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當然不是無限大了,宇宙是有限無界的。
這個不光是愛因斯坦把廣義相對論應用於宇宙學中得出的結論,也是哲學上邏輯上的結論。宇宙無限在哲學上邏輯上講不通,除非宇宙不是物質,只要是物質就有大小。宇宙的有限主要表現在時間、空間、物質和能量的有限。時間的有限指的是宇宙有開端和終結;空間的有限指的是宇宙體積有大小且從「無」到有;物質的有限指的是宇宙物質的量是有限且從「無」到有;能量的有限指的是宇宙的總能量是有限且守恆。細心的讀者發現了: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量都是從無到有,怎麼唯獨能量不是?這是因為物質從「無」到有的「無」並不是什麼也沒有的意思,它只是沒有質量的意思,按照現在量子力學的說法,物質的質量是與被稱為「上帝粒子」有關的希格斯場賦予的,一開始並沒有。而時間和空間是伴隨物質及其運動產生的。唯獨能量一開始就存在,因為能量才是物質最重要的屬性,一個物質可以沒質量,但不能沒能量。
總之宇宙是有限的。經科學家精確測定,它的年齡為138.2億歲,而它的可觀測部分的直徑約930億光年,加上目前觀測不到的和也許永遠觀測不到的(因為宇宙空間在加速膨脹,距離我們遙遠星系的膨脹速度超過了光速,因此我們永遠看不到它們),還能比這個數字大。
930億光年有多大?1光年就是光以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走一年的距離,大約為九萬四千六百億公裡,930億光年就是8.7978x10^23公裡,為了理解930億光年到底多大,我們採用類比法: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的廣大,我們都知道。我們最近看過電影《流浪地球》,影片中為了推動地球,影片中用12000座高11公裡直徑超過30公裡的行星發動機來推,
地球都不太愛動,可見地球之大。現在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小米粒,那太陽系就相當於一個標準體育場;如果把太陽系比作一個小米粒,那銀河系就相當於一個標準體育場;
如果把銀河系比作一個小米粒,總星系(即930億光年可觀測宇宙)就是一個標準體育場。這930億光年還只是5%的可見物質佔的空間,那95%的暗物質暗能量還不知隱藏在哪兒,佔多大的空間。
以上就是我們常規認識的宇宙,實際上宇宙不但有限而無界,宇宙還無外。雖然有限,但並沒有大小的邊界,無界即無外,只有無大才能無外,因此宇宙沒有絕對的大小,就是這樣存在著。宇宙既然是「無」中生有,小到極點就是大,大到極點歸於無,大和小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