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突發
抗癌19年
不敵突發肺炎
昨天早上10時17分,香港最著名的武術指導、功夫片導演劉家良,經過與癌症近20年的抗爭之後,在香港仁安醫院安詳去世,享年79歲。當天下午,主治醫生莫樹錦和劉家良徒弟兼好友陳百祥在香港召開發布會,向大眾交代了劉家良患病期間的詳細情況。莫樹錦醫生透露,早在1994年,劉家良被查出患上淋巴腺腫瘤,在接受治療後,再度復發。
莫醫生稱,劉家良與癌魔抗爭了19年,一直沒有退縮。但在2011年,他的病情轉為骨髓併發症,過去一年間不得不經常出入醫院。今年6月初,他開始出現持續發燒及感染,需要不斷注射抗生素。6月18日,突發肺炎且日趨嚴重,21日病情惡化,出現呼吸困難等併發症。但在最後的幾天,劉家良仍態度樂觀,積極地配合治療。直到昨日上午10時17分離世。
莫醫生盛讚劉家良戲中和現實生活中都是英雄,即便在ICU(重症監護室)期間,他仍態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只是病情太嚴重,無力回天。
劉家良徒弟、香港藝人陳百祥稱,師傅一生無憾,患病多年家人也一直在他身邊支持,「他走得很安詳」。他透露,劉家良早已吩咐他為自己的葬禮做準備。葬禮將以佛教儀式進行,遺體火化後安葬在寶福山。
另外,兩年前就因腦中風癱瘓在床的香港武打明星劉家輝,是劉家良的義弟並受到劉家良提攜。儘管他近來身體康復狀況良好能夠說話了,可當聽到友人告訴說哥哥今日走啦時,躺在病床上的劉家輝即刻眼泛淚光,閉目轉過臉,令旁人不禁鼻酸。
新聞幕後
洪拳大師
黃飛鴻第四代
劉家良1934年7月28日出生,出身武術世家,其父劉湛得黃飛鴻入室弟子林世榮的真傳,劉家良深得黃氏武學精髓。自小隨父親學習正宗洪拳,1950年隨父進入電影圈,由臨時場記及龍虎武師做起,早期電影以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為主。1965年為張鑫炎執導的《雲海玉弓緣》設計武術動作,一舉成名。之後,他進入邵氏公司,與張徹合作《金燕子》、《獨臂刀》等。
1975年劉家良開始擔任導演,執導《神打》、《少林三十六房》、《老虎出更》等。自上世紀90年代與成龍合作推出《醉拳2》,劉家良以明快的節奏和剛猛的動作設計,創下了當時動作片的一個高峰。其擁躉甚至包括好萊塢大導演昆汀・塔倫蒂諾,他也被香港功夫電影圈譽為「一代宗師」。
劉家良憑《少林三十六房》於坎城奪得最佳動作獎,《醉拳2》奪得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2006年香港國際電影節、201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獲頒終身成就獎。2005年,年過七旬的劉家良擔綱動作指導並參演徐克執導的《七劍》,獲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這也是劉家良生前最後一次演出。
在2010年第29屆金像獎上,劉家良獲終身成就獎,大病初癒的他上臺致辭:「我不會講話,但會打。我爸爸劉湛打洪拳,林世榮是他師傅,而林世榮師傅是黃飛鴻,我是黃飛鴻第四代,他交給我的遺產就是功夫。」
延伸解讀
劉家班,輝煌一時黯然遠去
在香港武術指導行業,以劉家班、袁家班、成家班、洪家班最具代表性。成家班風靡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袁家班開始崛起新千年之後;而劉家班的黃金年代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劉家良成名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時取材洪拳一派的《黃飛鴻》系列熱映,十餘年間就拍了幾十部,劉湛作為黃飛鴻嫡傳有份參與。他的弟子們如陳全、劉家良、劉家榮等便加入進來,逐漸形成了劉家班的雛形。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劉家良與袁小田的徒弟唐佳搭檔,創新設計出不少新穎的武打動作,逐漸也成了香港最炙手可熱的武術指導,劉唐二人在邵氏地位頗高,他倆主要負責張徹電影的動作設計,手下武師雲集。
1974年,張徹決定去臺灣發展,劉家良帶著人馬跟去了臺灣。一年後,劉家良回到香港,在邵氏高層的扶持下,劉家良做起了導演,不過其後他與張徹開始出現矛盾,兩人關係惡化。
劉家良生前在接受專訪時稱,當年張徹籌拍《少林寺》,他曾建議拍「真正的功夫」,融入虎鶴雙形、螳螂、蛇形等經典招式,但這一建議卻遭到張徹的譏笑,「不要來這些,難聽死了」。
在張徹筆下,李翰祥和劉家良都是有權謀的人。尤其是劉家良,對他傷害頗大。他在《張徹回憶錄》中這樣寫道:「家良曾屢次脫離我和邵氏去外面發展,但那時獨立製片規模簡陋,發展皆不如理想,幾次離而復返,我從不計較。後來家良心切導演,越來越不可遏止,他明白若不以我為敵,很難擺脫『張家班』的影響,而獨樹一幟。於是他一回香港,便處處擺出和我對抗的架勢。他放出的關於我壓制他,還曾扣住劉家輝不放等言論,其實都對我很不公平。這些年我始終不向人表白,更不反擊,但公道自在人心……」
兩人關係其實見仁見智,劉家良自從1975年升任導演至1985年邵氏停產,十年間一直為邵老闆效力,再無二心,更以邵氏孤老忠臣自居,一度拒絕向邵氏叛將鄒文懷及嘉禾公司示好。
劉家良擔任張徹武指期間,為《洪拳與詠春》、《方世玉與洪熙官》、《少林五祖》等電影設計過大量南拳功夫。此後他設計的拳路招式,其實並未超出之前範圍。與他合作過的金牌製片馮永點評:「影棚長大的他,沒受過正規教育,劉家良有自己的手藝和活法,他很低調,他也很成功,所以有傲骨。」
劉家良還是名副其實的「好師傅」。先後栽培了劉家輝、劉家榮、汪禹、小侯、惠英紅等功夫片演員。他的電影動作設計硬橋硬馬,講究拳拳到肉,強調學武過程中武德的重要性。
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著邵氏電影停產,劉家班也陷入困境。加上新派武俠片的崛起和成家班等更具觀賞性的武術風格的出現,劉家良注重拳拳到肉的實戰風格被冷落。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拍了《老虎出更》等為數不多的影片後,1994年被查出患有淋巴癌,需要治療,在此後的歲月中,劉家良和他的劉家班其實處於半退休狀態,只是偶爾接片。
香港電影研究專家魏君子在文章中這樣描述劉家良後來的心態:劉家良堅持「有麝自然香」,一直不喜歡用經理人,好萊塢找香港武指要面試,他不習慣這個遊戲規則,所以最後只能怪對方不識貨。「這正如上山尋師學武,明知師傅打得,沒理由還強求師傅先耍兩招,證明絕招,然後才肯拜師。」儘管劉家良常用這個頗具中國特色的理由寬慰自己,但每當看到袁和平們在好萊塢混得有聲有色時,便往往會對香港武指負責的西片打戲批評指點。
在一次金像獎的獲獎感言中,他動情地說:我拍電影400多部了,我很中意的演員都已經不在了。那個時候的功夫都是要拳拳到肉的,我們都打慣了,所以不怕……
劉家良2007年以70歲的高齡演《七劍》「傅青主」並擔綱動作指導,一舉獲得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成為一時佳話。在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中,劉家良也給過王家衛建議,希望章子怡打八卦掌。因為詠春是直線的,而八卦掌是走圈的,「女孩子打八卦掌,一定好看。」香港電影研究專家魏君子透露,《一代宗師》裡劉家勇(劉家良的外甥)飾演的「勇哥」,其實就是劉家良本人,「是劉家良欽點劉家勇出演的,他在片中的造型、說話的方式,以及動作招式和風格,就是劉家良本人」。
劉湛的乾兒子,劉家良的乾弟弟劉家輝,也是劉家班的重要成員,但隨著邵氏電影的沒落,劉家輝也風光不再,近年來最大的亮點就是受昆汀之邀飾演《殺死比爾》中的白眉道人。年僅57歲,因中風導致半身不遂的劉家輝去年遭泰國再婚妻子瓜分家產,年初又被曝助理騙走其醫療費,晚年生活悽涼不已。
隨著劉家良的去世和劉家輝的中風,曾經輝煌一時的劉家班身影也逐漸遠去。本報記者王金躍J166
各路星聲
曾志偉:武俠片、功夫片能有今日的成就及地位,劉師傅居功至偉。他是大師中的大師。我對電影界對功夫片的認識,全都因為師傅,他是我尊敬的恩師,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我。
劉德華:一代宗師,永遠懷念,惋惜。
姜大衛:這樣的病他都挨了十多年,真的很厲害。
任達華:真是太可惜了,好可惜。劉家良是我們最敬重的武術前輩,他對武術的精神會影響我們這一代人。他對武術的熱情能令我們現代人更加團結。因為武術本身很有凝聚力,而且會令大家越來越強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會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
汪明荃:無論是做演員、各派武術、功夫片導演,他是十八般武藝,件件皆能,樣樣皆精,重視傳統、義氣,是有情有義的男人。
羅家英:無限懷念劉家良師傅,武術宗師,電影武術指導的始創者,把香港武俠片傳到世界上去。
惠英紅:那時我就在他的班底,學到很多東西,不止是拍戲,他讓我學習一部戲裡每個崗位的工作,剪片、場務甚至副導演我都幹過。他說,演員不僅要演戲,什麼知識都要學點,這樣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工作,演戲也可以做得更好。
徐克:劉家良是一個很認真、很專業的人,對他的去世我很惋惜,也是電影界的損失。
甄子丹:劉師傅的戲我從小看到大,對我以後的發展影響很深遠。
王晶:劉家良師傅,我極尊重的前輩導演,洪拳大師。 J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