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6 08:4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唐駿垚 通訊員 周曄華
平安,與每位老百姓都息息相關,也是老百姓的樸素嚮往。
5月25日下午,杭州市召開了政法(平安)工作會議,表彰了去年政法(平安)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部署了今年政法(平安)工作的重點任務。
在工作會上,有三家先進單位代表作了交流發言,分別是桐廬縣、江幹區和杭州市法院。
為何是這三家單位?他們在政法(平安)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績?有哪些好的經驗與做法可供其他地方借鑑?
桐廬縣委書記朱華代表桐廬第一個發言,開場就亮了該縣在政法(平安)領域的「家底」——連續十三年被評為省級平安縣,連續三年被評為省法治政府建設先進單位,榮獲「2013—2016年度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省首批平安金鼎、省創建法治縣(市、區)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
桐廬為何能取得如此成就?朱華說,我們清醒認識到平安是「必需品」更是「易碎品」,一刻都不放鬆。
比如,桐廬堅守平安穩定這條底線,去年以來縣委常委會9次專題研究部署政法(平安)工作;同時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理念,整合部門和鄉鎮(街道)力量,形成上下聯動、左右互動的良好格局。
一年多來,先後召開消防、安全生產等問題協調會30餘次,組織重點行業聯合執法70餘次。
作為杭州城市新中心,過去一年,江幹區在平安建設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平安考核從全省第81名提升至第63名,連續十三年獲得「平安區」稱號。
江幹區委書記滕勇認為,江幹平安建設成績的提升,得益於創新機制、系統治理和凝聚合力。
在創新機制方面,江幹創新區級常態化督導機制,組建了196人規模的區、街道兩級平安督查隊伍,每周交叉互查、每月通報提醒,有效提升創建質量。
在系統治理方面,積極推進「在線警務」「雪亮工程」建設,使江幹區刑事和「黃賭毒」警情降幅位列杭州全市第一。
去年,杭州市法院經常出現在全國媒體的聚光燈下——連續3天開庭並微博直播的「龍炎集團」特大非法集資案,收到較好的社會效應;審理的涉韓國現代重工獨立保函索賠案入選全國法院涉「一帶一路」建設十大典型案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著作權案入選全國法院十大智慧財產權案件。
在維護群眾安全感、保障群眾合法權益、助推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涉網訴訟規則等方面,杭州市法院發揮司法職能,推進平安杭州建設。
三家單位的發言交流,僅是杭州眾多平安建設先進單位的代表。
近年來,杭州不斷強化平安建設,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1527295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