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觀賞魚不死,硝化細菌就會永存,這句話是不是有點過?

2020-12-05 騰訊網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現在飼養個觀賞魚,不是先去談及觀賞魚的狀態如何如何,或者是我們給自己的愛魚準備的食物如何如何,而是直接先談水體中的各種指標含量如何如何,水體中的硝化系統建立的如何如何,以及我的過濾設備和形式,以及濾材又如何如何?

時代確實在進步,很多問題也完全可以用數據直接說話了,誰也沒說我們的魚缸水質指標不達標的話,就可以養魚,誰也沒說飼養觀賞魚不需要一個比較完備的菌群平衡,這些理論也好,教條也罷,當然我們也該重視,但是不能太過啊。

教條主義和高檔設備,以及各種指標,不代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養功

教條主義、高檔設備、各種指標等等這些問題,僅僅是給我們提供一個側面的參考值而已,它們絕對對對不會代表著,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養功。

如果說一切都按照指標和數值去辦事的話,那麼小學生也可以輕鬆地操縱各種數控設備,只要他識數、識字,或者知道個a、b、c、d和前後左右,大致也就可以了,那個根本不算什麼本事的。

所以說,一切依靠高檔設備和指標辦事,去飼養觀賞魚的話,根本就算不上是什麼觀賞魚的養功啊。

況且,即使我們的指標再美麗,只要觀賞魚的心情不美麗,一切終將玩完。

正如我前期所說的鑽石藩王的輕微白點病,僅僅是依靠我和它們大眼瞪小眼了三兩天,解除了它們的心理壓抑,它們的心情一舒暢,免疫力一提高,白點沒了、好了,這是事實。

這個東西,哪個教條、哪個指標、哪篇書中有雲呢?

只要是觀賞魚莫名其妙的死亡或者水質發生問題,就一定是硝化細菌的事嗎?

最近,接連接到為數眾多的新魚友,不間斷的來詢問,關於魚缸裡硝化細菌死活、或者是否形成的問題。

畢竟這些問題,牽扯到的因素太多,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說的明白。

大部分魚友主要的針對點就是,水質白了、下藥了、死魚了、魚缸裡一鍋湯了,您說,這個硝化細菌到底是在啊,還是不在?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難倒了很多專業人士,為什麼呢?

因為大部分的新魚友手中,沒有任何的檢測設備,都是口說無憑的在猜測,只要是魚缸裡死魚了,或者是水質一片白濁,或者下藥了,停掉過濾了,那就是代表著魚缸裡的硝化細菌完蛋了。

但是,就有一些高手,會直接不問原因的告訴你說,硝化系統崩潰了,重新開缸吧。

觀賞魚入缸初期死亡,牽扯的因素有很多:

在此,我再次鄭重聲明,觀賞魚入缸初期的死亡現象,牽扯的因素有很多。

一、旅途中的氨氮中毒才是最要命的

只有水體空間極度縮小、觀賞魚的密度突然加大,並且觀賞魚的排便較多、水溫突升,環境又比較封閉,才有可能造成水體中的氨氮急速升高,觀賞魚才會中毒。

我們之所以看到入缸後的觀賞魚半死不活,未必就是在我們魚缸裡中的毒,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清楚。

二、觀賞魚本身已經是疾病纏身或者交叉感染了

再一個就是觀賞魚本身就已經患病了,未必是一樣的病,也未必是毒素,有可能是菌鰓、水黴、極度瘦弱、病毒性交叉等等,這些因素都可以在觀賞魚入缸後,由於極度的壓抑和多品種同時入缸,而急劇爆發。

這些叫做疾病,不是中毒,完全是兩個概念。

三、心情不美麗,是很多觀賞魚死亡的第一要素

觀賞魚的心情不美麗,總是處在擔驚受怕中,所有的疾病都會顯現,本來有些觀賞魚對於魚缸中的毒素稍微超標,完全是可以耐受的,大部分觀賞魚都是如此。

但是,只要心情一不美麗,所有的一切都不美麗了。

只要是觀賞魚不死,硝化細菌永存,這句話是不是有點過?

還有魚友問到了,說是,只要魚缸裡的水質看得過去,換水量一直維持平衡,是不是說,觀賞魚不出現悶缸的情況,不是飼養密度過大、投餵過多,魚缸裡的硝化系統永遠也不會破滅?

換句話說,這個意思就是,只要魚缸裡的觀賞魚不是大批死亡,能夠保證魚缸水質的更新換代,硝化細菌就會永存,這句話是不是說的有點過呢?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就是如此,硝化細菌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啊。

只要我們的飼養密度絕對控制的住,整缸觀賞魚沒有集體爆發疾病的可能性,並且水質一直維護的比較正常。

我們基本上可以說,觀賞魚的氧氣含量足夠,狀態一流,那麼這個魚缸裡的其他有益菌群,就不應該死亡,如果是,一種細菌的生命力,還沒有一條魚強大的話,大家用心想想,這個命題成不成立?

再換句話說,可能人死了,新冠病毒還存在呢,只要是人不死,這個病毒不通過外力就很難滅除,細菌可能比起病毒的生命力稍差點,但絕對比觀賞魚的生命力要強悍的多。

也就是說,很多觀賞魚的疾病或者死亡成因,未必一定都是出在什麼硝化細菌滅亡的身上。

除非是魚缸的水質亂成一鍋湯,觀賞魚已經危在旦夕,集體出現缺氧前兆,那麼,喜歡高氧的硝化細菌才有可能部分出現死亡。

而一旦我們把病魚、死魚剔除出去,魚缸的水質有所好轉,最先快速恢復的,還是這些有益菌群,它們很快就會死而復生。

儘管,理論上來看,硝化細菌繁殖的比較慢,但是再慢,它也會有一個時間段的,有苗它就不愁長,我們為什麼偏偏要去拿那個即將恢復的水質和已經附著細菌的濾材,再去開刀呢?

這就相當於我們建了一面牆,突然來了一場暴風雨,牆沒倒,只是最上面掉下來幾塊磚,恰巧有個人路過,因為心臟病,被嚇死了。

那麼,我們需要把這面牆全部推倒,然後把磚頭挨個消毒殺菌之後,再重新壘起來嗎,甚至於把地基再給它挖出來,或者換上更為高檔的磚瓦?該它們什麼事呢。

不要再去做損害硝化細菌地基的事,把魚病和觀賞魚的養功,與硝化細菌分開看待吧

我們不管自己的魚缸水養了一天,還是一周、半個月、兩個月,哪怕它只有三天兩日,畢竟其中也會有菌類開始活動的,這缸水、缸壁、底泥、濾材,通通都是各種有益菌群的地基。

只要是水質基本熬得住,觀賞魚熬得住,我們就不要去大動幹戈的把整缸水全部換掉、濾材全部清洗,或者隨意改動生化濾材的擺放位置了,怎麼放它不是放?

別去問別人了,硝化細菌告訴我們怎麼放了嗎?它都沒說話,我們在那裡皇上不急太監急的。

只要是物理過濾良好,生化濾材大致夠用,保證水流通暢,一磚一瓦也是濾材,不要再去隨意改動這個根基了。

這等同於給硝化細菌挖牆腳呢。

多去關注一下觀賞魚的心理問題、狀態問題、魚缸的水質發展方向,及時有策略的進行微調處理,最大限度的保住一缸好水和濾材,就是保住了硝化系統,這才是飼養觀賞魚的養功。

如果沒有很好的觀察力,不可能及時發現魚病,發現不了魚病和觀賞魚的心理不正常,就不可能保住一缸水質。

水質一完蛋,毒素才會高。

我就不信,觀賞魚一點病也沒有、水質一清如洗,我們又按時、定期的換水,魚缸裡的有機物殘留也不多,它的毒素從哪裡來,你造啊?

除非是我們開缸初期就大量下魚,根本不養水,之後就大量投喂,也不注重平時的水質管理,那麼,各種毒素當然會高了,那也未必證明硝化細菌已經全部陣亡。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到底是魚缸裡的觀賞魚需要氧氣多,還是硝化細菌需要氧氣多?
    再者我們可以依據觀賞魚的需求和魚缸的水質情況,把氧氣量予以適當減少,這樣魚缸的水質就會得到迅速的控制。等到我們的魚缸水質完全穩定了以後,如果非要擔心魚缸裡的觀賞魚含氧量不夠的魚友,可以把氧氣量開得大一些,這就沒有什麼關係了。觀賞魚不病、不死、水質完好,就不用管什麼硝化細菌的問題養魚老道一直在強調,我們是在養魚,不是在養硝化細菌。
  • 一位魚友養死一缸金魚的心路歷程,是不是很多魚友都經歷過呢?
    後來我才發現,這句話純屬多餘啊。因為每個賣魚的老闆都會很熱情的告訴我,只要是我看好的觀賞魚,它都是最好養的。二、養來養去,怎麼發現藥錢比魚還貴?於是乎,加熱管和魚藥都相繼購買了,加上之前購買的魚藥,已經超過這幾條魚的價值了,這還不算購買的魚食、魚網等其他物品。但是,治療了幾天之後我發現,即使水溫很快就加到三十度,也下藥了,這些金魚頭上的白點還在啊,關鍵是加溫之後直接死了兩三條,這又是為什麼呢?
  • 魚缸水質渾濁因為水溫低,硝化細菌死了,什麼季節還拿水溫說事?
    我們不能說硝化細菌理論是無稽之談,但是有可能會誤導新魚友對於魚缸水質問題的處理方向和關注點,因為很多問題可能根本就不在這裡。今天一位魚友又來詢問養魚老道,說是我的魚缸飼養觀賞魚已經一周了,為什麼水質一直白濁無法處理?是不是因為水溫近期有所降低,硝化細菌都死了呢?
  • 下列四個因素,都不是造成魚缸中硝化細菌死亡的真正原因
    不錯,硝化細菌確實是需要適當的有機物,但是過猶不及,一旦我們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魚缸裡的有機物硝化細菌根本無法代謝掉,那麼異養菌就會開始大量爆發,硝化細菌也就玩完了。二、密度大、投餵量大,整體水質就會缺氧這也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並不是說,我們的魚缸裡觀賞魚飼養密度合適,就一定需要刻意再去打氧的,那個水體根本不缺氧,或者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只要是水清魚亮,硝化細菌就不可能缺氧。
  • 養魚太依賴硝化細菌,暴露了你患得患失的弱點
    養魚之前,我不知道世上還有硝化細菌這類菌群,養魚之後我不知道有誰能跳過陪菌直接養活魚。 硝化細菌對水族箱的重要性,就像剛裝修完的房子,跟除味劑之間的關係。用好硝化細菌,魚活;用不好硝化細菌,魚死去活來。
  • 新魚友注意:一直被誤解的硝化細菌,不分解魚便
    開始養魚那段時間,硝化細菌是必須了解的東西,很多人都會告誡你:連硝化系統都養不好的人,沒必要養魚。我害怕處在鄙視鏈最下端,買了6瓶硝化細菌,開缸那一個月時間裡用掉了整整兩瓶。後來硝化系統穩定了,水裡依然微微發白,每天都是大霧瀰漫的樣子。新手覺得只要對觀賞魚好的東西,就是救命稻草。於是我在半年多的時間裡用掉了其餘的4瓶。
  • 冬天來了,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怎麼辦?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硝化細菌在冬天裡能否存活的問題,很多魚友是比較的擔心的,認為如果魚缸裡的水溫過低,那硝化細菌是不是都會死亡啊,那我們的生化過濾怎麼辦,魚缸裡氨氮招標了怎麼辦?養魚老道想要說的是,這個擔心純屬多餘,大自然早就為我們想好了,我們是不是有點過太杞人憂天了?如果說各種細菌就是那麼容易被消滅的話,人類可能也早就會滅亡了。
  • 硝化細菌、光合細菌、益生菌,添加到魚缸裡對觀賞魚有什麼作用?
    包括了硝化細菌、光和細菌、EM菌和益生菌等等的問題,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飼養觀賞魚如果不使用這些菌類製劑它就不行,難道說觀賞魚立馬就會死亡不成。 目前在水族市場上這些菌類製劑確實很多,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
  • 觀賞魚團滅,災難現場,為啥觀賞魚一夜都死了?
    家裡有魚缸的朋友,你遇到過觀賞魚團滅的問題嗎?反正我是經歷過了,只能用心疼和無語,來表達當時的心情,我的兩條蘭壽金魚,在一夜之間團滅了,雖然它們不值錢,但是養了大半年,還是有感情的。今天是觀賞魚團滅的災難篇,其實魚缸死魚,經常讓魚友心疼,遇到團滅的情況,更是無語,這時候我們應該反思,為什麼觀賞魚一夜團滅呢?
  • 只要觀賞魚密度不大,沒什麼大病,就可以談論水質穩定的問題了
    水質穩定,必須建立在飼養密度不大、和觀賞魚沒有大病的基礎之上,否則免談我們說小病小災是無所謂的,但是只要觀賞魚有個大病,這個水質就不可能徹底穩定下來,這是毫無疑問的,下一次藥,我們看似水體沒有白濁,硝化系統沒有崩潰,但絕不代表,有益菌不會數量有所減少,水質穩定的時間不會有所延長。
  • 是不是買回來一條快死的觀賞魚,為什麼在水面一動也不動?
    水溫水質一定是大問題,再就是魚缸太大也有可能壓抑水溫、水質問題,它一定是飼養觀賞魚的大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溫、過水,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特別是溫差、水質與觀賞魚的原生活環境差異過大,我們更要注意。
  • 液體硝化細菌和乾粉硝化細菌,哪個更靠譜?這是觀賞魚玩家的難題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大約兩個月前的一個晚上,熊掌問我:譁仔啊,你說是乾粉硝化細菌更好用,還是液體硝化細菌更好用?譁仔一聽,瞬間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題,經過一番並不太嚴謹的實驗,譁仔得出一些屬於自己的心得。
  • 飼養觀賞魚不學會困水,即使開缸也養不好水!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養魚老道的這篇文章也是事出有因的,因為一位魚友今天來問我,為什麼剛買的觀賞魚下到魚缸之後,水質會反反覆覆白濁,是不是一定與硝化細菌有關?養魚老道只問了他一句話:是不是放魚之前根本沒有困水?
  • 養觀賞魚時魚缸硝化細菌系統崩潰原因解析,以及魚缸渾水解決辦法
    有的魚友跟我說他家魚缸的水突然一夜之間就混了,經過了無數次各種各樣的操作後還是沒有一點好轉,似乎中了邪,水一直那麼混。其實這不是什麼水髒了,只是細菌們突然由於某種因素全部死亡,死亡後就漂浮在水中,形成了水混。細菌是硝化細菌系統的拆分,如果這些拆分都沒了,硝化細菌系統也就沒了,這樣的現象我們一般將其稱之為「硝化系統崩潰」。
  • 下列這些不當操作,都可能造成觀賞魚缺氧,未必都是水質問題
    還有的魚友認為,只要是我的觀賞魚缺氧了,那就一定要大換水,肯定是魚缸的水質出現了問題,事實上這其中都會有很多的意外因素。養魚老道發現最近和很多魚友的聊天中,一兩句話根本不可能把一個問題講明白,但是有些魚友偏偏就是抓住了某個問題不放,只要觀賞魚一旦出現問題,連魚飼料都能懷疑到。養魚老道想說的是,我們還是先去懷疑一下自己的飼養手法吧。
  • 這幾個東西可是硝化細菌的「天敵」,魚友一定要注意
    硝化細菌雖然對於普通人比較難理解一點,但是對於魚友來說,就像老朋友一樣熟悉了。硝化細菌是氮循環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水族箱裡養魚,一定要培養它的。硝化細菌和你的觀賞魚的關係,就好像是同生同死的好兄弟,硝化細菌如果被破壞了,那麼觀賞魚離「團滅」就不遠了。所以,保護好魚缸中的硝化細菌,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 如何快速培養魚缸硝化細菌?真相很冷酷,答案很搞笑
    歡迎大家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譁仔說魚專欄。今天我們再來聊一聊硝化細菌那些事兒。昨天我們說了硝化細菌害怕的三個天敵,今天我重點說說如何快速培養硝化細菌。關於硝化細菌的基礎知識,譁仔已經在昨天的文章裡詳細表述過了,零基礎的魚友可以回看譁仔昨天的文章。不知道基礎知識,對於純小白來說,看今天的文章可能會有點懵逼。
  • 魚缸裡下藥硝化細菌就會死亡所以導致水質混濁,這是哪來的理論?
    二、即使傷害了硝化細菌又會怎樣?1、這才是我們應該探討的問題,即使傷害了硝化細菌又會怎樣?難道我們不過了,魚病不治了?真的有不傷害硝化細菌的藥物,大家相信嗎,如何能夠證明呢?3、養魚老道在治療魚病的過程中,下過無數藥,而且都不是使用的水族專用藥,從來也沒有出現過水質不受控制的現象,難道說所有的人用藥都不傷害硝化細菌,是不是應該比起所謂的水族專用藥更厲害呢?
  • 養個魚而已,很多小問題不要過度糾結,都是硝化細菌理論給鬧的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養魚老道發現,有些新魚友對於飼養觀賞魚的某些小問題,看待的太過於精細了,幾乎精細到了令我們這些老魚友,感覺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大部分的問題源於哪裡呢?我認為主要還是源於觀賞魚的狀態、下藥問題以及所謂的硝化細菌問題。
  • 高錳酸鉀是萬能魚藥?面對水族圈十大怪之一,觀賞魚直搖頭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觀賞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今天要講的是「水族圈十大怪事」中的第二件——把高錳酸鉀當成萬能魚藥。老一輩觀賞魚玩家有「三件寶」——大鹽、青黴素和高錳酸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