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位於臺灣最南端,屬於熱帶氣候,全年年均溫約23度,水下溫度約24~28度之間,是很適合潛水活動的潛域。地處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生態保育觀念比臺灣其他地區更加完善,因此水下生態相對豐富。因為地形原因,冬天吹起落山風還是可以找到適合的潛點,潛點包含初級訓練至高級船潛皆有,是一個很適合規劃潛水活動的地點。
岸潛部分則為餵魚區、軟珊瑚區。因為是保護區加上人為的餵養,此處造就了數量與種類豐富的魚群,完全不輸給國外的潛點。底部多為細沙與珊瑚礁地形,需要有較好的中性浮力才能保有更好的能見度與安全性,同時避免對海洋生態產生破壞。
後壁湖出水口有分兩邊,一般是指水道右側的海灣區,出水口右側
出水口海域常年風平浪靜,非常適合浮潛或潛水的初學者。淺礁區的珊瑚復蓋率很高,往南踢出淺礁區,深度由3米陡降至10米,一般底棲群聚以硬珊瑚為主,如軸孔珊瑚,鹿角珊瑚,鐘形微孔珊瑚等。由此可前往看可愛的小丑魚,火焰貝,運氣不錯還可以與海龜或隆頭鸚哥擦身而過喲!
而河道左側出水口左側餵魚區是由一大群疣枝狀的雀屏珊瑚組成巨大的群礁體,形成魚類的庇護所,在墾丁海域並不常見。有人則稱為石頭坡,這裡是當地相當出名的潛水與浮潛熱門地點。從潛莊到後壁湖大約10分鐘車程,由於後壁湖至南灣一帶為護漁區,海域不得捕魚、下網、垂釣,所以魚群特多,珊瑚保護得宜,海底景觀相當豐富。
在出水口海灣內,水質清澈,風平浪靜,最不受風浪影響。而東側的石頭坡,更是水上活動最活耀的區域,早期的潛店在體驗潛水都會攜帶麵包下海餵魚,導致目前魚都不怕人了,魚群也很多,種類也很多,光是蝶魚就七、八種,這是其他海域都很難看到的耶,簡直就是魚類教室了,每每令遊客流連忘返,但目前潛店有都有共同的共識就是不在餵魚,因為這樣會讓魚兒過度親人而導致容易被抓走,這樣下次我們來潛水時,就看不到魚了。
2005年成立保護區後,餵魚區魚種種類與數量不斷增加,如四線笛鯛,單斑龍佔,條紋石鱸,龍膽石斑等,數量多且不畏人,是可以近距離與魚類接觸的好地方。(保育區屬墾丁國家公園,嚴禁獵捕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