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塗膠粘劑粘結機理
單塗粘結機理
物理及化學作用機理
物理
化學
橡膠配方的選擇對粘結的影響,主要分以下五部分:
生膠和聚合物體系的選擇
硫化交聯體系的選擇
補強填充體系的選擇
軟化增塑體系選擇
穩定防護體系選擇
粘結機理圖
橡膠的可粘接性:
-橡膠的極性
-化學反應活性(不飽和度)
-可溶性
-分子對稱性
通用橡膠基本性能對比:
通用橡膠可粘結指數:
可粘指數
硫化體系一般由硫化劑、促進劑、活性劑和防焦劑組等等組成;
硫化劑:硫磺、硫磺給予體(無硫配方)、過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等;
促進劑:噻唑類(促進劑M,DM),次磺醯胺類(促進劑CZ,NOBS)秋蘭姆類(促進劑TT)、二硫代氨基甲酸鹽類(促進劑ZMDC)、胍類(促進劑D、DOTG)等;
活性劑:金屬氧化物類、有機酸類、胺類;
防焦劑:有機酸或酸酐、亞硝基化合物、氮硫類化合物(防焦劑CTP);
--硫磺硫化體系(1份)比無硫硫化體系和過氧化物硫化體系更好粘;
--常規硫化體系>半有效硫化體系>有效硫化體系;
--M,DM由於與粘結;
-TMTD、ZDMC不利於粘接;
--大劑量防焦劑PVI與超促進劑配合不利於粘結,PVI<0.1份(NR);
顏基和顏料體積濃度PVC
石油系操作油與各種橡膠的相容性:
軟化增塑體系選擇對粘結的影響
軟化增塑體系會遷移至橡膠與面膠界面,影響粘結,但少量(<5份),有助於粘接;
環烷油類或石蠟油類影響較小,儘可能地避免使用芳香類和酯類(鄰苯二甲酸酯等);
EPDM和IIR使用鄰苯二甲酸酯會損害粘結
NBR使用鄰苯二甲酸酯會抵消其粘結性;
如果鄰苯二甲酸酯與高比表面積的無機填料(如矽化合物)並用,會中和掉其副作用;
抗氧劑(防老劑):胺類(歷史悠久,效果好,有汙染):防老劑A、D、4010、4010NA、H;
遷移至界面影響粘接,用量以不噴霜和不滲汗為準;
本文資料主要來自專業粘合劑製造品牌—洛德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