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科院院士、物理學宗師巨匠、北大校長、副國級等多重身份於一身,你能想到他是誰?他一輩子培養了錢三強、王淦昌、李政道、朱光亞等幾代科學家。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兩彈一星多半科學家都是他的門生。他是誰?他就是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和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的周培源。
周培源生於1902年8月,江蘇宜興人。周培源家學淵源深厚,父親是清朝秀才,可謂是書香門第。因而,周培源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啟蒙教育。在周培源所處的時代,中國國力疲弱科技落後,莘莘學子選擇了科技強國,周培源也不例外。1919年,周培源清華大學,於1924年學成畢業,同年被派往芝加哥大學數理系深造。
周培源在國外求學期間,有著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周培源與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私交甚厚,並且與其一道從事科學研究。僅此一項,周培源就是各國爭奪的科學人才。然而,周培源還是在 1929年學成歸國,出任清華大學教授,成為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抗日戰爭爆發後,周培源先後在長沙臨時大學、西南交大執教。特別是在西南聯大指教期間,周培源培養了一大批兩彈一星人才。1943年至1946年間,周培源兩次前往美國,從事物理學研究,給自己定了三條紅線:不做美國公民、只擔任臨時性職務、可以隨時離去!
憑藉這份赤子之心,周培源在物理學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建國後,他長期奮戰在科研一線,在北大開設了數學力學系力學專業,這是中國第一個力學專業,後來成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在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裡,周培源的學生功不可沒,特別是錢三強和王淦昌。兩彈一星奠定了中國的大國地位,我們不能忘記周培源的重大貢獻。
1978年7月,周培源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周培源為了中國高等教育,瞄準世界一流教育,同年10月,率領教育代表團前往美國舊金山參觀訪問了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大學。1981年3月,周培源為了能夠更好的從事科研工作,從繁雜的公務中脫離出去,選擇了「急流勇退」。
1983年至1993年,周培源在人生最後的十年,出任了第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家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除了周培源,童第周、錢學森、錢偉長、朱光亞等都擔任過。在我國公務員體系中,全國政協副主席屬於副國級。在任職全國政協副主席期間,周培源率領182位政協委員為了建設三峽大壩,不顧年老體邁專一奔赴湖北和四川有關地區考察。事後,周培源實事求是的提供了一系列建設性意見,為國家建設三峽大壩的戰略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培源人生最後的十年,也是他科學教育事業取得豐碩成果的十年。周培源致力於廣義相對論的基本問題研究,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令人淚目的是,89歲高齡的周培源在相對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時,一時興奮竟然誘發心肌梗塞,迫不得已住院了。由此可見,周培源對科學事業的熱愛。
最令人敬佩的是,周培源在91歲時,還想招收博士研究生,繼續為教育事業發揮餘熱。然而天不假年,一代物理學宗師巨匠、中科院院士周培源在91歲與世長辭。周培源無愧於物理學宗師巨匠,更是一顆耀眼的明星!
參考資料:
[1]我國近代力學事業的奠基人――周培源.光明網
[2]歷屆全國政協主席、副主席 . 新華網
[3]憶「科學泰鬥」周培源 . 光明日報
[4]北大校長周培源晚年反思:這輩子不是我所追求的.鳳凰新聞
[5]王淦昌.記我良師益友二三事[A].宗師巨匠 表率楷模——紀念周培源文集[C],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