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通鴨(後)相比,科爾鴨(前面兩隻)的確更小更可愛 網店宣傳圖
買家曬出的鴨苗照 網店截圖
網紅鴨正臉萌照 景區供圖
還記得去年席捲網絡的那隻大白鴨嗎?圓圓的腦袋,驕傲的表情,分分鐘整個表情包給你。
4月2日,同款網紅鴨在南京一家景區內出現,很多人圍著這隻鴨鴨充滿了好奇,它到底什麼來頭?真的可以買回家自己養嗎?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多部門了解到,目前江蘇市場並沒有該品種鴨,小宗觀賞性動物市場仍處於灰色地帶,想進口一隻自己飼養,更不是容易事。
荷蘭進口網紅鴨,一隻竟要1萬5!
胸脯飽滿、腦袋圓圓、通體雪白……或許你也曾被一隻圓滾滾的小鴨子刷屏。早在去年,網絡上就掀起了一陣「吸鴨」風潮,不過最近,會搞事的「王校長」王思聰不知又從哪弄來兩隻「天價」鴨子做寵物,一隻竟然要價15000元!而一顆鴨蛋也要賣到500元,價格高得離奇,真可稱為「天選之鴨」了。
據相關報導,王思聰是從一家經營5年的寵物網店買的網紅鴨,現代快報記者找到了這家名為「野豬Home」的網店,店內所售就3種寶貝,鴨蛋、鴨苗和成年鴨,鴨蛋、鴨苗分別為500元和1200元,成年鴨要15000元一隻。
該店主告訴記者,自己的鴨是從荷蘭引進的,如果買鴨蛋的話,還需要配特定的孵化器一起使用,機器如何組裝、怎麼看鴨蛋發育情況,都會一一教給你,但仍有孵不出來的風險。如果買成年鴨就不需要這麼麻煩,風險也小。在下方評論中,不少買家反映,鴨蛋孵化比較複雜,孵不出來很抓狂,但也有人曬出小鴨苗,毛茸茸十分可愛。
這種寵物鴨,到底是個啥?
矮墩墩的、昂首邁著「鴨步」……科爾鴨(call duck,中文名為音譯)的出現,讓很多人都覺得萌翻了。據了解,這種白胖白胖的小鴨子學名叫科爾鴨,也稱小叫鴨,是現在寵物界的新貴。成年公鴨的體重為500克到700克,母鴨為450克到600克,重量也就比一瓶礦泉水重一點,屬於長不大的小鴨子,一般用來當寵物飼養。
南京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于敏莉副教授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科爾鴨屬於矮腳鴨品種,這種鴨子腿短、個子小,身體耗費的營養物質少,但同樣能產蛋,因此可作為蛋鴨使用。她進一步解釋,矮腳鴨其實是鴨子基因突變的一個品種。在育種過程中,某個個體發生了變異,如果將其固定下來,通過雜交、回交等方式形成一個品種,那麼鴨子「家族」就有了新成員。
據網上的介紹,科爾鴨的壽命很短,大概能活4-12年。于敏莉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鴨子的壽命要看品種,「野鴨通常能活十來年,科爾鴨如果能活12年,不算短壽。」所以,王思聰的科爾鴨如果不被吃的話,其實「鴨生」還是很幸福的。
「網紅蛋」能否孵化?難度相當高
現代快報記者看到,網上不少店家在售賣科爾鴨的蛋,這種鴨蛋,真假暫且不論,買回來真的能孵化出鴨嗎?
于敏莉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鴨蛋的孵化過程其實很複雜。「需要適應生命發育的溫度、溼度,進行通風換氣等。」她說,此外,由於鴨蛋比較大,還要進行晾蛋、轉蛋等。相對於雞蛋來說,鴨蛋的孵化成功率會低很多。一般農家鴨子的自然孵化率可能連一半還達不到,而且後期死亡率較高。
江蘇的鴨企較多,鴨子產業發達,很多鴨廠在春天都會進行統一的鴨苗孵化。能否藉助這些鴨廠進行孵化?現代快報記者隨後致電一家鴨企,對方表示,如果是外來品種,他們不會接受,一來沒經驗,不能確定能孵化成功;二來擔心有疾病或病毒,會交叉傳播。
由於江蘇市場暫無科爾鴨這種類型,省農業部門一名專家提到,很多諸如此類的外來物種,需要經過馴化,有一個逐漸適應環境的過程。因此也不排除它們會對人和環境產生排斥,或會對人產生傷害。
網紅鴨入境要求多,攜帶入境絕對不行
此類外來物種到底能不能進境?進境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南京海關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外來動、植物進境需要看情況而論。「如果是進境售賣,那就屬於貿易行為,所需流程為進出口貿易的流程。如果只是幾隻動物,目的是動物觀賞或表演,需要走另一套進境流程。」
現代快報記者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最新發布的《允許進境非食用動物產品國家或地區及產品種類名單》和《允許進境野生動物國家或地區及種類》中,並沒有找到「科爾鴨」的身影,也就是說,「科爾鴨」還沒有成為相關部門允許進境的動物類別。南京海關也表示,目前沒有「科爾鴨」這種分類。
按照《進境動植物檢疫審批管理辦法》規定,申請進境或過境動物的單位,應如實填寫並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申請表》《檢疫許可證》等近10種材料,才可通行。此外,還要根據實時的國外動物疫情禁令、進口檢驗檢疫情況等動態情況,調整入境可能。
而將網紅鴨「攜帶入境」是絕對不行的。南京祿口機場海關檢驗檢疫工作人員表示:「檢疫部門所認定的寵物就是犬和貓兩種,攜帶其他任何活體動物入境,均屬違禁。」
多說一句
外來觀賞性寵物,需要出臺法律法規監管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目前這種小宗的觀賞性寵物,尚沒有專門的部門進行監管,處於灰色地帶。「農業部門一般負責管理生產型的畜牧業」,如果農企要引進外來家禽品種進行繁育或養殖,會到農業部門登記備案,但涉及這種小型觀賞性寵物,由於沒有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監管職責和權限,企業不會去登記備案。
如何防範或規避外來品種帶來的病源或其他麻煩,只能通過海關及檢驗檢疫部門的把關。所以這名業內人士呼籲,應儘快建立健全相關機制和法律法規。(宋經緯 餘樂)
來源: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