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也有「海」,發育於第四紀冰川時期,水深度至今無人知曉

2020-12-04 跟子衛趣旅行

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的太白山,是「華夏文明的龍脈」秦嶺之主峰,海拔約3767米。同年5月,太白山在2018中國避暑名山榜中,獲排第24名。隨著海拔高度遞增,氣候類型按一定規律呈連續的帶狀分布,最初頂峰幾乎是常年積雪,故而形成了關中八景之一的「太白六月積雪」,但如今隨著氣候變暖,炎夏時太白已難見大範圍積雪了。

約6億年前的震旦紀時,整個秦嶺地區原是一片汪洋大海,當時這裡地面凹陷下沉,海水不斷變深,海相沉積發育,逐漸形成石灰巖、白雲巖等,海底偶有零星巖漿噴發。4億年前的加裡東運動時,這裡上升隆起,逐漸褶皺成山,形成太白山之雛形。因此,太白山完整的保留了第四紀冰川活動所雕琢的各種地貌形態,至今清晰可見。

頂峰完整的保存了兩個典型冰鬥湖,分別是大爺海和二爺海;還有一個受斷層影響的冰蝕湖,叫三爺海。大爺海人稱「仙湖」,海拔3590米;二爺海形似玉如意,海拔3485米;三爺海形似朝笏,海拔3580米。除此之外,還有海拔3380米處的冰蝕湖玉皇池。

曾有科考人員對大爺海進行過考察,這看似很美的冰凍湖面,平靜之中隱藏著未知的兇險。潛水員從下潛點到「海底」18米深,由於高海拔嚴重缺氧,水溫很低,下潛深度18米,相當於正常情況下潛入37米的深度,其難度不亞於在南極和北極潛水。但也因此探知到了大爺海形成於大約1萬多年前,至於大爺海最深處有多深,仍然是個謎!

運營人員/子衛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古老的淡水湖,被第四紀冰川影響,至今仍存有第三紀生物
    世界有非常多的奇妙之事,在世間裡靜靜地等待著我們去發現,而其中能第一時間發現的當要數旅行的人們,他們遊歷於世界各地,總能看到很多奇異的事物,就比如在俄羅斯的那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淡水湖,在經歷了第四紀的冰川覆蓋,從沉睡中甦醒之後,人們發現其中還仍然遺存有來自第三紀的生物。
  • 「震撼視頻」給我十分鐘,帶你看遍赤峰第四紀冰川遺蹟!
    根據科研人員推斷,冰川運動時期,現在的赤峰地區曾經是一片冰雪覆蓋的世界。赤峰周邊有大興安嶺南段、努魯兒虎山和七老圖山。大約在2萬年前,第四紀冰川在這些山脈上積累了厚厚的冰雪層,三大山脈的崇山峻岭中,留下無數體量巨大的冰川遺蹟。赤峰本地人最先發現了境內的冰川遺蹟。
  • 周尚哲:第四紀冰凍圈,全球變化長尺度研究
    冰期發生於軌道偏心率的低值時期,此時由於軌道趨於圓且長軸不變,一年中的平均日地距離增加,由此引起的地面太陽輻射要減少 0.8%。第四紀期間,全球大陸板塊分布格局雖無較大的變化,但新構造運動活躍區域,數千米的垂直抬升量則足以改變水熱環流,從而對冰凍圈產生重大影響和響應。 研究表明,歐洲阿爾卑斯山於新近紀已達海拔 2 500—3 000 m。距今 3.5 Ma 開始,部分較高的山地開始發育冰川。至 MPT,阿爾卑斯山大範圍進入冰凍圈並開始發育冰蓋。
  • 第四紀冰川動植物滅絕,而神農架動植物得以倖免,是神農的庇佑嗎
    神農嘗百草的故事,至今還能在神農架找到佐證之物,在神農架發現了神話史詩《黑暗傳》,將神話傳說與歷史連接在一起,而且在神農架還發現了大批遠古石器遺址,這些都是神農在長江流域播撒文明的例證;因此神農架算是楚文化的源頭之一,其間隱現著人類祖先的活動蹤跡;而且時至今日,神農架還存在著眾多國家級保護動植物,例如轟動世界的珙桐、上千年的杉樹,以及金絲燕、白熊、白蛇等,在第四紀冰川侵襲中大面積滅絕的珍稀動植物
  • 歷史上這三個時期的地球如同雪球,3億年發生一次,原因至今未知
    看過科幻電影《後天》的朋友一定對裡面模擬出的冰封世界記憶猶新,但其實地球也有不少時期表面很多地區被冰雪覆蓋,地質學家們將這些時期稱為地球的冰川時期(冰期),這個時候的地球相對比較寒冷,這種狀況特別嚴重的時候,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地區都覆蓋著厚厚的冰雪,稱之為大冰期,這時候的地球也常被稱為雪球地球
  • 山東這座不著名的小山非常不一般 是第四紀冰川遺存
    山東這座不著名的小山非常不一般 是第四紀冰川遺存山東新泰這座山是非常不一般 懸崖邊有球狀巨石標籤:中國山東旅遊地理、山東新泰青雲山、懸崖有球狀巨石的山、第四紀冰川遺存、旅遊景點推薦介紹這大概是遠在百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所造成的特殊景象,是冰川的偉力把它從山上或遠處搬運到此地,冰雪融化後停放在這裡的,不然誰有如此神力把此巨石放在懸崖邊上放任不管了呢?這是我的猜想,但看了李四光研究和發現中國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蹟的文章所聯想出來的,多少有點根據吧。
  • 又現鯨背巖 | 九龍縣發現兩處第四紀古冰川奇觀
    「鯨背巖群」是第四紀古冰川奇觀,在南北極冰川退化後比較常見,但在內陸山地冰川地區十分罕見。常由巖性堅硬的小丘被冰川磨削而成,頂部渾圓,形似羊背,具有卵形的基部,長軸延伸的方向和冰川運動的方向一致縱剖面前後不對稱:迎冰坡一般較平緩和光滑;背冰坡較陡峻和粗糙多數羊背石分布的地區,地面呈波狀起伏,而如果羊背石的迎冰面和背冰面都發育成流線型便稱為「鯨背巖」No.1獵塔湖溝鯨背現距九龍縣城僅35km的獵塔湖景區由原始森林
  • 中生代後的新生代分為兩部分:第三紀、第四紀
    中生代後的新生代分為兩部分:第三紀、第四紀。第三紀自距今6500萬年至2萬年前,是高等哺乳類動物和類人猿出現的世紀。自距今約200萬年前至今天,按照地質年代劃分屬新生代第四紀。第四紀自距今約200萬年前至1萬年前的第四紀,由兩個時期構成:更新世(洪積世)和完新世(衝積世)。更新世自距今約2萬年至距今1萬年,完新世自1萬年前延續至今。
  • NBA中的UFO事件,真相至今無人知曉
    NBA中的UFO事件,真相至今無人知曉 世界上存在很多未解之謎,至今人們也無從查證。證實有了這些未解之謎,才多了很多神秘的色彩。
  • 下一個冰川時期什麼時候會發生?
    上個世紀,福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冰河世紀》展示了2萬年前地球上到處覆蓋著冰川,無論哪裡都可看到動物在四處逃竄,躲避著新的冰河世紀的衝擊的故事。冰川時期並不是僅存在於電影裡,冰川學說專家認為,全球氣候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曾有數次冷暖變化,冰川作用隨之重複發生。氣候寒冷時,降雪量增加,發育大規模的冰川,巨大的冰蓋掩蓋地球,稱為冰期;當氣候變暖時,冰川大規模消退,叫做間冰期。
  • 李吉均院士:魂牽夢縈是冰川
    歷時4年,李吉均帶領冰川組,對東起雀兒山西到阿里與西崑侖山、南起喜馬拉雅山北至羌塘高原的冰川,進行了艱辛的長途考察,其中包括冰川性質、雪線變化、冰川發育與地形、大氣環流關係、海洋性冰川與大陸性冰川的劃分標誌和界線、第四紀冰川變化與高原隆起關係、冰川與洪水及災害防治關係等一系列問題
  • 兩萬年前最後一次冰川時期留下的漩渦狀的洞穴:瑞士冰河公園
    冰川公園位於獅子紀念碑的北邊,展示有兩萬年前最後一次冰川時期留下的旋渦狀的洞穴,也有兩千萬年前生活在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的海貝和棕櫚樹葉化石等。公園內還有一個博物館,向遊客全面介紹冰川時期的歷史。挖掘歷史 1872年,工人在建造地窖時偶然發現了被草地覆蓋的這片冰川遺蹟。
  • 第四紀早期:更新世
    更新世亦稱洪積世(從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地質時代第四紀的早期。這一時期絕大多數動、植物屬種與現代物種相似。顯著特徵為氣候變冷、有冰期與間冰期的明顯交替。更新世是冰川作用活躍的時期,開始於 1 806 000年(±5000年)前,結束於11 550年前,是構成地球歷史的第四紀冰川的兩個世中較長的第一個世。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冰川期和間冰川期氣候迴旋。地層中所含生物化石,絕大部分屬於現有種類。更新世中期是全球氣候和環境變化的一個重要時期,當時氣候周期轉型,全球冰量增加,海平面下降,哺乳動物遷徙或滅絕。
  • 深度解析:為什麼溫室效應會讓地球進入冰河時期?
    為什麼溫室效應會讓地球進入冰河時期?答: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過多,導致溫室效應,所以地表溫度越來越高,從而使冰川融化成冰河所以叫冰河時期!(不要打我,我只是開個玩笑)今天梵君就嘗試著和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高溫之後又會極寒這種說法?
  • 唐努烏梁海,歷史遺留的飛地,為何無人知曉?
    更可悲的是無人知曉! 早在漢朝時期,並有中國人在此生活,後來此地一直受到匈奴管理,先後經歷了匈奴,鮮卑,突厥幾個政權。 一直到唐朝,突厥人臣服中原,烏梁海的人民請求唐人在此設官管理,歸安北都護府管轄,就這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 探秘「第四紀地質層」,告訴你為什麼陽原泥河灣如此重要!
    第四紀是新生代最新的一個紀,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 ,第四紀的時期基本上與最近的冰河期(冰川回退期)相符。第四紀期間生物界已進化到現代面貌。靈長目中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進化。第四紀前是新近紀。它從約260萬年前開始,一直延續至今。
  • 冰川水又被稱之為「生命之水」,冰川水有何功效
    我們知道,冰川水雖然豐富,但多處於極端的特殊地理位置,要麼在南極、北極,要麼在極高山上,如阿爾卑斯山,其冰川水具有極高的價值,但開採條件極其艱難。有利於嬰兒發育冰川水又稱低氘水,其低氘特性決定了對生命的神奇作用,尤其是對於嬰幼兒的成長和發育,不僅促進對輔食等關鍵營養的吸收和消化,協調尚未健全的肝臟排毒功能,更加保護了DNA遺傳基因的穩定性,減少生病機率。
  • 人類的「四大禁地」,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至今都無人知曉!
    人類的「四大禁地」,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至今都無人知曉!文/逗貨歷史會大自然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孕育了眾多的生命,也留下了許多科學無法解釋的奇妙現象。6個大山洞到底有多大、多深,卻無人知曉。只知道洞裡都是皚皚白骨,看起來非常嚇人。第三個禁地就是大西洋墓地。它是一座孤島,位於歐洲通向美國和加拿大的重要航線附近,靠近著名的百慕達三角地帶。這座島上含有大量磁鐵礦,不好長植物,自然就沒有動物存在。每當有船駛近到附近時,指南針就是失靈,甚至被吸向島方,因觸礁沉沒,所以航海家又把它稱為死神島。
  • 今天,那個會夢到冰川的院士走了
    在此基礎上,李吉均對河流階地發育、黃河和長江形成演化、黃土沉積與地文期等均有開拓性研究。這些研究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綜合集成提出的高原隆升與環境效應的概念模型,被寫進美國的教科書,至今仍被廣泛引用。
  • 馬躍第四紀
    以大熊貓為例,它也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其現代的分布區也非常狹窄,僅產於我國四川西部和北部、甘肅南部及陝西西南部;而在第四紀時期,大熊貓的分布卻非常廣泛,尤其是在中國南方。大熊貓的這些特點似乎正與在北方分布的普氏野馬類似,那麼大熊貓是否也能作為一種氣候標準化石,以它今天生活地區氣候環境來推測過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