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用於介紹論文要解決的問題、來源和重要性,講清楚論文的來龍去脈。引言的書寫質量決定了讀者是否會閱讀全文。本文將分別介紹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的引言的基本要求,並給出學位論文引言相對長度的一組參考數據。數據表明學位論文的引言字數平均約等於全文字數的五分之一。
1. 期刊論文引言基本要求
自然教育欄目Scitable指出,引言必須揭示論文的動機並給出論文的結構安排,建議引言包含背景、需求、任務和論文目標等四個要素。通過背景和需求分析來提出問題,通過任務和論文目標的實現來說明將如何解答問題。
引言的四個要素
A. 背景:指論文研究的問題的來源是什麼,問題有什麼重要性,有什麼裡程碑進展,有什麼進一步的期待。儘可能以更廣義的背景開始,以便吸引更一般的讀者。
B. 需求:在需求中指出具體還存在哪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為什麼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通過前人工作進展的介紹,逐步收縮到論文面對的具體問題。對一些專業術語給出適當解釋,可添加一些圖形來幫助讀者理解。
C. 任務:針對需求中指出的問題,論文做了其中哪些工作,可以介紹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介紹這些工作有什麼意義。
D. 論文目標:指論文餘下部分的結構安排,包括要解決的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以及論文的構成。論文介紹的內容是完成的任務中那些值得發表的有意義的內容。
總之,引言需要強調論文的來龍去脈,提出問題,尤其要指出問題的重要性。那麼,如何突出重要性呢?
門什和科爾丁發表的以結構化論文的10條法則為主題的論文(Mensh&Kording2017),據《自然》期刊職業(Career)欄目報導(Mensh 2018),是被某社交媒體推送量最大的論文之一。其中,第六法則涉及論文的引言,要求在引言中突出論文的重要性:
Rule 6: Communicate why the paper matters in the introduction
門什——科爾丁第六法則:引言需突出問題的重要性
A. 論文的重要性。這條規則要求引言能說明論文的重要性,尤其強調當前知識或方法中存在的差距以及為什麼它很重要。
B. 如何突出論文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通常是通過一組逐漸變得更加具體的段落來完成的,這些段落以對文獻中所缺乏的內容進行清晰的闡述為結尾,然後是一段總結文章如何填補這一空白的段落。一段段的進階陳述引起了讀者對論文內容的期望。
C. 論文的重要性通過研究空白的重要性體現。引言每一段的結構(最後一段除外)都是為了引出最終的研究領域空白。每一段首先將讀者引向主題(一個或兩個關聯上下文的句子),然後解釋相關文獻(內容)中的「已知」,最後到達關鍵的「未知」(結論)。門什和科爾丁指出:
沿著這條路,常常會有線索告訴讀者研究空白背後的秘密;這些線索引出了未經驗證的假設或未發展的論文方法,並給讀者以希望,讓他們相信問題是可以解決的。這種聚焦於空白的結構使有經驗的讀者很容易評估論文的潛在重要性,他們只需要評估文章中所述的研究空白的重要性。
2.學位論文引言基本要求
學位論文的引言一般要求先給一個概述,接著介紹研究背景與意義、研究現狀和本文研究內容。一般將「研究背景與意義」、「研究現狀」和「本文研究內容」或相似短語作為節的標題,在研究現狀和本文研究內容中,還應包含一些意義明確的子標題。
概述可以用兩到三行的篇幅對論文要面對的問題進行概括,可以是論文標題的一個擴充版本,從中能看出論文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概述可以直接用「下面介紹該問題的研究背景與意義、研究現狀以及本文研究內容」結尾。
那麼,對於研究背景與意義、研究現狀以及本文研究內容,有什麼要求呢?首先,對這三部分內容各自有要求,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它們必須滿足承上啟下的關係。例如,本文研究內容必須是從研究背景和現狀分析中得出。
以下涉及到舉例時,假定了論文的最終目標是分析全球變暖對野生動物遷徙的負面影響。
研究背景與意義
A.首先對更寬闊的背景(如領域問題、行業問題)進行介紹,指出問題的重要性與意義、已經解決到了什麼程度以及還有什麼問題需要考慮,最後收縮到論文要面對的比較具體的問題(如專業問題、方向問題),比如說論文關心的更廣闊問題是氣候變化這一行業問題,關心的比較具體的問題是全球變暖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這一比較專業的問題。
B.這裡需要引用一些重要文獻來讓背景與意義的介紹變得更有依據,對文獻研究的專業級別的介紹則要放到論文的研究現狀部分中。
C.背景分析的最後要回到引言概述中指出的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或實現的目標,以及實現該目標的意義,例如全球變暖對野生動物遷徙的影響因素分析,以及這些分析對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
D.研究背景與意義一節不宜過長,可以適當限制在一到兩頁之間。
研究現狀分析
A. 研究現狀分析強調的內容:強調以往研究歷史、強調裡程碑進展、強調原始貢獻、強調論文中要用到的前人工作的介紹。對於重點文獻的重要工作的引用,需要指出作者的姓名、具體工作的年代和具體觀點。
B. 研究現狀的構成:研究歷史可以用一個子節介紹,幾類問題(可以按研究方法、研究結果和研究結論分類,也可以按主題分類)的研究狀態各對應一個子節,最後用一個子節對研究現狀進行小結。
C. 研究現狀小結要點:包含重要研究結果和結論,遺留的主要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必要性,用到的重要方法、結果和結論。
D. 文獻引用方法:初步要求見
學位論文建言|文獻引用、查重分析與學術規範
。對於更詳細的要求,我們將另外著文介紹。
E. 對要用到的前人工作的詳細介紹:如果要用到前人的一個具體方法、具體結果或具體結論,那麼詳細介紹應放到論文的其餘部分需要用到的地方。
本文研究內容
A. 構成與結構:包含研究內容、研究目標、研究思路和本文其餘部分的具體安排等四方面內容。可以將研究內容設為一個子節、研究目標與研究思路設為一個子節、論文具體安排設為最後一個子節。
B. 研究內容:從研究現狀小結中遺留的問題中提煉研究內容,但要求每一項內容都很具體。如果為了完成這些內容還需要構建自己的方法,那麼也要把方法研究作為研究內容之一。研究內容的條目不宜過多(太多時可以進行歸類,讓總的數目不超過5條),研究內容的介紹不宜過長,可限制在半頁以內。
C. 研究目標:簡要介紹論文從多大程度解決研究內容中的具體問題,並期望起到什麼作用。
D. 研究思路:大致介紹將如何完成目標,如使用什麼樣的方法、獲得或展示什麼樣的結果、用什麼方法提煉結論等。研究思路也可以放在研究目標之前。
E. 具體安排:對論文餘下部分如何安排章節內容進行概括,如果一些章節之間的內容有邏輯關聯,也需要交代。
3. 引言長度參考數據
論文的標題用於吸引讀者,摘要用於吸引讀者獲取論文,結論幫助讀者記住要點。然而,真正能留住讀者讀完全文的是引言。也因此,引言需要比摘要和結論更長,通過交代問題的來龍去脈與重要性來留住讀者。可是,並不是引言越長越好。我們從一組學位論文數據統計了引言的相對長度(引言字數比總的字數)。
那麼,這個相對長度有什麼規律(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各是多少),其平均值與學位論文的類別(博士、碩士和學士)有關係嗎?
學位論文引言相對長度參考數據
A. 方法:將某大學某院系近期畢業的35名博士生、47名碩士生和85名本科生的學位論文的字數進行統計,求出引言字數與總字數的比作為引言相對長度。總的字數不包括論文標題、摘要和參考文獻的字數。
圖1 學位論文引言相對長度由高到低的排列
B. 結果:圖1是三種學位論文的引言相對長度由高到低的排列。從這些數據,我們統計出了一些規律。對於博士論文,引言相對長度的最大值為0.3,最小值為0.07,平均值為0.18。對於碩士論文,引言相對長度的最大值為0.49,最小值為0.1,平均值為0.21。對於學士論文,引言相對長度的最大值為0.52,最小值為0.08,平均值為0.22。
C. 結論:平均而言,引言的字數約為總字數的五分之一。其中,博士論文略低於五分之一,學士論文略高於五分之一。因此,按字數計,讓引言長度接近全文長度的五分之一,是一個值得參考的選擇。
參考文獻:
【1】Scitable for Nature Education, 2014, Scientific Papers, https://www.nature.com/scitable/topicpage/scientific-papers-13815490
【2】Mensh B. and Kording K. 2017. Ten simplerules for structuring papers. PLoS Comput Biol13(9): e1005619.
【3】Mensh B.2018.Create a logicalframework.Thewrite stuff. Nature. 555:130.
來源:「學位論文寫作」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