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黑夜,日行2萬多步,在成都市錦江各醫療機構與集中觀察隔離點,總是能見到曹昊身穿防護服的忙碌身影。作為錦江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負責人,這位剛圓滿完成第五批對口支援工作並在考評中獲得「優秀」的援藏幹部,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疫中繼續帶領檢驗團隊與時間賽跑、衝鋒一線,踐行疾控人誓死守衛人民健康初心使命,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攻堅克難,做一流川西實驗室「建設者」
疫情發生以來,爐霍縣作為甘孜州溝通南北的交通樞紐,爐霍縣疾控中心實驗室作為甘孜州疾控中心重要補充,在色達、道孚等承擔起大量檢測任務,為疫情防控做出巨大貢獻,這一切都離不開曹昊堅持多年的辛勤付出。
在脫貧攻堅對口支援爐霍縣疾控中心過程中,他心中有一個堅定信念:「要建就建真正一流川西實驗室,不能只弄個中看不中用的擺設。」根據設計圖紙和現場實地測量,他立即規劃每一間的實驗室分區和儀器布局,和當地幹部從積壓了十多年的庫房中挑選出還可以使用的實驗設備,連同新購進的設備一件件搬進對應的實驗室、一件件親自安裝並調試,並逐個建立儀器檔案,教授當地幹部使用方法。最終,爐霍縣疾控中心實驗大樓已建成為不遜色於四川省疾控中心、甘孜州疾控中心的一流實驗室,受到各方專家一致肯定,他的照片也永遠留在了中心工作人員照片牆上,「你永遠是爐霍疾控的一份子!」當地幹部離別時動情說到。
爭分奪秒,做戰鬥一線病毒「偵查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實驗室儘早確診是關鍵環節。作為中心檢驗科花叢中唯一兩片綠葉之一,從疫情發生,曹昊就衝鋒在最前線,「有危險的我先去打探情況。」「最累的工作我們男同志包了。」一個多月時間,曹昊帶領科室全員24小時輪班奮戰,克服人員不足等困難,採送樣500餘人次,不斷優化採送樣流程,為疫情防控爭取寶貴時間。
樣品標本有可能是病毒含量極高的傳染源,檢驗人員必須絕對做好個人防護,他通過科學合理分配物資,既保證每位同志的安全,實現零感染,又保證每一套珍貴的防護裝備充分利用。單位實驗室檢測條件落後,他說:「沒有火神山的速度,也要當作火神山來建設。」曹昊主動放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他用一天聯繫實驗室修建單位選址測量,一天根據多年積累經驗和省市專家意見敲定設計圖,第三天準時開始施工,以確保新建的加強型P2實驗室能夠設計科學、迅速建成,儘早為疫情防控添磚加瓦。
攜手互勵,做同心戰疫「夫妻兵」
作為疾控機構雙職工,曹昊的妻子是四川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檢測所的一員。因為是同班同學,專業上的默契使他們走在一起,更能理解對方。疫情以來,他們堅持紮根一線,常常一周都見不到面,一歲多的兒子也只能交由父母照看。唯一見面時間,更多的對話變成了「甘孜州人數升的有點快,應該要派人去支援一下才行。」「鍾南山院士說糞便中檢出了病毒,你們糞便是怎麼檢測的,陽性率高嗎?」「我們防護用品是這麼消毒的,你們怎麼消毒的呢?」「全國確診人數終於下降了!」 等分享探討全國疫情形勢、如何做好生物安全防護、檢測技術更新等專業問題。
因為經常加班,相互間默默支持與鼓勵就變成了那夜晚留下的一盞燈,桌上留下的一份飯菜和一則微信的牽掛——「快到家了嗎?還給你留了飯。」因為同樣的志向給了他們同樣的決心:武漢加油,中國必勝!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