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能吃,生豬產能不愁 這幾件事農業農村部都說明白了

2020-11-24 中國網

農時不等人,今天(3月5日)是驚蟄節氣,全國春耕備耕進入關鍵時節。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就春耕備耕、疫病與蟲害、野生動物禁食、生豬生產、農資保障等問題介紹了情況。

新京報記者從會上獲悉,在雙季稻面積下滑的情況下,今年我國將全力推動恢復雙季稻,早秈稻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適當提高。

針對野生動物禁食的熱點問題,農業農村部明確,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鱉,及蛙類中的牛蛙、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

■春耕進展

春耕工作指南規格層次之高多年少有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發布了春耕生產工作指南,規格層次之高是多年少有的。

潘文博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受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大,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不失時機地抓好春耕生產,確保糧食豐收,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今年春耕面臨的形勢也非常特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一些新問題。春播糧食麵積大約在9億畝左右,佔全年糧食麵積一半以上,按時保質地完成春播任務,對全年糧食生產至關重要。

雙季稻7年減產3500萬畝 要全力推動恢復

早稻和雙季晚稻加一起就是「雙季稻」。近幾年我國雙季稻面積出現下滑,主要原因是農資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流轉費用增加,加之稻穀市場價格比較低迷,農民種植收益下降,一部分地區調減雙季稻改種一季稻。2019年雙季稻面積1.4億畝左右,比2012年減少3500萬畝,其中早稻連續7年減了1800萬畝。

潘文博表示,雙季稻面積佔整個稻穀的近1/3,是重要的口糧品種,面積不能再繼續下滑了。雙季稻關鍵在早稻,農業農村部今年要全力推動早稻生產恢復。早秈稻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在前幾年連續三次調低的情況下適當提高。同時,積極推進稻穀完全成本保險、收入保險試點,引導農民擴種早稻。

■疫病與蟲害

今年迄今報告1起非洲豬瘟 6起高致病性禽流感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介紹,去年全年共發生非洲豬瘟疫情63起,其中家豬60起、野豬3起。去年這個時候發生了12起非洲豬瘟疫情,今年發生了1起,發生在湖北神農架野豬中,同比發生強度大幅降低。

今年迄今報告了4起野鳥和2起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發病強度與近幾年平均水平基本一致。經過專家會商和綜合研判,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形勢總體平穩。

從通報的非洲豬瘟和禽流感疫情看,今年發生的疫情再次提醒,重大動物疫病的病原種類多、分布廣,特別是非洲豬瘟病毒汙染面很大,我國養殖密度比較高,加之邊境線很長,野生動物活動不易掌控,疫情風險始終存在。

沙漠蝗入侵我國機率很小 4月在雲南組織應急演練

近日糧農組織發布沙漠蝗全球預警,我國西藏、雲南等地也存在入侵風險。潘文博介紹,專家分析認為,沙漠蝗遷飛入侵我國的機率很小。

沙漠蝗喜高溫、耐乾旱,遷移適宜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我國西南邊境地區有崑崙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天然屏障阻隔,沙漠蝗很難越過高海拔山脈遷入,寒冷地區的生態環境和氣候不適宜沙漠蝗的生存。

專家認為,即使沙漠蝗遷入我國,我們也有能力應對。我國有上千年治蝗史,蝗災發生程度已顯著減輕,有完善的監測體系、成熟的應急機制和較強的專業防治隊伍,藥劑、器械儲備比較充足,即使沙漠蝗遷入,也能及時有效防控。我國計劃4月在雲南組織應急演練。

草地貪夜蛾今年預計呈「重發生」態勢

潘文博表示,草地貪夜蛾已經入侵我國。草地貪夜蛾是源發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去年首次入侵我國,主要在西南和華南,見蟲面積1600萬畝左右,危害區域控制在雲南、廣西等局部地區。

專家分析認為,草地貪夜蛾在我們國家的西南華南適宜生存,目前在這些地區已經定殖,成為了又一個「北遷南回 周年循環」的重大遷飛性害蟲。據監測,今年的草地貪夜蛾蟲源基數大,北遷的時間要提早,預計是一個重發生的態勢。

潘文博介紹,我國已經在邊境地區、西南華南的源頭區、江淮過渡區和北方防範區加密布設監測網點,全方位全天候監測預警。去年12月以來,組織了雲南、廣西等六省份開展冬防,防治180多萬畝次,有的重點地方打了兩遍藥,把蟲源基數壓下來了,也減輕了往北遷飛的壓力。

■野生動物

絕大多數養殖龜鱉和牛蛙、美國青蛙可以養殖食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決定,明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那麼,中華鱉、烏龜和牛蛙能否食用?

對此,農業農村部官網今天發布進一步加強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通知,提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並按照水生動物管理。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介紹,從管理上,水生野生動物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有關要求管理;另一類是其他水生野生動物,按照《漁業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管理。《野生動物保護法》、全國人大相關決定以及有關解讀都明確,魚類等水生野生動物不列入禁食範圍。

介於陸生和水生之間的兩棲爬行動物,比如龜鱉類和蛙類,按照水生動物還是陸生動物進行管理?上述決定出臺後,為進一步界定兩棲爬行動物的管理,農業農村部與國家林草局協商,將兩棲爬行動物明確由農業農村部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養殖龜鱉,及蛙類中的牛蛙、美國青蛙兩個引進種可以養殖食用。

■生豬生產

有信心全年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生豬生產物資運輸受阻,新建改建豬場不能正常開工,對今年生豬生產有何影響?

楊振海介紹,據監測,能繁母豬存欄連續四個月恢復增長,累計比去年9月份增長了8%,已基本實現了到去年底生豬生產止降回升的目標。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困難,仍有信心確保全年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

針對疫情的不利影響,農業農村部著力解決飼料、屠宰、流通等企業復工復產突出問題,暢通仔豬和種豬的調運,強化存欄肥豬產銷對接。去年實施了「龍頭企業帶萬戶生豬產業扶貧項目」,投入資金447億元,將帶動3.3萬戶農戶發展生豬生產。

農資保障

農資優先運行 78%的農業縣實現鄉鎮道路通暢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司長張延秋介紹,我國種子、農藥、化肥、農膜常年供大於求,可供應總量多1.5倍到2倍以上。目前主要問題是農資供應產業鏈斷了,運輸阻斷。

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前期印發了緊急通知,將農資納入綠色通道,優先運行,目前主動脈基本貫通。從25個省份1500多個農業縣反饋情況看,縣內鄉鎮道路通暢的佔78%。

種子企業復工率達92% 產能恢復62%

目前,農資企業復工已經有較好進展,362家重點種子企業復工率達到92%,產能達到62%,較上周提高10個百分點。化肥尿素企業復工率達到69%,磷酸一銨企業復工率達到62%,二銨企業復工率達到61%,鉀肥企業復工率達到88%,復混肥復工率達到51%。

1400多家農藥企業已經復工70%,特別是當前急需的春管小麥、油菜用藥企業的復工率達到92%,從目前情況看,滿足春耕備耕農資的需求是有保障的。經營門店78%已經恢復,較兩周前提高了30個百分點。

湖北明確農耕生產時間表 中稻種子有一半缺口

張延秋介紹,農資供應難點還是湖北。根據農事的輕重緩急,湖北省列出了時間表:3月10日前完成早稻種子準備,3月15日前完成育秧農資準備,20日前完成小麥的條銹病、油菜菌核病用藥的準備,4月10日前完成中稻種子的準備。

湖北省解決不了的問題,比如中稻種子共需要5000萬公斤,有一半的缺口,農業農村部安排湖南、安徽、江西的種子企業做好準備。動員360多家種子企業、200多家化肥企業、1400家農藥企業和82家農膜企業,只要湖北和疫情較重地區有需求,就通過農資應急調度保供網絡保證春耕農資需求。

責任編輯:陳思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全國生豬生產恢復加快 豬肉供應改善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0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繼續增長,前期新增產能陸續釋放,生豬出欄逐月增加,最近一段時間豬肉市場供應明顯改善,價格震蕩下行。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 辛國昌:從總的產能來看,現在生豬存欄和母豬存欄已經恢復到正常年份的88%左右,我們估計按照這種趨勢
  • 農業農村部:7月生豬存欄同比增長 為2018年4月以來首次
    人民網北京8月18日電 據農業農村部官方網站消息,7月份全國生豬生產繼續較快恢復,能繁母豬存欄穩定增加,生豬存欄開始同比增長。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生豬生產的周期性規律,產能恢復過程首先是能繁母豬存欄恢復增長,之後是生豬存欄恢復增長,然後是出欄恢復增長。
  • 官方明確牛蛙不禁食 農業農村部:按水產新品種管理(附新增名單)
    牛蛙不禁食!農業農村部:按水產新品種管理(附新增名單)中華鱉、烏龜、牛蛙安全!按水生物種管理,不列入禁食名錄農業農村部主管的中國水產雜誌官方微信號,在3月4日發布了一份農業農村部的官方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以下簡稱《名錄》)物種。同時,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
  • 農業農村部:牛蛙、中華鱉等按水生物種管理不列入禁食名錄
    對於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要按照《漁業法》等法律法規嚴格管理。中華鱉、烏龜等列入上述水生動物相關名錄的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另外,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檢索發現,牛蛙為原農業部1996年公告的新品種,登記號為GS-03-013-1996。
  •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烏龜和牛蛙等可養殖食用
    中國網財經3月5日訊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3月5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情況。請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種業管理司司長張延秋回答媒體提問。
  • 農業農村部就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
    (農業農村部網站 唐泓莉 攝)【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 寧啟文】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界的新聞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相關情況的介紹」。我們今天邀請到的是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馮忠武先生;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副主任黃保續先生,為我們介紹有關情況。
  • 疫情防控發布會 | 農業農村部:中華鱉、牛蛙等可以養殖食用
    【新民晚報·新民網】在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表示,陸生和水生之間的兩棲爬行動物,如龜鱉類和蛙類,根據協商,明確由農業部按照水生動物管理。包括中華鱉、烏龜在內的絕大多數龜鱉,以及蛙類中的牛蛙和美國青蛙,可以養殖使用。
  •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獸醫(農業、農牧)廳(局、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獸醫局:  為有效防範非洲豬瘟,進一步規範生豬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動物檢疫管理辦法》規定,我部對《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進行了修訂,現印發給你們,請嚴格遵照執行。
  • 農業農村部抽檢21家生豬屠宰企業:非洲豬瘟病毒檢出率4.94%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22日電 農業農村部官網22日消息,2019年11月,農業農村部組織對8省21家生豬屠宰企業開展了飛行檢查,其中在產企業12家,停產企業9家。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樣品12份,總陽性率4.94%。
  • 農業農村部:不得銷售疑似染疫生豬 不得非法使用非洲豬瘟疫苗
    3月26日,據農業農村部官網,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重申非洲豬瘟防控工作要求:不得隱瞞疫情,不得銷售疑似染疫生豬,不得非法使用非洲豬瘟疫苗,不得使用未備案車輛運輸生豬,不得擅自更改生豬運輸目的地,不得違規處置疫情。
  • 農業農村部:預計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將有所增加,能夠滿足生豬...
    2020-01-15 16:16:18來源:FX168 農業農村部:預計2020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將有所增加,能夠滿足生豬產能恢復後的豆粕需求。
  • 農業農村部:生豬生產不得隱瞞疫情 不得非法使用非洲豬瘟疫苗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潘宇靜)3月26日,農業農村部官網顯示,25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稱,不得隱瞞疫情。生豬養殖、運輸、屠宰等生產經營主體發現生豬染疫或疑似染疫的,應當立即報告當地畜牧獸醫部門。
  • 告別「燻拉絲」 那牛蛙和甲魚還能吃嗎?實地探訪告訴你答案
    現在還能吃牛蛙和甲魚嗎?究竟哪些野生動物不能吃?不能交易?近日,關於牛蛙、甲魚還能不能吃的話題引起了廣泛關注,3月4日,農業農村部緊急印發《關於貫徹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革除濫食野生動物決定的通知》,明確中華鱉、烏龜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產新品種兩棲爬行類動物,按照水生物種管理。而牛蛙則在水產新品種列表中。這也意味著,它們不列入禁食野生動物名錄。
  • 專家:預計2021年豬價向下走 我國生豬產能恢復90%
    延伸閱讀:我國生豬產能恢復90%,豬價為何還在漲?  「豬堅強」又來了!從統計數據來看,國家統計局1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2月,豬肉價格由11月的環比下降6.5%轉為上漲6.5%,為當月CPI貢獻了0.28個百分點。
  • 非洲豬瘟陰魂不散,豬產業鏈幾家歡喜幾家愁
    對此,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處一局防疫處一位負責人回復稱,今年1月甘肅發生兩起非洲豬瘟疫情,在疫源追蹤過程中發現一些外省份帶入的豬肉製品傳染疫情。疫情撲滅後,甘肅省農業農村廳對其他外省份輸入甘肅豬肉製品進行篩選檢測。網上曝光的照片為初步檢測結果,省廳還在進一步排查,最終結果尚未出來,也未通知相關企業。
  •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十四五」農業農村發展要做好三件大事
    辦好這三件大事,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需要破解農村金融、人才、土地三大瓶頸。」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11月11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上如此表示。農業農村部部長 韓長賦   韓長賦給出一組數據:「十三五」時期,中國糧食連年豐收,產量一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人均糧食佔有量穩定在470公斤左右,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標準線,糧食安全形勢處在歷史上最好時期。中國的糧食和農業豐收,根本在於中國政府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 ...價格指數保險相繼出單 農業農村部要求完善生豬種業創新體制機制
    農業農村部:完善生豬種業創新體制機制著力保障優良種豬供給  農業農村部:各地要積極落實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各項任務,相關項目要優先支持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鼓勵支持利用地方豬遺傳資源創製育種新素材。  深入實施《國家畜禽良種聯合攻關計劃(2019—2022年)》,參與單位所在省份要高度重視、主動關心、積極支持。
  • 生豬產能恢復壓制價格仍是主線
    能繁母豬存欄進入加速恢復周期  根據農業農村部定點監測環比數據推算,11月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超過4億頭,生豬產能已恢復到2017年底的90%以上。反觀17年能繁母豬佔比最高的河南、山東、四川三省,其恢復速度均排在第二梯隊,尤其四川省僅恢復6-7成。那麼本輪產能恢復與原有結構不匹配,或將造成生豬產能恢復與上下遊不匹配的情況,未來產能有可能面臨恢復瓶頸、重新布局等問題。
  • 農業農村部通報3起非洲豬瘟疫:有養殖場戶違法出售問題生豬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今年3月份以來,全國報告發生13起家豬非洲豬瘟疫情,其中絕大多數疫情由違法違規調運引發。目前,在公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部分疫情的調查和追溯等工作取得進展,有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經查,中介人員魏某等從江蘇省淮安市淮陰某公司購買生豬400頭,銷往河北無極某養殖場,再將其中的111頭轉手賣至四川,其中7頭在運輸途中死亡。調查發現,淮陰某公司在明知部分生豬檢測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後,繼續銷售生豬,造成疫情擴散。
  • 中華鱉、烏龜、牛蛙不準養、不能吃了?官方回應來了
    被端上餐桌的牛蛙,一般指美國牛蛙。 學名Lithobatescatesbeianus,原產北美地區,屬於II級嚴重入侵類物種,被人類成功養殖後,就成了兇殘又鮮嫩的美食。 自80年代中期開始,得益於養殖技術的發展,牛蛙終於可以開始規模化地養殖,吃貨們也才終於可以大開「吃」戒。 目前,粵東、福建一帶都有大規模的牛蛙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