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戰疫丨冰川地貌——冰鬥、刃脊、角峰

2021-02-26 高中地理何從春工作室

冰鬥由冰蝕作用造成的三面環山,後壁陡峻的半圓形窪地。其出口向山坡前方,口上常有凸起的巖坎,整個地形似匙狀。

冰鬥一般發生在雪線附近。典型的冰鬥三面環以高200一300米的陡崖,開口處為一高起的巖檻。其形成過程是,因底部低洼,窪地常年積雪,雪地邊緣頻繁融凍風化,形成陡崖,積雪窪地擴大,積雪逐漸加厚,發展成冰川,冰川對底床產生刨蝕,加深底部,在出口處有時形成坡向相反的冰檻;窪地後壁因凍融作用和冰川掘蝕作用而後退變高,這時即成冰鬥。 [1-2] 

刃脊是指由冰鬥或兩條相鄰冰川的槽谷不斷擴大、後退,使相鄰的冰鬥或槽谷間的山脊變成刀刃狀,這樣的山脊稱刃脊。 [3] 

角峰是指由幾個冰鬥所圍成的山峰,山坡呈凹形陡坡,頂峰突出成尖角。其形成是由冰鬥不斷擴大和後退,使山坡受到顯著刻蝕。一般由三個以上的冰鬥所夾峙的殘留山峰,便成了角峰。如我國的珠穆朗瑪峰和歐洲的勃朗峰都屬於角峰。 [3] 

考點連結

(2015·北京朝陽區高三期末)下圖為內蒙古某旗及相關景觀示意圖,該地在距今1萬至300萬年期間為冰雪覆蓋,景觀處巖層基本上由花崗巖組成。據此回答1~2題。

1.圖中平頂山刃脊、角峰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蝕       B.冰川侵蝕

C.風力侵蝕       D.冰川堆積
2.北大山石林是由平頂山地貌演變而成的,其演變(  )
A.受流水的化學侵蝕作用

B.反映北大山所受的斷裂作用強於平頂山

C.由地震的崩塌作用造成

D.反映北大山地勢和緯度高,更易被侵蝕

參考答案 :

1.B     2.D
第1題,刃脊、角峰地貌是冰川侵蝕地貌,B對。
第2題,圖示石林主要是外力侵蝕形成,外力侵蝕作用在地勢高處表現的更明顯,在低洼處表現為沉積作用,所以石林地貌反映北大山地勢和緯度較高,更易被侵蝕,D對。

參考資料:

1.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地質大辭典1普通地質構造地質分冊 上 》.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06

2. 馬永立.《地理學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

3. 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辭海試行本第9分冊地理 》.北京: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1961.11

圖片來自網絡

圖文編輯:彭超

相關焦點

  • 學習戰疫丨冰川地貌——冰磧湖、冰蝕湖
  • 冰川地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著名冰川地貌有哪些?
    冰川侵蝕地貌一般分布於冰川上遊,即雪線以上位置,形態類型有角峰、刃脊、冰鬥、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蝕地貌。山地冰川受地形限制,與周圍基巖接觸面大,造成的冰蝕地貌類型眾多,有明顯的垂直分帶和水平分帶。
  • 「震撼視頻」給我十分鐘,帶你看遍赤峰第四紀冰川遺蹟!
    根據科研人員推斷,冰川運動時期,現在的赤峰地區曾經是一片冰雪覆蓋的世界。赤峰周邊有大興安嶺南段、努魯兒虎山和七老圖山。大約在2萬年前,第四紀冰川在這些山脈上積累了厚厚的冰雪層,三大山脈的崇山峻岭中,留下無數體量巨大的冰川遺蹟。赤峰本地人最先發現了境內的冰川遺蹟。
  • 航拍中國--雲南--第一站 明永冰川
    知識回顧冰川地貌概念:       冰川是準塑性體,冰川的運動包含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  分,是進行侵蝕、搬運、堆積並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動力,是與寒凍、雪蝕、雪崩、流水等各種應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區的地貌景觀。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一種外力作用,在高山和高緯地區,這種作用尤為顯著。
  • 冰鬥冷知識【每日一題2020.11.15】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補充有關冰蝕地貌的知識:冰鬥——山嶽冰川源頭由雪蝕和冰川挖掘共同營造的圍椅狀盆地。.角峰——角峰是指由幾個冰鬥所圍成的山峰,因冰鬥後壁不斷後退,使所圍山峰成為高聳尖銳的山峰。U形谷——又稱冰蝕谷,當冰川佔據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後,由於冰川對底床和谷壁不斷進行撥蝕和磨蝕,同時兩岸山坡巖石經寒凍風化作用不斷破碎,並崩落後退,使原來的谷地被改造成橫剖面呈拋物線形狀,這樣更有效地排洩冰體,這種形狀的谷地稱U形谷或槽谷,其中峽灣為海侵後被淹沒的冰川槽谷,是冰川槽谷的一種特殊形式。冰蝕湖——冰川在重力和壓力作用下向下遊移動,同時侵蝕地表使其成為窪地,冰川融化後窪地內積水成湖。
  • 冰川地貌的新類型啥時候得正名?
    一 背景資料* 在權威的冰川地貌學說中,其分類是這樣的:* 冰川地貌按成因分為侵蝕地貌和堆積地貌兩類。* 冰川侵蝕地貌一般分布於冰川上遊,即雪線以上位置,形態類型有角峰、刃脊、冰鬥、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蝕地貌。
  • 「冰鬥」是什麼?——基於九華山冰鬥的思考
    不過就南北極冰川不斷消融的現象看,顯然是自己瞎懷疑,全球氣候變暖仍在繼續。志願者訓練營的整個行程雨雪相伴,薄雪覆蓋著地面,霧氣環繞著建築,一切都若隱若現,並不能看到「圍椅」狀地貌特徵的九華新街全貌,這個「圍椅」狀地貌究竟是冰鬥還是斷層形成的,更是不得而知。
  • 歐洲是冰川地貌廣布的大洲,從峽灣、湖泊、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冰川地貌廣布的歐洲歐洲沒有陸地位於熱帶地區,所以歐洲無法種植橡膠、咖啡、可可、香蕉等熱帶經濟作物,因此在大航海時代此外,由於歐洲位於中高緯度地區,在地貌分布上,歐洲大陸廣布冰川地貌,可以說在歐洲大陸上隨處都能看到冰川作用的痕跡。當然,目前歐洲大陸並沒有大面積的覆蓋冰川,但是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地處中高緯度的歐洲有著廣泛的冰川覆蓋,從而也就形成了大量的冰川地貌。
  • 歐洲是冰川地貌廣布的大洲,從峽灣、湖泊、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冰川地貌廣布的歐洲歐洲沒有陸地位於熱帶地區,所以歐洲無法種植橡膠、咖啡、可可、香蕉等熱帶經濟作物,因此在大航海時代,當新航路開闢後,大量歐洲殖民者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等熱帶地區建立殖民地,開闢熱帶種植園,奴役當地民眾種植熱帶經濟作物
  • 珠峰「新身高」和珠峰冰川的「前世今生」
    例如北坡的絨布冰川、康雄冰川以及南坡的孔布冰川等,這些大冰川與其他刃脊和衛峰上的多條中小型支冰川組成了雄偉的冰川群。此外,現代冰川還形成了許多奇特的景觀,例如受到許多探險家與攝影家們青睞的冰塔林。由於冰川各部分運動速度不同、融化溫度不同導致冰體密度的不同,使在冰川表面形成一些裂縫和裂隙,這些縱橫相間的裂隙如刻刀將冰川分割成一個個冰塊,在特定的氣候條件使得裂縫融化,慢慢地形成一個個聳立的冰塔。
  • 去麗江,別忘了去老君山,丹霞地貌很奇異
    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公園面積1110平方公裡,類型為地質地貌景觀類。公園地貌類型豐富,主要地質遺蹟有高山 丹霞地貌,是中國迄今為止發現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一片丹霞地貌區; 冰川地貌,既有古冰川遺蹟,又有現代冰川;金沙江河谷地質地貌景觀,由 長江第一灣、 虎跳峽、多級階地等組成。
  • 地理高頻考點:分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分析某區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蝕:黃土高原地貌、河流峽谷(V形谷如三峽)、瀑布、丹霞地貌(廣東)。  (2)水對可溶性巖石(石灰巖)的溶蝕和侵蝕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貴、雲)。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擁有多種地貌類型。首先是「黃土地貌」,分布在我國的黃土高原地區,地表呈現千溝萬壑、溝壑縱深的特徵,是深厚黃土層受到長期強烈流水侵蝕作用而形成的,是我國特有的地貌類型。其次我國主要的地貌類型還有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在我國西北乾旱地區的「雅丹地貌」、分布在我國南方溼潤地區的「丹霞地貌」。
  • 地理風水知識~16種地貌大全|冰川|盆地|冰緣|喀斯特|地形_網易訂閱
    察看地形地貌是學習風水的一門重要知識。地理學又稱為勘與學,勘與為勘天察地之稱,即上觀天象俯察地理之術。俯察地理即看山川河流結構形貌之勢,就預知其地下組成結構,或含有石油、礦藏、暗河、溶洞…巖石狀況、土貭緊密及色彩,以及所含之物理(物質地理)性質與化學元素或是否釋放對人體有利或損害元素等等重要信息都在地形地貌的觀察中皆有所體現或可洞穿。
  • 16種地貌——地貌大全(精品收藏)
    大洋中脊分脊頂區和脊翼區。脊頂區由多列近於平行的嶺脊和谷地相間組成。脊頂為新生洋殼,上覆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嶇。脊翼區隨洋殼年齡增大和沉積層加厚,嶺脊和谷地間的高差逐漸減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積物充填成臺階狀,遠離脊頂的翼部可出現較平滑的地形。
  • 【專題歸納】自然地理學知識點地貌部分專題歸納,附高考必考16種...
    分類(分類下的子分類要記住幾個,可以舉出例子):  1.冰蝕地貌 典型的冰蝕地貌主要有冰鬥、槽谷(U形谷)、峽灣、刃脊、角峰、羊背石、捲毛巖、冰川磨光面、懸谷、冰川三角面等。  1)冰鬥:冰鬥是一種環以陡峭巖壁、呈半 圓形劇場形狀或圈椅狀的窪地。冰鬥按其分 布位置可分為:谷源冰鬥和谷坡冰鬥兩類。
  • 我國16種地貌知識大總結
    第四紀冰期,歐、亞、北美的大陸冰蓋連綿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為寬廣的地域,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蹟。 冰川是準塑性體,冰川的運動包含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是進行侵蝕、搬運、堆積並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
  • 常見的16種地貌總結一覽<收藏
    縱貫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綿延 8 萬千米,寬數百至數千千米,總面積堪與全球陸地相比。大洋最深點11034 米,位於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超過了陸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 8846.27米 )。深海平原坡度小於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過大陸平原。整個海底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單元,及若干次一級的海底地貌單元。大陸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