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智感知」探索未來城市新生活

2021-01-13 中國青年報

趙珍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孫海華

城市路網是暢通還是擁堵,如何第一時間獲悉,並快速對人流、車流進行引導分流?遍布城市的公共設施,怎樣才能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獲知它們出現了損壞?一旦有突發事件,或是安全事故,又該如何有效取證?甚至是要了解某一城區的消費者,是否更加偏愛某些特定的類型產品?……記者在採訪中獲悉:這些和我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問題,其實都可以通過「群智感知」技術有效解決。

近期,在「微軟學術(Microsoft Academic)」的「群智感知(crowdsensing)」科研機構排名中,西北工業大學位列全球第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則分列第二、第三名。


與此同時,一款由西工大在全球率先研發通用的「群智感知作業系統平臺」——CrowdOS也正式發布。這一平臺,支持群智任務敏捷發布、複雜任務高效分配、多粒度隱私保護等核心功能。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基於這一平臺,西工大已與其所在西安市的相關部門展開城市精細化管理、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應用探索,以期能大規模提高城市和社會治理的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工維護成本。


先來了解一下,我們是如何「感知」一座城市的?就像人需要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來感知周邊環境一樣,城市管理者也需要通過各種工具或終端,來感知城市安全、交通、環境等的變化,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城市安全,開展城市管理。

城市感知的任務,範圍廣、規模大、任務重。目前,我們的城市感知系統還主要依賴於安裝在城市各處的專業傳感設施——如攝像頭、空氣檢測裝置等等,不僅覆蓋範圍受限,投資和維護成本也較高,這使得「智能感知」的效果不佳。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需求,以及對精準化商業服務的需求將越來越高。傳統的城市感知系統,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的突飛猛進,特別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突破,群智感知計算逐漸成為計算機學科一個新興研究熱點。」西工大計算機學院院長於志文教授告訴記者:群智感知,是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相結合的前沿研究方向——它利用大量普通用戶使用的行動裝置作為基本感知單元,通過物聯網和移動網際網路進行協作,實現感知任務分發與感知數據收集利用,最終完成大規模、複雜的城市與社會感知任務。

記者了解到:2013年以來,我國多個重點科研計劃對群智感知研究進行了重點支持。《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也將智能感知、群體智能列為重點發展方向。

作為國內最早開始在群智感知領域探索的高校之一,2013年,於志文教授便帶領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等的支持下,開始了群智感知領域的探索。


2019年9月,團隊成員於志文(右三)教授、郭斌(左三)教授和同學們在英國倫敦參加國際普適計算頂級會議。西北工業大學供圖

事實上,在當時的幾乎同一時間,世界上許多高校、科研單位也都開始了群智感知領域的研究。經過近7年不懈探索,憑藉著團隊的力量,西工大已在群智感知領域建立起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基礎理論,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不僅如此,團隊還在基礎理論之上研發出了一套CrowdOS系統平臺。「這套系統軟體是完全公開、公益的。」於志文教授介紹:目前,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只要登錄www.crowdos.cn,就能下載CrowdOS。而且,這個平臺和安卓系統一樣是開放性的,科學家或開發者可以在這個系統上進行修改和二次開發。

「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推動全球群智感知研究和應用的不斷進步。」西工大計算機學院教授郭斌說。呈現於世人面前的CrowdOS平臺,蘊含了團隊多年以來的在群智感知領域研究的心血。

作為新興前沿領域,群智感知融合了社會學、行為科學、心理學、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多個學科和領域。在完全沒有國內外相關研究經驗的情況下,團隊深入鑽研、穩紮穩打,啃下了「複雜群智任務的高效分配」「群智感知節點協作增強」「低質冗餘群智數據優選」等理論方法創新的「硬骨頭」,從而掌握了群智感知領域的核心技術。

從基礎理論到技術方法,再到系統平臺,西工大在群智感知領域形成了「全鏈條式」的研發,並通過和政府部門的合作,在公共安全、城市精準管理等方面開展了應用示範。

這支研發團隊,也得到全世界同行的認可和尊重。在微軟學術群智感知全球學者的研究論文綜合排名中,團隊的郭斌教授也名列全球第一。「我們的特點,就是堅持團隊合作、扎紮實實,把群智感知中涉及的關鍵難題一一破解。」西工大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王亮說。


這是一支充滿青春活力的科研團隊。西北工業大學供圖

多年來,團隊研究面向普適計算和物聯網領域前沿,重點展開現實世界用戶行為感知與理解、群智感知計算、人機共融智能等方向的研究。目前,團隊18位主要成員包括多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以及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陝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另有博士和碩士研究生80餘人。

這支年輕的團隊,承擔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等國家級重要科研項目10餘項,並參與制定國家物聯網相關標準。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0餘篇,SCI收錄100餘篇。

「下一步,我們將致力於打造群智感知2.0。」於志文說:團隊將進一步利用城市裡無所不在的人力、能源、信號等資源,探索人機物融合環境下的新型群智感知技術。

相關焦點

  • 西北工業大學群智感知前沿領域研究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基於該平臺,西工大已與西安市相關部門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應用探索。以期能大規模提高城市和社會治理的效率和質量,降低人工維護成本。讓未來的城市生活更加高效便捷如何了解城市交通路網的暢通和擁堵情況,並對車流和人群進行引導?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獲知遍布城市的公共設施出現了損壞?如果發生了安全事故或者突發事件,該如何取證?
  • 新探索,新徵程:禹智空中海綿花園,用科技開啟未來新生活
    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導致城市熱島效應加劇和土地資源短缺,建築的第五立面開始引起人們的密切關注,利用屋頂綠化擴張城市綠化面積並緩解
  • 致力視覺感知智能駕駛,智駕科技MAXIEYE獲瑞立集團戰略投資
    【獵雲網北京】3月24日報導獵雲網獲悉,近日,視覺感知智能駕駛系統產品供應商智駕科技MAXIEYE宣布獲得新一輪產業投資,由中國商用車氣制動系統領軍企業瑞立集團戰略投資。本輪資金將用於進一步提升智駕科技的技術產品研發動能,並為前裝項目的規模化量產交付提供資金儲備。據悉,智駕科技MAXIEYE與瑞立集團此前一直保持著密切的業務往來合作和產品供貨關係。2020年,隨著中國商用重卡ADAS法規的落地實施,重卡智能駕駛市場將迎來規模化爆發。
  • 英語星球,探索智趣,發現不同
    從探索牛津英語教育到發現西安智慧英語星球源自國際領先的主流智趣教育觀念,認為成長的奧妙在於帶著好奇去自我發現,並啟發每一個孩子的潛能,主張通過人文、藝術、自然等跨學科課程,以感知、探索、體驗的智趣教學方式,讓孩子收穫成長。
  • 智博會完美收官 以技術勤耕未來,打造城市真正的智與慧
    展會以「數字驅動、智能發展」為主題,匯集了近300家國內外數字經濟企業(機構)集中參展,展示智能經濟、智慧城市領域的一批高端前沿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使本屆展會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數字經濟全產業鏈綜合展,是全行業的風向指南。
  • 暨南大學教授胡剛:五大「城市群」格局已定 城市內部結構出現三大...
    圖為:暨南大學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會員、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 胡剛城市格局變化:「一極多中心」概念興起「城市群」、「城市圈」成為中國城市發展主要形態胡剛認為,中國城市的發展經歷了三次浪潮,第一波是外向型經濟發展帶動沿海城市興起,如廣州、上海、深圳、廈門、蘇州、寧波、青島、大連等;第二波是前幾年區域中心城市崛起,如成都、重慶、南京、武漢、西安、鄭州、長沙等,目前還處在發展階段
  • 智行者科技 CTO 王肖:自動駕駛大腦的設計思路探析 | 未來汽車大...
    但是,作為自動駕駛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自動駕駛大腦究竟是如何構成和工作的,很多人對此卻仍然一知半解。最近,北京智行者科技 CTO 王肖在雷鋒網 · AI 慕課學院的「未來汽車大講堂」,對這一問題做出了將近兩個小時的詳細講解。
  • 大型4K超高清紀錄片《智造美好生活》新年首播
    在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之際,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與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聯合出品的大型4K超高清紀錄片《智造美好生活》,將於2021年1月 1日—6日率先在CCTV4每日13:00播出,並在央視頻、優酷等同步上線播出。
  • 智己汽車多項核心科技、兩款量產定型車全球首發
    首款量產車型即標配15個高清視覺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以及12個超聲波雷達的視覺感知解決方案,實現「城市智慧領航+高速智慧領航+釐米級高精度定點自動泊車」,基於中國特色路況和駕駛習慣,通過Data-Driven核心算法架構,進行自動數據記錄、上傳、標註、模型訓練和迭代更新,在國家法規允許以及高精地圖進一步放開的情況下,實現「全場景、最連續、零接管」的自動駕駛,充分解放用戶時間,帶給用戶完全人性化的自動駕駛體驗
  • 海克斯康「智啟」新未來:以數據感知智能製造以互聯創造高效城市
    科技首先賦予傳統的生產工藝和流程以高效、精準的智能變革,讓製造業配備「智能大腦」和核心,在硬體設備和基礎設施愈加提升「智商」後,科技的力量則讓城市的普通大眾受益,享受數據聯通開啟的未來生活,從而踐行「智慧啟迪生活和城市發展」的初衷。在建造智慧工廠和打造智慧城市過程中,海克斯康歷來秉承「塑造智慧變革」的理念,積極賦予各個行業的發展以智慧啟迪。
  • 數行江城 洞見未來 京東智聯雲打造武漢經開區「數智引擎」
    數行江城·洞見未來。12月16日,2021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大會正式啟幕。大會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圍繞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機遇,探討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新方向。作為「城市數智化轉型合伙人」,京東智聯雲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網際網路、大數據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築武漢經開區發展數智「基石」。
  • 什麼是「咖啡智駕」?長城汽車帶你提前感受未來科技
    首先,咖啡智駕從硬體上就領先了其它車企不止一代,搭載全球首款能夠真正量產的車規級高性能、全固態雷射雷達,採用業內最前沿FLASH技術方案,實現0.05度角解析度,可識別130米範圍內安全隱患,性能是市面上普通無人車機械雷射雷達的5倍,讓駕乘人員能夠放心。
  • 智加科技發布多目視覺立體感知技術,有效距離可達1600米
    近日,無人重卡科技公司智加科技發布了最新的多目視覺立體感知方案——有效距離達到 1 英裡(1600 米)的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可以精準判斷物體的位置和速度,結合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將大幅提升系統安全性。依據自動駕駛技術領軍者 Waymo 公布的方案,其感知距離為 300 米,而現在智加科技將這一行業標準的有效感知距離提升了五倍多。
  • 重慶市廣陽島智創生態城城市設計徵詢發布公告
    東部生態城將是嶺、谷、水、田、城、鎮、村共生的綠色發展區,是以生態為魂,兼容人文氣質、科學精神、智慧動力的未來之城,具有經濟的強度、景觀的亮度、社會的溫度、精神的氣度。探索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東部生態城孜孜求解的時代命題。
  • 魯商集團「五智」產業園區培育創新生態 魯商發展啟動城市更新計劃...
    作為大會主辦方之一的魯商集團當天正式發布其「五智」系列產業園區名單,展示了魯商集團的多元化賦能「產業生態平臺」。此外,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城市更新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承辦方魯商發展還發布了「城市更新計劃」,《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獲悉,通過該計劃,魯商發展將進行優選投資,並連結城市更新產業鏈優質合作夥伴,共同賦能城市更新業務。
  • 錦江以現代都市工業為戰略支點 探索中心城區高質量發展路徑
    為貫徹落實國家新基建戰略,錦江研究出臺《錦江區數字新基建行動計劃(2020—2022)》,將以「天府成都·品位錦江」為目標,在智慧城市、未來產業、未來生活等領域運用5G、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充分發揮企業整合能力,聚集新能源、新商圈、新生活,大力開展智慧園區、智慧商圈、智慧社區、智遊錦江、智慧電網、智能充電、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建設。
  • 深圳論壇 | 總設計師制與城市發展的未來​
    結合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以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探索打造國際化中心城市的創作理念與實踐,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設計師制與城市發展的未來」作為2020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分論壇之一,將在10月29日召開。總設計師制是為解決城市設計和管控模式問題而生的新興制度,是城市設計實施領域的一項創新探索。
  • 有效距離1600米,發布多目視覺立體感知技術,智加科技是如何做到的?
    智加科技又交出了新的答卷:技術上推出了有效距離達到1600米的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加速無人卡車落地。近日,智加科技發布了最新的多目視覺立體感知方案——有效距離達到1英裡(1600米)的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可以精準判斷物體的位置和速度,結合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將大幅提升系統安全性。
  • 看效果·大江奔流| 廣陽島智創生態城 此「城」可待望見未來
    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就是將自然引入城市、讓城市融入自然,以生態引領建設、用建設彰顯生態。如今,廣陽島已經進入生態修復第二期。原鄉風景正通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不斷再現,演繹著開門見綠、推窗見景、天人合一的長江生態畫卷,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