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韓國警方公布了歷時一年調查的30年前華城連環殺人案結果,認定李春宰作案23起,殺害14名女性,並強姦、搶劫9名女性。
根據此案拍攝的《殺人回憶》早已成韓國電影的經典之作。
而在這一天,香港傳來著名導演鄧衍成辭世的消息,很多走過港片黃金時代的影迷們不禁扼腕嘆息。
逝世的鄧衍成被媒體封為了「香港罪案電影第一人」。
他成名的電影就是根據香港轟動一時的真實案例「雨夜屠夫林過雲事件」改編成的《羔羊醫生》。
而林過雲和韓國的李春宰,二人的犯罪手法有相似之處:夜晚,尾隨單身女性,姦殺多名女性。只不過林過雲還更兇殘地進行肢解,並拍照為樂,案發後被判無期,至今獄中。
去年靠《寄生蟲》在國際影壇封神的奉俊昊,在2003年拍出了曾被中國影迷譽為韓國「第一神片」的《殺人回憶》。
但攢著一大堆奇案案卷、社會真實事件的鄧衍成卻僅僅放大了「駭人聽聞」「黃色暴力」,浪費了「好」素材,也讓人對香港電影的沒落再一次喟嘆:不行真的是有原因的。
人說「人算不如天算」,一個多月前還和米雪劉松仁等老友聚在一起把酒言歡追昔撫今的香港導演鄧衍成,在度過自己69歲生日還不到半個月就在7月1日與世長辭了。
由於其導演的電影多為B級片,因此他的名氣不算大,但鍾愛過港片的影迷們則很難忘記他導演過的《羔羊醫生》《烏鼠機密檔案》等堪稱「童年噩夢」的重口味電影。
鄧衍成和「憤怒大導」桂治洪、「變態導演」牟敦芾和「B級片之王」邱禮濤,曾被媒體稱為香港「Cult片」四大導演。
1999年桂治洪患癌症去世,去年牟敦芾病逝,而隨著鄧衍成的去世,這四大導演中只剩下邱禮濤一人還十年如一日地快手拍攝著,而港片已經沒落到內地年輕人不再理睬。
頂著「香港罪案電影第一人」頭銜去世的鄧衍成,其實並不是最早拍現實類題材的。
他的前輩桂治洪和程剛都早於他十多年便拍出了《香港奇案》系列。
但鄧衍成能被媒體封為「第一人」,則是因為一是拍的數量多,先後有《羔羊醫生》《烏鼠機密檔案》《弱殺》《慈雲山十三太保》《替天行道之殺兄》《濠江風雲》等十多部,二是專於此類影片拍攝,影片場面的兇殘程度也無出其右。
曾提出「香港電影盡皆過火,盡皆癲狂」觀點的大衛·波德維爾,在《香港電影的秘密:娛樂的藝術》說《烏鼠機密檔案》,
「程峰(任達華)火燒小女孩,還強迫他爸爸肥祥(鄭則仕)目睹整個過程,及後把燒焦的屍體搬到肥祥面前,還扮小女孩道『爸爸,我曬得這麼黑,你還認不認得我?』,反胃場面,進一步演變成難以忍受的低級趣味。」
鄧衍成和任達華的組合,近三十年前曾與另一組合「邱禮濤和黃秋生」,是B級片市場的票房保證。
兩人先後拍了《羔羊醫生》《烏鼠機密檔案》《濠江風雲》等多部電影。
而其中名氣最大的則是取材自「雨夜屠夫林過雲」的《羔羊醫生》。
雨夜屠夫的轟動性案件,也讓林過雲成為香港影視作品出現最多的人物。如TVB的經典劇《壹號皇庭》、吳鎮宇的《雨夜狂屠》、亞視的電視電影《香港奇案之霧夜屠夫》等。
甚至當年案發時,剛成團「Beyond」的黃家駒還寫出了《Dead romance part1》和《Dead romance part2》這兩首歌。《Dead romance part1》是一首純音樂的歌曲,而《part2》是黃家駒罕見的英文演唱歌曲。
有歌迷稱這兩首黃家駒早期迷幻搖滾曲風的歌是地獄之音,以至於有部分歌迷從來不敢聽。
《香港奇案之霧夜屠夫》的監製就是鄧衍成,而主演也是任達華,《羔羊醫生》則是二人再度拍攝雨夜屠夫。
鄧衍成在設計氣氛、安排場面上堪稱高手,《羔羊醫生》開篇一首經典的一代妖姬白光演唱的《我等著你回來》帶出雨夜屠夫出場,彰顯了其Cult高手的風採。
雖然《羔羊醫生》沒能成為《殺人回憶》般的經典,但它不僅曾是香港票房最高的三 級 片,也堪稱是一部三 級佳 作。
慧眼識「鄧」的是三十年前香港影壇最佳警察形象的李修賢。
在碰到李修賢之前的鄧衍成出道自亞洲電視的前身「麗的電視」,還曾去新加坡電視臺做過導演。
進入電影圈後拍了兩部電影,一個是初顯其Cult風格的處女作《血衣天使》,另一部則是很多影迷津津樂道的《龍在天涯》。
其實《龍在天涯》在當年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之所以被很多影迷惦記,一是它是喜劇之王周星馳和功夫皇帝李連杰合作的唯一一部電影。
二是它成為了周星馳和李連杰以及導演鄧衍成各自的人生拐點。
此片之前,星爺已經靠李修賢的《霹靂先鋒》奪得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但在香港藝術成就並不完全代表商業價值,他的無釐頭表演風格也沒有定型。
不過《龍在天涯》之後不到一年,他就靠《賭聖》打破了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開始與周潤發、成龍並稱「雙周一成」,成為了香港影壇呼風喚雨的星爺。
李連杰則是在此片拍攝過程中找到了真愛利智,拋棄了有孕在身的師姐黃秋燕,成為現代陳世美。
此片拍後他更是偶遇他的人生貴人徐克,拍攝了《黃飛鴻》,成就了功夫皇帝的開掛人生。
導演鄧衍成原本也籍籍無名,但引起了李修賢的注意,而且時值香港電影分級制度的實施,讓三 級電影開始大行其道,鄧衍成的Cult底色讓李修賢決心涉獵奇案題材影片。
香港電影專家魏君子曾在《香港電影史記》中寫道「香港奇案電影」有過兩撥風潮。
第一次是在1967年「六七暴動」後,港英當局希望年輕人不要關注政治,而更多地去影院娛樂,便放寬了審查標準,於是風月片和暴力電影、奇案電影等開始風行。
第二次則是在1988年,香港電影分級制度實施後,第一部三 級奇案片是《三狼奇案》。
將此類電影引向高潮的代表作品一是邱禮濤黃秋生的《人肉叉燒包》,另一個就是鄧衍成任達華組合的《羔羊醫生》。
《羔羊醫生》的低成本高票房讓鄧衍成開始了自己在罪案題材電影上的一路狂奔。
鄧衍成「罪案題材電影」的拍攝,通過兇殘的場面展現人性中最惡最殘忍的一面。
鄧衍成的電影,雖然藝術成就談不上更多,但同當時市場充斥的大量販賣血腥、粗製濫造的三 級 片相比,他的電影往往距離經典就一步之遙。
尤其是他和梁朝偉的《黑獄斷魂歌砌生豬肉》,這是很多網友口中「因片名而錯過的好片」。
其實「砌生豬肉」,並不是切肉,而是砌詞誣告,也就是陷害的意思。一個本來無犯罪的人,被羅列罪證,砌詞控告他犯罪,就叫做「砌生豬肉」。
電影演的也是六十年代香港警界的黑暗時期中,正值的報社記者程安(梁朝偉 飾)撰文揭露警界黑幕,而被探長陷害入獄……
這部電影拍攝前,梁朝偉已經是金像和金馬桂冠在手,並不青澀,因此出演這樣一部險些被列為三 級 的電影,說明了梁朝偉對鄧衍成的口碑以及導演能力的信任。
這部電影被很多網友和影迷譽為是港版的《肖申克的救贖》,只是《黑獄斷魂歌》沒有越獄。
1987年周潤發的《監獄風雲》後,監獄片作為一個類型電影開始風行,拍攝在十年後的《黑獄斷魂歌》也是其一,更堪稱是90年代的最佳監獄片。
但與《監獄風雲》插曲《友誼之光》帶動全片悲中有喜的暖色相比,《黑獄斷魂歌》則是貫穿始終的冰冷寫實的黑色一面。
整個九十年代,鄧衍成拍攝的電影基本都是社會真實事件或重大案件改編的電影,這與他千禧年之後北上拍攝了很多年輕觀眾心目中經典武俠劇《天下第一》,以及CCTV6曾經常年播放的《陸小鳳傳奇》,風格和打法完全不同,甚至令人難以置信。
而其實善於根據環境變化而迅速做出應變,恰恰是鄧衍成那一代香港導演最擅長的。
2001年,嘉禾開拍《險角》,原本是劇本庄文強和導演麥兆輝的組合。
這一組合一年後創造了本世紀香港電影的迴光返照之作《無間道》系列。但在當時,麥兆輝認為嘉禾的製作費太低,沒法實現自己心中所想,於是撂了挑子。
一向快手的鄧衍成趕鴨子上架,被找來「救火」,沒想到片子拍得「快靚正」,《險角》成了鄧導職業生涯口碑最高的一部電影。
但客觀說,鄧衍成的導演水平,和他拍攝的電影質量, 從來沒有進入過一流的香港導演行列,但他的電影作為一種類型電影,極大地豐富了觀眾的觀影選擇。
懷念他,其實就是懷念我們的青春過往。
本世紀開始,香港電影行情不好,鄧衍成轉回熟悉的電視劇領域。大部分時間基本在北上淘金的鄧衍成,再次表現出適應能力強的特點,在進入大陸市場後很快把握住了大陸觀眾的看劇脈搏。
《天下第一》,《陸小鳳傳奇》,《鏢行天下》系列,《天龍八部》(2013鍾漢良版)等等,分別成為很多年輕觀眾的童年美好回憶。
只是估計他們在看到鄧衍成的死訊後,怎麼也想不到他們心中這些經典劇集的導演,當年他拍的那些電影,差不多每一部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