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觀測宇宙有多大?是宇宙年齡 x 光年嗎?

2021-01-14 哲學園

宇宙的大小


光速是宇宙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個性質,它被應用在各個方面,比如距離測量、通訊以及出現在各種公式之中。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等於299,792,458米每秒,光是體驗不到時間的流逝的,而且光速是不變的。簡單來說,在宇宙中沒有任何物體可以運動的比光還快。


但如果是這樣,當我們說宇宙的年齡是138億年的時候難道它的大小不也應該是138億光年嗎?有許多人對此感到困惑。根據今年八月份的一項最新計算,宇宙的大小要要比先前認為的在各個方向縮水3.2億光年,但它的半徑依然達到453.4億光年。而這僅僅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宇宙,我們看不見的部分或許有無限那麼大。


可觀測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的大小,我們無法知道不可觀測部分的大小。


如果宇宙的年齡只有138億年,並且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運動的光速快,那麼453.4億光年的大小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理解紅移


在你理解為什麼宇宙的大小要比年齡大那麼多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光是如何運作的。


第一個真正理解什麼是光的科學家是牛頓,雖然更多人知道的是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和發明了微積分。當一束白光(來自太陽火其它恆星)穿過稜鏡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它被分解成不同顏色(不同波長)的光。這個簡單的原理使我們能夠觀測來自遙遠的星光,並且通過光譜,我們就可以知道關於恆星的許多信息,比如恆星的成分和溫度等。



1842年,奧地利物理學家都卜勒發現了所謂的都卜勒效應。該效應解釋了為什麼來自遙遠的星光有些偏向電磁波譜中的紅色端,而有些則偏向藍色端。


上:實驗室中的光譜;中:紅移;下:藍移。(© NASA)


簡單來說,根據都卜勒效,當我們接收到來自遙遠的星光時,我們可以知道輻射源是朝向我們運動的或者是遠離我們運動的。更精確的說,如果物體遠離觀測者,那麼光波會被拉長,因此看起來偏紅色(波長較長,能量較低)。如果物體朝著觀測者運動,光波就會被壓縮,因此顯得更藍(波長較短,能量較高)。


遙遠星系的吸收光譜。(© Chano Birkelind)


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不斷發展,天文學家發現遙遠星系輻射出的波長都發生紅移(因為它們正遠離我們)。但這些星系不僅在遠離我們,而且它們的紅移在增加,意味著它們遠離我們的速度越來越快。這就是哈勃定律。


這使我們相信宇宙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正在膨脹!


哈勃定律,來自遙遠星系光線的紅移與它們的距離成正比。左邊是哈勃的原始數據,右邊室現在的觀測數據。相比之下,結果的不確定性大大減少。(© 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


理解宇宙的膨脹


對紅移的觀測顯示相對於一個附近的星系,如果一個物體離它三倍遠,它遠離的速度也快三倍。也就是說我們看的越遠就會發現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越快,快到足以超越光速。但是,我們之前說了,光速是宇宙中速度的極限。所以這怎麼可能?


隨著宇宙膨脹,星系間的距離越來越大。(© James N. Imamura of U. of Oregon)


首先我們要記住,雖然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有一個邊緣,但是真正的宇宙大小要遠超過我們所能理解的。


這個邊緣稱之為「可觀測宇宙」。可觀測宇宙包含了數量驚人的超星系團、星系群、超大星系、矮星系以及恆星和行星。如果所有的這些被擠進一個138億光年大小宇宙,那可能會顯得有點擁擠。對可觀測宇宙的一個常見誤解就是認為它的大小應該是年齡乘以光年。


為了更好的理解宇宙的膨脹,我來簡單舉個例子。先看下圖:


宇宙膨脹。(© Astronomy Magazine 2007)


在圖中,可以看到有一些星系團,由於宇宙的膨脹它們之間相互遠離。想像一下我們在星系團的中間,我們對左下角的星系團進行觀測。當光從左下角的星系團中離開時(左邊圖),星系團離我們的距離大約為8700萬光年。光開始向我們傳播,但是記住,宇宙正在膨脹。這意味著我們和星系團之間的距離正在變大。光持續向我們傳播,但是由於距離不斷的增加,光到達我們時所傳播的距離要比8700萬光年更大。當光終於到達的時候(右邊圖),星系團已經距離1.73億光年遠!


因此關鍵問題在於:光究竟傳播了多遠?最簡單的答案自然是大於8700萬光年,但小於1.73億光年!


現在,我們可以把這個情況應用到整個宇宙之中。


暴脹模型。(© Nature Magazine)


在約138億年前,宇宙「突然」出現,在一個極其短暫的時間內經歷空間以超越光的速度膨脹,這個時期稱為暴脹(Inflation)。宇宙從一個非常熾熱和緻密的狀態,轉變成廣袤的空間,並且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能量來源:輻射(比如光子),物質(像質子、中子和電子)和空間的內在能(暗能量)。如果在膨脹的宇宙中只充滿了其中的一種能量類型,當你詢問一個物體發出來的光到達我們時那個物體究竟有多遠,我們會得到三個不同的答案。比如,如果宇宙在任何時候都是由物質主導,那麼光在經歷138億年傳播到我們的時候,宇宙的大小為414億光年。但真實的宇宙中其實混合了這三種能量,而且會隨著時間改變。


在不同的時間,宇宙被不同形式的能量主導。(© Ethan Siegel)


在最初的時候,宇宙由輻射(以光和中微子的形式)統治。在那之後,物質(普通和暗物質)開始接管,並持續了幾十億年。直到後來,在太陽系和地球形成之後,暗能量才成為了主導勢力。要記住,在約138億年前,我們整個可觀測宇宙要比今天的太陽系還小!


不同時期宇宙的大小。橫軸代表宇宙的年齡(單位為年),縱軸代表宇宙的大小(單位為光年)。最後宇宙突然變的越來越大是由於暗能量的作用。(© Ethan Siegel)


總結來說,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空間、時間和宇宙中所有的物質和能量之間的關係,這就意味著如果我們能夠知道宇宙中都有些什麼,以及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的測量宇宙是如何膨脹的,我們就可以知道宇宙在過去、將來的任何時刻有多大。



其實,大多數人對可觀測宇宙的大小會感到困惑是因為對相對論的錯誤理解。根據相對論,一個物體在時空中相對於某個參照物無法運動的比光速還快。但是,它沒有限定空間本身不能夠超光速膨脹。因此,空間的大小跟基本物理學並沒有任何衝突。這是因為星系自身(以及任何在空間中的物體)並沒有違反物理定律,因為它們並沒有超光速在空間中運動。而是空間——即在星系、恆星、行星、你和我之間的區域——的每個部分都在不斷地膨脹和拉伸。


相關焦點

  •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到底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多大?有幾萬億光年嗎?
    因為沒有任何物質傳播的比光快,所以在宇宙年齡範圍內,任何距離我們比光傳播的更遠的物體都不能被探測到,因為它們發出的光還沒有到達我們的探測器,一句話,可觀測宇宙就是由於光速限制而目前能看到的範圍相對應的現在的宇宙區域。因此可觀測宇宙的大小與宇宙年齡有關,隨著宇宙年齡的增大,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還會增大。
  •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是啥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幾萬億光年嗎?
    因為沒有任何物質傳播的比光快,所以在宇宙年齡範圍內,任何距離我們比光傳播的更遠的物體都不能被探測到,因為它們發出的光還沒有到達我們的探測器,一句話,可觀測宇宙就是由於光速限制而目前能看到的範圍相對應的現在的宇宙區域。因此可觀測宇宙的大小與宇宙年齡有關,隨著宇宙年齡的增大,可觀測宇宙的直徑還會增大。
  • 直徑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到底是什麼意思?真正的宇宙有多大?
    現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逐漸地把自己的目光從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放到了宇宙中。人類對宇宙充滿了好奇與探索,可隨著我們探索的深入之後,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宇宙到底有多大?宇宙是不是無限的,這似乎是個不解之謎。但我們是可以根據目前對於宇宙的發現來分析一下宇宙有多大。
  • 宇宙是無限的嗎?宇宙有多大?
    宇宙當然不是無限大了,宇宙是有限無界的。這個不光是愛因斯坦把廣義相對論應用於宇宙學中得出的結論,也是哲學上邏輯上的結論。宇宙無限在哲學上邏輯上講不通,除非宇宙不是物質,只要是物質就有大小。宇宙的有限主要表現在時間、空間、物質和能量的有限。
  • 可觀測宇宙有多大?直徑930億光年.
    將這一因素納入考慮之後,天文學家們的計算結果顯示,那些從138億光年外發出的光線,產生這些光線的古老天體,由於宇宙的膨脹,今天它們和我們之間的距離已經達到了大約465億光年左右。    這一數值是我們目前對於可觀測宇宙半徑的最佳估算。將這一數值乘上一倍,我們就能獲得可觀測宇宙的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
  • 為什麼宇宙可觀測年齡比宇宙年齡更大?
    我們已經知道宇宙年齡為138億年,宇宙中最快的物體速度也不能超過光速,那麼按道理自宇宙大爆炸後走的最遠的星系也不能超過138億光年,為什麼我們的可觀測宇宙半徑卻是461億光年呢? 我們已經知道宇宙年齡為138億年,宇宙中最快的物體速度也不能超過光速,那麼按道理自宇宙大爆炸後走的最遠的星系也不能超過138億光年,為什麼我們的可觀測宇宙半徑卻是461億光年呢? 簡單來說,這是宇宙空間本身膨脹導致的,星系的運動速度是不能超過光速的,但是宇宙膨脹的速度卻是可以超過光速的。現在用來解釋膨脹用的最多的就是氣球的例子。
  • 宇宙年齡是138億年,為何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20億光年?
    這並不矛盾,原因是宇宙從誕生到現在,一直處於動態膨脹當中;在光速不變的前提下,宇宙膨脹將會導致光線要走更遠的距離才能抵達觀測者。根據宇宙大爆炸的演化模型,我們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暴漲,宇宙從一個半徑無窮小的點膨脹為如今的宇宙,由於光速不變,於是以任何一個點為中心,較遠距離上發出的光線將沒有足夠時間到達地球,於是才有了可觀測宇宙的概念。
  • 宇宙年齡是138億年,為何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20億光年?
    根據宇宙大爆炸的演化模型,我們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暴漲,宇宙從一個半徑無窮小的點膨脹為如今的宇宙,由於光速不變,於是以任何一個點為中心,較遠距離上發出的光線將沒有足夠時間到達地球,於是才有了可觀測宇宙的概念。可觀測宇宙:指以觀察者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內,所有物體發出的光都有足夠時間到達觀測者,也稱作哈勃球體。
  • 我們的宇宙到底有多大?是138億光年嗎?
    現在,科學家用不同的方法測量了宇宙膨脹的速率,即哈勃常數,由於使用不同方法測量的結果存在差異,我們一般採用普朗克衛星通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測量到的值,約等於67.80±0.77(km/s)/Mpc(Mpc為百萬秒差距,1秒差距約等於3.261光年),根據這數值可以計算得到宇宙的年齡約為138.2億年。
  • 宇宙年齡138億歲,半徑卻有465億光年,這裡面有什麼矛盾嗎?
    根據哈勃常數值為67.8~82.4這樣一個範圍,按哈勃定律表達式計算,得出可觀測宇宙半徑465億光年的地方,星系退行離開我們的速度達到光速的3.2~3.9倍,大大超過光速。根據膨脹速度反推過去宇宙膨脹的時間,就能夠的得出相對的宇宙年齡。
  • 138億歲的宇宙,可觀測直徑930億光年,這與光速極限原則矛盾嗎?
    在一些科普文章中,人們常常看到,宇宙年齡138億歲,卻有930億光年的可觀測直徑。於是很多網友質疑,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簡單的回答,就是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但很多科普文章又強調,光速每秒約30萬千米,是宇宙中最高速度,任何物體不得超越。這樣有人就更疑惑了,這豈不矛盾嗎?難道科學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隨意亂點鴛鴦譜?
  • 138億歲的宇宙,可觀測直徑930億光年,這與光速極限原則矛盾嗎?
    在一些科普文章中,人們常常看到,宇宙年齡138億歲,卻有930億光年的可觀測直徑。於是很多網友質疑,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簡單的回答,就是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但很多科普文章又強調,光速每秒約30萬千米,是宇宙中最高速度,任何物體不得超越。這樣有人就更疑惑了,這豈不矛盾嗎?
  • 宇宙有多大?
    但,我們還是不禁要問:那宇宙到底有多大?現在我們再換一個單位。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千米,傳播一年的距離,被稱為光年。要六萬三千個天文單位,才能等於一光年。現在人類能觀測到,來自三百億光年的天體。這是極限了嗎?
  • 宇宙年齡137億年左右,可觀察直徑920億光年!中間有多少星系?
    宇宙年齡137億年左右,可觀察直徑920億光年!中間有多少星系?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目前宇宙年齡是137億年左右,可觀測宇宙直徑大約920億光年,為什麼要說「可觀測」呢?因為920億光年之外的光線沒有達到地球,而且永遠也到不了了,因為宇宙還在超光速膨脹。
  • 為什麼宇宙的年齡是 130 億年,而我們卻能看到 470 億光年遠?
    v=XBr4GkRnY04叫做particle horizon(粒子視界),或者叫做可視化宇宙,可觀測宇宙,而這個半徑就是460億光年,直徑是930億光年。v=XBr4GkRnY04可觀測宇宙是一個以觀測者作為中心的球體空間,小得足以讓觀測者觀測到該範圍內的物體,也就是說物體發出的光有足夠時間到達觀測者,截至2013年對宇宙年齡最精確的估計是137.98±0.37 億年,但由於宇宙的膨脹,可觀測宇宙的半徑並不是固定的138億光年。
  • 宇宙年齡是130億年左右,為什麼人類能觀測到460億光年遠的天體?
    宇宙年齡約130億年,這是大家所熟知.但是人類迄今為止觀測到的最遠的天體則為460億光年遠.
  • 宇宙約為138億歲,可觀測宇宙半徑卻達465億光年,矛盾不?
    宇宙並不是恆存的,它有一個開始,根據歐洲空間局的普朗克巡天者衛星的觀測數據計算而出的宇宙年齡為137.85億歲到137.89億歲之間,簡單一點,我們就說宇宙的年齡約為138億歲。宇宙的年齡雖為138億歲,但是可觀測宇宙的半徑卻達到了465億光年,這就有點問題了。
  • 宇宙外面有什麼?可觀測宇宙有多大?看完你就想通了
    宇宙外面有什麼呢?既然要討論這個話題,那麼我們就得先知道,人類目前觀測到的宇宙有多大?哪一個才是外面?現在我們把它一層層剝開,從小到大排序。首先是地球,地球的直徑是12742千米,接著是太陽系,太陽系的直徑是80AU。AU是一種天文單位,表示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一個AU是1495億千米左右。
  • 哈勃望遠鏡已看到134億光年,宇宙究竟有多大?為什麼那麼大?
    ,它僅是接近可觀測宇宙的邊緣,而更遠的星系已經脫離了我們的觀測範圍以外了。因此,實際上宇宙有多大,科學家目前並不知曉,只知道很大很大……最遠不就宇宙大爆炸後0年發出的光嗎?就算是宇宙誕生就發出的光,距離我們不就138.2億光年嗎?為什麼說不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難道還會比138.2億光年更大嗎?
  • 宇宙年齡138億年,宇宙直徑930億光年,光速最快,這不矛盾嗎?
    我們在談論宇宙的空間大小和時間概念時,經常會提及或者看到宇宙年齡138億年和可觀測宇宙直徑930億年,這兩組數字都還有「億」這個字眼,都是表明宇宙時間發展演化特徵的標量,按理說宇宙向外膨脹,即使給它最快的膨脹速度光速,宇宙的可觀測半徑也會只有138億光年呀,但是為何會有直徑930億光年這麼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