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妖怪命名的秘密,冰系寶可夢初登場,紫菀鎮搞怪三人組
現在我們介紹從圖鑑編號為086的小海獅開始。小海獅是海獅寶可夢,屬於水屬性。從小海獅的外表就可以看出,只有前鰭的它不太擅長於在陸地上行走,而且喜歡在氣溫低的海水中生活。小海獅的原型就是海豹的幼崽,在這個時期中已經隱約有一些冰屬性的特徵,然而還不具備冰屬性。小海獅的英文名是seel,來源於單詞的seal,也就是海豹的意思。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小海獅的原型還是很明顯的。
接下來介紹的是圖鑑編號為087的白海獅。白海獅是小海獅的進化型,也是全圖鑑中第一隻帶有冰屬性的寶可夢。白海獅的原型是已經滅絕的斯特拉海牛,也就是被稱作是巨儒艮的生物。雖然小海獅和白海獅都是海獅寶可夢,然而它們嚴格意義上不屬於海獅,而球球海獅的原型才是真正的海獅。白海獅的英文名為Dewgong,來源於英文單詞的dugong,也就是儒艮。這層翻譯的實際意義,就是反應了白海獅的真實原型吧。
接下來介紹的是圖鑑編號為088的臭泥。臭泥是毒屬性的寶可夢,而在他們被從其他地區帶到了阿羅拉地區後,臭泥就改變了形態,還增加了惡屬性。臭泥的閃光形態和阿羅拉形態的常色互相對應,而阿羅拉地區的異色臭泥也是其他地區臭泥的常態顏色。臭泥可能來自於汙泥,或者是因為汙染而發生變異的生物。臭泥的英文名是Grimer,意思是收集塵埃的人,可以反映臭泥喜歡吃垃圾等物體的習性。
接下來介紹的是圖鑑編號為089的臭臭泥。臭臭泥是汙泥寶可夢,屬於毒屬性的寶可夢。和臭泥不同,臭臭泥的阿羅拉形態是彩色的,並沒有異色形態對應這種說法。在圖鑑中,有著碰到臭臭泥就會中毒的說法,然而在動畫中這一點則沒有體現。臭臭泥的英文名是muk,來源於英文單詞的muck,也就是淤泥的意思。從這裡,就能體現出臭臭泥的原型所在了。
接下來介紹的是圖鑑編號為090的大舌貝。大舌貝的原型是蛤蜊,而它像舌頭一樣的器官實際上是斧足。舌頭樣的斧足就來源於雙殼綱動物的斧足,至於為什麼被設計成「舌頭」的樣子,原因是因為蛤蜊的肉會跑出殼外再縮回去,就像舌頭一樣。大舌貝的英文名為Shellder,來源於英文單詞shell和shelter。其中shell是貝殼的意思,而shelter是住所的意思,因此大舌貝是以貝殼為住所的生物。
接下來介紹的是圖鑑編號為091的刺甲貝。刺甲貝屬於雙殼貝寶可夢,和大舌貝不同的是,進化後的刺甲貝擁有了冰和水的雙屬性。刺甲貝的原型基於雙貝類生物,海菊蛤,頭部類似黑珍珠。與其他版本不同,刺甲貝在《口袋妖怪藍》裡是上下結構,而其他系列和動畫中都是左右結構,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一下。刺甲貝的英文名是Cloyster,來源於英文單詞clam和oyster。其中clam是蛤蜊的意思,而oyster則是牡蠣。從這裡可以體現出,刺甲貝應該和蛤蜊一樣,同屬於雙殼貝類的生物。
接下來介紹的是圖鑑編號為092的幽靈系寶可夢鬼斯。眾所周知的是,在動畫劇情中的紫菀鎮,可是有著很著名的搗蛋三人組,而其中一人就是鬼斯。鬼斯是幽靈和毒屬性的寶可夢,由於自身是氣體的緣故特別輕。鬼斯在《紅/綠/藍》之中的繪圖看起來像是完全的氣體而非如同官方繪圖一樣具有球狀的身軀,與此同時,僅有0.1kg的鬼斯是最輕的寶可夢之一。鬼斯的英文名為Gastly,其中包含單詞ghastly和gas。其中ghastly是可怕的,而gas是瓦斯,也就可以看出鬼斯是令人恐懼的瓦斯了。
最後一隻寶可夢則是圖鑑編號為093的鬼斯通。鬼斯通是鬼斯的進化型,同樣是幽靈和毒屬性。然而,當進化到鬼斯通後,鬼斯通就可以通過進化出的爪進行物理攻擊了。不管是在官方立繪還是在歷代形象中,鬼斯通都只有三根手指,然而《紅/綠/藍》以及第三世代的形象中卻有四根手指。鬼斯通的英文名是Haunter,意思是作祟者。鬼斯通的原型是用舌頭舔走靈魂的鬼神,因此作祟者的形象就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