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喜歡用「甘草演員」來形容那些常年演配角的老戲骨。在中醫裡,甘草可以調和各種中藥,還能引導其他藥物到達生病的部位,因此很多藥方都需要搭配甘草使用。「甘草演員」這四個字道出了配角的責任與犧牲。
2011 年 4 月 6 日晚上八點半起,63 歲的甘草演員羅樂林先後在《洪武三十二》《女拳》《七號差館》《布衣神相》《皆大歡喜》五部電視劇中「死去」。4 月 8 日下午 2 點,羅樂林又在另一部電視劇中「去世」。
42 小時內,死了 6 次,羅樂林刷新香港電影史紀錄。認認真真演戲只是在觀眾那裡混了個眼熟,反倒是「死了又死」這樣的事情讓羅樂林火了一把。羅樂林出道 40 多年,加入 TVB 27 年,拍過的電視劇超過 200 部。甘草演員沒有最敬業的,只有更敬業的。認真地拍對每一場戲是他們對自己的最低要求。
在甘草演員中,「四大惡人」(何家駒、李兆基、成奎安、黃光亮)算是知名度最高的。香港黑幫電影黃金時期,他們四個因為長相屬於給人留下童年陰影的那類,所以總是出演沒什麼頭腦,還動不動就發脾氣叫囂打架的反派黑幫大哥。
80、90 年代香港迅速發展的電影工業需要大量具有辨識度的演員,除了外表清爽的正面角色,那些一眼便可被觀眾認定是「壞人」的狠角也必不可少。這些形象能最大限度得確保觀眾無論在什麼時間走進影院,都能迅速介入劇情,快速「站隊」。他們的「惡」是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最佳寫照。
何家駒 徹徹底底的壞人惡人奸人變態強姦犯專業戶
按照兇悍程度排名,何家駒排在第一位。他有心嘗試別的角色,但那張看上去永遠不會做好事的臉不允許他這麼做,有心最終也只能變成無力。
一臉橫肉也與他踏進演藝圈之前的職業極為不契合。他曾在香港紙媒黃金時期買下一家報館,做總編。60 年代中期,香港每日報紙銷量為 90 萬份,到了 80 年代,這一數量翻一倍。用當時的香港人口(550 萬)計算,平均每三個人中就有一人訂閱了一份報紙。那時,流行這樣一句話「印報紙好過印銀紙」。有了這樣的好光景才有後面的故事。
何家駒染上賭癮,3 天輸掉 2000 萬身家。恰好,香港電影業在那個時候來錢比較快,何家駒轉身進入演藝圈,從片場雜工做起。做媒體時培養起來的處理各種緊急事件的能力讓他很快從雜工做到了經紀人,服務過周潤發、劉德華等大牌明星。
黃光亮 藏在大鼻子背後的好人
其實,四大惡人除了何家駒,剩下三人不算嚴格意義上的「惡人」。他們出演的角色經常是壞人隊伍裡的好人,空有一張嚇人的臉。尤其是黃光亮,或許是大鼻子讓他看起來略顯憨厚,他總是影視劇裡隨著進度條由壞轉好,結尾摘掉惡人面具,露出好人真面目的那個配角。
他入行前的經歷有點熱血漫畫的味道。十三歲,黃光亮被學校開除,離家出走,自己養活自己,幹過的職業不止七十二行。談起十三歲的決定,他說:「我不喜歡用離家出走來形容,好像很負面。我當時覺得家裡給的建議,比如等機會讀書,都不是很合我的想法。住廉租屋視野有局限,我當時雖然年紀小,卻有截然不同的想法。我覺得他們很善良,但好無膽。如果我聽他們的,豈不繼續住那裡?我當時就是這個想法。」
與其他三位惡人不同,黃光亮的電影版圖不僅僅停留在黑幫、三級等類型片上。據說,第五代導演黃建新的《背靠背,臉對臉》是黃光亮找來的投資。他還在第六代導演章明的《結果》裡演了男二號。
李麗珍出演的《蜜桃成熟時》色而不淫,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美、最健康的經典三級片。「四大惡人」中的兩位在這部影片中出鏡,一位是黃光亮,另一位是成奎安。
成奎安 大傻
成奎安行走演藝圈基本不用自己的真名,而用外號「大傻」。成奎安的第一部電影是王家衛編劇的《吉人天相》。那個時候,王家衛還是金主說怎麼編就怎麼編的不知名編劇。成奎安在《吉人天相》裡的名字叫「大傻」。
之後,他在《監獄風雲》《古惑仔》《賭神》等片子裡演大傻。這個外號不是《吉人天相》給他的,而是小時候他反應遲鈍,一起玩耍的小夥伴送給他的。
與何家駒、黃光亮不同,大傻曾是道上的人,在夜總會給黑社會當打手。改邪歸正背後總有一段溫情的故事,大傻也不例外。孩子出生兩天後,他被抓入獄。這輩子再也不想進監獄的他,出獄後到邵氏電影公司混武行。混武行,錢多,還不用坐班,也不是每天都上班,很適合一個想要補償兒子的父親。
大傻的第一句臺詞是:「上!上啊!」
李兆基 慈雲山十三太保
在道上,「大傻」成奎安只能算是小混混,而「四大惡人」中最晚進入演藝圈的李兆基是曾做到黑幫中層的大哥。
十幾歲時,李兆基、陳慎芝、貓仔、傻牛等十三個少年把整個慈雲山邨(全香港最大的公共屋邨)的古惑仔全都打敗,被封為「慈雲山十三太保」。少年打架無所顧忌,不怕死,只衝著一個字「狠」。香港最大的黑幫之一「14 K」看中十三太保這一點,便把他們收編。十三太保越混越大,頂峰時期手下的小弟超過一千個。
李兆基雖然長得高大、壯實有勁,但在十三太保裡他是參與「實戰」次數最少的那個。因為長得太醜,太容易被人記住,李兆基常常是開車帶其他兄弟逃離現場的司機。
回憶起古惑仔的日子,李兆基說:「我們打架的人太多,三百多人在銅鑼灣打,你要拿刀出來,你一定要砍他,為什麼?你想人家把刀拿出來,人家一定砍你。要是我拿刀出來,我一定要那個人的命。」
慈雲山十三太保的名聲越來越大,仇家也越來越多。他們表面上什麼都不怕,但其實內心怕死怕得要命。可是,已經走上這條路就沒法輕易回頭,只能一路硬著頭皮打下去。李兆基和夥伴們開始用毒品麻痺自己。
大哥茅躉華(原名陳慎芝,人稱華哥)最後一個染上毒品。當時,李兆基對大哥說:「大哥,你明白的。我們沒有明天。」華哥心想,既然如此,何不與小弟們一起用毒品挨過一天又一天。
華哥在採訪中曾提到過一段經歷:在父親葬禮上,他時不時跑進廁所,吸一口「白小姐」。他對著父親的棺木說:「對不起爸爸,但我控制不住。」
最好的戒毒宣傳片都不會這麼拍。那一天過後,華哥開始戒毒。成功後,華哥變身陳牧師,在全香港搞戒毒工作,主要服務對象是古惑仔。棄暗投明後,儘管熟悉他的人還叫他「華哥」,但在介紹自己的時候,他不再說「我是華哥」,而是「我是陳慎芝」。
陳慎芝做顧問拍攝的《慈雲山十三太保》
在陳慎芝忙著戒毒工作的時候,李兆基還拿著錢在慈雲山邨買「白小姐」。在這期間,香港強力打擊黑社會,社團成員紛紛入獄。李兆基帶著手銬上庭的那一刻才知道,向法官提出要保釋自己的牧師是大哥茅躉華。服刑期間,李兆基戒毒成功。出獄後,陳慎芝給李兆基在電影業找了份工作。
想必很多曾經為陳浩南、山雞沸騰歡呼的《古惑仔》系列影迷記得配角「吹水基」(李兆基飾演)。
同時,李兆基還是《古惑仔》的顧問。《古惑仔》第一集,少年陳浩南、山雞等人在球場打架;當年慈雲寺十三太保成名一戰就是在球場。
《古惑仔》有一個勸山雞轉投耶穌做大哥的牧師。編劇文雋在提到這個角色時說,靈感來自作家李碧華的一篇隨筆。對陳慎芝熟悉的人都覺得,牧師這個角色原型是陳慎芝。
黑幫片火的那幾年,李兆基不僅做演員,還成立電影公司投資了幾部片子。基哥參與製作的電影中,質量最高的應屬梁朝偉、吳孟達主演的《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基哥寫了劇本,還為插曲作詞)
一提到《黑獄斷腸歌》,很多人便會想起林嶺東在 87 年拍的那部《監獄風雲》。這部電影是監獄題材電影開山鼻祖。有那麼一句話「美國好萊塢有《肖申克的救贖》,香港好萊塢比它早七年就有了《監獄風雲》」。雖然《監獄風雲》沒有《肖申克》在人性這方面挖得深,但多少年過去,華語監獄類電影還沒有能拍過《監獄風雲》的。《黑獄斷腸歌》勉強可以和《監獄風雲》放在一起。
除了創始地位、發哥和梁家輝飆戲,《監獄風雲》神的一點還在於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集合了四大惡人中的三位——何家駒、黃光亮、成奎安。何家駒飾演的反派大咪成為史上最兇狠的監獄大佬,提名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黃光亮(在片中叫「傻標」)與發哥獄中一舞,弄哭了多少觀眾。(黃光亮也憑藉此角色提名金像獎最佳新人)
6 月 2 日,李兆基因肝癌擴散去世。至此,四大惡人只剩黃光亮一人。基哥 2015 年中風後,基本不怎麼出現在公眾視野裡。三年後,他檢查出肝癌。曾經因為身材高大而被兄弟稱作「高飛」的基哥變得瘦骨嶙峋。當時,香港媒體報導的標題不外乎三種——「明星也有落難時!《食神》男星交不起房租,險些流落街頭」「《古惑仔》李兆基2度中風暴瘦!消失三年零收入近況曝光」「《食神》男星中風兩年零收入,繳不起房租,靠友金援」。
香港黑幫片熱潮過去後,基哥在星爺電影裡演了一系列經典配角。《喜劇之王》《千王之王 2000》裡的基哥,《食神》裡的鵝頭……
高大威猛、一看就不好惹的鵝頭吃了撒尿牛丸後,穿著薄紗在海灘跳躍奔跑
這是慈雲山十三太保、演員李兆基,在香港還有一個李兆基,人稱「富豪四叔」「香港巴菲特」。四叔與李嘉誠、何鴻燊、鄭裕彤屬於香港富豪「四大天王」。港人來大陸經商潮開始後,演員李兆基在順德開了幾家店。陳慎芝和朋友們想去看看兄弟的產業,出發前李兆基說:「下了飛機直接和的士說李兆基,他就能把你們拉到地方。我在順德四五家店,順德人都知道我。」
陳慎芝他們到了順德,照著李兆基的話行事,到了地方,他們一群人坐在車上哈哈大笑。原來,司機師傅把他們帶到富豪四叔在順德建的兆基大廈前。
地產大亨四叔李兆基在 5 月 28 日宣布退休。人世間的事情不過如此。
2011 年,第三十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由三首歌拉開序幕《細水流年》《明星》《當年情》。
當你見到天上星星可會想起我可會記得當年我的臉曾為你更比星星笑得多當你記起當年往事你又會如何可會輕輕悽然嘆喟懷念我在你心中照耀過《明星》
滿懷倦無淚也無言心中感嘆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浩瀚煙波裡我懷念懷念往年《似水流年》
在華語圈電影界如此重要的一個頒獎典禮上,這三首歌有些不符合大晚會的歡樂氣質。但今天用這三首歌來紀念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和參與其中或出名或不知名的演員再合適不過了。
李兆基去世後,大哥陳慎芝寫了封信悼念曾經的小弟:
我們 8 歲認識,12 歲慈雲山上樓……一場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有今生,沒來世」送給四大惡人,也送給曾經的香港電影。
信息來源:
陳慎芝 黑白兩道四十年,張雷、方迎忠,南方人物周刊 2014 年第 32 期
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壹周刊
獨家專訪 李兆基患癌,壹周刊
香港有個好萊塢,於遠芳,吉林出版集團