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森林公安民警救助的夜鷹。 平頂山晚報記者 禹舸 攝
一隻夜鷹在風雨中落難,幸獲愛心人士救助。9月27日下午,在市森林公安民警的幫助下,夜鷹被暫時送到市河濱公園動物園生活。
今年50多歲的朱先生家住平煤神馬集團八礦附近。9月27日早上,朱先生在自家菜地發現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它一動不動,我走近一看,發現像只貓頭鷹,不過嘴邊有幾根鬍子,硬硬的。」朱先生說,見有人靠近,它發出「哧哧」的叫聲,並試著飛走,但沒飛多遠就落地,似乎受了傷。
朱先生將這隻鳥帶到自家開的麵條店裡,餵它肉,但它不吃。朱先生向東工人鎮派出所反映此事,派出所民警將這一情況通報給了市森林公安局。
當天上午10時許,市森林公安局民警任玉龍和白朝亮趕到朱先生的麵條店。「別看它個頭不大,展開翅膀有一尺多長,尤其是它的嘴巴,又短又寬!」任警官說,他們靠近這隻落難的小鳥,發現這隻鳥雖然外觀兇猛,性
情卻很溫馴。
當天下午3時許,森林公安民警將這隻鳥送到市河濱公園動物園。經工作人員辨認,這是只夜鷹幼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經檢查沒有明顯外傷,估計是這段時間降雨多,從樹上跌落的」。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夜鷹和貓頭鷹一樣,也是一個「夜遊神」。它白天在樹幹上睡覺,黃昏時拍著翅膀四處遊蕩,主要吃蟲子、蚊子、金龜子、飛蛾等。兩者雖然都是在晚上活動,外形也有些像,但並不是親戚。夜鷹雖然名字裡有個「鷹」,而且也食葷,但它跟猛禽沒有一點血緣關係,性情比較溫馴,也不捉老鼠。
「夜鷹的叫聲像貓頭鷹,它的嘴寬短,像青蛙的嘴,好捉蟲子;嘴後有幾根鋼絲一樣的『黑鬍子』;它的眼睛是暗褐色的。貓頭鷹的嘴邊沒有鬍子,眼睛是黃色的。」工作人員說,夜鷹廣泛分布於我國的東北、東部及中南部地區和海南島。
我是貓頭鷹
我是夜鷹
「我們先飼養一段時間,如果確定沒有受傷,將擇期將其放生。」工作人員說。
(平頂山晚報記者 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