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觀賞魚密度不大,沒什麼大病,就可以談論水質穩定的問題了

2021-01-0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最近一直在提醒各位新魚友關於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問題,終於有魚友發來了反饋,說是我們知道錯了還不行嗎?不要再講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了,哈哈。

其實呢,即使再講,還有魚友會不注意飼養密度,即使自此不談,仍然有新魚友不斷詢問這個問題,這就是人性,也是我們新手養魚的必經之路,和必教學費,我之所以給大家不斷提醒,還不是因為這樣的問題頻發,總有魚友重複再重複的詢問或者犯錯?

那麼,如果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合適,基本沒有什麼大病,下一步就是水質如何穩定的問題了。

水質穩定,必須建立在飼養密度不大、和觀賞魚沒有大病的基礎之上,否則免談

我們說小病小災是無所謂的,但是只要觀賞魚有個大病,這個水質就不可能徹底穩定下來,這是毫無疑問的,下一次藥,我們看似水體沒有白濁,硝化系統沒有崩潰,但絕不代表,有益菌不會數量有所減少,水質穩定的時間不會有所延長。

因此來說,水質想要穩定,必須首先保證飼養密度,保證這個水體中不再胡亂放置各種多餘的藥物和試劑。

低檔的硝化細菌,也就是培養液,需要在入魚之前放置,質量很好的硝化細菌,可以隨時放,普通觀賞魚也可以不必放

好像是,目前的養魚理論,只要一談到水質穩定,必須談及硝化系統和過濾系統,這個梗到底是誰提出來的,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但是,假設魚缸內有一個基本的過濾系統,觀賞魚數量並沒有超標,水質不可能出現任何的白濁情況的,這個我也無數次驗證了,而且,我的觀賞魚,是從來不加硝化細菌的。

有些新魚友,喜歡加,那就加吧,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

所謂的硝化細菌培養液,是需要時間生成硝化細菌的,它只是起到了一個給硝化細菌提供肥料的作用。

畢竟對於觀賞魚來說,肥料,未必是什麼好東西,因此最好是在開缸初期、氯氣去除以後放置,道理我在視頻中早就說過了。

而質量較好的硝化細菌菌種,必須在魚缸裡有魚或者有各種有機物的時候,再去繁殖,這其中可能會有一個激活的過程,所以說,還是液體的較好。

其他的,都不是什麼主要問題。

換水好,還是不換水好?這個也要根據水質情況決定,大換水根本不必

那麼,主魚入缸以後,水質穩定的最根本原因在哪裡?

就是一個觀賞魚不患病和投餵量的謹慎,因為畢竟硝化系統尚未穩定,觀賞魚的狀態也未恢復到極致,所以,儘量不要去輕易動水或者其他濾材、造景、濾棉等。

底部有殘渣可以少量抽底濾除,水質輕微白濁,可以減少投餵量或者少量換水調理,當然不要直接自來水,必須困水幾天,保證沒有氯氣,冷水魚的困水期可適當延長,部分熱帶魚一兩天困水也可以。

主要原因是因為冷水魚,這裡指的是金魚、錦鯉之類的,它們的體表黏液過多,容易遭受新水刺激,脫落後汙染水質。

半個月以後,可以定期換水的,一切還是以觀賞魚的狀態和水質清澈度決定

我們說所有的前提,還是密度和無病,這樣的話,水質的清澈度,大致就可以代表水體中的毒素不大,再一個還要觀察觀賞魚的狀態,這個最準。

當然了,如果我們還是不放心,也可以進行水質檢測,但大部分觀賞魚,根本沒有這個必要,所謂的毒素超標,一定是密度過大、投餵過度造成的。

然後隨著我們少量的投喂,觀賞魚的逐步排洩,這個有機物和菌群就會慢慢平衡,只是在某個時間段,毒素有可能積累過度,這就需要定期換水,一般的正常情況下,也就是半個月以後。

有的魚友會說,七天左右,水體的亞硝酸鹽一定會超標,那個真不一定的,一個是密度決定,再者還有觀賞魚的耐受力,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少量換換水,誰也沒說不可以。

這樣的話,關鍵的問題,就是對於觀賞魚的狀態觀察、投餵上,結合魚缸底部垃圾,予以抽底換水清理,還有定期換水,魚缸的水質就會越來越走向穩定。

就是什麼簡單?是的,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大多數魚友的觀賞魚,都死在了水質穩定的前一夜,本來很簡單的事
    沒有各個魚缸的水質穩定,哪來的養魚如此輕鬆?又是一個月沒有換水了又是一個多月沒有換水了,但是每個魚缸的水質依然可以完美保持,除了菠蘿蜜那個該死的腸炎以外,其他觀賞魚全部狀態俱佳,體色豔麗,尤其是加水以後的各個魚缸,包括了小羅漢、小菠蘿、鑽石藩王、狗頭等,表現都很好。
  • 下列這些不當操作,都可能造成觀賞魚缺氧,未必都是水質問題
    還有的魚友認為,只要是我的觀賞魚缺氧了,那就一定要大換水,肯定是魚缸的水質出現了問題,事實上這其中都會有很多的意外因素。養魚老道發現最近和很多魚友的聊天中,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把一個問題講明白,但是有些魚友偏偏就是抓住了某個問題不放,只要觀賞魚一旦出現問題,連魚飼料都能懷疑到。養魚老道想說的是,我們還是先去懷疑一下自己的飼養手法吧。
  • 高溫環境下,觀賞魚易爆發五種疾病,也會與水質有關
    二、體表各種潰爛、腐爛病,不是水質過老、就是打鬥或者密度大了還有一些魚友,飼養的中大型觀賞魚,在這個季節裡,出現了大量的體表潰爛現象,這個也是與我們的魚缸水質過老、各種毒素超標有關,另外的原因就是:飼養密度過大、觀賞魚之間的打鬥等問題。
  • 魚場的觀賞魚好不好看水質和放養密度就知道!
    我們去看魚的時候,根本就不用看別的,只要看看水質和養殖密度基本上就能夠看出這家金魚質量的好壞了。比如說這家的金魚池子連個金魚的影子都看不見,基本上就是養的一堆通貨,全部是論斤稱的,品種就是我們常見的龍眼、鶴頂紅、獅子頭、小珍珠之類的,這樣的養殖場裡只要是水質清澈、飼養密度很少的池子,一般的就是種魚池了,當然了他們的所謂種魚白給我也不惜的要,品相太差。
  • 觀賞魚養不大,都怪買了「老頭魚」?詳解寵物魚生長六要素
    所以,你需要擁有一個儘可能巨大的過濾系統來幫你培育硝化細菌,並且在日常養魚過程中都不可以做出「謀殺」硝化細菌的動作才行。比如在魚缸裡撒殺菌藥,養魚大神是不會做出這樣奇葩的動作的。再暖一點!再高一點!所謂的「再暖一點」,指的是讓水溫在一個合理的高水平上保持穩定。因為在觀賞魚舒適的水溫區間內,水溫越高,觀賞魚生長速度越快。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以前養魚老道曾經說過,魚缸的水質穩定就是能夠自清,那麼,魚缸的水質不穩定又會有哪些徵兆,如果我們的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水質無法調理了,又該怎麼辦呢?當然這其中也一定會與飼養密度過大、換水量過大和換水不困水等等,都會有一定的關係,而真正的水質穩定,即使偶爾出現點白濁現象,我們稍微換點水或者停食半天,甚至於根本不必去管,過濾循環開著,過了一晚上,水質都可以迅速自行恢復,這才是水質真正達到穩定的表現。
  • 只要魚缸水質不好就是異養菌爆發,為什麼一餵魚,立刻水就混了?
    前些日子因為一條蝦虎跳到了水泵轉子內,導致這個魚缸的水質渾濁,今天看看,這個魚缸水質好清澈啊,為什麼會如此呢,不是水質渾濁就是異養菌爆發,需要加硝化細菌嗎?我發現,自從有了硝化細菌和異養菌這個名詞以後,很多魚友的魚缸,只要是水質一旦出現問題,永遠就是異養菌爆發了。
  • 養了半年的觀賞魚,水質也不好魚的狀態也不行,到底錯在哪裡?
    所以對我們新手而言,邊學習邊實踐,有針對性的去學習一些知識沒錯,但是,不要把自己養魚的大方向給丟了,所以就永遠養不好一缸觀賞魚。如果說水質穩定了,觀賞魚的狀態穩定了,事實上養魚並不難,我們只需要做好以下四件事就可以了。
  • 新購買幾種觀賞魚,到家後出現一些問題,如何應付和調理?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養魚老道購買了一些中小型觀賞魚,並沒有什麼高貴的品種,介於我的魚缸條件和水質,暫時也養不了好品種,今天才把宮鵝金魚挪到了室外,它們由於水質問題造成的尾巴長白蒙以及紅血絲問題,目前已經痊癒。
  • 水體大飼養密度低,觀賞魚就可以常年不用換水了嗎?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關於飼養觀賞魚的換水問題,養魚老道一直的主張就是:我們一定要養成定期或者抽底換水的良好飼養習慣。實際上飼養觀賞魚真正的重點,就是要培養我們一個良好的飼養習慣而已,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 如何讓觀賞魚告訴我們,我們的魚缸水質,到底是好還是壞?
    任何觀賞魚都希望水質穩定,這是第一條戒律 在上一篇文章中養魚老道也說了,什麼新水、老水的,只要水質穩定觀賞魚都會喜歡,只要水質不穩定,所有的觀賞魚都會患病,哪怕是我們暫時還檢測不出來水質出現任何的異樣。 那麼,什麼是水質穩定?
  • 黑色的觀賞魚變成紅色很常見,紅色的觀賞魚變成了黑色正常嗎?
    但是如果是紅色系的觀賞魚突然之間變成了黑色,這個大多數情況下一定是疾病的前兆,至少證明我們在以下方面還是出現了問題:一、觀賞魚長期性缺氧,但是並不嚴重1、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觀賞魚都會出現類似於黑體的症狀,特別是金魚之類的頭茸或者鰓蓋周圍,就會首先發黑,這就是觀賞魚長期性短暫缺氧的徵兆。
  • 如何測定魚缸水質的好壞?魚缸水質觀賞魚說了算,與清澈度無關
    說實話,這種問題只會出現在觀賞魚玩家入門的早期,只要你養魚超過一年,你就會發現,魚缸水是否清澈,和魚得不得病,關係真的不大。觀賞魚得不得病,和水質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水質的好壞,卻和清澈度的關係不大。當然,也並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但是這種關聯是很弱的。等一下,我會詳細解釋其中的緣由。什麼樣的水,看起來乾淨,其實很髒?
  • 不要總問別人觀賞魚怎麼死的,一條觀賞魚死亡,會有上百條原因
    但是觀賞魚是沒有選擇權的,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裡,不管是遠途運輸還是就近購買,我們都要去考慮到一個水質和溫差的問題,只要是出現了差異,我們就要去過溫過水。否則的話,觀賞魚就一定會出現問題,很可能不治而亡。
  • 飼養觀賞魚養水的主要問題就是,明明可以偷懶,偏要假裝勤快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這幾天在養魚老道所發的文章和視頻中,似乎是都在向魚友們透露一個信息,這個信息到底是什麼呢?那就是開缸初期魚缸水質的穩定問題。
  • 只要觀賞魚不死,硝化細菌就會永存,這句話是不是有點過?
    只要是觀賞魚莫名其妙的死亡或者水質發生問題,就一定是硝化細菌的事嗎? 最近,接連接到為數眾多的新魚友,不間斷的來詢問,關於魚缸裡硝化細菌死活、或者是否形成的問題。 畢竟這些問題,牽扯到的因素太多,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說的明白。
  • 兩個月不換水,水質也沒有問題?養魚不能光看水質表面現象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一位魚友詢問道:魚缸水質清澈的話,是不是不用總換水?我都快兩個月了沒換水,我看水質還挺好的,不換也可以把?看起來很好,不代表真的好,尤其是只看表面水質剛才的一篇文章提到的銀龍、鸚鵡魚暴斃,以及我的小菠蘿魚缸,看起來水質都很好,我們只是講,肉眼觀察到的水質清澈度。但是它們為什麼還會患病呢?雖然說魚缸的水質一定是越穩定越好,但是必須隨時注入新鮮血液,這個問題我也反覆說過多次,不要心存僥倖。
  • 開缸養水觀賞魚入缸後,第一次換水,在什麼時候比較好呢?
    但是上述的所有觀賞魚,我都在它們進入魚缸的一個月之內,沒有給它們有過大換水的操作,充其量也就是洗過幾次濾棉,中間適當加水了兩三次而已。之所以要這麼做的目的,主要的就是為了一個魚缸水體的穩定,以及不去過度驚動觀賞魚,同時也非常的有利於觀賞魚狀態的穩定,以及硝化系統的相對完善,這些都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最應該注意到的問題。
  • 飼養觀賞魚,就沒有不開心的事,為什麼很多魚友愁眉苦臉?
    魚缸買好後,最重要的就是養好水,在這個期間由於個人的養水方式不同,我們不能說絕對把這個水質養到穩定,只要是過濾系統完備,良好運行個十天半個月,魚缸水質不在白濁,底部沒有殘渣、水面沒有泡沫。接下來就是水質的穩定運行,因為投餵食物以後,最害怕的就是水質再次發生變化,如果水質上波瀾不驚,那就證明了我們的投餵量和飼養密度很合適,或者是過濾系統和魚缸水流搭配合理,水體中並無過度糞便殘留。觀賞魚也沒有因為初次投餵出現絮狀便、白便等不良情況,證明了它們的體質和腸胃功能完好,我們購買的觀賞魚質量還不錯。
  • 孔雀魚可以和哪些觀賞魚混養,迷你鸚鵡魚、鬥魚可以嗎?
    水質問題不是大問題,孔雀魚可以適應多種水質如果說我們就是想把孔雀魚和其他觀賞魚混養的話,那麼首先一點,至少證明了我們手中的孔雀魚它絕對不是什麼高檔的品種,否則我們早就單缸飼養它們了,甚至於單品種飼養。既然都是些普通的通貨品種孔雀魚,我們又想把它們和其他的觀賞魚混養,那就不必刻意去在乎什麼水質問題了,反正得有一方要將就,只要是水質不過酸,大部分孔雀魚都是可以適應的,即使在草缸裡也沒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