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泊,有多美?

2020-11-26 騰訊網

為了表現湖泊全景

本文橫圖使用較多

請注意觀看

人們

常用「明珠」比喻

湖泊

而在中國大地上

這樣的"明珠"多達

24880個

它們大小不一

面積大於1km 的天然湖泊現有

2693個

總面積達

81414.56km

它們形態各異

或狹長、或曲折

或近圓、或稜角突兀

變化萬千

(上文數據據王洪道等《我國的湖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中國湖泊調查報告》,因統計時間、方法差異,湖泊數量、面積等信息不同資料存在差異;中國天然湖泊數量及面積統計,第50個湖泊後由圓點代替,並非湖泊本身形狀;製圖@趙榜&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它們遍及全國

從高山

(請橫屏觀看,天山博格達峰西坡冰川湖;攝影師@張文靜)

到平原

(請橫屏觀看,江蘇高郵湖;攝影師@清溪)

從內陸

(請橫屏觀看,巴丹吉林沙漠達格圖紅海子;攝影師@滕洪亮)

到沿海

皆有分布

(請橫屏觀看,杭州西湖;攝影師@肖奕叄)

此外

因為方言和習慣的差異

它們名稱眾多

(湖泊名稱示意;製圖@趙榜/星球研究所)

那麼

數量如此之多

形態疏異如此之大的湖泊

到底由何而來?

它們又創造了多少奇蹟?多少美?

回答這些問題之前

我們要知道

湖泊的形成離不開兩大基本要素

一是可蓄水的陸地窪地

湖盆

二是可供蓄積的水體

湖水

其中

湖盆決定了湖水呈現的形態、大小

是湖泊賴以存在的前提

而在中國

塑造湖盆的力量多達8種

這便是解答問題的關鍵

01火山的力量

首先出場的

是熱到爆炸的「火」的力量

地表以下

火熱的巖漿劇烈運動

一旦發現上覆巖石的脆弱點就噴湧而出

巖漿以及被炸出的圍巖碎屑

在地表堆積形成火山錐

噴火口休眠後

巖漿柱冷卻收縮

火山錐頂部凹陷形成的碗狀漏鬥

承接大氣降水成湖

則為火山口湖

(火山口湖形成示意;如果火山多次噴發,早期火山錐發生斷層沉降,則形成破火山口湖;製圖@趙榜/星球研究所)

它們形如被託舉到天上的火炬

故常常以「天池」為名

東北地區

是中國火山口湖聚集區

大興安嶺阿爾山一帶的

阿爾山天池、月亮湖天池

都是典型代表

(阿爾山天池;攝影師@趙高翔)

從空中俯瞰

近圓的月亮湖天池

如藍寶石一般鑲嵌在叢林中

動人無比

(月亮湖天池;攝影師@鍾永君)

著名的

長白山天池

歷經多次噴發

火山口不斷擴大

最終成為了中國最大的火山口湖

(請橫屏觀看,長白山天池為破火山口湖;圖片源自@VCG)

同時也是中國最深的湖泊

最大水深達373m

平均水深204m

儲水量達20億m

超過許多平原大型湖泊

(請橫屏觀看,長白山天池為中朝兩國界湖,總面積達9.82km ;攝影師@翟東潤)

02冰川的力量

與之相對

冷酷的「冰」的力量

大刀闊斧地開啟了對高山的改造

在寒冷的冰期

中國西部高山上的冰川

較之現代更為發育

之後

氣候轉暖

冰川融化、退卻

那些由冰川侵蝕而成的窪地

或由冰磧圍堵的槽谷積水

則形成各種各樣的

冰川湖

(冰川湖形成示意;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它們往往湖體較小

分布海拔較高

常以冰雪融水為補給

是許多高山河流的源頭

(圖一為冰鬥湖, 拍攝於四川稻城;攝影師@陳磊;圖二為冰磧湖,拍攝於西藏林芝;攝影師@李珩)

如果冰川多次後退

則可形成多級冰川湖

如同串珠一般

鑲嵌在冰川槽谷之中

(多級冰川湖,拍攝於甘孜鄉城縣;攝影師@李珩)

03風的力量

「冰」「火」之後

「風」

成為了沙漠湖泊最主要的塑造力量

它揚起沙塵

又將其拋下

堆積成高高低低的沙丘

沙丘間的窪地在

地下水及降水的補給下

積水成湖

即為風成湖

(風成湖示意;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這樣的湖泊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

在巴丹吉林沙漠

(請橫屏觀看,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攝影師@戚偉民)

在騰格里沙漠

在庫木庫裡沙漠等

西北沙漠區

皆有分布

(阿爾金山庫木庫裡沙漠百沙泉;攝影師@李學亮)

這些沙漠湖泊存在的本身

以及孕育的植被或微生物

又或是因劇烈蒸發而累積的鹽類礦物

都給單調的沙漠

帶去了別樣的色彩

(巴丹吉林沙漠達格圖紅海子;攝影師@林北岸)

04海洋的力量

在沿海地帶

海洋也當仁不讓地

參與到了湖泊塑造過程中

當沿海漂流攜帶的泥沙封閉海灣

形成湖泊

則為海成湖

也稱潟湖

(潟[xì]湖形成示意;製圖@趙榜/星球研究所)

受波浪和潮汐強度的影響

中國大陸沿岸潟湖

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山東

廣東、廣西五省區

東海沿岸則少有潟湖發育

(河北昌黎黃金海岸潟湖;攝影師@徐樹春)

海南島、臺灣島沿岸

亦有不少潟湖分布

(三亞潟湖;攝影師@韓陽)

它們常被開發為避風港口

或優良的種植場所

05巖溶的力量

在碳酸鹽巖分布區

流水持續溶蝕大地

形成各種窪地、漏鬥、落水洞

如果巖層坍塌或外物進入堵住洩水口

則可儲水形成溶湖

喀斯特湖

(巖溶湖形成示意;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中國西南地區

巖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廣布

巖溶湖廣泛發育

只是

它們的形成往往具有突發性

以貴州威寧草海為例

1857年7-8月

連續的降水使大量沙石草木

堵住了古湖盆中的落水洞

而再次積水成湖

貴州省第一大湖即由此而來

(威寧草海;圖片源自@VCG)

雲南中甸的納帕海

西岸存在三個水平落水洞

底部亦有裂隙發育

故而在洪水期

湖面常因湖水洩露而出現漏鬥狀旋渦

枯水期則為淺水池沼

(納帕海;攝影師@彭建生)

06堰塞的力量

形成更具突發性的湖泊

則屬堰塞湖

1719-1721年

黑龍江德都縣

老黑山和火燒山兩座火山噴發

多股巖漿進入白龍河

白龍河受巖熔阻塞積水

形成5個念珠狀湖泊

著名的五大連池就此誕生

這便是巖熔堰塞湖

(五大連池形成示意;製圖@趙榜/星球研究所)

同屬黑龍江的鏡泊湖

則由玄武巖阻塞牡丹江及其支流而成

它也是中國最大的巖熔堰塞湖

(鏡泊湖,目前湖水以漫流形式流過玄武巖堤壩形成瀑布,並在堤崖前衝出一個深潭;圖片源自@VCG)

更為常見的堰塞湖

通常由重力滑塌形成

在中國西部高山峽谷區

地震、冰川活動、強降雨等因素

常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

河床上遊積水

便堰塞成湖

(堰塞湖形成示意;製圖@星球研究所)

1933年

四川茂縣疊溪附近

發生芮氏7.5級大地震

大量山體崩塌物進入岷江

在17km範圍內形成了多級堰塞湖

疊溪海子

曾經的疊溪古城也就此被覆於地下

(疊溪海子;攝影師@謝洪)

1953年

波密縣古鄉附近冰川活動

引發泥石流阻塞帕隆藏布江

形成了一個

長5km,寬1-2km,水深20m的湖泊

古鄉湖

(春季古鄉湖;攝影師@張揚的小強)

與其他湖泊不同

堰塞物組成的堤壩結構鬆散

很容易因上遊大量積水而決堤

給下遊居民造成嚴重威脅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地震後

北川縣城上遊的唐家山堰塞湖

隨時都有決堤的可能

彼時

抗震救災指揮部不得不

一邊疏散人流

一邊空投挖掘機械和兵力

開挖排洪槽瀉洪

解除威脅

(2008年5月30日,5·12特大地震發生後,決戰唐家山堰塞湖時,攝影師乘坐軍用直升機拍下唐家山堰塞湖;攝影師@朱建國)

當然

堰塞湖也並非

「百害而無一利」

在經歷時間的磨礪後

也會孕育出絕美的風景

九寨溝中眾多湖泊

如長海、芳草湖

天鵝海、箭竹海、熊貓海

都疊加了重力崩塌引起的堰塞作用的影響

號稱九寨溝最美湖泊的五花海

則是典型的堰塞湖

(五花海;攝影師@李珩)

至此

已有六種神奇的力量

塑造出了各種姿態萬千的湖泊

但是它們都太小太小太小了

絕大部分面積不足1km

常常被忽略不計

那些耳熟能詳的

大中型湖泊

將由余下的兩種力量來造就

07河流的力量

在河水泛濫的平原區

河流是湖泊的主要締造者

它所攜帶的泥沙

或不均勻堆積形成窪地

或淤塞河道使河流積水

或是洪水時侵入兩岸低地

或因廢棄河道的積水

皆可形成湖泊

它們被統稱為河成湖

(白洋澱湖泊群;攝影師@餘明)

受此影響

中國東部的長江中下遊平原

及淮河中下遊平原

形成了眾多大大小小的湖泊群

而成為中國湖泊分布最為稠密的地區之一

以江漢平原為例

雖然近現代以來湖泊數量銳減

但仍保留了181個面積大於1km 的湖泊

面積較大者有

洪湖、梁子湖、斧頭湖等等

(梁子湖,面積351.77km ;攝影師@柳斌)

1194年之後的700年間

黃河改道,奪泗水入淮河

使得淮、泗兩河排水不暢

河流瀦水形成了一系列湖泊

可謂河成湖的經典案例

泗水排水不暢

形成的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

後經修建大運河等人工活動影響

不斷擴大合併

形成了著名的南四湖

(微山湖;攝影師@陳劍峰)

泗水入淮處

瀦水尤為嚴重

許多小型湖沼窪地被連成一片

加之人工修築堤壩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

洪澤湖就此誕生

(洪澤湖,面積1663.32km ;攝影師@陳劍峰)

其他諸如

駱馬湖、高郵湖、邵伯湖

等諸多淮河流域的湖泊的形成

都與此相關

(駱馬湖;攝影師@陳劍峰)

即便是河成湖

造就的湖泊仍以中小型居多

大湖相當有限

且僅僅分布在平原地區

能完全觸及廣袤的中國大地的

還要看壓軸的力量

這便是構造的力量

08構造的力量

中國陸地板塊結構複雜

地質構造作用劇烈

地殼褶皺、斷層時有發生

或隆起形成高山

或發生相對沉降形成盆地

即為構造盆地

那些封閉、半封閉的構造盆地在大氣降水、河流、冰雪融水、地下水等水源的補給下積水形成湖泊

便是構造湖

(構造湖示意,下圖僅展示了部分構造湖,現實中構造湖常受多組斷裂控制;製圖@趙榜/星球研究所)

它們不僅遍布全國

更在中國的大、中型湖泊中

佔有絕對優勢

首先

中國10個特大型湖泊中的8個

均屬此類

(中國特大型湖泊分布;製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它們分別是

面積為4254.90km 的

第一大湖

青海湖

(請橫屏觀看,青海湖,近處為青藏鐵路;攝影師@高澤安)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鄱陽湖

(請橫屏觀看,語出自王勃《滕王閣序》,鄱陽湖,面積3206.98km ,中國第二大湖;攝影師@廖昊)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洞庭湖

(請橫屏觀看,語出自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洞庭湖,面積2614.36km ,中國第三大湖,圖為洞庭湖及嶽陽樓;攝影師@葉長春)

是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

呼倫湖

(請橫屏觀看,呼倫湖,中國第五大湖;攝影師@趙高翔)

是位於青藏高原腹地

面積為2129.02km 的

色林錯

(請橫屏觀看,色林錯,中國第六大湖;攝影師@小風)

以及

面積為2040.90km 的

納木錯

(請橫屏觀看,納木錯,中國第七大湖;攝影師@張揚的小強)

是新疆的第一大湖

中國第十大湖

博斯騰湖

(博斯騰湖,面積1004.33km ;攝影師@徐樹春)

跨越中俄兩國的興凱湖

則有些特殊

其總面積約為4350km

因中國所有的水域面積僅1057km

在排名中只能屈居第九

(圖中近處為小興凱湖,遠處為興凱湖,兩者以沙堤為界;圖片源自@VCG)

其次

17個大型湖泊中的

15個同樣由構造湖組成

(中國大型湖泊分布示意;其中班公錯為中印兩國界湖,其大部分位於中國境內,貝爾湖為中蒙兩國界湖,中國部分僅38.4km ;製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分別是位於西藏的

扎日南木錯、當惹雍錯

羊卓雍錯、班公錯、昂拉仁錯

(請橫屏觀看,當惹雍錯;攝影師@柳葉刀)

位於青海的

哈拉湖、烏蘭烏拉湖、赤布張錯

鄂陵湖、扎陵湖

(請橫屏觀看,圖為鄂陵湖,鄂陵湖與扎陵湖是青藏高原上唯二的大型外流淡水湖;攝影師@王生暉)

位於新疆的

艾比湖、烏倫古湖

阿雅克庫木湖

(烏倫古湖;攝影師@李保民)

位於安徽的巢湖

(巢湖;攝影師@陳劍峰)

以及跨越中蒙兩國的

貝爾湖

(貝爾湖;攝影師@漣漪de)

許多中小型構造湖

也成了不同地方的「代言湖」

在雲南

第一大湖

滇池

(請橫屏觀看,滇池,面積300.38km ;攝影師@柴峻峰)

第二大湖

洱海

(請橫屏觀看,洱海,面積248.44km ;攝影師@陳方翔)

第三大湖

撫仙湖

皆為構造湖

值得一提的是

距今12000年以來

撫仙湖周圍山體持續抬升

湖盆持續斷陷

致使其最終發育成

中國第三深水湖

最大水深達155m,平均水深89.6m

(撫仙湖,面積214.53km ,蓄水量達189億m ,相當於16個滇池或7.5個洱海的蓄水量;攝影師@商睿)

在四川

瀘沽湖

(請橫屏觀看;瀘沽湖,面積為50.81km ,其中2/3位於四川境內,1/3位於雲南境內;攝影師@阿五在路上)

邛海

則為難得的「大湖擔當」

(請橫屏觀看,邛海,面積為31km ;攝影師@石磊)

在新疆

位於北天山西段的

賽裡木湖

水質清澈、水色湛藍

如鑲嵌在天山之上的藍寶石

(請橫屏觀看,賽裡木湖,面積462.63km ;攝影師@焦瀟翔)

在臺灣

位於玉山、阿里山之間的

日月潭

雖然湖泊面積不過4.4km

卻是臺灣寶島上最大的天然明珠

(日月潭,目前已被改建為水庫,面積也有所擴大;攝影師@柴江輝)

不過

更多的構造湖

還是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上

比如

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

納木錯至班公錯一帶的

一錯再錯」

(岡底斯山以北湖泊眾多,除色林錯、納木錯、扎日南木錯、當惹雍錯、班公錯、昂拉仁錯6個特大、大型湖泊外,還有眾多中小型湖泊,且皆以「錯」為名,故而被稱為「一錯再錯」,圖為帕龍錯;攝影師@孫巖)

比如

阿里地區成對出現的

瑪旁雍錯拉昂錯

(請橫屏觀看,下圖左側為瑪旁雍錯,右側為拉昂錯;攝影師@行影不離)

比如

山南地區的普莫雍錯

都十分精彩

(普莫雍錯;攝影師@山風)

09合力創造

除此以外

多種因素疊加形成的湖泊

則進一步增加了湖泊界的豐富程度

例如

新疆阿爾泰山、天山的許多冰川湖

前期多為構造谷地

受構造斷陷和冰川刨蝕的雙重影響

這些湖泊比一般冰川湖

更為深壑

(天山天池;攝影師@劉劍聰)

由此而來的喀納斯湖

其最大水深達188.5m

平均水深120.1m

為中國第二深水湖

(請橫屏觀看,喀納斯湖;攝影師@崔永江)

至於

中國第四大湖

太湖的形成原因至今仍存在爭議

相應的假說包括

潟湖成因、河流成因、構造成因

甚至隕石撞擊之說

(請橫屏觀看,太湖,面積2537.17km ;我們也希望有更有力的證據來揭示太湖形成的原因;攝影師@韓陽)

10湖泊的命運

就這樣八種偉大的力量塑造出的火山湖、冰川湖、風成湖

海成湖、巖溶湖、堰塞湖

河成湖、構造湖

以及多成因湖泊

共同組成了中國陸地上的

「億萬明珠」

(中國主要湖泊分布;製圖@陳思琦/星球研究所)

與此同時

「明珠」的締造者

往往也是毀滅者

對於許多小型湖泊來說尤為明顯

火山口湖

會因火山再度噴發而破壞

冰川湖

會被前進的冰川所覆蓋

又或是被突如其來的冰川活動衝毀堤壩

風成湖

會因沙丘的移動而被掩埋

重新變回地下水

海成湖

會因海浪與潮汐作用

淤積泥沙

逐漸轉變為陸地

巖溶湖

往往因為落水洞、裂隙的

再次發育而乾涸

堰塞湖

本身就極不穩定

潰壩決堤十分常見

當然

多數湖泊會經歷

從形成到消亡逐漸變化的一生

而內流湖與外流湖

又各自擁有不同的命運

內流湖常因

鹽類礦物的累積

而經歷從淡水湖

(瑪旁雍錯,高海拔地區最大的淡水湖,面積達409.9km ;攝影師@山風)

到微鹹水湖

到鹹水湖

(昂拉仁錯,微鹹水湖,可以看到不斷退卻的湖岸線;攝影師@蔣晨明)

到鹽湖

再到幹鹽湖

不斷演化的一生

(新疆瑪納斯湖,幹鹽湖;攝影師@飛翔)

外流區的湖泊

常因泥沙淤積

不斷縮小

並逐步轉化為沼澤、陸地

(若爾蓋沼澤;攝影師@喬力)

只是

無論是內流湖還是外流湖

所有的演化過程並非按部就班

構造背景的轉變

氣候的變化

以及湖河關係的轉變都會影響

湖泊面積、儲水量、水質等多屬性的變化

(色林錯,因青藏高原降水及冰雪融水增加,面積從1976年的1132.76km 至2010年已擴展到2349.46km ,並取代納木錯成為西藏第一大湖;攝影師@馬春林)

不過

歷史時期以來

尤其是近代以來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湖泊

更多的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影響

在東部地區

人類圍湖造田

直接減少湖泊數量與面積

人類活動引起的水土流失

則使大量泥沙隨河入湖

加速湖泊淤積

(洞庭湖南段橫嶺湖,洞庭湖年均入湖沙量為1.2985億m ,為中國淤沙最嚴重的湖泊;攝影師@餘明)

受此影響

大量湖泊萎縮消失

五大淡水湖

鄱陽湖、洞庭湖

太湖、洪澤湖、巢湖

無一不在縮小

(鄱陽湖;攝影師@餘明)

且以洞庭湖萎縮最為嚴重

自19世紀末到20世紀末的100年間

面積從近5000km 縮減至2700km

由曾經的第一大淡水湖

變成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灘地;攝影師@朱立)

近30年來

隨著對盲目圍墾現象的控制

湖泊大量消失的現象

已有所遏制

而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水的排入

引起的湖泊汙染和富營養化

則成為更為嚴峻的

湖泊問題

(巢湖;攝影師@石耀臣 )

在西北乾旱區

上遊攔河建壩、截流用水

以致下遊湖泊縮小甚至乾涸的現象

屢見不鮮

(乾涸的羅布泊;攝影師@李學亮)

相對而言

青藏高原上的湖泊

受人類活動直接影響較小

卻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

降水及冰川融水增加

在1970-2010年的40年間

湖泊面積整體呈現出擴大趨勢

(1970-201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積變化示意;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但過於快速的擴張

往往又會帶來連鎖反應

2011年8-9月期間

連續的強降雨使

可可西裡地區的卓乃湖決堤

湖水外溢

一路貫穿數個內流湖

並與長江外流水系連通

對周邊生態環境

及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等工程設施

造成了嚴重影響

(卓乃湖;攝影師@秦暉)

至此

我們知道

湖泊是美麗的

更是脆弱的

(喀納斯湖;攝影師@蔣晨明)

我們接受

它自然的生死演替

但也要警惕全球氣候變化

和人類活動造成的湖泊危機

不要讓今天的美麗

成為明天痛心的回憶

文章來源:星球研究所

相關焦點

  • 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中國的山有多美
    儘管呢這個山知名度很低,但是還是有人非常的清楚,非常的了解的,甚至還有一些遊客拿他與黃山做了對比,他們都覺得這個山其實跟黃山差不多,就是黃山這樣中國十分著名的山。有人還認為他不如這座山好看,不如這座山的景色美麗。有很多人覺得這座山的花崗巖和山峰那都要比黃山更加有獨特,更加有特色,而且這這座山的植被比黃山更有韻味。
  • 小車模大成績,CTE中國玩具展展商多美一年賣出1500萬輛
    1 、與全球眾多車企合作,與真車同步上市,全球年銷量1500萬輛以上  水劍鋒部長表示:「多美卡多年來與汽車廠商、版權方長期合作,以現實中各種款式的車輛為藍本,進行產品的開發,通常維持140款小車在售,平均每月都有3-4款新車型上市
  • 被評為中國最美湖泊,它充滿神秘氣息,是眾多旅遊愛好者的天堂
    說起中國最有名的湖泊,大家可能會想到:鄱陽湖、洞庭湖、西湖等。可要論美麗、神秘、當屬有著「人間仙境、神的花園″之稱的——喀納斯湖。生長有西伯利亞區系的落葉松、紅松、雲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各種珍稀獸類、鳥類以及魚類、昆蟲類。其中雪豹、棕熊、雪兔等野生動物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原始的生態環境,多樣生物種類,因此有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等稱號。2009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湖泊。
  • 中國的鹽湖,到底有多美?
    鹽湖,是湖泊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特殊產物。▲ 新疆艾比湖。艾比湖雖鹽資源豐富,但嚴格來說,它是一個鹹水湖。 攝影/傅鼎數億萬年間,各種地質作用塑造壯美河山的同時,也為中國塑造了大大小小24880個湖泊。其中深居內陸的湖泊,由於地形封閉,湖水不能外洩,鹽分通過內流河不斷進入湖泊,再加上多風少雨、蒸發量大的特殊氣候,湖水越來越鹹、鹽分越積越多,久而久之,遂成鹹水湖。當鹹水湖每升的含鹽量大於35克時,鹽湖就出現了。▲按湖水礦化度劃分的鹽湖類型。
  • 《完美有多美》超前點映 「浮生世界」海報奇幻啟航
    由姜武監製,新銳鬼才導演梁棟執導,姜武、蔣勤勤領銜主演的奇幻喜劇《完美有多美》,將於2017年2月14日登陸全國院線。
  • 老驢告訴你然烏有多美,雪山冰川湖泊彩林全齊了
    其實,小小然烏有大美,單一個來古村周邊就有六條冰川,還有湖泊和冰湖。推介然烏五個輕鬆可達的美景,住上一二個晚便可玩齊。到來古村去看雅隆冰川日落來古冰川並不是專指一個冰川,而是一組冰川的統稱,我們遊客遊覽的來古冰川其實是叫雅隆冰川。
  • 讓中國湖泊更「透明」
    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湖泊卻在不斷遭到侵蝕與破壞,昔日魚米之鄉,如今魚蝦匱乏,湖泊萎縮和水質惡化等問題不斷凸顯。藻類的生長狀態、懸浮物濃度以及可溶性有機物直接影響湖泊透明度和水下光場分布,對水質環境變化以及水產養殖產生直接影響。但由於中國內陸湖泊光學組分複雜,傳統的透明度測量方法無法滿足對湖泊SD進行大範圍長時序監測的需求,不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和可重複性。
  • 2019中國(長蕩湖)休閒湖泊峰會隆重召開——中國十大休閒湖泊...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21日電 19日,由《小康》雜誌社、常州市金壇區人民政府主辦的 2019中國(長蕩湖)休閒湖泊峰會完滿召開。「2019中國(長蕩湖)休閒湖泊峰會」開幕 攝影/寧穎峰會以「新時代與休閒湖泊」為主題,上百位休閒、規劃、度假等領域的領導、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媒體朋友共聚一堂為休閒湖泊的發展獻計獻策。
  • 中國西部著名湖泊,海拔2685米,是中國第三大深水湖泊
    目前,我國開發建設中十分重視湖泊旅遊資源,儘管說目前我國的湖泊旅遊很容易被忽視,畢竟許多湖泊在面積大小、景觀數量、基礎管理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但從我國大多數地區的旅遊管理、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湖泊對外宣傳等方面來看,它也可以很好地促進許多地區的發展。這裡是瀘沽湖。
  • 全球十大最美湖泊,去過一個便無憾
    如詩一樣的語言,立刻將貝加爾湖畔引入世人面前,我們驚呼,原來在地球的這個角落裡,還有這樣美麗清幽的湖泊。今天,就來揭開全球十大最美湖泊的面紗,看看月光灑在湖面上,倒影的身影有多美。安納西湖▲▲▲法國,上薩瓦省安納西湖,位於美麗的阿爾卑斯山腳下,有人說這裡是法國最美的湖泊。這片湖泊,初見看似無奇,再見卻讓人一見傾心。
  • 中國十大著名湖泊也是最有名的湖泊
    五大連池風景區獲得的稱譽有: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遺產。1719年至1721年間,火山噴發,熔巖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個相互連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連池。
  • 中國大陸上的溼地湖泊
    中國大陸上的溼地湖泊溼地湖泊是地球之腎,養育著眾多生物,那麼中國哪些著名的溼地湖泊呢?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北京唯一的溼地鳥類保護區保護區處於水庫中上遊,溝岔縱橫,庫灣眾多。溼地面積達3939公頃,是北京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也是唯一的溼地鳥類自然保護區。
  • 美國五大湖與中國五大湖對比,美國最小湖泊都比中國最大湖泊更大
    看到這,不少朋友或難以理解,中國面積廣大,國內湖泊更是多得數不勝數,怎能說中國無大湖?青海湖、納木錯、太湖、洪澤湖等不都是面積較大的湖泊嗎?尤其是青海湖,它是國內最大的鹹水湖,它的面積達4500平方公裡。
  • 瀑瀑瀑瀑瀑瀑瀑,中國的瀑布有多美?
    ▲ 壺口瀑布,中國北方最大的瀑布。圖/視覺中國如果說壺口瀑布是瀑布裡的「豪放派」,汪洋恣肆、信馬由韁,那麼廬山瀑布就是瀑布裡的「婉約派」,清麗柔婉、內斂含蓄。她們一北一南,風格鮮明,展現著不同區域瀑布的風情。幅員遼闊、地貌眾多,使得中國幾乎每個省份都有瀑布分布,瀑布景觀可謂「瀑天蓋地」。
  • 中國兩個湖泊,一個面積擴大一個面積縮小,難道湖泊排行要變了?
    中國兩個湖泊,一個面積擴大一個面積縮小,難道湖泊排行要變了?我們國家是有很多面積比較大的湖泊的,但是隨著這些年的自然地理環境變化,我們國家一些湖泊也發生了改變,就比如這兩個中國比較大的湖泊,一個面積在不斷的擴大,一個面積在不斷的縮小,難道中國湖泊排行就要變了嗎?如果跟大家說,哪個湖泊是西藏最大的一個湖泊,看到很多朋友會想到納木錯。
  • 只有中國有的24880個「明珠」——湖泊
    人們常用「明珠」比喻湖泊。 中國的明珠,湖泊在中國大地上這樣的&34;多達24880個,它們大小不一,面積大於1km²的天然湖泊現有2693個,總面積達81414.56km²,它們形態各異,或狹長、或曲折,或近圓、或稜角突兀、變化萬千。
  • 中國八大淡水湖泊
    太湖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風景名勝區位於長江三角洲中部,是以太湖、沿湖山丘、島嶼的山水景觀為特色,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天然湖泊風景區。洪澤湖亦作Hung-tse Hu或Hongze Hu。中國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蘇省西部淮河下遊。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
  • 中國第二深湖泊,有「中國版貝加爾湖」美稱,附近有大型歡樂勝地
    地球上人跡罕至的地方藏著大大小小如同藍寶石一般純粹的湖泊,它所擁有的藍,有著畫家調不出的純粹和純潔。中國版「貝加爾湖」貝加爾湖,蘇必利爾湖、青海湖和撫仙湖,藍是這些湖泊的共性。循著那一抹純粹的藍,走進今天的重點中國版的「貝加爾湖」——撫仙湖!
  • 中國十大最深湖泊排行!
    ,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本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平均水深204米,最深處達373米,為中國最深的湖泊。                 第4名 撫仙湖撫仙湖位於雲南玉溪市,水域面積約216.6km2 ,湖長約31.4km,平均水深約95.2m,最大水深約158.9m,是我國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二深淡水湖泊。
  • 世界最深湖泊,最深處達1637米,長江全力都得用24年才能填滿
    一般在人們眼裡,湖泊的深度都不是很深,而且風平浪靜的風景十分優美,所以那些知名的大湖泊一般都被開發出來做成了著名的風景區,但有的湖泊還是相當的深的,有的也充滿了危險,有的更是充滿了傳說。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一個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也就是十分著名的貝加爾湖了。一首《貝加爾湖畔》可以說已經唱盡了它的美麗之處了,可以讓人有無盡的幻想,他的的深度更是最深處達1637米,長江全力都得用24年才能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