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大規模「雲端」教學的開展,給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帶來了新的巨大挑戰。據教育部對9省份14532人的調研顯示,與2019年底相比,半年來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學生近視率增加了15.2%、初中生近視率增加了8.2%,高中生近視率增加了3.8%。現在不少幼兒園逐漸開始為孩子們做眼健康檢查。
隨著近視的人越來越多,「如何防控近視」好像每個人都能說上那麼幾句,然而真正做對的並不多,近視後不正確地處置,往往導致近視不斷加深,甚至還引發其他眼部問題,值得警惕。
今天小編總結了4個常見近視防控誤區,供大家參考,快來康康。
1、低視力等於近視?
視物模糊、視力下降了,是不是就是近視了?雖然視力下降是近視的標誌性症狀,但並不意味著視力下降可以與近視劃等號,除去近視,還有其他因素可能引起視力下降。
就青少年而言,小兒斜弱視、先天性白內障等眼病也會出現視力下降的症狀,如果簡單歸於近視,反而耽誤眼病的治療,加重病情。更常見的還有假性近視,是由於用眼疲勞造成調節過度形成的類似於「近視」的假象,一般經過遠眺休息或點放鬆調節藥物後,可自行恢復。
因而,出現類似近視症狀,應先排除其他眼病因素,確診為近視後再做下一步處置。
2、看得清就是矯正?
確診了近視後,「如何矯正」也有學問。許多人印象裡驗光可能就是「對照著視力表,更換不同度數的鏡片,直到能看清楚」。實際上,對矯正的要求應該更「苛刻」些,相應的驗光配鏡還應該更「繁瑣」些。矯正近視,不只要看得清楚,還應看得舒服,如果覺得新配的眼鏡戴上去頭昏、眼脹,這次矯正可能並不成功。科學矯正近視建議選擇檢查更為系統、驗光更為精準的醫學驗光,綜合考慮雙眼視功能、眼軸、角膜曲率、眼位等多種因素,從而確保科學矯正,既能看得清楚,同時還能有良好的視覺體驗。
3、孩子年齡尚小,無需配眼鏡?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年紀小就開始佩戴眼鏡,不僅生活不方便、還會被同伴嘲笑為「小四眼」,並認為孩子長期戴著眼鏡,近視度數會加深,眼鏡就永遠摘不下來了。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湖北總院)視光中心周超主任表示:近視度數是否加深,與眼鏡沒有多大關係,而是眼睛本身的屈光狀態變化導致的。配戴眼鏡本身不會造成近視加深,配戴合適的眼鏡,還有可能起到放鬆疲勞跟延緩近視加深的作用。
4、護眼燈和眼保儀能緩解近視
現在市面上很多商家打著產品能有效緩解或治療兒童近視的旗號,向家長推銷護眼燈和眼保儀,家長信以為真,並以高價購買給孩子使用。其實,這類護眼設備對於消除眼睛疲勞有一定的作用,但對於延緩近視沒有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