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終究幾分假,科學家稱復活恐龍毫無希望

2020-11-28 cnBeta

今年夏天第五次登上熒幕的《侏羅紀公園》再一次加強了我們許多人自孩童時期就對恐龍的喜愛。我們也會敬畏的想到這些兇猛而且致命的巨大生物曾經生活在地球上。但是這些電影也帶來了一種額外的效果,那就是它們已經引發了科學家們對恐龍DNA的興趣。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 過客

第一部電影中的DNA測序是科學領域的一種偉大成就,而從吸血蚊子的體內提取DNA的概念也是科幻電影的出彩之處,但是那也只是虛構的而已。令人意外的是,科學家們最近已經宣稱識別出了恐龍的完整基因構造。基因構造指的是每個物種染色體的排列方式,儘管同一物種的個體可能擁有不同的DNA序列,但是整體的基因構造是具有專一性的。

研究人員首先從探索鳥類、烏龜祖先(鳥類祖先與龜類祖先是近親血緣關係)最可能的基因構造開始進行研究,然後追蹤從古至今出現的任何基因變化。這些血統包含了2.4億年以前出現的恐龍和翼手龍,還有獸腳類恐龍(其成員包含了霸王龍和迅猛龍)以及最終存活的鳥類等。

儘管並未有人宣稱已經提取到了恐龍的DNA,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這個問題的想法似乎就是「這些研究是否會帶給我們一個真正的侏羅紀公園?」答案很明顯就是不能,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認為有完整恐龍DNA保存在被琥珀包裹的吸血昆蟲體內的想法站不住腳。體內含有恐龍血液的史前蚊子已經被發現,但是包含在它們體內的任何恐龍DNA都在很久之前都已經分解。尼安德特人和猛獁象的DNA已經成功提取出來,但是恐龍的DNA太過古老了。我們曾經發現的最古老DNA大約有一百萬年歷史,但是恐龍的DNA至少都有6600萬年的歷史,因此我們無法獲得恐龍的DNA。

其次,即使我們能夠提取出恐龍DNA,那些DNA也已經被破壞成了數百萬片的碎片,我們也幾乎無法得知這些碎片是如何組合的。這就像是在完成世界上最困難的七巧板拼圖,我們無從得知完整圖片的樣子,也不清楚是否存在遺失的圖片。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們發現了那些丟失的恐龍DNA片段,並且使用青蛙的DNA進行填充,但事實上這不會讓你培育出一隻恐龍,而是一種混合體。青蛙的DNA片段會對恐龍胚胎帶來各種各樣的副作用。而且使用鳥類的DNA取代青蛙的DNA似乎更加明智,因為它們有著更近的親緣關係,但是你同樣不會成功。

再次,只需要一段DNA就能夠創造出一種完整動物的想法仍然是虛構的。DNA只是一個基本的研究起點,而恐龍在蛋內的發育是一個複雜的基因變化過程,會在一系列環境因素的影響下,在合適的時間發生基因的開、關動作。

簡單的來說,你需要完美的恐龍蛋而且需要恐龍蛋內含有所有的複雜化學物質。在原著書中研究人員使用的是人造蛋,而在電影中它們使用的是鴕鳥蛋。事實上兩者都不會起到作用,你無法將雞的DNA放入到一個鴕鳥蛋中,並且希望孵化出一隻雞。(而且已經有人做過這樣的嘗試。)因此這樣做的話我們是無法孵化出一隻迅猛龍的。

而且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考慮立法機關和保護組織的意見,並且進行試驗許可申請和預估給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但問題在於,恐龍從未滅絕。恰恰相反,它們正生活在我們身邊。鳥類並非從恐龍進化而來,但是鳥類是恐龍的近親。鳥類可以說就是現在的恐龍。

恐龍(包括鳥類在內)至少從4次大滅絕時間中倖存下來,而且每次都會以更多樣化、更古怪而且更奇妙的形式出現。研究論文的一個關鍵內容在於,我們建立理論認為它們的生存能力源於它們基因結構的幫助。我們發現,鳥類和大多數非鳥類恐龍有許多染色體。擁有如此多的染色體就讓動物們產生了變異,這也是自然選擇驅動的結果。

相關焦點

  • 恐龍復活: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小時候看過的電影《侏羅紀公園》,但其實人類對這個地球上一代霸主的好奇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恐龍題材也頻繁地出現在科幻小說、電影劇集、博物館、夏令營或有趣的科普講座中,讓很多小朋友和大人都為之狂熱著迷。
  • 我們能復活恐龍嗎?
    迄今為止已發現的最古老DNA的年齡大約為一百萬年,但對於恐龍DNA來說,我們至少需要回溯到6600萬年前,因此實現這一操作仍是件非常遙不可及的事。其次,即便科學家真的可以提取恐龍DNA,它們也已被切成數以百萬計的小碎片。而如何將這些碎片恢復重組,我們幾乎毫無頭緒。
  • 「復活」恐龍是否可行?對於人類而言,有利還是糟糕的決定?
    它們就是人們口中的「恐龍」,這種生活在侏羅紀的生物,在那個時候的地球上到處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科學家更是稱它們稱霸了地球一億年!可是這種強大的生物在六千五百多年前突然消失了,留給人們的只有一塊塊埋在地底的化石。留給人類一個世紀大疑問。
  • 恐龍復活將真實上演?
    專家驚人推測,如果科學家能從這些組織中取得恐龍的DNA,電影《侏羅紀公園》恐龍復活的情節或許將真實上演。  驚現細胞軟組織  據報導,這一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學》雜誌上。據負責這項研究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與蒙大拿州立大學瑪麗·舒薇茲博士介紹,這條暴龍的化石是2003年古生物學家在美國蒙大拿州東部的「地獄溪巖層」挖出的。
  • 琥珀中的蚊子體內存在的恐龍血,能將恐龍復活?科學家卻這樣說!
    在我們平時沒事的時候都會看一些電影來放鬆,相信大家都看過侏羅紀公園。這是一部講述科學家利用基因把恐龍復活的科幻電影。電影中給我們帶來的視覺衝擊和音效,都使大家身臨其境。這些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常見到的,當然這話也只能放在以前,可以這樣說。
  • 科學家能否復活恐龍?現實和電影裡的一樣嗎?
    科學家能否復活恐龍?現實和電影裡的一樣嗎?《侏羅紀公園》中對恐龍的描述超出了以往的怪獸電影範疇,成為了被當時科學界所讚譽的經典影片。    而在22年後上映的《侏羅紀世界》中,還有另一種倍受歡迎的恐龍:迅猛龍(當然,如果你希望自己更有學術B格,也可以叫他們伶盜龍)有著群居的習性,性格聰慧還透著點狡猾。但是這種恐龍的化石表明,他們的體型只有電影中的一半大小,智力也遠遠不及電影中那麼聰明,畢竟頭骨證明,迅猛龍的腦容量可不算大。
  • 恐龍復活丨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說起恐龍,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還是看過的電影《侏羅紀公園》和《侏羅紀世界》。電影中構建過一個壯觀的世界:巨大的腕龍和梁龍行走於林間,霸王龍和馳龍在廢棄的城市中追逐,計算機技術幫助我們從視覺上實現了看到恐龍的夢想。
  • 恐龍能被復活嗎 侏羅紀公園能否成為現實 科學家表示不現實
    提到恐龍,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可能不是冷冰冰的化石,而是在螢屏上活靈活現的電影造型,其中又以侏羅紀公園為最,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不在少數,也有很多人都希望,真的會有那麼一天,像侏羅紀公園中的那些場景,能夠真實的出現在現在的地球上,畢竟科幻都是基於現實,說不定真的能有手段復活恐龍呢,普通人確實會這樣想
  • 歐美十部經典科幻電影
    s Avatar: The Game)於2009年12月1日推出,遊戲類型為TPS(第三人稱科幻稱射擊動作遊戲),支持3D顯示器。另外,還有一些《阿凡達》周邊產品及同名作品。科學家們選出這兩部電影,可能是對《星球大戰》最  初三部曲系列存有懷舊之情,並非全為了片中的科學情節。這兩片上映後,掀起一股《星球大戰》玩具及遊戲的流行風,成為日後多部太空電影及科幻小說的模板。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於是他們從這隻蚊子化石的體內提取出了恐龍的DNA,成功地將已經滅絕了6500年的恐龍復活了。恐龍真的被科學家復活了嗎?不要感到驚訝,因為這只是好萊塢電影《侏羅紀公園》中虛構的情節。恐龍復活通過琥珀中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讓恐龍復活雖然是電影中的情節,但看上去也並不是毫無道理。
  • 現代的DNA技術,能讓恐龍復活嗎?科學家曾努力嘗試過!
    現代的DNA技術,能讓恐龍復活嗎?科學家曾努力嘗試過!可能很多人都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應該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回憶了,尤其是大多數男生對於這部電影更是非常的感興趣,作為一部科幻電影,在裡面有一個小島上,就是人們利用DNA技術復活的恐龍。
  • 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能復活恐龍嗎?
    看過電影《侏羅紀》的小夥伴都知道,科學家通過遠古樹脂化石,提取琥珀中蚊子裡的恐龍血液,利用血液提取了恐龍的DNA片段,藉助青蛙的DNA成功復活了恐龍。但是電影終究是電影,那麼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能成功復活恐龍嗎?我們來看看現有的技術能否幫助恐龍復活。
  • 在現代社會復活恐龍後:結局相當殘忍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對於復活數千萬年前滅絕的恐龍物種具有重要貢獻,然而,儘管這些科幻情節顯然不太現實,但要維持一個恐龍公園,復活恐龍僅是第一步……《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以及《新侏羅紀世界:露營白堊紀》等影視作品清晰地表明運營恐龍主題的公園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但你要擔心的不僅僅是避免復活的恐龍吞食遊客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於是他們從這隻蚊子化石的體內提取出了恐龍的DNA,成功地將已經滅絕了6500年的恐龍復活了。恐龍復活通過琥珀中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讓恐龍復活雖然是電影中的情節,但看上去也並不是毫無道理。因為現在科學家已經通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了一些動物。例如,克隆羊,克隆猴等等。那科學家能否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呢?那什麼是克隆技術呢?生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無性繁殖,一種是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在植物中比較常見。例如我們可以通過扦插的辦法將植物的枝條插到土壤中從而產生一株新的植物來。
  • 在現代社會復活恐龍後:結局相當殘忍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對於復活數千萬年前滅絕的恐龍物種具有重要貢獻,然而,儘管這些科幻情節顯然不太現實,但要維持一個恐龍公園,復活恐龍僅是第一步……《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以及《新侏羅紀世界:露營白堊紀》等影視作品清晰地表明運營恐龍主題的公園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但你要擔心的不僅僅是避免復活的恐龍吞食遊客,你必須要讓這些史前物種在現代世界存活下來,這比你想像的更加困難
  • 復活恐龍技術的衍生物
    因此,恐龍死後無法保存基因,這導致現代科學家就無法提取有用的基因。至今為止是否可以復活恐龍仍是一個謎,但雖然不能復活真正的恐龍,卻已經衍生出仿真恐龍的概念。顧名思義,仿真恐龍是根據仿生學原理製造的恐龍。它們是可移動且栩栩如生的恐龍。
  • 人類能復活恐龍,建設"侏羅紀公園"嗎?科學家早已給出了答案
    想必大家都看過《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電影中的科學家從琥珀裡的蚊子中提取了恐龍的DNA,復活了恐龍,從而建設了恐龍主題公園,遊客們可以駕車、乘船在公園裡遊玩,這個公園裡幾乎&34;了所有滅絕的恐龍。可以復活已經滅絕的恐龍嗎?
  • 復活恐龍需要幾步?《侏羅紀公園》:三步就夠
    我們能復活恐龍嗎?突然有一天人類突發奇想,要弄幾隻恐龍玩玩,能成功嗎?電影中恐龍的復活電影《侏羅紀公園》的故事當中,科學家們是通過復原恐龍的遺傳物質,也就是DNA來復活恐龍的。先說遺傳物質在電影中,用於復活恐龍的DNA取自一隻蚊子,它吸飽了恐龍的血,可能是吃的太飽了行動緩慢,它剛好一頭撞進了正在落向地面的液態樹脂
  • 大片背後的故事真的有可能復活恐龍嗎
    只要想到兩朵花,這不是惡意扮演,那部電影終於開拍了,事實上我的意思是說到恐龍,我想到了侏羅紀公園,一部好萊塢經典電影,有兩部熱門票房。侏羅紀公園的名字,我不需要再介紹了。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這部電影是世界上最好的恐龍科幻小說,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人會認真對待故事情節和背景。
  • 有科學家稱已提取恐龍基因,這是真的嗎?
    有科學家稱已提取恐龍基因,這是真的嗎?對於現代人來說,了解恐龍只是通過一些影視劇的描述和渲染,它們在歷史上究竟是怎樣的存在,我們也只是一知半解,我們只知道在6500萬年前隨著一顆小行星的撞擊,這些龐然大物在地球上消失不見,科學家們通過遺留在地球上的恐龍化石對這些恐龍進行了簡單的還原,才有了我們在影視劇裡看到的恐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