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大飼養密度低,觀賞魚就可以常年不用換水了嗎?

2020-12-06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關於飼養觀賞魚的換水問題,養魚老道一直的主張就是:我們一定要養成定期或者抽底換水的良好飼養習慣。

實際上飼養觀賞魚真正的重點,就是要培養我們一個良好的飼養習慣而已,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飼養觀賞魚的良好習慣有哪些?

所謂飼養觀賞魚的良好習慣,無外乎主要牽扯到三個方面,一個是水質的保持,也就是我們上述的換水習慣,另一個就是合理的餵食和均衡的營養、最後一個就是觀賞魚狀態的觀察,大的方面就這三點,當然其他的細節還會有很多很多。

比如什麼過溫、過水、隔離、檢疫、混養適度、少加新魚、注意水溫和習性等等。

小燕魚的水缸,可以永久不用換水嗎?

為什麼今天要把換水這個問題單獨提出來了呢?主要是因為有魚友問到了養魚老道的那個破水缸,大約半個月了只是依靠天然的雨水來補充,從未換過水也從未添過水,這個意思是不是表示說,我的這缸小燕魚就可以永久不用換水了呢?

這個問題問得真是有點意思,養魚老道暫時還真的是有此打算,但也只是限於暫時的一段時間之內吧,不過這其中也會有很多的原因的:

1、這是個漏水缸

雖然說今年缸壁上的雜物較多,這個破水缸的漏水情況有所緩解,不像去年漏的那麼嚴重了,但是依然是一周左右,也得漏水四分之一,去年兩三天就能漏掉四分之一,再就是由於最近的雨水不大不小,正合適補充了這缸水,所以我就一直沒有再去添加。

如果是漏的很嚴重了,我就需要單獨去添水了,而底部漏水、適當添水,一周添加四分之一,和我們正常換水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2、這缸水養了很長時間,雖然沒有青苔,但是內部環境依然很好

這是這個水缸的第二個問題,因為這缸水在此之前飼養過十條孔雀魚,困水的時間也是相當的長,可能有一兩個月了,直到睡蓮葉子浮出水面,裡面有魚蟲滋生,水質一清見底我才放置的孔雀魚。

這些孔雀魚實際上已經起到了開缸闖水的功效,所以說水中的一切菌群相對穩定,小燕魚入缸的時候,水質已經是相當好了,並沒有出現一絲的白濁現象,實際上在一兩個月的養水過程中我也是換過水的。

3、飼養密度極低,全部投餵活食

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那就是飼養的密度極低極低,一個水缸裡面只飼養了十條指甲蓋大小的小燕魚,還有一對孔雀魚。

況且,我給它們投餵的都是活食,這就使得它們消化能力良好,排便量很低,根本不可能對於這個水體在短時間內造成任何的影響。

再就是即使有點糞便,也會被睡蓮和底部的紅蟲以及小魚蟲或者分解或者吸收,這就是我們投餵活魚蟲的好處,如果投餵魚飼料,這些條件根本就達不到。

4、光照不強

我們可別小看了光照的問題,在盛夏季節換水量的多少與光照絕對成正比,這個水缸我放置的位置正合適,也就只能見到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其他時間不見光,而且又有大量的睡蓮葉子來遮陽。

因此來說,水缸裡並沒有大量的青苔和綠藻滋生,這無疑中在盛夏季節對於魚缸水質的保持起到了良好的穩定作用。

5、暴雨來臨一定要換水

假如說真的遭遇到了特大的暴雨,這個水缸是一定要有所遮擋的,並不是光靠老天爺就一定不出問題,盛夏季節的雨水太涼,即使小燕魚能夠忍受住一定的溫差,但是冷熱水流交替,缸底的雜物就會被攪起,水質就更難在短時間恢復。

所以暴雨來臨要麼就得適當的遮擋,要麼就要視水質的具體情況來決定要不要大量換水了。

6、小燕魚長大

假如說它們食量增大,活魚蟲供應不到位,開始投餵漢堡或者魚飼料,再加上它們逐漸成長的個體,這個水缸的水體可能就不能夠滿足它們對於水質的需求了,這個水缸是絕對不可能飼養十條成年燕魚還不用換水的。

再加上盛夏來臨,水溫超過了33度以上,誰也不敢保就一定不需要換水,這個就要根據小燕魚的具體表現來對待了。

7、水缸裡飼養也有弊端

雖然說目前來講,在這個水缸裡飼養燕魚似乎很省心,幾乎連換水都不用,那是因為以上的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才造成的,最為關鍵的就是水體大、活食餵養,小燕魚的體質超級健康。

但是隨著它們的逐漸長大和水溫的升高,還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弊端將會顯現,那就是不易觀察到狀態和病態,即使是水質再清澈,這個東西必定不是單靠俯視就可以觀察到全貌的,很多的細節有可能就會被忽略掉,等到發現問題時為時晚矣。

所以說,如果真正的想要飼養好它們,也並不是像現在這麼簡單,看起來好像是沒有換水,實際上和定期換水也沒有什麼兩樣,再者以後的情況也需要隨時的調節和改動。

不會有永遠不需要換水的魚缸

為什麼養魚老道一直在強調魚缸換水的問題,換多了對魚體刺激太重,對於水質的穩定也沒有什麼好處,換少了,水體中的雜物和毒性物質過多,對於觀賞魚也是傷害,這個量全在我們自己經驗上的把握。

但是,永遠不用換水的魚缸是絕對不存在的,即使是滴流進水也沒有用,魚缸的水質是一個整體的系統,任何因素缺一不可、多一也不可,所謂定期,其實並不定期,所謂不定期,其實也有定期。

這些東西不是要靠別人教的,全在於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了,唯有正確的,那就是永遠沒有不需要換水的魚缸。

我們的魚缸水體再大那也大不過江河湖海,即使是室外的野生池塘還有個新水補充、老水蒸發呢,這就是大自然最為正常的新陳代謝,違背了這個規律,任何生物都是死路一條。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觀賞魚:孔雀魚怎麼飼養,不用氣泵可以養孔雀魚嗎?
    觀賞魚:孔雀魚怎麼飼養,不用氣泵可以養孔雀魚嗎?孔雀魚為一種小型熱帶觀賞魚類,這魚繁殖能力強而且在熱帶魚類中也是比較耐粗養的一種魚類,因此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都喜歡將這種魚用來練手。那麼孔雀魚要如何來飼養好呢,不用氣泵能不能養孔雀魚?
  • 飼養觀賞魚養水的主要問題就是,明明可以偷懶,偏要假裝勤快
    你看你濾棉髒了也不洗,一兩個月也不換一次水,困水的時間連你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少天了,這種飼養觀賞魚的方式,可能適合所有的魚嗎,難道說你就不怕魚缸的水質它會出現老化或者跌酸?還是說,在開缸養水初期任何觀賞魚都可以適應此種操作,但是你的有些魚早已經過了開缸初期啊,按理說水質也算老了吧,為什麼這些魚和水質還是沒有問題呢?
  • 計算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有公式也有技巧和觀察,如何準確判斷?
    那麼我們可以直接使用10乘以3再乘以4,也就完事了,不也是120升嗎,也不用再除以1000了,相對就簡單多了。一公斤水一公分魚也不好計算?那就用水體除以觀賞魚的體長完事關於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很多魚友都知道一句話,那就是一公斤水飼養一公分魚,這個公式雖然未必準確,但是對於大部分小型的觀賞魚都是比較適合的,不過有些新魚友和養魚老道一樣,上學的時候,數學課是語文老師教的,經常會被這個公式給繞進去,不知道到底該如何計算。
  • 只要觀賞魚密度不大,沒什麼大病,就可以談論水質穩定的問題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最近一直在提醒各位新魚友關於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問題,終於有魚友發來了反饋,說是我們知道錯了還不行嗎?不要再講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了,哈哈。
  • 沒有時間給觀賞魚定期換水,這個魚還怎麼養,能養活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實際操作中,經常會看到一些魚友發來評論,說是由於自己很忙很忙,不能夠及時給自己的觀賞魚換水,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辦法,可以適度延長一下換水的時間?或者說,如果長時間不去給自己觀賞魚換水的話,它們能不能死呢?
  • 欣賞觀賞魚的最佳狀態,永遠是在定期換水以後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如果是大型的底濾魚缸,某些魚友換水確實是個問題,就算不用咱親自提這個水桶,一點點倒來倒去,使用水泵和強排即可完成,那也沒有那麼多的困水做準備。
  • 在觀賞魚的飼養中,影響到水體溶解氧含量的因素會有哪些?
    如果是水中的溶解氧達到最佳狀態,應該是每升水的含氧量在9毫克左右,而一般的水體都可以保持在3-5毫克每升左右。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低於每升水1毫克,有些品種的觀賞魚就會有缺氧或者死亡的可能,這個由於不同品種的觀賞魚對於氧氣需求量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就有了髙氧魚一說。
  • 就算是沒有氧氣泵也是可以養魚,這些漂亮的觀賞魚不用打氧也能活
    不過還有些漂亮的觀賞魚可以完全不使用氧氣泵就可以生活,甚至在低氧環境中也自由自在,漂亮的它們大家都知道嗎?飼養泰國鬥魚可以直接用不大的鬥魚盒飼養,它們除了對水溫有一定的要求,其實對氧氣就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了,根本就不用氧氣泵,日常記得定期換水就足夠了。飼養一對泰鬥,並將它們的鬥魚盒面對面放著,可以看到它們好鬥又美麗的一面。
  • 雀鯛類觀賞魚的飼養:三點白是最好飼養的海水觀賞魚,成年會變兇
    雀鯛類觀賞魚的飼養:三點白是最好飼養的海水觀賞魚,成年會變兇三點白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身上有三個白點,一個在頭頂,另外兩個在身體兩側。國內水族市場中出現的大部分個體採集於我國南海。它們是最好飼養的海水觀賞魚,幾乎能生活在任何條件的海水中,即便氨氮高到了0.5ppm仍然可以生活。5釐米以下的三點白最具觀賞價值,身體的顏色最黑,三個白斑點最明顯。當它們逐漸長大,白色斑點會越變越小,身體的顏色也逐漸成為了灰色。10釐米以上的個體,顏色幾乎全變成灰色,白斑點也基本消失,失去了觀賞價值。
  • 開缸養水觀賞魚入缸後,第一次換水,在什麼時候比較好呢?
    由於飼養密的的不同,我們的換水時間可以提前因為養魚老道的觀賞魚飼養密度本身並不大,而且投餵量也是根據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來決定,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所有的觀賞魚生活的水溫很低,在它們恢復到了正常的狀態後,所有的魚缸我全部予以刻意的降溫。
  • 飼養觀賞魚,魚缸的濾棉和濾材清洗與否,取決於很多的不確定因素
    有些魚友態度很誠懇、語氣很著急,我也跟著很著急,但是詳細情況我根本不了解,真的是無能無力,我實在是太難了。其實魚缸的水質問題無外乎就是下列的幾個重點:飼養密度過大、投餵量過大、選魚不利導致觀賞魚發病,和沒有困水、養水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對於魚缸水質問題要從根上去找原因,不要總去過度研究過濾和硝化細菌,那是調理不好水質的。
  • 飼養觀賞魚哪些情況下會用到鹽,魚缸放鹽之後多久需要換水?
    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更多觀賞魚知識鹽可以說是飼養觀賞魚會用到的最多的東西之一,看似很簡單的一個鹽卻讓廣大魚友有著說不完的話題。養魚人之前也有寫過關於鹽有什麼作用的文章,而今天養魚人要和大家聊的則是我們哪些情況下會用到鹽以及魚缸用鹽之後換水的一些相關問題。魚缸放鹽之後多久換水,取決於哪些因素?
  • 飼養熱帶觀賞魚的方法指南,日常餵養注意事項
    雖然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水質等有不同的要求,但只要將水溫控制在適宜的範圍內,將水質調配到最佳狀態,定時投餵飼料,就能很好地飼養熱帶觀賞魚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飼養熱帶觀賞魚吧。玻璃水族箱的空間和體積較大,盛水較多,很適合飼養熱帶觀賞魚,是家庭飼養熱帶觀賞魚最常用的容器。水族箱的大小在選擇時,要視魚體的大小來確定水族箱的大小。
  • 32度高溫觀賞魚會死掉嗎?一般都不會,問題可能不在水溫上
    在實際操作中,觀賞魚的耐受力其實是很強的,除非是一些天生就不耐高溫的原生魚,絕大多數的普通觀賞魚,並沒有什麼夏季高溫之憂,我們不要把水質不好,飼養水體過小、飼養密度過大等,牽扯到平時飼養和管理的因素,全部賴到水溫過高的頭上。
  • 魚缸底部沒有雜質還需要抽底換水嗎,給魚缸換水是一定要做的!
    2、如果魚缸裡的水分蒸發較慢,我們不能夠及時的去補水,那麼我們就應該定期換水,這個主要視觀賞魚的品種而定,大部分魚友的做法都是在一周或者十天左右,適當換水四五分之一。二、為什麼有的魚友可以一兩年不換水,這種情況存在嗎?
  • 六十釐米小魚缸飼養40條原生魚,密度大嗎,用打氧嗎?
    一開始是把孔雀魚倒入金魚缸,把九條小菠蘿倒入藍色妖姬孔雀魚的魚缸,之後把那些原生魚轉移,再後來,抽底換水,把白色的底沙全部清除,順帶換了一半魚缸水,最後把加熱管安裝完畢。這樣的話,將近40條原生魚,全部突然進入到了一個六十釐米的小魚缸內,它們會缺氧嗎?
  • 小型熱帶魚飼養的幾大忌諱問題,為什麼我們的小型魚總是養不好?
    其實,小魚缸飼養觀賞魚是很難的,絕對沒有大水體飼養起來更容易,換句話說,不是我們水平的高低,而是條件能否達到最佳。因為這樣的小魚缸,在水質上我們是很難把控的,很多新魚友也不可能在這種飼養方式下,去給魚缸抽底換水的,大部分都是把魚捉出來,把魚缸全部刷一下,直接來個大換水。除非是我們有那個耐性,每次換水全部困水,倒缸時的溫度、水質,換水時的溫度、水質,全部都能注意到,這些觀賞魚才能不死。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以前養魚老道曾經說過,魚缸的水質穩定就是能夠自清,那麼,魚缸的水質不穩定又會有哪些徵兆,如果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水質無法調理了,又該怎麼辦呢?當然這其中也一定會與飼養密度過大、換水量過大和換水不困水等等,都會有一定的關係,而真正的水質穩定,即使偶爾出現點白濁現象,我們稍微換點水或者停食半天,甚至於根本不必去管,過濾循環開著,過了一晚上,水質都可以迅速自行恢復,這才是水質真正達到穩定的表現。
  • 個體越大的觀賞魚欣賞起來越過癮,可是我們又能欣賞幾天呢?
    我們只要記住一條最為主要的就行,那就是一定注意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就可以了,雖然說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但是一公斤水飼養一公分魚的公式,還是適合於大部分的小型觀賞魚的,比如說以養魚老道目前的各個魚缸為例,我們就可以大致的踹量出很多小型觀賞魚的飼養密度。
  • 飼養觀賞魚,就沒有不開心的事,為什麼很多魚友愁眉苦臉?
    接下來就是水質的穩定運行,因為投餵食物以後,最害怕的就是水質再次發生變化,如果水質上波瀾不驚,那就證明了我們的投餵量和飼養密度很合適,或者是過濾系統和魚缸水流搭配合理,水體中並無過度糞便殘留。觀賞魚也沒有因為初次投餵出現絮狀便、白便等不良情況,證明了它們的體質和腸胃功能完好,我們購買的觀賞魚質量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