設備,操作簡單,大幅降低了科研及臨床用戶的使用門檻和成本,相比國內競爭品牌,大幅度簡化了現有實驗流程,大大縮短了從組織處理到建庫測序所需時間。與此同時,尋因生物還開發上線了獨有的在線單細胞分析平臺SeekOne Tools Online,幫助用戶實現可視化、自動化的單細胞數據注釋與分析。
尋因生物 CEO李宗文表示:「我們堅信多維度多組學的單細胞檢測技術將會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疾病研究和藥物開發領域,極大地縮短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之間的距離。公司運營團隊擁有多年的科研、臨床及健康產業的相關經驗,本輪融資後公司將逐步拓寬單細胞技術研發管線,並持續推進單細胞技術在真實臨床世界的研究。」
博遠資本創始合伙人陳鵬輝表示:「我們認為在單細胞層面的生物信息分析是未來生物學研究發展的方向,單細胞測序目前是該領域最好的工具之一。尋因生物在過去幾年不斷優化和打磨的單細胞分選技術平臺已經成熟,目前已經陸續上市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單細胞測序產品。」
辰德資本管理合伙人談慶表示:「單細胞測序技術已經成為生命科學和臨床診療的重要發展方向,隨著成本的下降,單細胞測序技術在基礎科研、藥物研發以及臨床診斷的應用空間將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