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戰疫丨冰川地貌——冰磧湖、冰蝕湖

2021-02-15 高中地理何從春工作室

冰川地貌指的是在冰川作用下塑造的地貌。冰川的運動包括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是進行侵蝕、搬運、堆積並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動力,而是與寒凍、雪蝕、雪崩、流水等各種外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區的地貌景觀。如冰蝕湖、冰磧湖、U型谷、峽灣、冰鬥、角峰等。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冰磧湖、冰蝕湖。


冰川消融時,終磧物堵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湖盆,積水成湖。新疆博格達峰北坡的天池,即為第四紀冰川消退形成冰磧堤堵塞冰川谷而成。 [1] 

        

著名的冰磧湖——日內瓦湖

日內瓦湖,是阿爾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個。湖面面積約為224平方英裡,在瑞士境內佔140平方英裡,法國境內佔84平方英裡。日內瓦湖是羅納冰川形成的冰磧湖。

冰蝕湖,冰川湖的一種。由冰川掘蝕作用產生凹地積水而成。如中國藏北高原的一些湖泊,是山谷冰川侵蝕形成的冰蝕湖;俄羅斯科拉半島、芬蘭境內和加拿大東部的大多數湖泊,是大陸冰川形成的冰蝕湖。 [2] 

著名的冰蝕湖——蘇黎世湖

瑞士著名冰蝕湖。在瑞士高原東北部,從蘇黎世市向東南延伸。湖面海拔406米。呈新月形,由東南向西北延伸29公裡,寬1—4公裡,面積88平方公裡。西北部較深,最深處143米。東南部較淺。部分湖段可以通航,有漁業,湖岸緩坡上布滿葡萄園和果園。

(高考地理模擬仿真訓練)龍巴薩巴湖是青藏高原上的冰川終磧湖,為某歷史悠久的河流源頭,其湖面大小變化呈現冰退湖進的特點。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龍巴薩巴湖自形成後始終只有一個固定出水口,位於圖中(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2、該湖盆(    )
A.為東北—西南走向
B.1977年以來面積逐漸縮小
C.湖底的沉積物顆粒較均勻圓滑
D.兩側較陡中部較緩的「寬谷」
3、形成龍巴薩巴湖的冰川位於該湖泊的(  )
A.西北側   B.東北側   C.東南側   D.西南側
參考答案:1.B  2.D  3.C
1.B  根據圖示龍巴薩巴湖的面積越來越大,湖岸線向東、向東南方向擴大,可以看出湖區的地勢是從東、東南方向向西逐漸降低,所以②處是固定出水口,B正確。
2.D  根據圖示龍巴薩巴湖呈西北-東南走向,由於冰川融化,湖的面積越來越大;由於龍巴薩巴湖是青藏高原上的冰川終磧湖,所以其顆粒物應該是大小混雜;從湖岸線的疏密程度可以看出:湖盆的兩側較陡,中間較緩。所以D正確。
3.C   略

參考資料:

1.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編輯.地質大辭典(一)普通地質構造地質分冊 上冊:地質出版社,2005

2. 河海大學《水利大辭典》編輯修訂委員會.《水利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10

圖片來自網絡

圖文編輯:彭超

相關焦點

  • 冰川地貌的新類型啥時候得正名?
    * 冰川(包括冰水)沉積地貌分布於冰川下遊,形態類型包括終磧壠、側磧壠、冰磧丘陵、冰磧臺地、底磧丘陵和底磧平原、鼓丘與漂礫扇,以及由冰水沉積物組成的冰礫阜、蛇形丘、冰水階地臺地和冰水扇等。大陸冰蓋和山地冰川的地貌組合有較大差異。前者冰體從中心向四周流動,以冰蓋前緣廣泛發育冰磧(尤其是終磧)、冰水堆積地貌和大面積的冰蝕凹地為特徵,沒有側磧壠,只有在孤立的冰原島山地區才出現冰蝕地貌。
  • 學習戰疫丨冰川地貌——冰鬥、刃脊、角峰
    冰鬥由冰蝕作用造成的三面環山,後壁陡峻的半圓形窪地。其出口向山坡前方,口上常有凸起的巖坎,整個地形似匙狀。
  • 冰川地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著名冰川地貌有哪些?
    冰川侵蝕地貌一般分布於冰川上遊,即雪線以上位置,形態類型有角峰、刃脊、冰鬥、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蝕地貌。山地冰川受地形限制,與周圍基巖接觸面大,造成的冰蝕地貌類型眾多,有明顯的垂直分帶和水平分帶。
  • 自然之湖,四川的稀缺景觀
    ▲巴顏喀拉山的一處冰川U形谷和冰蝕湖泊(@楊健) 冰川湖泊分為冰蝕湖和冰磧湖> 冰蝕湖 由冰川刨蝕、掘蝕地面產生的凹地積水形成 冰磧湖 又稱冰川堰塞湖 古冰川退縮後 冰川挾裹的物質堆積雍堵河道積水而成
  • 你知道地球表面凹凸不平的地貌是怎麼形成的嗎?——外力篇
    由於依靠外力作用所塑造成的地貌類型眾多,在這裡我們通過河流、喀斯特、冰川這三種地貌來描述外力作用對地貌的影響。1.河流地貌在河流地貌中,我們可以看到瀑布、衝擊平原、三角洲,V型谷。水流對河床堅硬巖石下流脆弱巖石侵蝕速度較快,形成落差,河水流過,形成瀑布。上遊水流湍急切割出V型山谷。流流出山口後,河面漸寬。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衝擊扇或衝擊平原。
  • 成都山地所等在喜馬拉雅山入湖冰川-冰湖系統演化過程研究中獲進展
    冰川接觸型冰磧湖是一類典型的冰川/冰湖系統,在我國藏東南、喜馬拉雅山地區以及阿拉斯加、南美、紐西蘭等地區的一些冰川作用區很常見。喜馬拉雅山是高亞洲冰川區冰湖潰決災害集中分布的區域,其中段冰川接觸型冰磧湖分布廣泛。入湖冰川冰舌往往流速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冰川上遊冰體向下遊消融區的輸送速率,加速冰川物質虧損。此外,冰川接觸型冰磧湖擴張更快,並可能受到冰崩的擾動,潰決風險往往較高。
  •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
    (1)約塞米蒂國家公園,由第四紀冰期的冰川作用形成的花崗巖「浮雕」等冰川地貌引人入勝。試敘述花崗巖「浮雕」地貌的形成過程。(2)簡述加利福尼亞一帶是震級高、破壞性強的大地震「潛伏」地區的原因。(3)美國有龐大的綜合運輸系統,其中鐵路仍佔有重要地位。
  • 海螺溝一號冰川是我國至今發現的最高最大冰瀑布
    如果說粒雪盆是成冰與屯冰庫,則大冰瀑布如同冰川冰的粉碎機,而冰瀑坡腳則是新的冰川構造鑄造場。2、消融景觀消融景觀 如冰杯、冰井、冰川豎井(與冰下河相通)、冰柱、冰洞、冰橋、冰面湖、冰面河、冰下河(冰川城門洞)、冰湧泉、冰川乳等。
  • 歐洲是冰川地貌廣布的大洲,從峽灣、湖泊、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此外,由於歐洲位於中高緯度地區,在地貌分布上,歐洲大陸廣布冰川地貌,可以說在歐洲大陸上隨處都能看到冰川作用的痕跡。當然,目前歐洲大陸並沒有大面積的覆蓋冰川,但是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地處中高緯度的歐洲有著廣泛的冰川覆蓋,從而也就形成了大量的冰川地貌。
  • 歐洲是冰川地貌廣布的大洲,從峽灣、湖泊、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此外,由於歐洲位於中高緯度地區,在地貌分布上,歐洲大陸廣布冰川地貌,可以說在歐洲大陸上隨處都能看到冰川作用的痕跡。當然,目前歐洲大陸並沒有大面積的覆蓋冰川,但是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地處中高緯度的歐洲有著廣泛的冰川覆蓋,從而也就形成了大量的冰川地貌。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冰川|盆地|冰緣|喀斯特|地形_網易訂閱
    察看地形地貌是學習風水的一門重要知識。地理學又稱為勘與學,勘與為勘天察地之稱,即上觀天象俯察地理之術。俯察地理即看山川河流結構形貌之勢,就預知其地下組成結構,或含有石油、礦藏、暗河、溶洞…巖石狀況、土貭緊密及色彩,以及所含之物理(物質地理)性質與化學元素或是否釋放對人體有利或損害元素等等重要信息都在地形地貌的觀察中皆有所體現或可洞穿。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動力,是與寒凍、雪蝕、雪崩、流水等各種營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區的地貌景觀。冰川侵蝕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巖塊,在運動過程中對谷底、谷坡的巖石進行壓碎、磨蝕、拔蝕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蝕地貌形態,如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羊背石、冰鬥、角峰、槽谷、峽灣、巖盆等。冰川堆積地貌是冰川運動中或者消退後的冰磧物堆積形成的地貌,如終磧壟、側磧壟、冰磧丘陵、槽磧、鼓丘、蛇形丘、冰礫阜、冰水外衝平原和冰水階地等。
  • 蘇黎世湖:老城內的中心湖泊,不可方物的美景,著名的冰蝕湖!
    瑞士著名冰蝕湖。在瑞士高原東北部,從蘇黎世市向東南延伸。湖面海拔406米。呈新月形,由東南向西北延伸29公裡,寬1—4公裡,面積88平方公裡。西北部較深,最深處143米。東南部較淺。湖岸坡度徐緩,遍布葡萄園和果園,向南可以遠眺阿爾卑斯山。
  • 陝西也有「海」,發育於第四紀冰川時期,水深度至今無人知曉
    因此,太白山完整的保留了第四紀冰川活動所雕琢的各種地貌形態,至今清晰可見。頂峰完整的保存了兩個典型冰鬥湖,分別是大爺海和二爺海;還有一個受斷層影響的冰蝕湖,叫三爺海。大爺海人稱「仙湖」,海拔3590米;二爺海形似玉如意,海拔3485米;三爺海形似朝笏,海拔3580米。除此之外,還有海拔3380米處的冰蝕湖玉皇池。
  • 流水的侵蝕地貌類型有哪些?什麼樣子的?
    我們生活的地表形態複雜多樣,地貌更是種類繁多。比較典型的地貌主要有流水地貌和風力地貌,流水地貌分為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侵蝕地貌。   流水侵蝕地貌是由於流水侵蝕作用塑造形成的景觀,那侵蝕到底是什麼意思?
  • 【二日遊|達古冰川】邂逅最近的遙遠
    全球海拔最低,面積最大,年紀最輕的冰川,這座冰川就是達古冰川,山頂終年積雪,氣勢宏偉,雪峰錯落有致,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燦燦,十分壯觀。雪山的北坡和南坡發育有厚60-200米的現代山地冰川,其中最為壯觀的三截冰川,即1、2、3號冰川,形成的年限達到上億年,是整個景區的靈魂所在。
  • 世界三大冰川之一的來古冰川
    來古冰川為一組冰川的統稱,包括美西、亞隆、若驕、東嘎、雄加和牛馬冰川,其中亞隆冰川最為壯觀。來古冰川位於西藏昌都地區八宿縣然烏鎮境內,緊鄰然烏湖,來古冰川為世界三大冰川之一,是帕隆藏布的源頭,冰雪融水流進然烏湖。
  • 常見的16種地貌總結一覽<收藏
    地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主要分布在極地、中低緯的高山和高原地區。第四紀冰期,歐、亞、北美的大陸冰蓋連綿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為寬廣的地域,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蹟。 冰川是準塑性體,冰川的運動包含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是進行侵蝕、搬運、堆積並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
    察看地形地貌是學習風水的一門重要知識。地理學又稱為勘與學,勘與為勘天察地之稱,即上觀天象俯察地理之術。俯察地理即看山川河流結構形貌之勢,就預知其地下組成結構,或含有石油、礦藏、暗河、溶洞…巖石狀況、土貭緊密及色彩,以及所含之物理(物質地理)性質與化學元素或是否釋放對人體有利或損害元素等等重要信息都在地形地貌的觀察中皆有所體現或可洞穿。
  • 去麗江,別忘了去老君山,丹霞地貌很奇異
    麗江老君山景區面積1324多平方公裡,豐富的高山植被,珍稀動植物,眾多的冰蝕湖,奇異的丹霞地貌和納西族、白族、傈僳族、普米族、彝族等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構成老君山景區極具觀賞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的獨特景觀。「滇省眾山祖」是雲嶺主脈在麗江市玉龍、劍川、蘭坪、維西等縣區內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