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羅馬」是運氣,不是「踩人」的底氣
最近爆出的這個熱點新聞,讓「名媛」這個詞再次被推向了高潮。
與之前充滿娛樂性質的「上海名媛」不同,這次女主人公的家境確實是很殷實的。但她行徑之惡劣,連央視新聞都忍不住站出來點名批評。
其實「炫富」已經是一眾富家子弟的常見玩法了,但這個身價上億的「白富美」卻踩了所有人的雷區。
「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
一個標題,就否定了我們所有在社會上辛苦打拼的人的努力。點進視頻裡,那簡直是每一分鐘都在捧高踩低。
可能很多上了歲數的朋友不太知道b站這個媒體網站,它主要是給年輕人們提供一些資訊和分享自身生活的一個平臺。這位「白富美」,就是b站上比較知名的一位博主,平時的視頻內容也都是展現自己的「貴族生活」為主。
看點擊量我們就能知道,像這種分享「有錢人是怎樣生活」的視頻,在年輕群體裡還是很受歡迎的。原因無他,吃不著豬肉,還不能讓我們看看豬跑麼。
在網友們自己評出來的「b站富婆榜」裡,女主人公曹譯文身居榜首。這就不難看出,她家庭的財力深厚,本人也是一貫的大小姐作風。
但小姑娘被家裡嬌生慣養傲氣點其實沒什麼毛病,可你言語間帶著對「打工人」的侮辱未免就有些差強人意了吧?自身的優越感可不是靠著踩踏別人的血汗得來的。
沒錯了,天真的白富美眼瞅著「窮人不配舒服」的言論太過極端,立馬又開始消費起了「打工人」這個梗。
經歷過的人都懂,「打工人」這個詞是打工人寬慰自己無奈的自嘲,可不是什麼可以拿來消費的好詞。
但大小姐無法深諳此道,她的一腔熱血全部注入在如何在炫富道路上越走越遠的規劃上,哪怕炫到坑爹坑媽都在所不惜的那種。
視頻的大概內容就是大小姐去自家的工地體驗「打工人」的一天,跟著工人一起勞動,然後感受一回自己沒有過的生活。
立意其實是好的,如果真的得出了什麼」靠自己雙手得來的才是最可貴的」這樣的結論,恐怕網友們也不會如此義憤填膺。
這部視頻,徹頭徹尾都是曹譯文一人炫富的獨角戲。
在視頻裡,她一再強調自己是「微服私訪」,並不是真的去體會工人勞動的辛苦去了。
本來說的低調體驗也沒達成,全工地的工人都得前來迎接。之後拒絕戴安全帽,還揚言當初不戴安全帽就扣錢的規定是他們家訂的。之後在工地施工流程裡更是一點忙都沒幫上,幹幾下就發表「我去做美容多好啊」「搬磚很沉但我不怕,我腰很好,因為我經常練馬術」的大小姐風言論。
其中很多次,因為操作失誤讓本來就很忙的工人替她收拾殘局,無形中又加大了工人的工作量。整個工地被她搞得人心惶惶,生怕大小姐出什麼么蛾子連累所有人。
然後,玩耍了一天的大小姐還開心地對鏡頭炫耀著她的豐功偉績。
看到這裡,這部視頻究竟要表達什麼已經不言而喻了。但事件真正的發酵卻不止於此。
原來,當時在場的工人都是提前被告知的,還要犧牲休息時間來打掃衛生。本來工地一天的生活已經很累了,但為了配合大小姐這場幼稚的「小把戲」,幾乎所有人都要再次加班。
所謂的大小姐,父輩靠吃「人血饅頭」發了家,自身有上千萬的資產,父親卻是個連30萬都還不起的老賴。小姑娘有著天大的口氣和優越感,自己的靈魂卻貧瘠得遍地荒蕪。
連最辛苦最值得尊敬的打工人,最後都要被戲耍般套上「窮人不配舒服」的標籤,這怎能讓人不厭惡至極?
「富二代」只是一個代名詞,卻被活生生演變成了貶義詞。一個和年輕人們同樣蓬勃發展的群體,就這樣一點點蠶食著同齡人在社會上的資源和位置,做著於社會無益的事。
他們此時正在缺失著,一種關乎與人格的教育。
二代們「變了味」的優越感,
來自財富變成的靠山
關於富二代的新聞事件似乎已經成了常熱話題,無論過了多少年,他們總能準時出現。隨之帶來的是人們的厭惡、羨慕、嫉妒和仇恨。
前段時間富二代「瑪莎拉蒂女」撞死兩人事件被頂上熱搜,網友們眾盼的死刑遲遲沒有到來,等來的卻是ICU的重患家屬為了錢的和解,和一個可以減量的無期徒刑。
主動自首外加積極配合,聯想到之前的肇事逃逸,不乏能猜到其中必定是有「高人指點」。
明明家財萬貫卻一直拖著不付醫療費,這種戲碼在一些闖了禍的富二代身上太常見了。拖得受害者家屬無力支撐醫療費,忍痛接受和解,死者家屬整日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來,孩子患上嚴重抑鬱。
這些統統與她「無關」,甚至是連一絲反悔的態度都沒有。
生性涼薄的「二代們」,繼承了父輩甚至祖輩的資產,順便連骨子裡的某些基因都一併複製下來,實在是讓人嗟嘆不已。
圈子裡混得風生水起的「新京城四少」王思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熱搜上這個半藏森林,是一個不出名的女網紅,最後大火全靠小三上位。自己綠了男友搶了別人未婚夫的這麼一位網紅,必然是被網友罵出了天際。
結果就靠著一張大秀身材的泳裝照,卻引來王思聰的一句「肺腑之言」:
「真不怪劉陽。(出軌男)」
雖然王思聰後來「保命」刪了這條評論,但還是遭到了網友們的群起而攻之。這究竟是什麼三觀?出軌還有道理了?
怎麼說呢,半斤對八兩,一丘之貉。
可能就「富可敵國」的二代們來說,只要能拿金錢買到的東西都是揮手即來的。這種毫不費力的「勞動成果」,自然就不必珍惜,也不必以誠相待。
被網友們捧為「王校長」的王思聰,雖然一直「低調」的炫富,高調的創業,自己本身也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但就三觀本身而言,就可見一斑了。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背靠著「財富大山」的二代和名媛們,都有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任正非的小女兒,就是二代中的「一匹黑馬」。
父親是通信企業巨頭,身為家中老么,家族給予姚安娜的寵愛不比哪個二代少。
但姚安娜並沒有因此自命不凡。
喜歡奢侈品喜歡時尚行業,平時也和普通女孩一樣愛買買買,卻從未大肆炫耀過。
從小因為家底殷實能培養各種興趣愛好,自己也是加倍的努力,成為了一位才藝學業兩不誤的「時間管理大師」。
少年時期就堅持一周跳15個小時的芭蕾舞,17歲時,還以滿分的成績被哈佛大學提前錄取。她的學習資源是父輩贈與的,但她的人生成就,卻是靠自己獲得的。
姚安娜與那些二代們不同的是,她繼承了父輩的物質財富,也同樣繼承了雕塑人格的精神財富。
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手裡雖握著資產,腦袋裡卻裝著很多二代沒有的,來自富一代所積累下來的真正的「家族財富」。
知識、從容、清醒、感恩和使命。
清醒的人,往往走的更遠
古人有句話: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響,每與人言必談及貴戚。
按照現代心理學來講,就是一個人越炫耀什麼,就是越缺少什麼。那麼二代們已經如此有錢了,為什麼還要爭先恐後的炫富呢?
那是因為,他們永遠將意識停留在淺薄的表面。與其這樣,不如說是精神世界的不富足,並不足以支撐他們往更高更遠的地方走去。
此事無關學歷與眼界。而關乎於人格與心境。
這張圖,是一個90年的北京大男孩在微博上發的。
「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很正能量,也充滿了對未來的野心。這個男孩,是著名地產商潘石屹的兒子,潘瑞。也是「新京城四少」裡最小的一位。
估計這大哥自己都不知道有這封號。
但在網絡上,他也只是一個樂於分享自己生活和心得的北京大男孩。說著滿口的京片子,也會在亂糟糟的家裡拍上一張自拍,也會發一張一起創業五年的小夥伴的合照。
他的低調並不來源於他的接地氣,而是一種赤誠的真實,一種透徹的自我認知。
潘瑞在前些年的時候也去過自家工地。但和網紅的作秀不同,他是真真切切的去用知識和技能進行實踐。就像他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也是很認真的討論了90年代中國海南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全過程,重新追溯了父輩的輝煌。
他是在用很認真的姿態去做事情,也同時喜歡挑戰權威。他不想拘泥於某一個身份,他就是他自己。
如果有機會去看一下潘瑞的微博,你不難發現,他活得很有意義,也很明白。他粉絲的素質同樣也很高,更多的時候,他們的互動更像是陪伴了多年的老友。
很多粉絲稱潘瑞簡直就是正能量博主,他總是會發一些很積極向上、很有使命感的微博。
就像他本人一樣,清晰的明白自己的定位和野心,有著覺悟和使命感。同樣,對著父母和北京這座城市,有著濃烈的情愫。
有血有肉的,活靈活現。
這才是「富二代」本該擁有的樣子,真正的「後浪」。
在看《環球人物》的時候,賽茜的專訪對我觸動很大。她是華人女性迄今為止在牛津辯論社委員競選中最好成績的獲得者。
她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明確了自己想要考入牛津大學的目標。
很多網友都在酸她的家庭背景,說她家有錢出國,能混得不好麼。很多人在說,一個女孩這麼有野心,真的好麼。
但面對這些質疑,賽茜仍舊能用堅毅的眼神和微笑溫柔以對:
「我覺得如果只是為了自己利益更大化而活著的話,那永遠是不滿足的。在我看來我往前衝的力量,我希望能給更多人帶來價值。」
提高自我價值從而給他人帶來價值,這個採訪溫柔得擲地有聲。
她這種使命感,在某種程度和意義上,和潘瑞有些不謀而合。或者可以說,在中國,其實也有著這樣一群富二代,真的在為自己和社會努力著。
只不過,他們很低調罷了。
突然想起林清玄的《百合花開》:
「不管別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記住第一株百合花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用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其實無論家境如何,所有的年輕人,路都還很長。我們都一樣。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