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是冰川地貌廣布的大洲,從峽灣、湖泊、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2020-09-15 地理沙龍

歐洲位於亞歐大陸西部,西臨大西洋,北瀕北冰洋,南部隔地中海與非洲大陸相望,東部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為界,與亞洲接壤。從緯度位置來看,歐洲主要位於北緯40°至北緯70°之間,北極圈在歐洲北部地區穿過,從熱量帶的角度來看,歐洲大部分地區都位於溫帶和亞寒帶地區,少部分區域位於亞熱帶和寒帶地區。

冰川地貌廣布的歐洲

歐洲沒有陸地位於熱帶地區,所以歐洲無法種植橡膠、咖啡、可可、香蕉等熱帶經濟作物,因此在大航海時代,當新航路開闢後,大量歐洲殖民者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等熱帶地區建立殖民地,開闢熱帶種植園,奴役當地民眾種植熱帶經濟作物,然後將熱帶經濟作物運回歐洲,從而形成了農業地域類型中的「熱帶種植園農業」。此外,由於歐洲位於中高緯度地區,在地貌分布上,歐洲大陸廣布冰川地貌,可以說在歐洲大陸上隨處都能看到冰川作用的痕跡。當然,目前歐洲大陸並沒有大面積的覆蓋冰川,但是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地處中高緯度的歐洲有著廣泛的冰川覆蓋,從而也就形成了大量的冰川地貌。

北歐峽灣地貌

首先,是位於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峽灣地貌」,從衛星圖當中我們發現,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側的海岸線具有明顯的鋸齒狀特徵,海岸線十分曲折,分布著大量深入內陸的海灣,這些海灣的形態通常呈現條帶狀分布,相互交錯的帶狀海灣分割著海岸陸地,從而形成十分破碎的海岸線。而這些海灣的形成主要就是由發源於斯堪地那維亞山脈的冰川,在重力作用下向大西洋滑動時,向下侵蝕而形成的,後來冰川消融後留下了深深的海灣,這就是著名的「峽灣地貌」。在歷史上這片地區是維京人生活的區域,而多海灣的峽灣地貌成為了維京海盜天然的藏身之處。

芬蘭南部湖泊分布圖

其次,是位於北歐地區的大量「冰蝕湖泊」,特別是北歐三國之一的芬蘭,境內分布著大大小小數量眾多的湖泊,被稱為「千湖之國」。芬蘭雖然被稱為去「千湖之國」,但是實際擁有的湖泊數量何止上萬,芬蘭的湖泊總數約有18.8萬個之多,真是名副其實的「萬湖之國」。芬蘭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湖泊呢?這些湖泊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冰川的侵蝕作用而形成,芬蘭地處高緯度地區,在幾十萬年前芬蘭和今天的格陵蘭島一樣覆蓋著厚厚的冰川,這些冰川重量巨大,並且處在緩慢的移動之中,從而對地表施加了巨大的力量,冰川移動之後,地面就變得凹凸不平。後來,冰川逐漸消融,露出了坑坑窪窪的地表,地表水匯聚到窪地中,形成了大量的湖泊。

西歐波狀起伏的平原

再次,是位於歐洲廣闊地區的「波狀平原」,歐洲是一個以平原地形為主的大洲,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在歐洲西部地區,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區,主要包括西歐平原和波德平原兩大部分,而在歐洲東部地區,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地形,屬於東歐平原的組成部分。不過,歐洲的平原和我國的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等有很大不同,我國的平原大多十分平坦,但是歐洲的平原多呈一定的波狀起伏,也就是歐洲平原多有一定的坡度。而形成歐洲平原波狀起伏的原因是由於冰川作用,這些平原地區曾經也被冰川覆蓋,冰川在移動過程中攜帶了大量的石塊和泥沙,這些物質隨著冰川運動而搬運,最終由於冰川融化而堆積,形成「冰磧物」,正是由於冰磧物的堆積,才形成了波狀起伏的平原。

阿爾卑斯山脈

最後,是位於歐洲南部阿爾卑斯山脈中的「山嶽冰川地貌」,歐洲南部地區地處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的消亡邊界,由於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地殼隆起從而形成了阿爾卑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是一座年輕的山脈,山脈十分高峻陡峭,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其中有82座山峰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是最高峰。由於,阿爾卑斯山脈海拔高,山上分布著大量的山嶽冰川,由於冰川作用,在阿爾卑斯山上能夠看到角峰、U型谷、冰鬥等冰川地貌。角峰是指由幾個冰鬥所圍成的山峰,因冰鬥後壁不斷後退,使所圍山峰成為高聳尖銳的山峰。U型谷是由於冰川在向下滑動過程中侵蝕而形成的谷地,底部相對平坦開闊,呈「U」字型。

阿爾卑斯山脈U型谷

相關焦點

  • 歐洲是冰川地貌廣布的大洲,從峽灣、湖泊、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冰川地貌廣布的歐洲歐洲沒有陸地位於熱帶地區,所以歐洲無法種植橡膠、咖啡、可可、香蕉等熱帶經濟作物,因此在大航海時代,當新航路開闢後,大量歐洲殖民者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等熱帶地區建立殖民地,開闢熱帶種植園,奴役當地民眾種植熱帶經濟作物
  • 高考地理小專題——冰川地貌
    地面廣布第四紀(下限年代距今258萬年)冰川地貌和現代風蝕、風積地貌。氣候涼冷、乾燥,多焚風性強風,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並呈自西向東遞減趨勢,但大陸性特徵不很強烈。水文狀況獨特,雖然荒漠廣布,但內流區域狹小。整個南美洲湖泊貧乏,但巴塔哥尼亞地區安第斯山脈東麓東側,冰蝕湖、冰磧湖廣布,大大小小共有300多個,構成南美唯一的重要湖群。如圖為巴塔哥尼亞高原等高線地形圖。
  • 冰川地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著名冰川地貌有哪些?
    冰川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冰川地貌。它具有一定的形態和層次,並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壓力下,產生塑性流動和塊狀滑動。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屬於氣候地貌範疇。地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主要分布在極地、中低緯的高山和高原地區。
  • 歐洲地形特徵:以平原地形為主,海拔最低的大洲,海岸線曲折漫長
    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歐洲的地形特徵。由於,歐洲地處中高緯度地區,受冰川作用影響大,在第四紀冰川時期,歐洲廣闊的平原上多被冰川覆蓋,隨著冰川的移動,厚重的冰川對地表進行侵蝕和沉積等作用,使得歐洲的平原多呈現波狀起伏的特徵。
  • 歐洲地形圖+自然地理特徵
    歐洲的河網稠密,水量豐沛,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長3690公裡,第二大河是多瑙河,全長2850公裡,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歐洲的海岸線十分曲折,多半島、島嶼、海灣和內海,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是歐洲最大的半島。歐洲是有常住人口各洲中唯一沒有熱帶氣候的一洲,同時寒帶氣候所佔的面積也不大,所以氣候溫和,降水分布較均。歐洲的地形具有許多獨特性。
  •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側海岸,為什麼會形成鋸齒狀「峽灣地貌」?
    地球表面的形態是千姿百態的,通常是既具有共性特徵,有具有區域個性特徵,地球表面的形態通常簡稱為「地形」,常見的地形形態有五種,包括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等。地貌是指地區表面的面貌,和地形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通常合稱為「地形地貌」,但是地貌通常是更為具體的地表形態。
  • 全球各大洲地形簡介
    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全洲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大洲。地表起伏大,高低懸殊。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脈和山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和窪地。
  • 冰川地貌
    ( 10 分)(3)乙河下遊荒漠廣布,對比分析與瓦罕河谷的荒漠形成原因的差異。( 8 分)(4)分析當地的牧民只有在 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6分) 參考答案(1)瓦罕河谷位於帕米爾高原,地質時期冰川廣布,侵蝕形成U型谷,氣候變暖,冰川消融,形成寬谷。(2)特點:兩日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動變化,且第一天變化幅度大於第二天。
  • 可可西裡的氣候、河流、地貌特徵
    最低點海拔4200米,本區南北邊緣為烏蘭烏拉山和崑崙山脈的一部分,區內中部較低緩,具有西部高而東部低的地勢特點。基本地貌類型除南北邊緣山地為大、中起伏的高山和極高山外,廣大地區主要為中小起伏的山高和高海拔丘陵、臺地和平原。山地起伏和緩,河谷盆地寬坦,是青藏高原上高原面保存最完整的地區。  崑崙山為本區最高大山脈,幾乎集中了海拔6000米以上的極高山和5500米以上的高山。
  • 2019福建教師資格考試:地理學科 歐洲西部地區
    中部為平原,位於北海、波羅的海沿岸,萊茵河以東波德平原、以西西歐平原;北部有斯堪地那維亞山脈,南有阿爾卑斯山脈,為東西走向,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博朗峰(4810m)本區最高。2.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的湖泊,峽灣是冰川作用的結果。3.阿爾卑斯山是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擠壓而形成的。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冰川|盆地|冰緣|喀斯特|地形_網易訂閱
    從熱帶到寒帶、由大陸到海島都有喀斯特地貌發育。較著名的區域有中國廣西、雲南和貴州等省(區),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區,義大利和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區,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澳大利亞南部,美國肯塔基和印第安納州,古巴及牙買加等地。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
  • 流水的侵蝕地貌類型有哪些?什麼樣子的?
    我們生活的地表形態複雜多樣,地貌更是種類繁多。比較典型的地貌主要有流水地貌和風力地貌,流水地貌分為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侵蝕地貌。   流水侵蝕地貌是由於流水侵蝕作用塑造形成的景觀,那侵蝕到底是什麼意思?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非洲、歐洲、南極洲
    非洲是人類進化史上從古猿到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直到現代人都存在過的大陸。人類學家得出了非洲是人類誕生地的結論尼羅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尼羅河下遊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非洲大陸平均海拔約750米,地形北寬南窄,呈倒立的不等邊三角形狀,南北最長約8000千米,東西最寬約7500千米。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七大洲地形
    ① 地形複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遊;   ③大陸東緣有島弧帶,外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歐洲多半島、多島嶼、多海灣,海岸線長達3.8萬平方公裡,是世界海岸線最曲折的一個洲。   ① 歐洲地形以 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佔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 中國湖泊,有多美?
    冷酷的「冰」的力量 大刀闊斧地開啟了對高山的改造 在寒冷的冰期 中國西部高山上的冰川 較之現代更為發育 之後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鹽沼植物廣布的海灣和潮灘上,可形成紅樹林海岸。生物的繁殖和新陳代謝,對海岸巖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壞作用。在不同的氣候帶,溫度、降水、蒸發、風速不同,海岸風化作用的形式和強度各異,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帶性。
  •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16種地貌知識點總結,學霸們都收藏了!
    從熱帶到寒帶、由大陸到海島都有喀斯特地貌發育。 較著名的區域有中國廣西、雲南和貴州等省(區),越南北部。 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區,義大利和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區,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澳大利亞南部,美國肯塔基和印第安納州,古巴及牙買加等地。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
  • 地理高頻考點:分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分析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蝕:黃土高原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瀑布、丹霞地貌(廣東)。  (2)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巖)的溶蝕和侵蝕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貴、雲)。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
    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鹽沼植物廣布的海灣和潮灘上,可形成紅樹林海岸。生物的繁殖和新陳代謝,對海岸巖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壞作用。在不同的氣候帶,溫度、降水、蒸發、風速不同,海岸風化作用的形式和強度各異,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