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地表形態不僅 依靠內力,外力也起到很大作用。外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陽能的影響所產生的作用,包括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等。由於依靠外力作用所塑造成的地貌類型眾多,在這裡我們通過河流、喀斯特、冰川這三種地貌來描述外力作用對地貌的影響。
1.河流地貌
在河流地貌中,我們可以看到瀑布、衝擊平原、三角洲,V型谷。水流對河床堅硬巖石下流脆弱巖石侵蝕速度較快,形成落差,河水流過,形成瀑布。上遊水流湍急切割出V型山谷。流流出山口後,河面漸寬。流速減慢。泥沙沉積形成衝擊扇或衝擊平原。而河流入海處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形成扇形低洼平地。在這個過程中,流水侵蝕、流水沉積、流水搬運都在塑造著河流這種地表形態。
2.喀斯特地貌
在喀斯特地貌中,峰林、溶洞,鐘乳石等非常常見。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解碳酸鈣巖石,形成峰林等地表形態。水沿地下裂縫溶蝕形成溶洞、暗河。溶洞形成後,沿裂隙下滲的碳酸氫鈣水。由於溫壓降低分解成碳酸鈣澱積形成。流水的溶蝕和沉積作用造就了喀斯特地貌。
3.冰川地貌
在冰川地貌中,會出現冰川谷、冰磧湖、角峰等地貌。角峰因冰川侵蝕形成的山脊突出的頂尖山峰。而冰磧湖是在冰雪消融時,冰磧物堵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湖盆,積水成湖。冰川的沉積、侵蝕、搬運塑造了冰川地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