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冷知識:宇宙是怎麼形成的,它究竟有多大你知道嗎?
宇宙的起源是什麼,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個問題困擾了人們幾千年甚至上萬年還可能更久遠,一直都沒有正確的解答。根據傳說,在很久很久之前,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都是一片混沌,宇宙只是一個無邊無際的奇點,不分上下左右和東南西北,就像一個雞蛋一樣。在這個大雞蛋之中孕育著盤古,有一天當盤古睜開眼之後,看到身外一片黑暗,也沒有轉身的空間,就拿起身邊的巨斧不斷的揮舞,不斷的向四周猛劈,於是就產生了世界。
隨著一聲巨響,這個巨大雞蛋中的蛋清慢慢向四周擴散,形成了藍色的天空和白雲,巨大的蛋黃也隨著升入天空變成了太陽,光芒照射著周圍。而雞蛋中的濁氣由於質量過重就向下沉了去,形成了大地。還有被巨斧劈過後產生的碎片也向遠方飄去,就形成了滿天的星星,藉助太陽的光芒發射出閃閃的星光,自此以後就有了天地之分,有了宇宙。不過可惜的是,盤古創建宇宙後,由於耗盡了自身的全部力氣,就累死了。雖然這個傳說被人們歌頌了幾千年,但還是傳說而已,並沒有真實的依據性。
根據科學家們講宇宙的形成來源於大爆炸,宇宙大概誕生於150億年前。當時,宇宙還未形成時,宇宙內的所有星系相互靠的都很近,而且所有的星系都是聚攏在一個很小的奇點上,而且這個奇點不僅質量密度很高,並且還有著很高的溫度,所以這群周圍的星系都在貪婪的吸吮著奇點上的能量,來充實自己給自己補充能量。有一天,這個奇點的防護層被星系們衝破,再也無法壓制住想要迸發的能量,於是奇點就發生了大爆炸,在爆炸的同時也不斷的向外膨脹,就這樣又經過了一百多億年的時間,就形成了我們今天賴以生存的宇宙。那些星系們也被爆炸時和膨脹的力量被推向遠方,所以現在星系之間的距離就很遙遠了。其中,吸收奇點中能量最多的星球就是太陽,而那些爆炸時產生的碎片就是滿天的星星。
那麼,宇宙究竟有多大呢?可以這樣講,宇宙是無限大的,不過也是有邊界的。根據目前的技術,我們人類藉助各種高科技,觀測到的宇宙最遠的地方也僅距離地球137億光年之處。根據科學家們觀察,宇宙其是也是一個球體,就如我們的地球一樣,所有的物質都在宇宙的表面,如果在宇宙上行走的話,起點也就是終點。科學家還說宇宙其實並沒有停止膨脹過,無時無刻都在向外擴張。也許除了我們了解的宇宙之外,不能排除還有另外一個宇宙存在,就如我們不知道另外的星球是否也存在生命的可能!(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