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購買幾種觀賞魚,到家後出現一些問題,如何應付和調理?

2021-01-09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最近,養魚老道購買了一些中小型觀賞魚,並沒有什麼高貴的品種,介於我的魚缸條件和水質,暫時也養不了好品種,今天才把宮鵝金魚挪到了室外,它們由於水質問題造成的尾巴長白蒙以及紅血絲問題,目前已經痊癒。

由於連續倒缸,本來用於飼養龍魚的魚缸,暫時才騰出來,還需要清缸、養水期等,一切日程都要拖後了。

紅肚鳳凰不是什麼善茬,膽子小還喜歡欺負別的魚

這一次最棘手的就是紅肚鳳凰了,我是購買了十條亞成加上一對種魚,結果這些小壓成在裸缸裡幾乎不發色,進入魚缸後,立刻和羅漢或者虎魚一樣,成了挖煤的了。

而且即使如此,還會去啃咬其他魚,比如熊貓鼠、反遊貓等,還有小提琴,這些東西我是購買回來看看它們的清缸作用到底如何的,因此每個魚缸都扔了一些。

但是,紅肚鳳凰在體色尚未恢復的情況下,追著它們咬,經過了兩天的觀察,我認為是魚缸過大的緣故,而且燈光偏藍,它們也不發色,實在沒有招了,給它們做了倒缸處理,直接把那缸觀賞蝦扔到了室外整理箱去了,它們也就自然而然的佔據了這個蝦缸,把撈不出來的小蝦米,好一頓收拾。

這裡有水草、絲藻之類的庇護,它們很快就適應了環境,體色立刻恢復正常,暫時把大小魚養在了一起,明天有時間還要給它們作分缸處理,再開一個小缸,單獨養這對種魚。

這兩個魚缸是無過濾的,也就是小外掛也被撤掉了,直接就是純自然方法飼養,紅肚鳳凰對於水質要求不高,弱酸性或者中性水質都是可以的,目前的水溫在25度上下,我看到魚店裡也就是二十二、三度,水溫也沒有問題,就這樣飼養著,定期換換水即可。

藩王魚,應該是食土鯛的一種,個體很大,不但膽小,而且互相打鬥

另外,我在魚店裡發現了九條藩王魚,具體學名魚店老闆也不知道,我以為是和尚魚,但是細看又不像,它們可以算是中型慈鯛科觀賞魚了,喜歡弱酸性水質,飼養也不是太難,和鸚鵡、羅漢之類的差不多,只是它們繁殖時可能喜歡在盆、罐裡罷了。

本來我是九條全要了,因為我知道這個東西可不是魚店裡常有的,結果仔細一問,確實是魚友們飼養夠了代賣的,這個質量應該可以,但是當魚店老闆把它們撈出來以後,我一看個體太大了,我的80魚缸只能最多飼養六條,所以又撈回去三條。

六條藩王進入魚缸後,曾今情緒極度失控,因為是當地魚,我也只是過了下溫,然後就把它們往魚缸裡扔啊,我發現可能由於在魚店裡長期開燈的緣故,只要是白天一關燈,它們就害怕,開燈之後,它們反而比較適應,因此暫時魚缸燈還得給它們開著,晚上關閉。

這個東西本來是應該造景飼養的,鋪設些底沙,不過我的魚缸太小,它們的個頭太大,估計鋪沙後,它們可能會翻沙,水質不好控制,因此準備裸缸飼養一段時間再說,如果準備飼養龍魚的話,它們有可能和龍魚混養在一起了,當做是闖缸魚或者陪伴魚。

在適應環境以後,它們立刻就開戰,這證明魚缸的水體更小了,也可能需要倒缸。

藩王出現持續蹭缸現象,問題出在了哪裡?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這些藩王入缸後就開始了頻繁的蹭缸動作,就是那種持續蹭、不斷蹭,這個現象很是討厭。

據我分析,第一個可能就是因為沒有過水的緣故,畢竟魚店裡是自來水,我這裡是井水,可能水質略有不同,但是在魚店裡我是沒有看到它們蹭缸的,否則我也不會購買。

第二個可能就是它們不太適應這個魚缸裡的菌群,特別是魚鰓不適應,這個有待繼續觀察。

第三個可能是,由於它們害怕、在魚缸裡急速遊動,撞缸,攪起了魚缸的底部雜質,可能侵擾到了魚鰓。

第四個可能是,這個魚缸之前是飼養虎皮魚的,濾棉長期沒有清洗,雖然換了一半水,也有可能水質過老,因為濾棉雜物太多,它們也會不適應,我也仔細查看了,魚缸裡沒有蛋白蟲。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先讓它們穩定個三五天再說,至少也得到不是那麼害怕為止,它們既然敢於互相打鬥,那麼問題就不大,然後密切觀察,可以更換濾棉,少量換水,再繼續觀察看看它們的反應,如果持續如此,可以進行一次高錳酸鉀浸泡,給它們的體表洗個澡,也就完事了。

我這裡的水質就是這個條件,只能讓它們自己慢慢適應,不可能因為它們去改變水質的,估計問題不大,無需做什麼特別處理。

還有一種魚的名字,我是反覆記了多次才沒有忘記

另外還有一種小型魚,叫什麼鑽石彩虹鯽,其實就是一種國外的鯽魚罷了。

一開始它們和紅肚鳳凰飼養在一起,魚缸的環境太白,它們根本不發色,在魚店裡它們的體色可是很好的。

後來經過觀察發現,應該把它們和我另外購買的,石美人魚和剛果美人魚放在一起,那個魚缸裡有陶粒,底色較暗,這樣它們就能夠發色了。

結果後來證明,這個決斷是多麼英明啊,雖然在魚店裡它們是和紅肚鳳凰一缸,被我包缸了,但是當我把它們放到美人魚那缸之後,它們竟然和石美人較上勁了,不斷在石美人周圍進行誇示行為,把它們當成了假想敵。

因為鑽石彩虹鯽的體表也會有紅色,而石美人的紅色更多,結果這兩種魚碰到了一起,雙方發色都很棒,被我碰巧整到一起了。

黃金鱂魚,只能和小型觀賞魚飼養在一起,然後就出現了大魚吃小魚的悲劇

另外還有,可能是15條黃金鱂魚,因為我的最底層魚缸當初設計錯了,過濾槽太淺,根本不適合飼養中型觀賞魚,所以我就把黃金鱂魚放到了底層,結果發現,它們只在水面遊動,進入底層魚缸啥也看不到。

最終決定,還是把它們和斑馬、藍眼燈、白雲金絲之類的暫時放在一起,我是知道它們吃小魚的,但是看到它們的個體不大,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大事。

結果,入缸後不久,一條黃金鱂魚的嘴裡就含著一條藍眼燈了,哈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想吃就吃吧,就在剛才發現,有一條黃金鱂魚的嘴裡,又多了一條魚……

不過,這個魚缸裡有水草、有其他小型魚的誘惑,黃金鱂魚也就不在水面上待著了,可以整缸活動起來,隨著它們的逐漸長大,再去慢慢分缸吧,它們可是能夠長到12釐米的。

損失要認,觀察要細,小毛病不要大驚小怪

購買新魚,我的一貫原則就是:

觀察要仔細、操作要精心,有損失就要認,不管是死魚還是吃魚,對於某些小毛病不要總去大驚小怪的,先穩定水質和觀賞魚的心情再說,之後再想辦法去做處理。

只要不是大病的,基本上它就死不了,如果是因為選魚不利、水質太差,導致重大疾病發生,想死的,我們也救不活,別費那個勁了,一切隨意。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為啥新買的觀賞魚到家後第二天死了?把這操作做到位,提高存活率
    觀賞魚經過長途運輸後到家,魚友立刻迫不及待將其拆開。隨隨便便過了一下水就倒進魚缸裡面。但是第二天起來一看,新魚已經躺在魚缸底部一動不動的了。新魚到家後如何處理對於新手魚友來說還是個問題。稍微有點小插曲,沒弄好就只能等著撈死魚。這幾乎是每個魚友入坑後都經歷過的事情。
  • 任何觀賞魚出現了縮鰭行為,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但是觀賞魚如果出現了縮鰭的症狀,除非是新入缸的觀賞魚在三天之內出現這種現象,否則的話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都是或多或少有一定問題的。一、心理因素佔據了很大的原因這種原因看似簡單,實際上只要是時間一長,觀賞魚出現過度的心理壓抑,都會嚴重的影響到它們的體質和免疫力,這絕對不是個小問題。
  • 為什麼在魚店裡買的觀賞魚,回家後感覺和購買時不一樣了?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很多魚友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問題,那就是我們從魚店裡買回來的觀賞魚到家之後,放入魚缸裡和我們看到的顏色完全不一樣,或者是隔離一段時間之後反而更嚴重,原因到底在哪呢?比如黑裙魚、紅綠燈魚、虎皮魚,這三種魚掉色是非常的明顯的,可能你在魚店中買的黑裙魚是黑色的,到家之後反而成了白色或者透明色,虎皮魚和紅綠燈魚也是如此,那都是因為多度的驚嚇所致。
  • 孔雀魚到家後出現三種異常情況,如何斷定是不是疾病,怎麼處理?
    昨天養魚老道購買了一些孔雀魚,看起來品相還可以,很多魚友都在詢問這批孔雀魚的價格,還有我是在哪裡買的,其實在昨天的文章中我都已經做了交代: 第一,它們的零售價格大約在30元左右一對,這個價格指的是亞成,而不是種魚。
  • 為什麼購買的觀賞魚頻繁死亡,不妨把要買的魚,提高一個檔次試試
    所以說,有一段時間,我們到魚店裡去購買孔雀魚,想要大量混養的,都是採取一種模式,那就是專挑大肚子的母魚,回家就可迅速繁殖,保大不保小,大魚出點問題直接就扔,把繁殖的小魚苗再次養大,之後,基本上就不會再出現什麼死亡率了。
  • 不要總問別人觀賞魚怎麼死的,一條觀賞魚死亡,會有上百條原因
    如果詳細說起來,觀賞魚的各種死因,怕是一篇五千字的文章也不夠用,既然有諸多魚友前來詢問,我也比較好事,給大家簡單總結一下,我們的觀賞魚都會死於哪些原因?同時,也希望很多的新魚友能夠明白:觀賞魚的死因不是那麼容易揣測和分析的。
  • 選購觀賞魚,有些問題一眼就能看出來,哪些問題比較容易忽視?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對於飼養觀賞魚的各位新魚友來說,如果有什麼值得大家反覆探討的知識和理論,我認為一定是以下兩點:一個是永遠也調理不好的水質,一個是永遠也治療不好的魚病。
  • 下列很多小型觀賞魚,相對來講不那麼容易飼養,養魚新手要注意
    希望新魚友們碰到下列這些品種的小型魚,要適當提高警惕。至少在選魚問題上格外仔細一些。在運輸中如果水溫過低,它們就會患上白點,由於魚的個體太小,很多新魚友根本就發現不了,我也是仔細端詳了半天,感覺還是有問題,最終不得已放棄購買。
  • 輕鬆養魚之——觀賞魚魚缸的挑選及到家後的管理要點
    大家好,今天我們給大家講一下魚到家之後的注意事項,在這之前我們少許講一下魚缸的挑選。準備觀賞魚魚缸應注意哪些問題?(1)魚缸的選擇家庭養殖的魚缸形狀多樣,以圓形居多,可以根據本人的愛好及家居的狀況確定。選擇時,應挑選自己喜歡的形狀並符合家居的環境,缸壁要求清晰、透亮、滑潤而無瑕。目前普遍用的水族箱,一般規格的可在水族商店或禮品店中買到。
  • 一定要學會善用魚食,調理觀賞魚各種不適應狀態,這一點很重要
    而很多的整理箱裡飼養的魚蟲,也是去年的魚蟲自己在室內繁殖的,還有我所撈取的投餵羅漢和黑食、馬克吐司等的小麥穗魚,那也是我親自去撈取的,地點都是老地方,十幾年前的老地方,如果找不到,很簡單,問附近釣魚的鄰居。這就是所謂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實在不行,還有網上可以購買的種源和冰食,這些都可以有,唯一可惜的是黃粉蟲被我養死了,一直還沒有購買。
  • 是不是買回來一條快死的觀賞魚,為什麼在水面一動也不動?
    經常遇到一些新魚友,在自己的觀賞魚買回家後,本來想要欣賞一下它們在水中暢遊的畫面,可是結果呢,它們可能待在水面或者水底一動也不動,有的直接側躺,有的是趴缸,有的是漂浮在水面……我們這是買回家一缸死魚嗎,購買的時候看著在人家的魚缸裡活靈活現的,怎麼到了我們自己的魚缸裡立刻就這個德行,再好的心情也立刻變得糟糕起來
  • 如何應對魚缸裡的黑白雙煞,只有黑白顏色的觀賞魚最愛患病嗎?
    最為明顯的幾種觀賞魚就是,鶴頂紅金魚、紅頂虎金魚、鵝頭紅金魚、招財魚、蝴蝶鯉、白色的龍鳳錦鯉、各種白色的燕魚、其他中小型純白色的觀賞魚,比如接吻魚、純白色的迷你鸚鵡魚等等,另外還有一些黃化、白化的觀賞魚品種。
  • 如何讓入缸觀賞魚,快速達到最佳狀態?與我們的準備工作有關
    尤其是一些比較貴重的金魚或者是中大型熱帶魚,其他小型魚倒也無所謂了,它們大部分都能夠快速恢復狀態,快速融入到集體環境中去。近期,養魚老道購買的這些新魚,目前來說基本上全部恢復狀態,除了那缸依然在打鬥中的鑽石藩王,它們在狀態上略微有點差異,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飼養過程中,我兩次加入底沙的幹擾,因此尚需些時日。
  • 新魚友養魚,最好是選好了想要飼養的觀賞魚品種,再去購買魚缸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前幾天有一位魚友問養魚老道,如果是我的話,想要購買新魚缸,是隨意看好一個魚缸就買,還是首先定好自己想要飼養什麼觀賞魚以後,再去根據觀賞魚的習性和大小,來選擇魚缸呢?
  • 第一次飼養觀賞魚,我們應該這樣去想,它怎麼還不死呢?
    類似於上述的訴苦型評論,幾乎每天養魚老道都會收到,而且都是千篇一律,總結起來無外乎一句話:我們不是在玩魚,而是徹徹底底的被自己的觀賞魚給玩了。不是我在言過其詞,很多魚友已經到了精神崩潰的地步,你說這又是何苦呢?到底是誰玩誰都搞不清楚,還怎麼飼養觀賞魚?今天給各位新魚友介紹一些,關於飼養觀賞魚心態上的問題,我們一定要想得開。
  • 觀賞魚蹭缸真的都是魚病嗎,很多時候我們不必下藥!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關於觀賞魚蹭缸的問題,網上的答案很多,在此養魚老道不去做任何的評論,只是想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和處理方式。希望各位魚友不要一談起觀賞魚蹭缸,就以為魚兒出現了大問題,事實上根本沒有那麼嚴重。
  • 計算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有公式也有技巧和觀察,如何準確判斷?
    大部分新魚友之所以飼養不好觀賞魚,唯一的最不容易掌握的問題,可能就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了,無論是我們的過濾系統多麼完善,也不管我們的水質如何符合標準,只要是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一大,什麼問題都是問題了。那就用水體除以觀賞魚的體長完事關於觀賞魚的飼養密度,很多魚友都知道一句話,那就是一公斤水飼養一公分魚,這個公式雖然未必準確,但是對於大部分小型的觀賞魚都是比較適合的,不過有些新魚友和養魚老道一樣,上學的時候,數學課是語文老師教的,經常會被這個公式給繞進去,不知道到底該如何計算。
  • 哪些觀賞魚比較皮實,如何界定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有什麼標準?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很多的新魚友一直想讓養魚老道給大家推薦一些飼養起來比較皮實的觀賞魚品種,事實上市面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觀賞魚都比較容易飼養,同一種觀賞魚,有的魚友能夠把它們飼養的很好,而有些魚友就能夠輕易地把它們養死。
  • 觀賞魚出現內耗和交叉感染,如何能夠避免?想要避免其實很難
    每當養魚老道善意提醒各位,某些觀賞魚不要混養,總會有魚友蹦出來說,我把它們混養的很好啊。這個會與很多因素有關的,新魚友們還是儘量不要去那麼做,比如說冷、熱水魚混養、金魚、錦鯉混養等。那麼,同品種的觀賞魚之所以出現了內耗,主要原因就是搶佔地盤、發情了、餓極了,或者是弱肉強食。
  • 強烈推薦一種小眾觀賞魚,欣賞效果很好,飼養難度極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在昨天的視頻中,很多新魚友問到了我其中一個魚缸裡的三種小型觀賞魚,說是看起來欣賞效果相當不錯,是不是很皮實,比較容易飼養,適不適合新手,它們的習性大致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