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振動的那些事5——全頻譜圖

2021-01-19 威惠智能
之前講述了頻譜圖,今天更進一步,介紹「全頻譜圖」(Full Spectrum)的概念。



我們知道,加速度計是安裝在靜態部件上的,但是如果要測轉軸的振動,由於它本身在轉動,那更適合用位移傳感器來測。



圖1 -位移傳感器


位移傳感器的優勢在於非接觸式測量,它利用渦電流效應,當導體(即轉軸)在磁場中運動,導體出現感應電流,位移傳感器就能產生相應的電信號來反映導體的位移變化。


測量由兩個位移傳感器進行(X、Y),它們呈90度角分布:



圖2 -90度角部署


這兩個位移傳感器同時採樣,輸出波形X、Y,那麼,在一張二維圖上就可以繪製軌跡(Orbit):



圖3 –波形和軌跡



我們來看一下頻譜圖的不足。


假設我們獲得了X、Y的波形(下圖中間),構建其軌跡(下圖左側)。再按照傳統的方式,分別對X、Y進行FFT,得到頻譜圖(下圖右側):



圖4 –軌道、波形和頻譜


頻譜圖的不足在哪裡?——它丟失了相位信息。


你看X、Y在時間軸上是具有相位關係的,比如,對於當前採樣點,X波形正好在波谷,Y波形正好在半山腰(圖中20ms的附近那個小圓點)。但是,頻譜圖中並沒有反映兩個波形的相位信息,也就是說,你並不知道X波形在前還是Y波形在前。


另外,軌跡具有方向性,比如,當前的轉軸是逆時針旋轉的,這個方向性在頻譜圖中也無法體現。


所以,按照傳統方式得到的X、Y的頻譜圖,這兩個頻譜圖不具有任何的「相關性」,繼而無法從頻譜圖恢復真實軌跡。由此,如果從頻譜圖直接去分析轉軸的狀態,也就不那麼可靠了。



為了避免頻譜圖的不足,引入「全頻譜圖」概念。


全頻譜圖是由一家叫「Bently」的公司發明的,中文翻譯過來就是「賓利」。。。不過此賓利非豪車賓利,人家是一家專門做傳感器的老牌公司。


全頻譜圖的原理是這樣的:



綜上,每個軌跡可以由多個順、逆時針旋轉的向量形成,用全頻譜圖來表示這些向量的頻率和大小(旋轉半徑)。


正數部分為順時針旋轉的向量,負數部分為逆時針旋轉的向量,相比於傳統的頻譜圖,由於它有「正、負」的頻譜, 所以稱為「全頻譜圖」(Full Spectrum)。


我們來看清晰大圖:


圖5 –軌跡分解


最上層中間的是原始軌跡,它被分解為左、右各兩個橢圓。

左邊的橢圓由兩個半徑為R1-,R1+的圓形旋轉向量構成,R1-為逆時針旋轉,R1+為順時針旋轉,頻率為1X(軸的轉速)。

右邊的橢圓由兩個半徑為R2-,R2+的圓形旋轉向量構成,R2-為逆時針旋轉,R2+為順時針旋轉,頻率為2X(軸的2倍轉速)。

α和β可以理解為向量的初始相位。

最下層就是全頻譜圖,展示了向量的大小(R1-、R1+、R2-、R2+),及其頻率。



那麼全頻譜圖如何獲取呢?非常簡單:


圖6 –全頻譜圖獲取


其實還是靠FFT,只是不直接對X、Y波形做FFT,而是對X、Y波形計算後得到順、逆旋轉的向量,然後做FFT,計算方式如下:


R+為順時針旋轉的向量,R-為逆時針旋轉的向量。

α和β為相位,真實情況下會有個參考點,X、Y波形上的每個點對於這個參考點的相位差就是α和β。


總之,通過這麼計算,在全頻譜圖中,X、Y波形的相位信息就被關聯起來了。



剛開始接觸全頻譜圖時看起來彆扭,看多了就熟悉了,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軌跡:




圖7 –常見全頻譜圖



我們來看一個離心增壓機的故障演化,正常狀態下X、Y的頻譜圖和全頻譜圖如下,峰值為87.5Hz,正好是轉速(Fr):



圖8 –正常狀態


幾天後出現故障,X、Y的頻譜圖和全頻譜圖如下:



圖9 –故障狀態


從X、Y的頻譜圖、全頻譜圖上可以看到,在55Hz處出現明顯的峰值。


然而,從X、Y的頻譜圖看不出振動的特定模式,但是全頻譜圖中,±55Hz的峰值似乎預示著一種很有規律的振動,回想一下,這種振動規律在圖7中不就有嗎?


我們來看一下轉軸的軌跡圖:



圖10 –軌跡


很潦草吧,那麼我們用55Hz進行過濾,得到:



圖11 –55Hz軌跡


是不是和圖7中的一個很像?


事實上,牛逼的賓利公司在發明全頻譜的時候,也對典型故障的全頻譜圖做了模式匹配,像圖中此類的全頻譜圖(±55Hz的峰值,類似還有1/3、1/2、2/3的Fr等),通常是由於轉軸和軸承的「局部摩擦」造成的。


這樣,我們就可以有針對地去排解故障了。



我們是一家提供正經「振動」服務的組織,如果你有需要,歡迎和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降低機器維護成本 MEMS加速度計振動監測應用成風
    對於只監測奈奎斯特區域的系統而言,這種收摺行為可能會造成不實故障並且使得在特定頻率下振動內容的檢視失真。  .多窗口技術  時間一致的取樣在振動感測應用裝置當中往往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時間記錄的起始與結束的非零取樣值會導致大量的頻譜洩漏,此將會使FFT解析度降等。 在計算FFT前應用多窗口功能有助於頻譜洩漏的管理。
  • MEMS振動監控:從加速度到速度
    其最近的能力進步,加上MEMS加速度計已有的相對於傳統振動傳感器的諸多優勢(尺寸、重量、成本、抗衝擊性、易用性),促使一類新興的狀態監控(CBM)系統開始使用MEMS加速度計。結果,許多CBM系統架構師、開發者甚至其客戶首次考慮使用此類傳感器。他們面臨的問題常常是如何快速了解評估MEMS加速度計功能的方法,以便在其機器平臺上測量最重要的振動特性。
  • 機器振動特徵分析(流體引起的震動二)
    3.流量不足問題象氣蝕一樣,對風機來說就是供給的空氣流量不足,通常是因為風門調節問題或採用了不適合的其它設備,典型的供量不足頻譜幾乎與氣蝕相同(高頻寬帶能量),有時由於供量不足的問題,除了會引起風機自身較大的振動外,還會引起出入口處大的振動。4.當氣蝕發生時,振動的高頻成分將增加(峰值能量、HFD、衝擊脈衝)。
  • 機器振動特徵分析(皮帶傳動問題)
    皮帶傳動問題影響皮帶傳動機器振動的最主要的三個因素:1.皮帶輪的對中; 2.皮帶輪同心度; 3.皮帶輪結構和接觸方法。檢測皮帶輪振動時注意事項1.最好按圖所示的方向測量皮帶輪徑向方的振動。2.可調整的V-皮帶輪由於調整不當會引起過大的振動,造成皮帶和皮帶輪過早損壞。
  • 振動監測標準與理論
    圖2 機械預防損傷曲線 以振動值作為評定機器振動狀態,是製造廠出廠檢驗的依據,這種評定標準往往是比較苛刻的。齒輪齧入齧出過程產生衝擊激勵,引起的結構衝擊振動響應。 4)交叉調製成分。齒輪存在製造或安裝誤差(如齒輪軸存在偏心、齒輪節距不均、主從動軸不平行等),在嚙合過程中,齒面載荷將產生波動,使振動幅值和頻率發生周期性變化,產生信號調製現象,結果在振動信號頻譜中產生邊帶成分。 5)隱含成分。
  • 振動的檢測方法與監測方法
    但當機器磨損、基礎下沉、部件變形、連接鬆動時,機器的動態性能開始出現各種細微的變化,如軸不對中、部件磨損、轉子不平衡、配合間隙增大等。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在振動能量的增加上反映出來。因此,振動加劇常常是機器要出故障的一種標誌,而振動是可以從機器的外表面檢測到的。過去,設備工程師根據經驗靠手摸、耳聽來判斷機器是否正常或其故障是否在發展。
  • 機器振動特徵分析(滾動軸承故障二)
    滾動軸承故障的振動特徵滾動軸承一旦產生故障,可能會產生四種類型頻率的振動 :隨機的超聲頻率; 軸承零部件的自振頻率; 軸承故障特徵頻率; 軸承故障的和頻及差頻。隨機的超聲頻率振動 滾動軸承初始故障時產生的振動,從滾動軸承安裝在設備上直到它們剛發生故障之前,發生的頻率範圍從約5000Hz到60000Hz超聲頻率範圍。包括振動尖峰能量(SpikeEneey),高頻加速度(HFD),衝擊脈衝(ShockPules)及其他。通常,以總量值評定軸承的狀態,其頻譜數據信息更豐富。
  • 電機的振動分析:從振動原理到故障診斷
    》(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ISO3945(1985)《轉速10r/s機器的機械振動——在運行地點對振動烈度的測量和評定》(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VDI2056《機器的機械振動評價標準》(德國標準)不同轉速範圍的電機,其測量值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
  • 基於半周期積分算法的微小振動測量研究
    對保存下來的數據進行了頻譜分析、去噪。當測量振動幅值時,加速度計的輸出信號要經兩次積分,引入的漂移將會隨時間越來越大[1]。為了減少漂移帶來的影響,採用半周期積分算法來繪製機器各個關鍵部位的振動軌跡。摘要:為了能夠監測工廠機器的健康狀況,並在機器出現故障徵兆時儘早發現,本文設計了一套測量其關鍵部位振動狀態的系統。該系統採用了基於FPGA的多通道大容量數據採集方案,並使用32片加速度傳感器(型號為MPU6050)作為振動數據的採集模塊。對保存下來的數據進行了頻譜分析、去噪。
  • 往復式空壓機振動診斷實施要點,附診斷實例
    2)選取測量參數往復式空壓機的各個運動部位(如連杆軸瓦、十字頭、活塞、氣閥)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衝擊性,因此選用振動加速度參數最能反映機器運行狀態,表1是採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別在1kHz和10kHz兩種頻率範圍內測量的結果,測點位置如圖1所示。
  • 滾動軸承頻譜分析詳解
    振動尖峰能量烈度圖:高頻加速度和衝擊脈衝的比較烈度表:軸承部件的自振頻率:頻率範圍500~2000HZ,軸承零部件受到衝擊時,以它們的自振頻率「瞬時擾動」。評定轉速低於250RPM機器的軸承狀態:目前已經成功地評定轉速低達1.5RPM的滾動軸承,主要取決於分析儀和傳感器。對於轉速在120RPM以下的頻率不能把振動加速度信號積分到振動速度,否則會對振動幅值有較大的壓縮。加速度一次積分為速度,速度一次積分為位移。目前最通用的加速度計的響應頻率約在5~10000HZ。
  • 機器振動特徵分析(共振問題二)
    圖中給出了軸振動的前三個振型,實際上這個軸有無數個自振頻率和對應的振型。注意,振型階數越高,對支承軸承產生的偏轉作用力越小,所以當有高階振型存在時,軸及軸承上受到的應力作用比低階的小。機械固有頻率測試 衝擊試驗不用啟動機器,將加速度傳感器安裝在待測自振頻率的部件上,然後在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衝擊機器,與此同時使用FFT分析儀記錄下加速度傳感器的振動響應信號,分析儀上顯示的振動峰值所在的頻率,即是傳感器所安裝方向上的自振頻率
  • 機器振動特徵分析(共振問題)
    共振問題的識別高度定向的振動 在HVA三個方向上,共振方向振動比其它兩個方向振動大5到15倍。這也是要在每個軸承的所有三個方向測量振動的原因。共振測量方向的相位特性 在機器共振方向,相位隨轉速變化很大,在共振頻率處相位將變化90度,通過共振時相位幾乎變化180度,與存在的阻尼值有關。非共振測量方向相位的變化可能很小,因為它們未經受共振。
  • 隨機振動試驗條件有哪些?
    由圖可見,隨機過程最明顯的特點是非周期性,瞬時值無法預測,但並非無規律可言,而是表現出統計規律性。隨機振動試驗的試驗條件(嚴酷等級)是由試驗頻率範圍 (Hz)、功率譜密度 (g²/Hz)、功率譜密度的頻譜、總均方根加速度 (Grms)、試驗時間四個參數組成。
  • 用於工業振動的加速度計及其模塊方案
    振動是機器診斷的關鍵要素之一,已被可靠地運用於監控各種工業應用中的最關鍵設備。以滾珠軸承故障監測為例,每次滾珠碰觸到開裂處或者觸碰到內環或外環的缺陷位置,就會發生撞擊,引起振動,甚至導致旋轉軸輕微移位。撞擊發生的頻率由轉動速度,以及滾珠的數量和直徑決定。一旦故障出現,前面提到的撞擊有時候會產生可以聽見的聲音,即衝擊波,表現為低能量譜分量和相對較高的頻率,通常大於5 kHz,而且總是遠遠超過基本的旋轉頻率。
  • 風機振動分析總結,含動圖!
    風機振動分析總結,含動圖!
  • 淺談4051實時頻譜分析功能 ——螢光頻譜圖的應用指南
    此外,實時頻譜分析功能中提供了螢光頻譜圖、無縫瀑布圖、頻譜圖、頻率vs時間圖和幅度vs時間圖共計5種圖譜的顯示,保證了對實時信號進行多維度的觀察,如圖1所示。 圖1  實時頻譜分析功能界面顯示其中,螢光頻譜圖是基於頻譜統計的二維圖譜。在螢光頻譜圖中,橫軸代表頻率,縱軸代表幅度,像素點的色彩代表該頻率點的幅度統計次數,如圖2所示。
  • 基於FPGA的頻譜分析儀的設計流程簡要闡述[圖]
    它利用FFT將信號分解成分立的頻率分量,由模擬/數字轉換器(ADC)直接對輸入信號取樣,經過FFT處理後獲得頻譜分布圖。此類分析儀速度明顯優於傳統分析儀,可以進行實時分析。本文的設計就採用這種原理。 在此設計中,信號經過濾波、放大之後,通過AD取樣,在FGPA內對信號進行全硬體的數字濾波後,交給FFT信息處理單元進行FFT變換,最後送到LCD顯示其頻譜分析的結果。
  • 無線電頻譜圖在無線電管理中的應用
    對稱性,也就說,一般情況下,正常電臺發射的頻譜圖,從中心頻點處分,左右是對稱的,目前,頻譜圖不對稱的還不多見。 2.無線電頻譜圖的唯一性 首先,我們討論無線電頻譜圖是否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說,固定無線電臺監測或檢測的頻譜圖,是否有唯一性。
  • 剖析:紅星機器試論球磨機小齒輪振動的原因
    紅星機器經長期觀察研究發現,一旦小齒輪在球磨機運轉時發生振動,說明零件本身甚至設備本身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球磨機作為選礦設備中的重要粉磨設備,應用領域非常廣泛,能夠滿足用戶的多種粉磨需求,達到理想的粉磨效果。水泥球磨機作為球磨機中的一種,更是在水泥生產線中佔據著重要地位,設備的正常運轉離不開機器中每一個零部件的的配合和輔助作用,小齒輪作為中間的紐帶和橋梁,更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