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9月25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的美景是人盡皆知的,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裡在久遠的過去曾是一座巨型火山。現在,地質學家們終於確認出這一國家公園的那些區域在未來的某天最有可能再次突然噴發。一項新的研究指出,黃石公園下一次的噴發活動最有可能集中沿著3條沿北-北西向縱貫整個公園的斷層帶中的一條發生。這裡有兩片區域在大約17.4萬年~7萬年前曾經發生過超級火山噴發,而另外一個區域最近幾年則頻繁發生小地震。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密西根州立大學訪問學者格裡姆·吉拉德(Guillaume Girard)表示,這些信息都在提示地質學家們,他們據此判斷究竟應該重點對公園中的哪片區域進行重點監控。
黃石地區常常被地質學家們稱作「超級火山」,這是因為它在過去曾經發生過在一次爆發過程中拋射出240立方英裡(1000立方公裡)火山灰和熔巖的可怕紀錄。地質學紀錄顯示其最近的一次大規模爆發發生在大約64萬年前。吉拉德指出,規模較小一些的爆發事件顯得更加頻繁,然而如果具體到某一年的發生率,則仍然小於萬分之一。他判斷這樣的噴發將是熔巖流式的,而非爆裂式噴發。他說:「這些熔巖流的粘度非常高,因此它們的流速會非常慢。」
在聖海倫斯火山爆發之後的數年時間裡,那裡也出現了類似的慢速熔巖流現象,但是黃石火山的規模將會比這大得多。吉拉德表示:「有些這樣的熔巖流流動距離可達20英裡(32公裡)左右,我們還從未在人類歷史上觀察到過這樣大規模的周期性巨型噴發。」
黃石公園的熔巖來源
根據對黃石公園火山熔巖流中鈦元素的研究,吉拉德的小組確定這些熔巖流的來源是從地下6~12公裡深處快速上升而來的。熔巖流內部石英晶體中的鈦含量標識出了這些晶體從地下巖漿房內緩慢結晶時所處的深度。因此如果這些巖漿在上升過程中停滯,從其周圍到核心位置的巖漿鈦含量應當是不同的,就像是一層層的洋蔥。但是吉拉德說,這些晶體中沒有表現中這樣的特徵。這就意味著這些巖漿是從地下深處迅速上升至地表的,在中途沒有發生過任何持續時間足夠久的停留。
當然這裡所說的「快速」是地質學意義上的「快速」。從人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些巖漿上升的速度可能就會被認為是非常緩慢的了,因為它將花費數百甚至上千年的時間。
那麼這種相對快速的巖漿運移是否就意味著黃石火山即將迎來噴發?對此,吉拉德表示:「這並非近在眼前的威脅。任何研究都已經表明並不存在即將在可預見的將來發生噴發的巖漿。」
本·埃利斯(Ben Ellis)是一位來自瑞士蘇黎世聯邦高等工業大學地球化學和巖石學研究所的火山學家,他評價吉拉德的研究工作「非常乾淨利落」,但是同時也指出這裡存在的噴發模式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他引述了過去曾發生的一系列沿著線性斷層出現的噴發事件作為案例,這些案例和吉拉德此次所研究的對象非常相似,但是它們「卻可能會突然轉向遠離斷層線位置的區域再次噴發。」(晨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