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陰溝裡的蟲子,但總還是得有人仰望星空。——《三體》
在炎熱的盛夏夜晚,當人們抬頭仰望天空中的點點繁星感嘆宇宙的宏偉時,有沒有感覺到人類自身的渺小,我們身處的地球也只不過是宇宙這片沙灘上的一粒塵埃,我們現在看到的星光也只是數百光年外的恆星在數百年前散發出的光芒,在那些無法想像的遙遠星球上是否也有著和人類相似的智慧生物也同樣仰望著幾百光年外的地球?
答案是一定的,在太陽系中之所以能誕生地球這種得天獨厚的宜居星球也是在宇宙的形成概率中的,雖然其他星系想要形成類似於地球的生存環境很低,但宇宙中擁有無法估量的恐怖星係數量,形成類似地球的星球也是必然的,在其他星球上生存著的智慧生物,我們稱呼他們為——外星人。
既然外星人是客觀存在的,那麼為什麼世界上並沒有明確公開他們在地球上的存在,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人類是第一個擁有觀測其他星系能力的智慧生物,其他外星人的科技水平仍然無法達到跨越星系的長距離宇宙航行,無法與人類溝通或到達地球,這是最為安全與理想化的假設,但宇宙已經有137億年的歷史了。
人類存在的時間於這天文數字上已經可以忽略不計了,在這之前恐怕已經存在著人類無法想像的外星智慧生物了,這也就是另外一種可能,外星人其實早就已經來到了地球,他們的科技水平領先於人類很多層次,我們甚至無法完全感受到他們的存在,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我們就如同科學課上人類用放大鏡觀測的螞蟻一樣,這種結果雖然殘忍,但確實最有可能是事實的假設。
從25萬年前第一批爬下樹木的猴子到1969年人類在月球上踏出的一小步都是「探索欲」在驅使著人類進化,對於未知的渴望是一種存在於人類身體數十萬年的本能,正因如此,哥倫布義無反顧地數次遠離家鄉駛向未知的海域並發現了美洲新大陸,當他和水手興奮的從船上下來時,他們卻驚訝地發現生活在這片大陸的人們還過著數萬年前茹毛飲血的原始人生活,而那群原始人們也無法理解這群突然出現在他們土地上的生物們的來歷。
地球這顆蔚藍色的星球在某種意義上講,就如同當時的美洲新大陸一樣,僅有著數千年文明歷史的人類還處於文明的火種階段,外星人很有可能已經觀察這顆有生命的星球數百萬年了,他們比人類更了解生命的力量和偉大,為了解決與觀測某些問題他們選擇潛入地球,改變形態更方便的觀察感知智慧生物,這種觀點也是Young hae Chi這位牛津教授所提出的。
他對外星人的存在十分肯定,並且在《異形來訪和人類的終結》一書中對人類提出警告,近百年來人類的科技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數次質的飛越,「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在百年前的人們甚至無法相信與想像人類可以藉助外力翱翔於天際往返於世界各地,更無法理解遠隔萬裡的人們能通話甚至見到對方的樣子。
這位牛津教授認為,這些技術大部分來自於「外星人們的幫助」,當然這些「幫助」並不是免費的,外星人不遠數萬光年潛入地球很可能是為了解決自身無法改變的問題——物種繁衍。
近些年科學家們也發現了人類在物種進化和科技進步的同時孕育新生命的能力在以一個恐怖的速度下降,仿佛是宇宙中約定俗成的法則一樣,越是高級的智慧生物越是難以延續後代,科技極度發達的外星人同樣發現了這個問題。
為此他們不惜在宇宙中四處航行搜索解決的辦法,直到他們發現「只有用生命才能解決生命本身的問題」,於是外星人改變了形態,有一部分變換成昆蟲融入地球生態中,另外一部分隱藏在人類中融入社會並與人類完成基因交換,以求所誕生的後代能克服物種消亡的絕境。
該想法與結論已經推出,馬上便把這位教授推到了風口浪尖,在社會各界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有不少人對此嗤之以鼻並懷疑起這位教授的知識水平和牛津大學教授的含金量,一時間無數咒罵和嘲諷湧入了他的生活,但就算周口鑠金的禁錮下,這位牛津教授並沒有妥協改口,反而提出自己會用行動找到可以證明自己觀點正確的鐵證。
他解釋人類之所以發現不了外星人的存在,是因為我們的感官與感知能力有限,我們科學上所認可的感覺只有五種,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而我們身體所收集到的這五種感覺再匯總給大腦最終整理成我們可以理解的信息,但外星人並不能用這5種感官就能感受到的存在,就像利用聽覺來捕食的蝙蝠,如果獵物保持溫度並且不動的話,它們是感知不到獵物的,對於人類來說外星人就是我們感官感覺不到存在,可能是科技方面的差異或者是精神領域方面的局限。
雖然時至今日這位牛津大學的教授仍然未收集到足以讓所有人相信的鐵證,但他能敢於提出推陳出新,能在眾人的不屑與反駁下堅持自己,這也是一種從事科研人員的探索精神。
人類對於未知是無限嚮往的,但也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恐懼感,人們害怕未知,害怕自己無法解釋的東西,為此不惜欺騙自己或視而不見的事情也是常有的。
但人類就是這種集勇氣與膽小於一身的矛盾存在,一方面害怕發現地外生命招致禍端,一方面又發射衛星與探測器駛向遙遠的星海,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也將踏上漫長的星際旅行,去往充滿魅力的外太空,立足腳下仰望蒼穹,不管他們駛向何方都會銘記著我們的出發點,這顆美麗而蔚藍的地球,這顆孕育我們,養育我們,所有人類共同的偉大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