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材料科學領域旗艦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編輯部邀請,浙江大學高新材料化學中心與相關院系(化學系、材料學院、化工學院、高分子系、光電學院、藥學院)的研究組撰稿18篇,2017年4月以校慶專輯形式展示浙江大學在材料化學領域的研究成果,獻禮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
該專輯客座編輯為黃飛鶴教授和金一政特聘研究員。專輯由12篇綜述,5篇研究進展和1篇通訊構成。分別涉及光學材料、光電材料、生物醫藥材料、催化材料、能源材料等方向,集中展示的成果充分反映了材料化學領域的多學科交叉與協同發展。
其中,在光學材料方向,彭笑剛教授重點關注了單顆粒量子點螢光閃爍和光漂白問題。黃飛鶴教授總結了螢光超分子聚合物的最新研究,並且根據超分子聚合的主要驅動力類型對螢光超分子聚合物進行分類。童利民教授總結了二維光學調製材料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邱建榮教授總結了新興的低維非線性光學和超快光子學材料,如金屬、半導體和拓撲絕緣體等的發展。
在光電材料方向,金一政特聘研究員闡述了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的獨特優勢及國內外發展態勢,指出大屏QLED顯示器件即將迎來商業化應用。李寒瑩教授闡述了高質量單晶有機異質結的最新進展,預計將獲得性能優越的新型有機電子材料。
在生物醫藥材料方向,唐睿康教授闡述了生物礦化的機理及與生物礦化、仿生材料製造及生物應用相關的最新成果。Taeghwan Hyeon教授和凌代舜特聘研究員闡述了動態納米粒子組裝的最近進展,並討論了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申有青教授回顧了癌症藥物的傳遞過程,通過在納米級的水平上整合協同,實現癌症藥物的合理設計。
在催化材料方向,張輝教授與夏幼南教授總結了具有增強催化性能的金屬間化合物納米晶體的最新進展及應用。吳傳德教授探討了金屬有機骨架催化劑的原位合成和後修飾的合理設計與合成,詳細分析了不同結構元素對金屬氧化物催化性能的影響以及它們的協同作用。
在能源材料方向,王勇教授和朱鐵軍教授闡述了基於碳複合材料和高效熱電材料的水分解制氫的研究進展。
在材料表徵方向,金傳洪教授和張澤院士回顧了利用原子分辨電子顯微鏡表徵原子缺陷二維材料,及利用單原子電子能量損失譜在材料領域的應用。孔學謙特聘研究員和鄧風教授總結了特殊的固態NMR的研究發現,他們展示通過固態NMR技術可以解決功能納米材料界面化學的一些基本問題。
此外,高超教授全面闡述了具有多功能宏觀纖維結構的石墨烯和其它2D膠體液晶的研究進展。謝濤教授介紹了動態共價聚合物網絡的自適應性能的獨特設計,重點闡述了其流變行為和固態塑性的最新研究進展。蔣建中教授重點關注了金屬玻璃中的溫度脆性。
作為材料科學領域的頂級雜誌,《Advanced Materials》收錄文章的引用率一直高居領域前列(影響因子18.96)。此次專輯發布是浙江大學校慶活動的組成部分,得到了浙江大學領導與相關院系的大力支持。它的出版將有助於提高浙江大學在材料化學研究領域的國際聲譽,推動浙江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